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定于3月27日(周六)上午9:00,在内蒙古大厦举行第八期“经济每月谈”,本期主题为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下载报名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月谈: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

活动描述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定于3月27日(周六)上午9:00,在内蒙古大厦举行第八期“经济每月谈”,本期主题为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郑新立: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大家参加中国国际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八期《经济每月谈》,本期《经济每月谈》的主题是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从2000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转发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汇报的通知》》,即中发(2000)2号文件算起,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十年历程。今天我们在内蒙古大厦举办这次讨论会,就是为了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决策与实践,总结西部大开发的有益经验,展望西部大开发的未来。

    2010-03-27 09:10:55

  • 郑新立:

    今年3月21日至23日,胡锦涛同志到宁夏考察工作,胡锦涛同志指出,经过十年的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是非常正确的,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2010-03-27 09:13:30

  • 郑新立: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出席本次讨论会。

    出席今天讨论会的同志还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滕文生同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王春正同志,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同志,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徐荣凯同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传堂同志,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同志,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曲青山同志,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李子彬同志,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同志,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同志,国家林业局原局长王志宝同志,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宁吉喆同志,国家能源办原副主任马富才同志,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同志,甘肃省政协副主任邵克文同志,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同志,中国前驻英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原所长马振岗同志,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邢炜同志,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同志,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刘迎秋同志。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的到来。

    2010-03-27 09:14:03

  • 郑新立:

    今天来参加我们会议的同志还有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财政部财科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代表。欢迎你们的到来!

    今天上午的讨论会分两个时段,第二时段由王春正同志主持。第一时段由我来主持。

    2010-03-27 09:18:42

  • 郑新立: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考虑了西部经济发展的现实、国内外形势以及我国综合国力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培炎同志见证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全过程,并参与了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

    下面让我们欢迎培炎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2010-03-27 09:19:53

  • 曾培炎:

    大家早上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每月有一个活动,叫做《经济每月谈》。这次《经济每月谈》的题目是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人有个习惯,每逢十年有一个纪念活动。今天的会议既作为一次研讨会,也是纪念西部大开发十周年的一个活动。

    2010-03-27 09:33:01

  • 曾培炎:

    这期“经济每月谈”以“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为题,邀请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等共聚一堂。很多参加会的同志亲身经历了西部大开发,有些同志仍然活跃在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岗位上。今天大家重温这段不平凡的历程,交流经验,谋划未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10-03-27 09:34:24

  • 曾培炎:

    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方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地区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充分酝酿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1999年3月,江泽民同志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想。同年9日,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写入了中央全会的决定。2000年1月,中央出台2号文件,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紧接着,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了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从此,西部地区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新世纪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是充分听以各方面意见形成、充分酝酿形成的决策。

    与以往开发西部的行动相比,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一次简单的重演,而是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开发的成功模式。体现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机遇面前的坚决果断和远见卓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成功范例。

    2010-03-27 09:35:38

  • 曾培炎:

    在历史长河中,十年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这场运筹,波澜壮阔的西部大开发,必定会留下深刻久远的印记。这十年,可以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社会进步最显著的十年,是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十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固定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有了很大提高,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的势头。2000—200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高于东部地区的增长。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17.1%提高到2009年的18.5%。虽然只提高了1.4个百分点,但要看到,这是在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取得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十年中,西部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江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使消退的绿色逐步回归大地;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迅速成长,成为推动西部加快发展有力引擎;送电到乡、油路到县、广播电视到村、人畜饮水、“两基”攻坚等民生工程,极大地提高了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西部都为我国扩大内需、挖掘潜力、拓宽发展空间提供了重要支撑。

    西部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显著变化。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企业管理者到各族各界人士,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更加清醒地看到了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和自我发展的希望,更加注重通过市场的办法吸引和配置资源,更加关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推动对内对外开放,更加注重依靠自力更生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加快发展,干部谋划发展的积极性和群众参与发展的热情相得益彰,成为推动西部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0-03-27 09:37:20

  • 曾培炎:

    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够顺利推进,最根本的是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的坚决贯彻落实,有各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扎实推进,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创造出的有益经验,概括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0-03-27 09:37:46

  • 曾培炎:

    第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单纯依靠政府支持,或者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都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积极加以引导,确保西部大开发能够沿着高效有序的轨道顺利展开和有效推进。

    2010-03-27 09:38:12

  • 曾培炎:

    第二,坚持自力更生、多方参与。离开了外部支持,西部大开发难以顺利展开;一味依靠外部支持,西部大开发也难以为继。经过十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内在“造血机制”逐步建立,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高,东中部地区也在支持西部的过程中,拓展了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初步形成了东西互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010-03-27 09:38:27

  • 曾培炎:

    第三,坚持统筹全局、重点突破。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各地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较多,而国家的财力又有限。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开发的全局有一个谋划,做到五年有规划、年年有计划,既有中长期的战略目标,又有近期重点。同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突破,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实现以点带面的全局效果。

    2010-03-27 09:38:39

  • 曾培炎:

    第四、坚持调整结构、扬长避短。西部大开发实施之初,中央明确提出,西部各地不能脱离现实,不顾自身财力和市场需求,要结合本地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实施几年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家及时出台了促进西部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意见,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逐步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2010-03-27 09:38:50

  • 曾培炎:

    第五,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各地在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财税体制、企业改革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同时,西部各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境内外生产要素投入西部,从而更好地为西部发展服务。

    2010-03-27 09:39:08

  • 曾培炎:

    西部大开发给我们留下的经验弥足珍贵,而探索这一成功背后的规律和启示,运用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其他领域,将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在制定和实施重大战略时,应当注意准确判断国际国内大势,从国际国内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牢牢掌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事关全局的大事;不断提高行政能力,确保中央战略决策落到实处;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

    2010-03-27 09:39:22

  • 曾培炎:

    虽然西部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西部仍然是相对落后和欠发达的地区,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西部是实现全面小康难度最大的地区,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不加快西部发展,将直接影响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西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比较滞后。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有效扩大国内需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全国发展提供能源和资源保障,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西部是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西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祉,但其形势还不容乐观。只有保护好西部的环境,经济才能持续发展;而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

    2010-03-27 09:39:34

  • 曾培炎: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我国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80%在西部,少数民族人口80%聚居在西部,其中很多还是跨境民族,而我国的周边环境又相当复杂。历史经验表明,贫困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得好,人民生活水平高,有助于各族群众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民族团结就有保障,社会就会更加稳定。

    此外,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能源、经贸、文化上联系十分密切,很多国家也希望中国在维护地区稳定和安全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更快地发展起来,有助于扩大我国同相邻国家的经贸合作,平衡地缘政治力量,为我国的长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2010-03-27 09:40:15

  • 曾培炎:

    最近,胡锦涛主席在宁夏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西部大开发第一个10年取得了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10年将成为承前启后、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中央将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方针、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

    我们应当深刻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持之以恒地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我们应当保持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必须坚持而不背离,连续而不中止,不断改善西部发展的环境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今天,西部大开发继往开来,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办法,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提出下一步开发的规划、政策、目标和任务。希望大家借这个机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当好参谋助手,为今后10年的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我深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方面一如既往地支持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艰苦努力,祖国西部一定会迎来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美好明天。

    谢谢大家!

    2010-03-27 09:40:31

  • 郑新立:

    感谢培炎同志的重要讲话。下面请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魏礼群同志发言。

    2010-03-27 09:40:50

  • 魏礼群:

    尊敬的培炎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上午的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年以前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十年来,西部大开发既谱写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辉煌篇章,又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0-03-27 09:44:57

  • 魏礼群:

    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过程和走过的道路,总结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和有益启示,探讨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方略和举措,很有意义。近十年来,我有幸在国务院研究室的岗位上工作了八年,也就是中央酝酿、提出、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阶段,在研究室工作,我直接或者间接地为西部大开发决策的制定、实施做一些服务工作。

    西部大开发实施的一系列决策和工作部署,历历在目,感受最深。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我深深感到中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一系列重要的方针、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都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后确定的。

    2010-03-27 09:46:10

  • 魏礼群:

    我刚才和原西部大开发办公室的王志宝同志一起回顾了参与西部开发工作的一些往事,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方针的确定,到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的提出、完善,都是国务院领导同志深入大西北、大西南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确定下来的。我记得一件最深刻的事儿,就是国务院领导朱镕基总理在云南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为了写一篇新闻稿,从晚上九点一直写到第二天早晨六点。那一篇新闻稿,我认为将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和一些部署,明确地提出来了。当然,还有很多事迹,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的是,在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周年之际,国务院原副总理、现在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同志编写了《西部大开发回顾》一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是一件值得回顾的事。这两天我有幸先睹为快,已经拜读了这部大作,它是具有历史性文献意义的著作,我很受启发。

    2010-03-27 09:51:23

  • 魏礼群:

    回顾和展望西部大开发,我做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可以得出四点基本认识:一是成效显著;二是经验丰富;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前景广阔。

    2010-03-27 09:56:32

  • 魏礼群:

    第一,成效显著。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和举措。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多次主持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多次召开全国西部大开发会议,作出工作总结和部署。我昨天晚上看电视,温家宝总理再次主持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今年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部署和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见。这十几年里,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交流等方面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大开发展现出一幅幅壮观的画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刚才培炎同志做了非常全面准确的概括,我就不多说了。我认为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西部地区进入最快发展时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取得多方面重大突破。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特色经济方兴未艾。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这些成绩不仅为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同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奠定了基础,也为进一步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010-03-27 09:57:05

  • 魏礼群:

    第二,经验丰富。西部大开发在完成艰巨任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刚才培炎同志也进行了非常深刻的阐述。我完全赞同他的概括。我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力更生、多方参与,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获得了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认识和重要启示,刚才培炎同志也做了深刻阐述,我也同意。包括要准确把国内外的大事,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要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办好事关全局的大事,要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妥善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行政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我认为这些经验和启示应当高度重视,倍加珍惜。

    2010-03-27 09:59:35

  • 魏礼群:

    第三,任重道远。西部大开发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还十分薄弱,特别是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突出,内生活力和动力不足,矛盾和困难依然很多,和东部地区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国家要在2020年,要在今后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个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上有四个“必须更加”,就是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须更加充分地估计西部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更加自觉地把西部开发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必须更加切实地把推进西部大开发作为重大的历史任务。

    刚才培炎同志讲了,前两天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宁夏时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推动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在新上项目方面倾斜,进一步扩大人才交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我认为这六个“进一步”,是全面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所必须的。只有这样,西部大开发才能够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到新水平,也才能协调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进程。

    2010-03-27 10:01:27

  • 魏礼群:

    第四,前景广阔。中国西部地区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开放的新阶段,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一定会把广袤的西部大地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兴旺、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社会安定、山川秀丽的美好地区。

    谢谢大家!

    2010-03-27 10:04:47

  • 郑新立:

    感谢礼群同志的发言。下面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同志发言。

    2010-03-27 10:06:33

  • 徐荣凯:

    尊敬的培炎同志,大家上午好。

    西部大开发的前10年中,我有幸在云南工作五年半,亲身参加了西部大开发的工作,并且见证了西部大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绩,这十年是云南省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十年。我简单举几个数字,生产总值从不到2000亿元,增加到近6000亿元。财政总收入从不到450亿元,增加到了1500亿元,这是第一年的三倍。特别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了一倍,年均增长9.7%。而且国家加大了对云南的投资,那时候每年的投资不到700亿元,现在都到了将近4000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公路通车里程从10万公里增加到2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了2500公里。云南拥有民用机场12个,昆明新机场又开始建设,开通了国内外航线200多条。过去,云南有“十八怪”,其中一怪就是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当然,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成昆铁路的建设,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真正的交通便利畅通还是这十年,正是因为这十年的建设,云南基本形成了公路七入省、四出境,铁路四入省、一出境。航空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覆盖省内,辐射国内主要城市,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综合交通体系。上海当年到云南来的知青,有很多成为了上海市各级领导骨干。前不久我到上海出差,上海市组织部一位副部长,他说他是到西双版纳的知青。当时从昆明坐车到西双版纳的首府景洪需要四天四夜,其中三个晚上是要住在外面的。而现在坐汽车只要四个小时,而且全是高速公路。坐飞机,不到一个小时。云南现在又成为电力的基地,形成了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能源基地。而且这次西部大开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不要过度消耗资源,要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在云南相继启动了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退耕还林1600多万亩,项目覆盖全省。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资源重点污染治理工作不断加强,累计投入资金113亿元。在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流域水环境恶化趋势总体上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2010-03-27 10:07:15

  • 徐荣凯:

    2003年8月,培炎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时,曾经亲自到昆明松云县大邵乡(音)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培炎同志还亲自到抚仙湖去考察,研究如何保护抚仙湖的一类水质。抚仙湖在玉溪,是我们国家非常大的一个淡水湖。它的蓄水量有将近200亿立方米,最深处有150多米,平均水深是87米,是一类水。我在云南工作期间,每年夏天都要到那里去游泳,游到湖中间的时候,可以随便喝几口水,甜滋滋的。但和它挨着的一个新玉湖,是劣五类水,他们中间有一个小通道,就一个闸门,“新玉湖(音)”比抚仙湖高半米,每年要往里面进四五千立方的劣五类水,所以对抚仙湖的保护形成重大的威胁。培炎同志亲自去考察,确定了要进行重大改建工程,把抚仙湖的水提高半米多一点,让它高过新玉湖,这个抚仙湖的水还要外流,流的方向让它改变,返过来往新玉湖流,新玉湖往另外一个地方流。这样实际上,不仅保护了抚仙湖,而且用抚仙湖一类水质冲洗新玉湖的水质,现在工程已经完毕,当时培炎同志确定发改委支持,杜鹰同志和其他同志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工程已经完工,效果非常好。

    2010-03-27 10:13:53

  • 徐荣凯:

    这次西部大开发,特别强调不要互相攀比,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特色优势。所以云南不断巩固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能源、矿产五大支柱产业。就拿旅游业来说,接待国内外游客从当初的3800多万人,增加到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也由200亿元增加到660亿元。另外,在各项公共事业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上都取得了新突破。十年以前,云南的进出口额是很低的,只有10多亿美元,看着都觉得简直太微不足道了。十年后的今天,虽然还很低,达到了80亿元,但对云南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已经是很大的发展。对外投资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有的指标还进入了全国十强。另外,省和省之间协作项目200多个,这也是国家所充分倡导的东西部互相支持的结果。所以,积极推进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共同开发,中印缅、泛珠三角地区合作,滇沪、滇浙合作都取得了很大成效。

    我觉得影响近现代对西部经济发展有三个事情:

    2010-03-27 10:19:20

  • 徐荣凯:

    第一,抗日战争。上海等地的工厂企业,大规模迁移到内地,那时候迁移的工厂达到了664家,机器设备12万吨,技术工人2500名,从而在西部地区建立起了抵抗日本侵略的经济基地。这个事儿我觉得不能算是开放,只能是逃难迁移,迁移的结果起到了抵抗日本侵略,支持前方战争的作用。

    2010-03-27 10:25:21

  • 徐荣凯:

    第二,对西部地区影响比较大的是60年代中期的大三线建设。那时候形成固定资产1400亿元,大大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善了交通闭塞的状况。我也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因为大学毕业之后,我就被分到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工作了16年,从那里一砖一瓦的建设工厂,亲眼看到20万千瓦,30万千瓦汽轮机的建设投产,支援国家的建设。但是严格意义上说,我觉得这个阶段还不能说是西部开发,因为它主要是备战建设,是为了防备当时苏联可能要侵略我们,而且当时是靠山分散隐蔽,所以就把我们的工厂建到了一个夹皮沟。那儿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正是因为这样,当时说山沟里导弹打不进来。实际上如果把铁路一炸,什么东西都进不来。由于建在龙门山断裂带,这次地震受损失是最大的。我回去看了一下,当时我住的房子,就和“东汽”中学中间间隔一条10米的河沟,东汽中学受损失是最大的,大家都看到了,当时我就在它对面,晚上没事就在那散步,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去,看到我住的房间窗户只留下了一个小空,完全成了一片废墟。由于得到国家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现在恢复建设很好,已经整体搬迁到德阳了,东方汽轮机厂刚才培炎同志也谈到了,成为现在国家的三大发电动力设备厂家之一。这对西部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因为是备战建设,当时的方针政策没有从总体上考虑,还不是协调发展,所以还不能说是大开发。

    2010-03-27 10:26:27

  • 徐荣凯:

    而这次才是真正的西部大开发,是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优势,以国家大大增强的国力为后盾,充分调动东部地区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来支持西部地区开发,以充分发挥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美、资源富集,与周边14个国家接壤的潜力,所以将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落后的面貌。

    2010-03-27 10:34:24

  • 徐荣凯:

    回顾十年,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采取的措施是符合西部地区实际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在回顾西部大开发十年历程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大支持西部开发的力度,坚定不移地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因为西部地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还欠了很多帐,所以我衷心地希望能够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在第二个十年中取得更大的成效。谢谢大家!

    2010-03-27 10:36:36

  • 郑新立:

    感谢徐荣凯同志的发言。下面发言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布小林同志。大家知道,十年来内蒙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引进资金、加快资源的开发和改革开放,使内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如果说80年代我们的领跑者是深圳,90年代的领跑者是浦东,那么21世纪前十年的领跑者是内蒙。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布小林同志发言。

    2010-03-27 10:38:46

  • 布小林:

    尊敬的培炎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欢迎各位光临内蒙古大厦。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省区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经济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010-03-27 10:39:52

  • 布小林:

    综合实力得到增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年,也是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的时期。十年来,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1379亿元,增加到9726亿元,增长6倍多。地方财政收由101亿元,增加到1378亿元,增长12倍多。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国家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的扶持下,内蒙古新建和改扩建的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一批公路、铁路、民航机场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了连接东西、沟通南北,较为便捷的铁路、公路、民航立体交通网络。

    建设了向华北、东北外送电力的通道,大规模地建设了农村城市电网,改善了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条件,也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建设和改造了一批水利设施和安全饮水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居民生活条件。

    生态建设初见成效,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内蒙古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建设保护项目,项目覆盖了90%以上的旗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改善。

    优势特色产业得到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内蒙古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点,确定了能源、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的骨干龙头企业和民优品牌,优势特色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快速生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文化、教育、卫生等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2010-03-27 10:41:20

  • 布小林:

    可以说,内蒙古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内蒙古的实践证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2010-03-27 10:44:35

  • 布小林:

    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历程,内蒙古的各项事业虽然都有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加以解决。根据中央的部署和内蒙古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今后西部大开发工作中,我们希望在以下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2010-03-27 10:45:17

  • 布小林:

    第一,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上有所突破。内蒙古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宽200—500公里。草原面积13亿亩,连接东北、华北和西北,跨越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气候带,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的生态安全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内蒙古草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退化、沙化现象,治理和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内蒙古已经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期待在下一步西部大开发中得到国家更有力的支持。

    2010-03-27 10:45:53

  • 布小林:

    第二,在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上有所突破。内蒙古具有建设绿色清洁能源基地的独特优势,风能技术可开发量1.5亿千瓦,年日照时数2600—3400小时,煤炭产量已经达到6亿吨,电力装机5400万千瓦。加快推进内蒙古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例,推动全国的能源结构调整。我们希望在下一步西部大开发中,内蒙古的绿色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能够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规划。

    2010-03-27 10:47:11

  • 布小林:

    第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所突破。近年来内蒙古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开发地下资源,带动工业快速发展,而且工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初级产品比重比较高,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正在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010-03-27 10:48:02

  • 布小林:

    第四,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有所突破。我国从2004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的增长,而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却滞后于经济增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牧民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期自治区党委政府特别强调,要富民与强区并重。要求要像抓强区指标一样,抓富民指标,逐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0-03-27 10:48:36

  • 郑新立:

    感谢布小林同志的发言。她提出,内蒙还要四个突破,我们希望内蒙要继续努力,内蒙已经连续八年增长速度全国第一,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领跑者的地位。

    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同志发言。

    2010-03-27 10:49:13

  • 杜鹰: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现在在发改委从事地区经济工作和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工作,和在座的一些老同志比,我是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一个后来者,所以参加今天这个会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010-03-27 10:49:47

  • 杜鹰:

    最近有幸读了培炎同志的新著《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这本书,看了之后,有很多感想,看这本书很受益、很受激励,也有很多启发。结合我这些年从事西部大开发的具体工作,我有一个鲜明的感想,感觉这十年的西部大开发确实是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特别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生动实践和鲜明写照。

    2010-03-27 10:50:46

  • 杜鹰:

    首先,这个决策过程就不容易。十年前作出西部大开发决策的时候,不是没有不同意见,是有不同看法的。有的同志认为,我们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西部大开发,这是一种观念。再有一种观念,觉得西部投资效益太差。同样投一块钱,投到东部产生的效益比西部大得多。就是在各种不同议论中,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果断地作出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我觉得是用一种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态度作出这样的决策。

    看了培炎同志这本书,这个决策实际上是从“八五”后期,1995年就开始了,当时江泽民同志就提出了加快中西部的发展问题。为什么?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区域发展差距拉得最大的就是“八五”时期,那时候整个西部的同志都有一种焦虑感。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问题,提出了这个问题。到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又感到恐怕还是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我们发展的立足点,而西部开发的前景非常广阔。这都是从培炎同志的书里看到的,当时江泽民同志说,美国要没有它的西部大开发,它现在能够成为世界强国吗?还有就是针对西部大开发效益不高的议论,朱镕基总理当时讲了几个观点,我觉得讲得非常好,对我们现在的工作还有现实指导意义。他说,怎么看效益?不能单看单个项目的效益,还要看综合效益;不能只看当前效益,还要看长期效益;不能只看局部效益,还要看整体效益;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还要看社会生态的效益;不能只看西部的不利因素,还要看西部的比较优势。这五条讲得非常好。西部大开发决策过程本身,就说明了我们党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把握国内、国际发展的大趋势,深思熟虑、远见卓识作出的决策,真的是不容易。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

    2010-03-27 10:52:17

  • 杜鹰:

    第二,西部大开发怎么开发,科学谋划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战略,这个过程也不容易。当时西部同志热情很高,要追赶东部,所以要把经济搞上去,特别看重的是GDP增长速度。但同志们看,从西部大开发一开始,一直到现在,中央从来没有把GDP增长多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而培炎同志这本书里也介绍了这个过程。当时在国家计委内部,在整个国务院的内部,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目标任务,也是有一个反复斟酌的过程,最后摈弃了GDP第一的开发思路。他这本书里讲到,国家计委给国务院汇报,当时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讲,同意国家计委的意见,不要把GDP放在第一位,要综合考虑西部的情况,只要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就行了。最后,中央2000年2号文件,批转发改委西部大开发的设想,里面规定了六条任务:第一,基础设施,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第二,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第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结构,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第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第五,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第六,改善民生,是西部大开发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

    2010-03-27 10:56:04

  • 杜鹰:

    整个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工作重点、整体布局的谋划,完全是从西部的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像空间布局的开发,也不是遍地开花,刚才培炎同志讲到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实施重点区域开发带动的战略。还有开发的机制,像刚才荣凯同志讲的,和大三线建设那时候不一样,不是计划经济的那套办法,是政府引导下利用市场机制,制定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010-03-27 10:59:13

  • 杜鹰:

    总之,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很好地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也正因为这样,十年的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十年的基本概念就是,西部12省区的主要经济指标的经济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包括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的进出口,全部都是高于全国的。因此在整个全国经济中的比重是上升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一点,十年西部大开发成果巨大,这个成果不仅体现在西部自己发展加快,而且体现在为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虽然相对速度差距缩小,但绝对速度差距还在扩大。

    2010-03-27 11:00:12

  • 杜鹰:

    2000年,西部和东部的人均GDP差7000块钱,现在差21000元。前不久和原西部办的老领导座谈,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概念,就是西部大开发是百年工程,是世纪工程,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十年,也无非是开了一个好头,今后的路还非常长。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去年8月开工作会,决定让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这十年,认真谋划下十年。昨天又召开了国务院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今年的西部大开发工作要点和谋划后十年西部大开发工作。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承在座的这些老同志前期从事西部大开发工作的优良传统、精神和科学工作的方法,坚定不移地把西部大开发工作推向深入。这确实是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奋斗的事情,我们把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作做好。

    谢谢大家!

    2010-03-27 11:01:19

  • 郑新立:

    感谢杜鹰同志的发言。下面请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同志发言。

    大家欢迎。

    2010-03-27 11:03:01

  • 李子彬: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江泽民同志系统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1999年,他在多次会议上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0年1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发[2000]2号文件,1月16日成立了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朱镕基总理任组长,温家宝同志任副组长,国务院19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曾培炎同志兼办公室主任,王春正、段应碧同志兼副主任,4月份,调李子彬同志从深圳到北京来担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兼西部开发办副主任,负责西部开发办的的日常工作。6月份,王志宝同志也兼任了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1月19日到22日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开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对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做了全面的阐述,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全面启动。

    2010-03-27 11:03:30

  • 李子彬: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到2009年,整整十年,十年来先后建设了120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2.2万亿元,西部的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大批标志工程,比如说西部交通干线,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大江大河上的水利枢纽工程相继建成。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累计人造林10亿亩,形成退耕还林139亿亩,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完成草场围栏建设将近6亿亩,京津风沙源,天然林保护工程扎实推进,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2000年到2009年,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66万亿,增加到6.68万亿,增加了3倍,年均增长11.9%。地方城镇收入从1127亿元增加到6055亿元,年均增长19.4%。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648元提高到14213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收入由1161元,提高多3817元,年均增长8.9%,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

    2010-03-27 11:06:34

  • 李子彬:

    西部大开发涉及西南、西北共12个省区市,国土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74%,有4亿人口,75%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边防稳固、民族团结、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不仅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而且对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市场、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长久支持和保障。实施西部大开发确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具有全局意义的伟大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作出的英明决策,深得党心、民心的拥护。十年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欠发达的状况不可能在十年内得到解决。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能力相对薄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亟需要下更大力量。水资源短缺,无论对西北地区还是西南地区,矛盾依然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人才不足和人才流失现象仍未明显改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突出,自我发展的能力仍显不足。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山川秀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部,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2010-03-27 11:08:49

  • 李子彬: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重申,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决心不变,基本政策不变,倾斜力度不减。我认为在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中,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央应该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逐步提高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地区财政收入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上,再经过100年也不一定能够和东部地区拉平。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基本生活水平、基本教育医疗水平、基本社会保障水平应该逐步均等化。

    2010-03-27 11:12:40

  • 李子彬:

    其次,要继续支持西部地区在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西部地区新一轮的大发展。

    2010-03-27 11:14:36

  • 李子彬:

    第三,要继续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全国开征环境资源税。所得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补偿西部地区为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做出的经济发展方面的牺牲。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的地方禁止开发、有的地方限制开发,西部地区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

    2010-03-27 11:14:59

  • 李子彬:

    第四,要继续实行15%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促进境外资金和东中部资金投入到西部开发。大力发展西部特色经济,把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个政策落实上,我听说部门之间有不同意见。但我要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这是美、欧、日、意等几个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没有一个国家是例外的。我还记得,第一个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的时候由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主持,有的部门不同意。他说,全国要税率统一、要一样,我当时就说,请你给我解释出来,全世界哪个发达国家是一个税率的。他们举不出来,两个部门的负责同志都举不出来。我说没有一个国家是一个税率的,支持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税率就是优惠的,鼓励支持的产业,那个产业就实行优惠税率,都是有支持的。所以,我说下一个十年,有前一个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特色优势产业肯定是加快的。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依靠社会资金支持,靠市场提供,而不是国家投入,你没有优惠政策,很难加快吸引外部资金。

    2010-03-27 11:16:37

  • 李子彬:

    第五,提高资源使用费或开征资源税,使西部地区蕴藏的丰富矿产农业旅游等资源更多的转化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挖一吨煤,收资源费,现在才2块钱,最多的才5块钱,但是在西部地区交易是300块,到了广东是700块钱,煤是国家资源,煤老板从地下一挖只给国家留2块钱,他卖300块,到广东卖700块是说不过去的。留下的都是污染,都是废矿井,那说不过去的。所以应当提高资源使用费或者是开征资源税。

    2010-03-27 11:19:50

  • 李子彬:

    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应该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经过未来十年的努力,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

    2010-03-27 11:21:19

  • 郑新立:

    感谢子彬同志的发言。下面请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原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王志宝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2010-03-27 11:21:47

  • 王志宝:

    尊敬的培炎同志、在座的同志们,今天参加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很高兴。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的具有深远战略影响的决策,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西部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也积累了欠发达地区推进大开发的丰富经验和成功做法。

    2010-03-27 11:22:20

  • 王志宝:

    最近,培炎同志所著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一书中,对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过程、西部大开发的布局、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西部大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效都做了全面的回顾和阐述。我也曾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工作了五年多,读了培炎同志所著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一书,感受也很深。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讲这些方面的,我想提两个建议:

    2010-03-27 11:24:08

  • 王志宝: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摆正西部大开发的位置。实施西部大开发之后,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又先后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部振兴发展、中部崛起等一系列政策,可以说涵盖了中国几乎全部的国土。这些决策是为了当时实现我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而提出来的。但是,我认为西部大开发与后提出的三个决策,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这是因为,

    一是我国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国家很多战略性物资主要分布在西部,比如说水能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煤炭资源、金属矿产资源等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不发达的地区,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收入更低。可以讲,我国贫困人口的80%都在西部,西部开发的快慢、好坏,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

    三是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就是不属西部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也划入了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西部12省区是我国与周边国家边界线最长的地区,陆地边界线90%以上都在西部。所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快慢已经关系到我国边境的安全,关系到地缘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应该对我们全局有着重大的影响。

    总之,我认为,不能把西部大开发和其他地区的战略等同起来。要大力地宣传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意义,摆上我们国家的重要决策,而且真正在政策、资金、措施上给予重点支持。应该说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财政收入已不同于我国刚开始西部大开发的十万多亿,已经有了这种支撑能力,而且我认为我们也应该把西部大开发做得更好。

    2010-03-27 11:25:10

  • 王志宝:

    第二,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央的战略决策。我国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脆弱的地区,多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是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长期以来由于陡坡开垦、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使山地泥沙聚集,凝聚了湖库河道,洞庭湖解放初是4300多万平方公里,现在剩了2600平方公里,鄱阳湖解放初是5100平方公里,现在剩了2900,就是上游泥沙下来淤积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是损毁严重,也使我国的淡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二是由于植被破坏,沙漠化、荒漠化面积越来越严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263平方公里,沙漠化的面积已达174平方公里。一到春季,沙尘势起,沙尘暴扬沙天气严重影响着我国,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草原退化严重。我国有草原面积60亿亩,其中可饲草场40亿亩。由于长期落后、不科学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使草原退化非常严重。不但造成我国的生态恶化,也严重影响了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四是西部的湿地也是我们的水源涵养地,是我们国家的大江大河的源头,如何保护好,对全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湿地的破坏,致使我国江河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断流,而且多样性也难以得到保护。所以在西部大开发时,当年朱镕基总理曾提出,要以生态建设作为切入点,在开发中,我们的的确确投入了巨资,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封山禁牧工程等等一系列的工程,应该说十年来的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由于在开发中我们科学地制定了不同工程的不同治理模式,不断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极大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增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农村能源建设等工程被西部广大的干部群众称之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幸福工程”。生态效果也十分明显,我不想举别的例子,就流入长江的泥沙,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泥沙量减少了20%。

    2010-03-27 11:30:49

  • 王志宝:

    如果说要提建议的话,我这里有三条建议:一是还要继续稳定地推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农田的退耕已经停止安排,政策在继续补助。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我国18亿亩的红线,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当然是正确的。在西部开发办工作期间,对退耕还林我做过很多次调查,毫不夸张地说,我所调查的地区,没有一个地区是因为不打粮的陡坡耕地还林而减少粮食产量。我可以负责的讲,原因有两条:一是缓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同时,一般地区都加大了缓坡度的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缓坡地的增产,弥补了陡坡退耕的粮食减产。二是化肥等农资和劳动力都集中使用了缓坡地,促进了缓坡地的集约经济和生产。最近,我听说对我们的耕地都做了调查,比过去的数字多了一些。

    2010-03-27 11:35:56

  • 王志宝:

    所以在这种有利的时机下,我建议对在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的同时,一是要加大缓坡地农田基本建设的力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也有利于粮食供应的合理布局。现在25度以上陡坡地,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退下来,而且这些地是不打粮的。二是要加快退牧还草工程,这是培炎同志担任副总理时推进的工程,实践证明不但有利于草原的恢复,生态的改善,也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有利于牧民的增收,一举多得。应该说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的热烈欢迎。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当时确定的计划,五年是10亿亩,但现在已经过了七八年了,大概推进了几亿亩。我认为这个投入不够大,只要我们重视起来,认识到位,加大点投入,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解决的。现在6亿亩,原来规划是五年10亿亩,现在推进了七八年才6亿亩,是不是没有条件?是有条件的,尤其是资金是有条件的。

    2010-03-27 11:37:44

  • 王志宝:

    三是建议有计划、分区域,稳步推进防沙治沙工程。1998年江泽民同志曾经对我讲过,沙患和水患是中国的两大心腹之患。2000年的4月5日北京发生过一次大的沙尘暴,当天是遮天蔽日,几米以外都不见人。4月27号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做了汇报,提出要推进全国防沙治沙工程。5月6日,朱镕基总理率队考察,决定实施环北京沙源治理工程,当时朱镕基总理跟我讲,如果环北京沙源治理工程成功的话我们可以在全国推广。现在,环北京沙愿治理工程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志们有机会到坝上去看一看。在环北京沙源治理的基础上,我认为现在应该推进全国防沙治沙工程,特别是西部,西部地区是我们国家的沙漠分布集中区,八大沙漠,八大沙地都在西部。所以它也是我们国家沙患的重灾地区,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在环北京沙源治理工程成功的基础上,实施分步、分区有计划地推进我国西部防沙治沙工程,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当中,我就提这么几条建议。

    2010-03-27 11:40:02

  • 郑新立:

    谢谢王志宝的发言。下面我们请原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发言。大家欢迎。

    2010-03-27 11:42:21

  • 曹玉书:

    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很重要的是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培炎同志最近编写的《西部大开发十年决策回顾》以特有的视角,全面地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过程,可以说是一部很重要的文献,是了解和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教科书和工具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参与者和实施组织者,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记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背景、决策过程、决策实施和决策效果。包括决策中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也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和掌故,是历史真实的再现和见证。

    2010-03-27 11:42:43

  • 曹玉书:

    之所以说它是一部重要的文献,是因为这部著作不仅对西部大开发十年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认真评估和科学判断,而且对西部大开发十年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在总结西部大开发本身经验的基础上,将它升华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有益启示。

    之所以说它是一部西部大开发的教科书,因为这部著作对人们准确地了解西部大开发,正确地认知西部大开发,它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它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实的精彩,语言也非常精炼,逻辑也非常严谨,是难得的一部好教材。

    之所以说它是一部从事西部大开发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的工具书,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阅读这部著作,就可以从中看到中央对重大事项进行战略决策的全过程。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翔实的史料和非常有见地的论断。而其中许多资料是首次公诸于世的,我曾有幸目睹培炎同志为完成这部著作,从谋篇布局到逐段逐句推敲的情景,深为感动。这部著作处处展示着作者的西部情怀、大局意识、负责精神和睿智勇气。我深信,我们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从事西部大开发工作的同志,读过这部著作,一定能够从中汲取营养,得到启迪。谢谢大家!

    2010-03-27 11:45:35

  • 郑新立:

    感谢曹玉书同志的发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已经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培炎同志的著作《西部大开发决策与回顾》,系统地回顾了西部大开发决策与实施的全过程,披露了许多事前鲜为人知的生动故事,现在这本书已经出版,会后我们向大家每人赠送一本,请大家先睹为快。今天上午《经济每月谈》第一时段到此结束,感谢培炎同志和各位同志的精彩发言。现在进入第二时段的讨论。

    2010-03-27 11:51:26

  • 王春正:

    根据大会安排,我们进入第二阶段。下面发言的同志比较多,希望大家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

    首先,我们请杨传堂同志发言。他过去长期在西藏、青海工作,而且是西藏、青海的主要领导同志,下面我们就欢迎传堂同志发言。

    2010-03-27 11:52:33

  • 王春正:

    根据大会安排,我们进入第二阶段。下面发言的同志比较多,希望大家发言的时候一定要简明扼要。

    首先,我们请杨传堂同志发言。他过去长期在西藏、青海工作,而且是西藏、青海的主要领导同志,下面我们就欢迎传堂同志发言。

    2010-03-27 11:52:33

  • 杨传堂:

    尊敬的培炎同志,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同志们,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刚才培炎同志就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做了重要的讲话,各位贵宾也做了精彩的发言,听了以后,深受启发和教育,我谈几点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0-03-27 11:53:43

  • 杨传堂:

    第一,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加快民族地区的大发展。我国民族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混居的重要地区,至今仍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除汉族以外,还有38个世居的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西部,据统计,西部地区90%的面积是少数民族地区,20%左右的人口是少数民族。西部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民族地区总面积的96.7%,我国陆地边界,西部地区占有了80%,西部13个省、区、市中5个是自治区,3个是多民族的省份。此外,四川有三个自治州、三个自治县,甘肃有二个自治州、七个自治县,重庆有四个自治县,唯一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就是陕西省。所以说,民族众多、民族地区集中、边境线长、地理位置重要是西部显著的特点,当前我国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全国少数民族将近80%的人口都已经纳入到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可以享受到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从根本上说,就是加快民族地区的大发展,民族地区发展起来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整个国家的未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将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2010-03-27 11:54:47

  • 杨传堂:

    第二,西部大开发实施对民族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民族地区发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变革,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促进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工和建设,为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发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3年到2006年,我曾经有幸参与青藏铁路的筹建,也与孙永福部长等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感情。在西藏我担任了进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当时不叫青藏铁路,是进藏铁路,当时提出不仅要让青海到西藏,而且从青海还要建设到四川和云南。当时叫做进藏铁路。在青海我担任了组长,我感到青藏铁路的建设,无论对于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的面貌,还对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青藏铁路不愧是一条划时代意义的平安线、团结线、经济线、文化线、幸福线,从中可以看到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不仅使民族地区有了质的发展,而且对于少数民族的素质、思想观念也都有了显著提高。经过十年的积累,民族地区的发展势力增强了,后劲更足了,也为全国的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和谐,以及边疆的稳定。西部地区既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又是边疆地区,处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前沿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封建势力,总是千方百计的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加紧对我实施渗透、破坏、颠覆活动,西部地区是他们实施的重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边防巩固和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以来,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改革、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社会团结和谐的基础更加稳固,边疆也更加巩固。

    2010-03-27 12:00:45

  • 杨传堂:

    三是西部大开发是科学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的战略部署,我国在历次西部边疆开发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处理民族问题,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处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朝历代开发西部的效果,甚至关系到国运兴衰。同样,在今天,民族问题依然是事关大开发战略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此,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把加快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同保持政治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结合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也进一步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问题的高瞻远瞩。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也就对于推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产生了深远作用,这一战略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于科学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具有全局性的作用。

    2010-03-27 12:02:41

  • 杨传堂:

    第三,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促进民族地区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当前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中,要更加重视民族地区,特别要更加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民生的改善,努力使民族地区走出一条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着力使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优先培育和支持民族地区的优势的加工产业,特色的旅游业,少数民族特许商品和民族手工业品的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发展的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二是要加大对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要着力使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事业要有新的发展,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更体现在社会事业、民生方面。要通过各种制度的安排和努力,更多地把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到民生的改善上,更多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三是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着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是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和特色,也是亮点和潜力。要充分发挥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鼓励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多样化的发展,要推出一批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不断地提高软实力。四是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力使西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要有新的提高,要大力推进沿边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向西南、西北开放的新格局。要积极地探索建立沿边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加强民族地区与内地,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支持跨境经济的合作区和边境贸易区的建设,使西部民族地区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我就讲这些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指正,谢谢大家!

    2010-03-27 12:03:00

  • 王春正:

    感谢传堂同志的精彩发言。他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出了建议,我听了之后感到这些建议都很重要。大家知道青藏铁路通车几年了,应该说这条铁路建设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宏伟的工程,下面就请亲身参加我这条铁路建设的孙永福同志,他是领导小组的办公室主任,下面我们就欢迎永福同志发言。

    2010-03-27 12:04:24

  • 孙永福:

    尊敬的培炎同志,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收效是十分显著的。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培炎同志的新著《西部大开发决策与回顾》,感到很亲切、很受益,看书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培炎同志的领导下,有的是自己参与的,感到很多事都历历在目。感到很受益,就感觉中央对作出这一决策的重大过程、重大意义以及成功的实践和经验方面的了解。我认为这部书对我们今后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010-03-27 12:05:46

  • 孙永福:

    我体会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候,我们国家把加强基础设施作为一个重点,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正确的。因为西部地区受自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它的发展比较慢,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交通不便。所以,抓住了这一重点,十年来采取了有效措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我从铁路方面来看,我们国家对西部铁路建设的建设的投资在不增加,1999年,国家在西部铁路建设投资只有231亿元,我们到了2009年这一年国家的投入是1583亿,就是说2009年这一年投资相当于十年前1999年时的7倍的比例。十年来,西部铁路总共投资达到4846亿元,西部铁路的营业里程从1999年的24669公里增长2009年的32783公里,增加了8000公里,西部地区铁路完成的运量也有很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货运量增长了2倍多。平均每年增加1212万人,货运量增加8366万吨,换算周转量增加600亿吨/公里。这样一个发展势头在西部整个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铁路发展之后,为西部实施大开发的战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运力的支持。这是铁路部门为西部大开发作出的贡献。

    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是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由培炎同志担任组长的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政协领导、铁道部精心组织,各个部门和青藏两省区政府大力支持,经过广大建设者连续五年的艰苦奋战,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建设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取得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

    2010-03-27 12:06:39

  • 孙永福:

    青藏铁路工程也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对广大建设者的重大鼓舞,实施这项重大工程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亲切的关怀,总书记、总理和各位领导,据我们统计有30多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在青藏铁路现场去视察和慰问,表明对这项工程的高度重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培炎同志亲自领导我们青藏铁路建设小组,认真的把国务院党中央的要求和青藏铁路工程实际结合起来,具体地部署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青藏铁路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在书里写了一段,我看了之后,我就回忆当时的情况。锦涛同志对青藏铁路建设特别关注,他不仅关注进展的情况,工程的质量、环境保护以及职工的队伍、健康安全等问题。他到2002年5月在现场视察的时候,当时问了铁路职工,在运营期间怎么休息,我当时给他汇报了几个方案。锦涛同志说,看来还是到地海拔地区轮休比较好一点,在海拔高的地带晚上睡觉睡不好,休息不好第二天还要工作,这样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个方案你们要很好地研究,将来使在高原上工作的职能够很好的休息,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任务,回去我们也认真研究。特别提到,他非常关心职工的待遇问题。大家在这么高原的环境下完成艰苦的任务,待遇不要太低了,一定让大家吃的好,要有充沛的精力完成任务。回来我把总书记讲话精神跟培炎同志汇报了,他非常重视,马上召集会议,国家计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拿出方案,我们最后决定,一定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职工的生活待遇问题、民工的待遇问题。民工问题,很多地方民工管理不好。但在青藏铁路上,对民工高度重视。我们当时根据培炎同志主持领导小组会议的精神,伙食费不要低于10块钱,全部由国家拿。国家拿5块,企业拿5块,保证民工要吃到嘴里。如果你把钱发给民工,民工为了省钱、省吃,他把钱带回去,所以不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这些非常具体的措施在培炎同志的领导下做了决定,而且后来很快地落实到现场。深受广大建设者的欢迎,外界的评论也是很好的。

    2010-03-27 12:07:27

  • 孙永福:

    青藏铁路自从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之后,主体工程、运营设备、管理人员都经受住了复杂的环境考验,一直保持着安全畅通,稳定可靠的良好水平。这在当今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没有这样的水平。我们一开通时速度就是100公里、120公里的速度,西伯利亚铁路开通100年以后,跑车的速度是50多公里到70公里,最高的70公里,其他的像北欧、北美的铁路速度也都很低,病害很多,但是我们国家的铁路从开通之后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2009年,格尔木到拉萨段的铁路共运送旅客332万人,年增长了40.8%,完成货物到发量307万吨,年增长了26.7%,当年进驻站的旅客156万人,从火车进去的,到发货物有220万吨。所从铁路发挥的重要作用来看,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西藏客流量增大了很多。现在西藏年旅游的人数达到了500多万人,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旅游收入也增加了,增加到52亿多元。青藏铁路改善了青藏两省区对外联系的交通条件,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提高了高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旅游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成本比较低,现在铁路的货运价正式公布的平均是一个吨公里是1毛2分钱,这个比公路低的多,公路大约是3毛或者是4毛。这样使我们进藏物资价格大大下降,这不光是生产资料的价格下降,而且我们的消费品商品价格得到下降,实际上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这体现在市场的公允方面是非常明显的。

    2010-03-27 12:09:52

  • 孙永福:

    经济社会发展以后,现在西藏的就业机会也增多了,现在铁路有很多服务项目,也是由当地提供的劳动力来就业的。农牧民的收入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形成了纽带,把拉萨和北京紧密结合起来,每天有五对客车,包括有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兰州这几个地方,总共每天有五趟车,发到拉萨去。这样就使我们西藏比较困难的地方同内地加强交流,感到信息流、人流、物流都进一步的加强了。这样就使外地的人能够增强对西藏的了解,西藏的人民群众能够增强对外部的了解,对增强民族团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010-03-27 12:11:38

  • 孙永福:

    展望未来十年,我们西部大开发还会有新的部署、新的作为,我们感觉建设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还需要继续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按照国务院批准的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到2020年西部铁路网的规模将达到5万多公里,普线率达到50%,电话率达到60%以上,这几年是建设高峰最近三年,到2012年的时候,西部铁路路网就可能达到4万公里。重点是什么呢?首先,加强西部到外面的大的区域通道的问题。包括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和南方的通道。第二,西部地区内部的通道建设,包括西部西南地区和区内多省之间的通道。第三,发展城市群,城际客运的运输。比如说成渝、关中、滇中、泛北部湾等等。

    2010-03-27 12:12:02

  • 孙永福:

    我们还要加强西部地区的生活交通枢纽的运输,包括客运中心、集装箱中心,路网边检站的建设,在国家的支持下,各个方面密切配合,铁路建设一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谢谢大家!

    2010-03-27 12:14:36

  • 王春正:

    感谢孙永福部长的发言。下面请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同志发言。

    2010-03-27 12:15:00

  • 解洪:

    尊敬的培炎同志、主持人、各位领导、同志们,很感谢给我们四川一个发言的机会,也给我们一个很好学习的机会。因为经历了一次大的发展,总在关键的时期需要进行系统地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去更好地展望未来。所以,这个会议非常重要。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包括四川在内的西部12省区,使经济发展再上了一个台阶,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极大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10-03-27 12:15:22

  • 解洪:

    从根本上来讲,是对我们国家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有力探索和实证。四川省认真研判发展趋势,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重大机遇,制定并实施了追赶型跨越发展的重大目标。近年来又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挑战的同时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开发和发展的工作,加快灾后美好家园的建设,积极打造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为更好更快地发展蓄积强大势能。

    在总结十年、展望今后的关键时期,现在国家已经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已经着眼于促进开发政策向开发发展政策并重转变。促进开发为主向开放开发并重转变。两个方面实施了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应该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加快诸如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北部湾重点区域的建设发展,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按照刚才培炎同志讲话,我们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破的探索,主要内涵是引领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核心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重点突破,做到高效发展,我们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2010-03-27 12:17:31

  • 解洪:

    第一,新一轮西部开发要实现重点突破,可以为国家战略调整开创新局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作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更加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应该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去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力争在全面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2010-03-27 12:21:39

  • 解洪:

    第二,新一轮西部开发实施重点突破,可以为西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可以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基础较好的地区去集约地加快发展。这将会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的引擎,这就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托重点区域的资源条件,技术实力和产业技术,大力发展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这就不断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并且将为我国下一轮经济高速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010-03-27 12:22:40

  • 解洪:

    第三,新一轮西部开发,实现重点突破,可以为西部大开放开辟和拓展新的途径,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按照充分开放的要求,在我们继续搞好扩大东向、北向和注重西向开发的同时,正如刚才荣凯同志也讲到,我们如何顺应我国加强与东盟、南亚合的大趋势,抓住商品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以及今年中国和东盟贸易全面实行零关税的政策机遇,更加注重突出南向开放,努力开辟便捷的出海通道,这就会为我们国家西部大开发开辟新的途径,也根本改变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格局。把开放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家的支持和面向世界在更大空间范围去配置资源和市场结合起来,这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2010-03-27 12:23:39

  • 解洪:

    第四,新一轮西部开发实现重点突破可以进一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西部各省市区地域辽阔,是国家环境和生态战略的重要屏障,应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一些重点区域要下决心把它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国家生态安全构筑新的有效屏障。

    2010-03-27 12:25:03

  • 解洪:

    第五,新一轮西部开发实现重点突破,可以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增添新的注释,西部是国家的战略要地,也是经济腹地,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的地域所在。西部拥有丰富的能源和其他的自然资源,西部已经通过多年的努力,具有较强的重大装备制造能力和科研力量,加强西部的几个重点区域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强大、壮大内陆的工业基地,带动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为确保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增添新的可靠保障。

    最后,也利用这个机会,向尊敬的培炎同志、在座的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感谢大家对西部的关心,特别是感谢大家对四川“5·12”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支持,谢谢大家!

    2010-03-27 12:25:48

  • 王春正:

    谢谢解洪副主席的发言。下面请甘肃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同志发言。

    2010-03-27 12:30:19

  • 邵克文:

    尊敬的培炎同志,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1999年到2007年担任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最早是计委,后来发展计划委。可以说是西部大开发在甘肃的参与者和见证人,同西部的其他省份一样,西部大开发的这十年是甘肃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我主要有两点体会:

    2010-03-27 12:30:35

  • 邵克文:

    第一,西部大开发这十年期间,把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几年、几十年干成的事儿,或者是要走完的路,走过来了。我只说一个数字,甘肃的财政支出,2000年全年是188亿,2009年达到了1245亿,增长6倍多,年均增长幅度是24%。我说明一下,同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幅度才有12%。也就是说,甘肃财政支出的增长主要是靠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支撑的。国家投入的大量增加使我们把过去想干不能干,甚至过去想都没想的事儿现在都干成了。我们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各种会议上都讲,我们甘肃人民有几项圆满工程,有的已经干成了,投产了,有些正在干,比如兰州石化的大乙烯工程、兰州连接周边省的高速公路,兰州的引洮工程,甘肃的流域治理工程等等。同时也还促进了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很大一笔历史欠帐都补上了,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发展、人的尊严得到的很好的体现。

    2010-03-27 12:31:42

  • 邵克文:

    第二,西部大开发中,我感觉这么多年,起决定作用、推动作用很大的有三个方面的东西,一是很好的规划,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之后又搞了“十一五”规划,而且在总体规划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实现重点开发这样一个原则,把重点开发的三个区域都明确出来了。在实际执行中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规划确定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大部分都实现的,或者说正在实行的过程中,规划起了很好的作用。二是国家也制订了一个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2000年国务院出台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第二年又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将政策逐项地具体和细化,我们也非常感谢,当时主管这项工作的李子彬同志,为出台这个政策做了大量艰苦的协调工作,亲自到一些部门做协调工作,因为我参加过子彬主任召集的几次会议,协调工作凭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实施细则终于出台了。

    三是最重要的是投资,这是最主要,起根本作用的。国家这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向西部确实做了较大的倾斜。从甘肃来讲,这几年上了大大小小几万个项目,不是靠外资,因为我们直接利用外资一年最多也就是四五千万美元,可以忽略不计。也不是靠社会投资,我们的社会投资大概占的不到20%。主要是国家投资,包括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国债投资、国家商业银行贷款,以及央企在甘肃的一些自有资金,主要是靠国家支持的。我们甘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0年440亿,2009年是2749亿,翻了两番半,年均增长接近20%。可以说发展靠项目、发展靠投资,在甘肃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这十年期间,培炎同志三次到了甘肃,对甘肃的西部大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了很多具体的指导,而且每次去,都要确定一个为甘肃发展至关重要的重大项目,第一次是把兰州市的南北两项绿化工作确定纳入国债支持范围。第二次确定上甘肃的引洮工程,把洮河的水引入到甘肃,最困难,最干旱的甘肃的东部地区。第三次是核工业的项目。对甘肃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010-03-27 12:34:51

  • 邵克文:

    我们想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规划、政策、投资要继续向西部倾斜。谢谢。

    2010-03-27 12:43:01

  • 王春正:

    谢谢邵克文同志。下面请曲青山同志发言。

    2010-03-27 12:43:46

  • 曲青山:

    尊敬的培炎同志,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个研讨会。我在这里想着重谈对培炎同志《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拜读之后的感受。正值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培炎同志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一书已由中央党史出版社、新华出版社联合出版,我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对这部精品力作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本书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下属的中央党史出版社牵头出版,是培炎同志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对培炎同志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

    这本书的出版,恰逢西部大开发10周年,这是对西部大开发10周年最好的纪念,对于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了解西部大开发的决策过程和实施情况,对宣传西部大开发的辉煌成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是培炎同志个人的著作,也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果断睿智地作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历史记录。是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生动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2010-03-27 12:44:24

  • 曲青山:

    读了这部著作,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权威。在西部大开发十年的时间里,培炎同志曾经担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主任,兼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参与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全过程。组织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亲历者、见证人,他根据当时的文字材料和笔记及有关部委省市区提供了相关材料,把这段亲历、亲闻、亲见回忆和记录下来,并经过了当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者和参与过西部大开发有关同志的审阅和补充,可以说这部著作是迄今为止关于西部大开发历史的一部最翔实的资料。

    2010-03-27 12:48:20

  • 曲青山:

    二是全面,这部著作以培炎同志的亲历、亲闻、亲见为主线,涉及了西部大开发的方方面面,不仅详细回顾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过程,也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历史背景做了概括的交代。不仅全面介绍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和规划,也对一些重大工程的建设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做了专门介绍。不仅回顾了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国务院各部委的组织实施情况,也突出了西部各省区的艰苦奋斗历程,东部地区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不仅记录和展示了西部地区十年来的历史性的变化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总结了西部大开发实践所积累和创造的丰富经验,并对西部大开发的美好未来做了展望。这部著作展现的是西部大开发的立体场景。

    2010-03-27 12:51:26

  • 曲青山:

    三是客观。这部著作把西部大开发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加以评述,体现了历届中央领导,特别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机遇和挑战面前的坚决果断、远见卓识,体现了他们的治国宏图,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展现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四是可读。这部著作语言活泼,有很多故事和细节,有很强的可读性。这部著作在回顾历史时也道出了作者的一些感受,提出了许多极富见地的真知灼见,但都是有感而发,不仅增加了学术性,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部回忆录图文并茂,配了90多幅照片,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也增加的美感和欣赏性。

    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这部著作凝结了培炎同志的很多心血,体现了培炎同志一贯的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一位老同志虚怀若谷的风范和对历史、对后人的负责精神,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最后祝培炎同志工作愉快、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2010-03-27 12:55:42

  • 王春正:

    曲青山同志现在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过去也曾经在青海省担任领导工作。因为要求发言的确实有很多,最后我们再请滕文生同志讲一讲。滕文生同志原来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也担任过文献研究室主任,下面我们请滕文生同志发言。

    2010-03-27 13:01:58

  • 滕文生:

    我就培炎同志撰写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这本书简要说几句话,我在中央经济研究室工作的时候,在工作中有幸同培炎同志曾经有过许多的联系,也曾经得到过他很多指导和帮助,作为他的一位同事和朋友,首先我衷心祝贺培炎同志撰写的《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刚才发言的同志对这部书作出了评价,对西部大开发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做了很好的阐述。这些我完全赞同,因为这些话都是符合实际的。培炎同志的这部书是一部全面回顾、深刻阐述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重要专著。我读了以后,深得教益,有些我知道,有些我不知道,因为很多东西是第一次披露。我觉得培炎同志亲自撰写西部大开发这部著作是最合适的。因为他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位重要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江泽民同志和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酝酿和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时,他是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的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9年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时,他是国家计委主任,兼任国家西部开发办主任,2002年,他当了政治局委员,2003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继续主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2010-03-27 13:03:59

  • 滕文生:

    我想完全可以这样说,培炎同志不仅参与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酝酿和研究,而且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具体组织者和重要参与者,因此也完全可以这样说,培炎同志为西部大开发付出了很多心血,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培炎同志在这部书的前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我认为饱含深情也富有新意的一句话,他说,我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呈现给读者,回顾西部大开发决策和实施十年走过的道路,记录下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希望这些记述能够为西部大开发今后的工作和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大经济决策及其组织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我相信培炎同志这部书一定会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唯一的一个希望,希望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中,从上到下,大家都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眼光,不断地将大开发的工程奋力推向前进,这是无上光荣的千秋功业。我想,只有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年复一年的持续奋斗,西部大开发才会大功告成。

    2010-03-27 13:06:30

  • 王春正:

    谢谢滕文生主任的发言。上午的发言就到这里。

    下面我简要做一个小结。

    2010-03-27 13:08:07

  • 王春正:

    同志们,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这次“经济每月谈”回顾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及实施过程,总结西部大开发的有益经验,展望西部大开发的未来,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今天上午的讨论中,培炎同志做了重要讲话,培炎同志作为这期间具体负责我国西部开发的组织领导者,从一个历史亲历者和见证人的角度,系统回顾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总结了西部大开发有益经验,并提出了希望,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今天在座的同志们也都从各自的经历谈了各自的体会和看法,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政策建议,让我们深受启发,我相信这些建议也会对国家制定未来西部开发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0-03-27 13:08:29

  • 王春正:

    西部地区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聚居着3亿多勤劳善良的各族人民,建设西部、开发西部、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几代有识之士的夙愿。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针。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80年代,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深入推进了西部大开发进程。十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想以下七个方面的变化是最为明显的,第一,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第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第三,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第四,西部地区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五,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第六,西部地区的发展活力增强;第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2010-03-27 13:10:52

  • 王春正:

    但我们仍感觉,与成绩相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战略带给我们的有益经验和启示。正如培炎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鸿篇巨制;发挥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办好事关全局的大事;不断提高行政能力,确保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逐步化解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矛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

    培炎同志的著作《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是对西部大开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忠实记录和对西部大开发十年历程的真实反映,我们应该认真研读和学习。

    2010-03-27 13:13:22

  • 王春正: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千秋伟业,目标远大。我们相信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建设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也给中外企业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机遇,希望海内外企业家和投资者也抓住机遇,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行列中。今天各位的发言都很精彩,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把今天好的建议归纳整理,送交有关部委,请他们研究参考。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同志出席本次研讨会,第八期“经济每月谈——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0-03-27 13:15:35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经济每月谈:西部大开发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嘉宾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 主持人 郑新立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讲话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 曾培炎理事长发表讲话

    中国网 杨佳

  •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政策研究室原主任腾文生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魏礼群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现场认真记录的嘉宾

    中国网 杨佳

  •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原省长徐荣凯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布小林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原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原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志宝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原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曹玉书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第二时段主持人 王春正

    中国网 杨佳

  • 国家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传堂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经济每月谈现场嘉宾

    中国网 杨佳

  •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解洪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记者现场发稿

    中国网 杨佳

  • 甘肃政协副主席邵克文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青山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滕文生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会后郑新立常务副理事长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网 杨佳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