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国新办就中国民族和宗教政策举行集体采访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09年7月16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维吾尔族)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回族)就中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接受记者采访。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中国民族和宗教政策举行集体采访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09年7月16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活动,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维吾尔族)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回族)就中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集体采访活动,最近一段时期,一些记者朋友表示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民族和宗教的政策。为此,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先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先生,向大家介绍这方面情况。阿地里江先生和杨圣敏先生的简历大家都拿到了,这里不多介绍了。为了节省时间,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大家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09-07-16 14:54:57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第一个问题,在14号的时候,外交部发言人说境内外“三股势力”近年来不断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活动,有关国家对他们提供包庇、纵容和资助,请问两位怎么看待有关国家的这些行为?第二个问题,受西方媒体宣传的影响,穆斯林对中国处理“7·5事件”有一些误解,他们认为中国在镇压穆斯林,出现了一些不利的舆论倾向,不知道两位专家对此误解做何纠正?

    2009-07-16 14:57:10

  • 杨圣敏: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乌鲁木齐的“7·5事件”是境外“东突”组织,特别是热比娅之流,他们操纵发动的一起暴力犯罪事件。热比娅之流特别是“东突”组织,他们多数人在欧洲一些国家,在美国活动,特别是“世维会”在德国有他们的办公室,在美国他们也得到了美国国会支持的基金会的资助,我想没有这些资助,没有这些人的包庇和支持他们就不可能在国际上操纵那么多活动。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他们“东突”组织的人曾经攻击中国的大使馆,至今这些人还没有受到惩处。

    2009-07-16 14:58:23

  • 阿地里江: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这与伊斯兰教所提倡的和谐精神是相违背的。新疆有一千多万穆斯林,新疆也有25000多座清真寺,在这次暴力犯罪行为中,我们没有宗教人士参与打砸抢烧的暴力犯罪活动。所以,这与所谓的镇压穆斯林这种提法是没有关系的,这是一种暴力犯罪行为,必须以法律的手段予以严厉惩罚。

    2009-07-16 14:58:48

  • 奥地利《侧面》杂志记者:

    关于你刚才说“7·5事件”与宗教没有任何关系,你也提到,对暴力犯罪分子将会用法律的手段来惩罚他们。自7月5日以后,还有一些汉人报复犯罪,现在就有人担心中央政府或者当地政府只处理维吾尔族犯罪人员,不依法惩罚汉人,因为汉人也打伤了一些维吾尔族,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是有一些不太公正?

    2009-07-16 15:08:58

  • 阿地里江:

    我认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因此,任何事件只要是违反了法律的要求,维吾尔族自治区会按照法律的程序采取相关手段。

    2009-07-16 15:10:17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7月10日,乌鲁木齐为了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关闭清真寺,这个是否有悖于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二个问题请问杨院长,您在国内也有很多研究,在国内比较有名望,请问维吾尔人的族群认同主要是在宗教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这次事件和它的族群有什么样的关联?

    2009-07-16 15:10:31

  • 阿地里江:

    上周五,7月10日是“主麻日”。根据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如果要发生瘟疫或者战争或者是不稳定的情况,信教群众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举行礼拜,这也是我们的宗教人士的一种建议。同时,我们也考虑到广大信教群众的人身安全,当时是关闭一部分清真寺,让群众在各自家里礼拜,后来又考虑到有一些群众愿意在清真寺礼拜,所以也开放了两三座清真寺,完成了他们“主麻”礼拜的功课,至于新疆其它地区都是照常公开开放。从伊斯兰教教义教规来讲,这不违背伊斯兰教教规。

    2009-07-16 15:18:15

  • 杨圣敏:

    你提的是一个很学术性的问题,我自己因为也做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特别是穆斯林民族的研究,我本人也是个回族人,中国人口最多的两个穆斯林民族,一个是维吾尔族,一个是回族。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回族在族群认同方面比较多地从宗教的习俗上来影响他们,维吾尔族比较多地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民族认同。因为新疆有13个世居的民族,回族、柯尔克孜、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他们都是信仰伊斯兰教,这一点和维吾尔族是一样的。可是维吾尔和他们的文化是有区别的,所以维吾尔族族群认同,我想他比较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所以,宗教对维吾尔族的族群认同影响不是太大,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谢谢!

    2009-07-16 15:19:11

  •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凡是看事情都有内部和外部因素,外交部发言人说这个暴力犯罪事件有境外势力煽动策划组织的,但是这样的说法可能外界会有点难理解,为什么暴力犯罪事件的规模会闹得这么大,是不是有一些内部的因素?请问杨教授,新疆当地的民族关系怎样?这个民族关系是不是也是由暴力犯罪事件演变到这么大规模的一个内部原因?另外,我不知道您是否掌握汉族和维族的人均收入情况和数据?

    2009-07-16 15:19:28

  • 杨圣敏:

    这次“7·5”乌鲁木齐的暴力犯罪事件是境外热比娅挑动的,这个事实证据已经很充分了,因为他们通过网络、电话和其它很多渠道,在事先就挑动了乌鲁木齐一部分人来发动这样一次暴力活动,热比娅希望号召他们再勇敢一点,把事情闹得更大一点,这个事情出现以前,7月5日以前,热比娅就跟她的乌鲁木齐的亲属、朋友通电话告诉他们这个事情要怎么做。关于这些证据我想你们会看到很多这方面的报道。

    2009-07-16 15:19:51

  • 杨圣敏:

    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规模?其实在新疆上街的人有很多,可是真正打砸抢烧是上街人里面很少一部分的坏人,我想他们中多数人也是受到了她的挑动。我想你也应该注意到,这个事情起来得很突然、很快,消失得也非常突然,也很快。为什么在那么大的新疆没有多少人响应她,因为新疆的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关系基本上是好的,没有社会基础、没有群众基础。我在新疆从2004年到2006年做过很多调查,我的调查,特别是在维吾尔族群众里面的调查,关于他们对汉族的看法,问他们认为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关系怎么样?绝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关系是正常的,而且绝大多数维吾尔族对新疆自治区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比较满意的,也是拥护的。

    2009-07-16 15:24:59

  • 阿地里江:

    我也是乌鲁木齐人,也是在乌鲁木齐长大的,我从小在各个民族居住的住宅区渡过我的童年时期。我记得当时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新疆各民族群众都是非常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和睦邻里,根本不觉得我是什么民族,你是什么民族,没有这种意识,民族间的感情、交流当时是非常好的。我16岁高中毕业以后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选派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在埃及留学八年回来后,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工作,91年回国以后,我还是跟新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现在仍然保留着,不仅仅我,在新疆,在乌鲁木齐,我的一些朋友和亲属,他们跟汉族以及与其他少数民族也都是和睦相处,一起生活。

    2009-07-16 15:25:21

  • 阿地里江:

    现在我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工作,同时也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我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可以说是少数的少数。在我们协会有回族、维吾尔族、撒拉族和哈萨克族等四个穆斯林少数民族在伊斯兰教协会工作,我们大家都生活得愉快,工作合作也非常愉快。

    2009-07-16 15:25:37

  •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

    其实我们看到“7·5”暴力事件是受境外指使,有没有一些反省空间,比如我们在新疆也访问过很多维族人,他们反映他们也很爱这个国家,跟汉族相处得也很好,但是在民族政策方面他们感觉对他们有点不公平,很多人的就业、居住等各方面都有不公平待遇。请问发生这样的事情,那些人这么容易被煽动,是不是多做一些沟通,了解他们,然后怎么样帮助他们更平等,让他们这种仇恨没有这么深?另外,“7·5事件”发生之后,我们去过很多汉人和维族人相处的地方,他们感情都非常好,很团结,但是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他们中间隔了一道墙,因为我们再也不相信对方,我想知道,现在你们做研究的,能不能给国家一些建议,或者说你们更了解族群之间的相处,有没有一些建议给他们,可以消灭他们之间的伤害?

    2009-07-16 15:33:00

  • 杨圣敏:

    我回答一下您这个问题。我想中国政府或者新疆自治区政府做的各方面的工作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特别是在目前,我们中国最近三十年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经济、政治,特别是社会结构变化很大,这个时候很多人受了益,绝大多数人受益了,也许有些人可能没有受益,甚至有个别人的利益受到了冲击,我想在任何一个社会变化比较大的国家,这都是一个会正常出现的事情。最近三十年来,新疆每个人的人均收入都提高了很多倍,我想这是新疆所有的各个民族的人肯定会受到好处的,从我们政府经济发展数字中也可以看到,如果你们有机会到新疆去也能够看到。我自己几乎每年都去新疆,我在新疆做研究二十多年了,我看到的情况确实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疆维吾尔族的农村,过去很贫穷的地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过去好了很多。所以,他们绝大多数人,应该说90%以上的人他们对目前的生活是满意的。我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我在乌鲁木齐、喀什、吐鲁番、伊宁等新疆十几个县和市做了三千多户的访谈和问卷,90%的维吾尔族人对最近这几十年生活的变化是满意的。

    2009-07-16 15:33:54

  • 杨圣敏:

    当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生很大转型的时候,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人都会受益,也有极个别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好处,这是非常少的。特别是世界爆发金融危机,对中国、对新疆也有影响,比如就业问题,有些地方的贫困问题,我们都要继续解决。“7·5事件”,据我所了解,参与动乱的那些暴徒,主要是一些流动人口,我想那个事件并不是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它不是一个民族冲突的事件,因为两个民族之间没有这么大的矛盾,是受外人控制的一个挑动的事件。当然我们政府今后应该更多地帮助各地方少数民族去发展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可是在民族关系方面,我不认为是不好的,我认为民族关系还是好的。新疆这个地方跟中国东部很多省份相比,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所以很多问题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就业、教育应该更好地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我想政府会给予更多的投入,帮助这个地方更快地发展。我相信在这方面政府今后会继续努力做的。

    2009-07-16 15:34:28

  • 新华社记者:

    外面有报道称,“7·5事件”前后,中国在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对伊斯兰教有一些歧视或者采取一些压制的做法。请问你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或者从亲朋好友的个人经验和成长历程里,你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009-07-16 15:39:23

  • 阿地里江:

    关于伊斯兰教方面的问题,我也是从小接受了最基础的伊斯兰教知识,因此在高中毕业的时候经过考试选派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大学毕业后,现在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大力开展伊斯兰教的教育工作,我们兴办宗教院校、出版宗教刊物,目前全国有10所伊斯兰教经学院,同时我们还出版中文和维吾尔文两种版本的《中国穆斯林》杂志,我是《中国穆斯林》维吾尔文版的主编,《中国穆斯林》维文版杂志是新疆唯一一个用维吾尔语阐释伊斯兰教教义教规和国际上伊斯兰教最新的学术文章,以及介绍伊斯兰教基础常识的刊物。我们维吾尔文版杂志现在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五万册,我们这个杂志深受讲维吾尔语以及懂维吾尔语的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的欢迎。因此,近几年我们还把杂志的最优秀的文稿结集成册,出了两本《中国穆斯林》优秀文稿选书。此外,2001年4月,我们成立了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该指导委是由中国的17名德高望重的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大阿訇、大毛拉组成。我们通过教务指导委员会,先后出版了三本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伊斯兰教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崇尚科学、坚定团结、反对分裂等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对规范伊斯兰教的宣讲工作和纯洁穆斯林的信仰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2009-07-16 15:44:39

  • 杨圣敏:

    您问我个人对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感受,我先说一下自己做的一点研究,因为我对新疆伊斯兰教的状况一直比较关注,我第一次到新疆去做伊斯兰教调查的时候,是1984年,那个时候新疆的清真寺有9000多座,到1995年以后,新疆的清真寺就有25000座以上,这是这些年有关清真寺的简单数字,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对新疆的宗教政策是怎样的,至于国外政府说我们压制伊斯兰教,如果是那样的话,为什么清真寺增加了一倍还多。另外,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自己是回族,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是很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我爷爷是个农民,一辈子省吃俭用,我们家在辽宁省,离我们家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小清真寺,我爷爷一辈子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都送到清真寺,他就希望清真寺修的好一点。七十年代他去世了,去年我回去看了一下,那个清真寺比我爷爷在世的时候扩大了很多,也比那个时候修的漂亮很多。我父亲是一个国家干部,同时他也是个穆斯林,他是2007年去世的,他在世的时候每周都去清真寺里做礼拜,去世的时候我也用伊斯兰教的仪式隆重安葬了他,他就在北京的回民公墓,那个公墓修的很漂亮,我经常去看他,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感受。

    2009-07-16 15:51:05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杨圣敏院长,最近外面有评论说中国政府实行了汉族移民政策,目前在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口下降,汉族人口上升,甚至超过了一半,您对此有什么评论?谢谢!

    2009-07-16 15:51:40

  • 杨圣敏:

    我看到国外一些文章,甚至一些书里面介绍新疆当前人口的时候,有很多数字是错的,中国政府在2000年做过一次全国的人口普查,那个时候普查的数字,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大概是65%以上,汉族人口大概34%左右。另外,新疆地方政府的政策,汉族一般是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这是中国的人口政策,少数民族,比如维吾尔族在城市里面可以生两个孩子,在乡村他们可以生三个孩子,像牧区的哈萨克族,可以生四个孩子,所以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新疆超过汉族。

    2009-07-16 15:59:20

  • 杨圣敏:

    其实有些西方人看这个事情有一点从他们自己的国情来看,因为新疆那个地方两三千年以前就是一个多民族一块儿生活的地方,两千多年以前汉族人已经到了新疆。我举个例子,比如在魏晋时期,吐鲁番那个地方汉族人比其他少数民族的人还多,当时汉文、汉语在吐鲁番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字和语言,当然现在吐鲁番的维吾尔族占70%多,比汉族多很多。也就是说,新疆这个地方自古是多民族生活的地方,因为它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很多民族进进出出这个地方,所以这个地方民族的人口在不同时期都会不断变动,它跟美国白人从欧洲来到了一个印第安地方把它占领,那是两回事,不能那么看,它跟澳大利亚白人从别的地方到澳大利亚占了那个地方也不是一回事。这个地方从公元前六十年的时候,汉朝政府就在新疆建立了各级统治机构,两千多年以来,新疆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央政府控制的一个省,一个部分,所以它不是像有些西方人说的是殖民地,所以你们看人口问题不要从那个角度看。谢谢!

    2009-07-16 15:59:38

  •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二位专家最近怎么看待土耳其领导人就“7·5事件”发表一些反华言论,他们这样公开支持热比娅的言论是不是出于信仰的原因还是有其他的因素?

    2009-07-16 16:04:03

  • 杨圣敏:

    土耳其领导人的话,我看到了一些报道,我觉得他缺乏一些常识,他说新疆他们的兄弟受到了汉人的攻击,其实他不懂历史,维吾尔族人和汉族人的关系在历史上和我们回族人的关系,比跟土耳其人近了不知道多少倍,他们不知道维吾尔族是怎么形成的,维吾尔族人是公元840年从蒙古草原上来的一部分人和新疆南部的一部分人,他们融合到一起形成的,那个时候新疆也有很多汉族人,在维吾尔族人形成过程中也融合了很多汉族人成份。土耳其和维吾尔族他们差距太大了,没有什么关系。

    2009-07-16 16:09:39

  • 杨圣敏:

    还有一个事情,我们知道在新疆1865年的时候,有一个从中亚地区(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过来的将军,趁新疆动乱的时候,带了一部分军队进入新疆,占了新疆西部的七个城市,建立一个政权,叫“七城之国”,当时土耳其人支持他,土耳其苏丹支持他,封他为元帅埃米尔,他自己在他的政权里面在钱币上筑着苏丹的图象,可是这个人后来被维吾尔人极力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军队和维吾尔一块儿把他推翻了,这个人当时在新疆实行奴隶制,恢复奴隶市场,把很多维吾尔人卖到埃及去、卖到土耳其去、卖到印度去,所以很快被维吾尔人推翻了。我想在这段历史上,土耳其和新疆有这么一点联系,他说为他们的兄弟要呼吁,我觉得很可笑,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评论。

    2009-07-16 16:10:03

  • 主持人 胡凯红:

    今天的集体采访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09-07-16 16:10:07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会前现场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

    中国网 王锐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处长胡凯红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

    中国网 王锐

  • 中央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奥地利《侧面》杂志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会议全景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常务副院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与会摄影记者

    中国网 王锐

  • 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王锐

  • 会议结束

    中国网 王锐

  •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