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新办定于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成就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郭卫民: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
教育是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的一个领域,这些天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和昨天欢度教师节,媒体关于教育有很多报道。我们今天非常高兴请来了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发布会,和记者见面,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先生。下面我们先请周部长做介绍。周部长大家很熟悉了,也多次出席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
2009-09-11 09:50:36
- 周济: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新中国60年教育发展成就,并回答各位提出的问题。
2009-09-11 09:52:01
- 周济:
昨天是我国第25个教师节,党和政府隆重表彰了全国模范教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有1600万教育工作者,有1200万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让我们大家一起发自内心地向广大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在教师节前后,我们全国各个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力宣传优秀教师,营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尊师重教的氛围,所以我们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对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9-09-11 09:52:29
- 周济: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和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崇高奋斗目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制定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不断推动人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我国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光辉历程。
2009-09-11 09:54:00
- 周济:
人民教育,奠基中国。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辉煌,最重要的成就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成就概括起来,可以描述为:“两个跨越”,一个是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一个是实现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一个重大突破”,就是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大步伐”,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实现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个确立”,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基本框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009-09-11 09:55:28
- 周济:
目前,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现代化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完成了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崛起。60年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现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2009-09-11 09:56:54
- 周济:
新中国教育发展60年,是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60年。有四条主要的原因,也是我们的宝贵经验:一是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正确领导,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始终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9-09-11 09:57:46
- 周济:
经过60年发展,可以说,我国教育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进入到让孩子们上好学的新阶段,进入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阶段。我国教育面临着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2009-09-11 09:58:40
- 周济: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向前迈进,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人民的期待、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的奋斗方向。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9-09-11 09:59:35
- 郭卫民:
周部长做了一个很好的简要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09-09-11 09:59:39
- 人民日报记者:
周部长您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据我们所知,在农村地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不知道教育部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在的成效如何?第二,今年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中,您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试点农村中职免费政策,请问这个政策大概何时推出?具体有什么举措?谢谢。
2009-09-11 09:59:55
- 周济:
第一个问题,我想谈一谈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昨天是我们的教师节,前天上午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地会见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他们向全国的教师表示节日的祝贺,向60年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全体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和诚挚的慰问。温家宝总理专门到北京35中听了5节课,召开了教师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教师的慰问。
2009-09-11 10:00:53
- 周济:
刘延东同志在表彰大会上发表了一篇重要讲话,题目是“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所以你问的第一个问题特别重要,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和人民群众对教师队伍建设这么重视呢?因为历史上中国人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而现在我国教育发展到一个最关键的时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时期,我刚才说到了,是一个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我们经过60年的奋斗,已经基本解决了让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下一阶段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们能够上好学。我们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我们现在要向人力资源强国进军。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到强,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核心问题是什么?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所以大家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2009-09-11 10:02:09
- 周济:
经过6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建立起一支有1600万人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支很好的队伍,是能战斗、能奉献的队伍。但是新的形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2009-09-11 10:06:07
- 周济:
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严峻的挑战,最突出的就是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现在城乡之间教育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的话,硬件差距还有,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差距就是教师队伍的质量。这几年来,党和政府特别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正在继续努力,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2009-09-11 10:07:24
- 周济:
在很多措施当中,最根本的一条,是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第一,要求义务教育的老师,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收入要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当然,绩效工资制度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同时也是一次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进行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这项措施是根本性的,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吸引社会上优秀的人才当老师,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到基层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2009-09-11 10:08:33
- 周济: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去从教,比如这几年来推广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这个计划是非常成功的。第一批“特岗计划”的老师三年一个周期,今年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期,已经毕业了。现在这批老师有60%到90%都能够留在当地农村,继续当老师。
2009-09-11 10:09:22
- 周济:
今年我们有20万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担任教师,同时我们还动员了大批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援,还有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支教,这样我们就组织了大批优秀教师到农村从事教学工作。下一步要把它制度化,要让老师都能够到农村接受锻炼,同时为农村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老师。
2009-09-11 10:12:46
- 周济:
第三,大力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农村现在有几百万老师,我们要大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希望大大改进农村教师的质量,能够为农村的孩子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2009-09-11 10:13:33
- 周济:
这个题目太重要了,所以我讲得多一点。
关于第二个题目,职业教育。这几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把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有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采取一切措施,来帮助职业教育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比如现在职业教育的学生90%都能够享受到助学金,每年1500块钱的助学金。同时,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对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做起。
2009-09-11 10:14:20
- 周济:
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在过去几年当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实现了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去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0万,今年将实现招生860万。860万招生人数超过了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有了重大的突破。
2009-09-11 10:16:11
- 周济:
教育思想上,我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因此充满了活力。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比如说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数控工人,我们就大力发展数控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现在我国已经具备了每年培养数十万高素质数控工人的能力。因为我是搞这个专业的,我知道每年几十万高素质数控工人的培养,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外国非常懂行的专家听到这个数字就会知道,职业教育对中国的现代化将会产生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09-09-11 10:16:53
- 周济:
但是,职业教育其实要求更高一些,投入也是很高的,这几年国家也加大了职业教育投入,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工人具有良好的技能。我们国家普及义务教育之后,高中阶段教育怎么普及?我们采用的路子是将来有一半少一些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学习,将来他们大部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而一半或者一半多一点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他们经过学习之后,进入工厂或农村,进入劳动力市场。当然,他们将来还可以继续学习。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初中毕业生只要愿意,中等职业教育的大门是向他们敞开的。而且由于国家资助制度的执行和下一步推进免费制度,就能实现总理提出的要求,我们所有的孩子,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你要考得起大学,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这个机会。其他的学生,只要你愿意,都能够接受职业教育,国家会对你提供全面的支持。
2009-09-11 10:20:14
- 周济:
下一阶段,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要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人生发展的空间。
2009-09-11 10:23:40
- 北京电视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想请问您。今年8月份网上出现了一份民间版的高考改革方案,虽然是民间方案,但是跟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高考改革部分的方案目标是不谋而合的,请问您咱们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否会朝着民间高考改革方案的方向发展?目前制定“纲要”的进展如何?高考改革面临哪些改革难度?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第二个问题,教育部今年的数据显示,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减少了约30万,您怎么看这个情况?目前我们的高校教育、大众化教育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我们的高校如何培养高端人才,而不是大众化教育?
2009-09-11 10:24:08
- 周济:
你提了三个问题。大家都对高考特别关心,这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心,是一个热点问题。我们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规划纲要当中,考试和人才选拔的改革是多项改革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想,高考改革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确实具有很重要的指挥棒的意义。同时,它也是体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的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所以,我们怎么制定一个既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时代特征,同时也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考改革方案,这确实牵动着大家的心。
2009-09-11 10:26:50
- 周济:
我们想,要设计一个比较好的长远的目标,同时我们要根据中国的国情,设计一个一步一步实现这个目标的改革路线图。既要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确保高考的公平。刚才提到,很多同志都很关心高考的改革,实际上,因为教育牵涉到千家万户,所以人民群众都关心着改革,也提出了很多改革方案。这些改革方案我们都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吸取当中合理的部分,形成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改革方案。
2009-09-11 10:29:13
- 周济:
我们在制定规划纲要的过程当中,本着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问计于民、问智于民的原则,所以在今年1月份把规划纲要的制定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得到方方面面的支持。在很短的时间里,网上正式提出的建议有二百多万条。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将把规划纲要的文本再一次公布,接受群众的批评、建议,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制定一个更好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的过程当中,高考改革方案也是其中一个内容,相信大家会更加关心,也会帮助我们一起把这个规划制定得更好。
2009-09-11 10:31:36
- 周济:
第二个问题,暑期的时候,舆论还是很关注的,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幅度。大家都关心教育的情况,我想有一些基本的数字,大家应该研究得更深透一些。一方面,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快的发展,在规模上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同时,由于我们国家人口政策的成功,适龄学习人口的数量在大规模减少。所以,我们在下一阶段讨论规划纲要的时候,人口的变化一定是很重要的依据。我给大家一个数据,初中毕业生(15岁的孩子)的人数已经从最高峰的每年2500多万,降到去年的1900多万,今年的1800多万。今后十几年,我们15岁的初中毕业生人数保持在1700-1900万之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你想,每年学生人数减少了700万。将来大家看统计数据,会发现小学生人数、中学生人数都会逐渐有所减少。
2009-09-11 10:33:55
- 周济:
这个数字的变化对我们下一步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同时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的高等教育现在毛入学率是23.3%,即使不增长,今后10年,由于人口因素的变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概可以增加10%左右。这也是我们现在能够说基本上已经解决了让孩子们有学上的问题的基本依据。所以今天趁这个机会把这个数字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基础。因此,我们各级各类教育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一定要把我们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
2009-09-11 10:36:59
- 周济: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是一千零几十万,比去年少了几十万,但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的人数,将来就稳定在840万左右。因此大家可以看到,再加上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直接升入大学,还有复读生——这几年复读生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因为我们让没有考取大学的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进入劳动力市场,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估计高考的报名人数就稳定在1000万左右,多一点少一点都是正常幅度。当然大家也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到国外去学习。我想我们中国的政策是开放的,如果一些家庭有条件,我们也鼓励一些学生到国外去学习。
当然,有的文章把这个问题引申到对我们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这是对我们的鞭策,也是对我们的鼓励。我想,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整个工作方针一定是把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来。
2009-09-11 10:38:55
- 周济:
但是我也想说一句,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质量上也得到了保证。我们现在所提出来的进一步提高质量,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否定前一阶段的发展。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人民群众的期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009-09-11 10:41:58
- 周济:
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大量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端人才,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2009-09-11 10:50:46
-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我们知道,2003年国家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这个法的出台给了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同等的法律地位。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实际上还是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民办高校的产权明晰问题和法人治理结构问题,许多专家呼吁重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想知道,教育部是如何考虑的?谢谢您。
2009-09-11 10:50:56
- 周济:
我国教育的办学体制改革,方向上是明确的,我们要建立一个以公办教育为主体、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寄托了极大的希望,希望我国尽快实现现代化,所以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发展教育。政府当然要尽全力来办好教育,但是光是政府的努力也是不够的,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包括家庭,包括社会,因此民办教育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民办教育促进法》执行的这些年当中,应该说民办教育事业有了比较好的发展,但是还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改革的空间。所以,我们觉得,《民办教育促进法》现在不是修改的问题,而是落实的问题。在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我们把办学体制改革作为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公办教育的体制改革,同时要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和管理。
2009-09-11 10:52:19
- 人民政协报记者:
今年两会期间,有很多政协委员关注高校自主办学的问题,1999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七项高等教育自主办学的权利,比如说自主设计专业、自主调整招生比例等等。我想请问周部长,在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期间,高等教育自主办学有了哪些进展?另外,在您刚才强调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中心的前提下,怎么看待高校的自主办学?
2009-09-11 10:54:55
- 周济: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要从方方面面来推进,其中的核心还是要依靠改革和创新。所以,加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是改革当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把改革创新作为整个规划纲要制定的动力,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在一个并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条件下进行的,说实在话,我们的经济条件往往是不足以支撑现代教育发展的。比如说过去十多年,高等教育发生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从财政投入来说,我们算了一笔账,起码要三四年之后才能支撑这样一个跨越。但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克服困难,做到了这一点。靠的什么?靠的就是改革,靠的就是创新。我们过去的发展要靠改革,今后的发展更要靠改革和开放。刚才那位女士提的问题是办学体制的改革,你这个问题说大一点,就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处理好政府和学校之间关系,社会和学校之间关系,包括学校自己内部能不能建立一个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因此在我们的规划纲要里有专门两个重要的改革涉及到这一点,其中非常强调提高大学自主权的问题。
2009-09-11 10:56:29
- 周济:
说到这里,我想谈一个想法,对于大学自主权的问题,也要辩证地来看。在过去的十多年当中,我正好那时候当校长,后来我到教育部,我在地方上工作了一段时间,整个过程我都知道。我们看待过去10年的发展,看待过去30年的发展,看待过去60年的发展,一定要有辩证的观点。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应该说基本面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深层次的改革问题,有的还没有解决,有的可能要面临更深刻的改革。所以评价过去的时候,我们应该肯定成绩,看到问题;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应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同时应该充满信心,去迎接胜利。
2009-09-11 11:01:10
- 郭卫民:
最后一个问题。
2009-09-11 11:02:37
- 香港大公报记者:
请问关于教育合作交流方面的情况。两岸四地的教育合作在今后一段时间有何展望?香港高校在内地开办分校的工作有没有一个时间表?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的谈判进展怎么样?两岸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学历互认?谢谢。
2009-09-11 11:02:50
- 周济:
我们非常看重教育的开放,这最后一个问题提得也非常好。规划纲要制定当中,六个重大改革最后一项就是对外开放。过去的30年,中国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执行了改革开放这样一项基本国策。今后我们要想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基本国策。想想30年之前,改革开放最早的时候,改革开放是先从教育界发动的,第一是恢复高考,第二是大规模派出留学生。所以30年来,我们在教育的对外交流和开放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个成绩反过来对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这方面,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材料,因为时间关系,不一一列举了。
2009-09-11 11:04:34
- 周济:
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和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的教育合作和交流。各项工作都在推进之中,我们采取了一个非常积极的态度,有些事情谈判暂时执行不了,就单方面执行。因为教育的交流、人文的交流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我认为更应该加强。教育优先发展,我们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应该走在前头。很高兴的是,今天大家问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基本问题。大家都关心教育,确实也感谢大家。刘延东国务委员经常跟我们说,她对教育熟悉了一段时间,她说“教育事关千秋万代,涉及千家万户,谈教育千言万语,看教育千差万别,办教育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千军万马”,要全社会一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09-09-11 11:06:21
- 周济:
这次规划纲要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还会更加广泛地征求大家的意见。也感谢大家,在征求意见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是非常理性的,每个人对教育都有着期盼,同时每个人对教育都很熟悉,都是教育评论家,都提出了很多见解和意见,都有合理的部分,我们大家一起制定一个好的规划。刚才大家提了很多问题,其实规划纲要里都有考虑,但是必须考虑到教育的规律、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的国情,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我们在今后征求意见过程当中,希望大家更多地帮助我们,动员更多的群众一起关心、制定好让人民满意的规划纲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009-09-11 11:16:01
- 郭卫民: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09-09-11 11:16:10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090911.wmv
相关新闻:
- "让希望之光越来越亮" 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西藏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飞跃 文盲率降至4.76%
- 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中国教育事业30年大发展
- 公平之基让孩子免费受教育 教育事业法治建设30年
- 刘延东强调:不断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 周济:更加坚定地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 教育部“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突出贡献”奖颁发
- 教育部:体制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50年从无到优的巨变 西藏察隅县教育事业的变迁
- 2008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高教毛入学率23.3%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新闻局局长郭卫民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教育部部长 周济
中国网 张琳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力
中国网 张琳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共同校对文字
中国网 张琳
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人民政协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新中国成立60年来教育事业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