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国新办就节能减排中的科技创新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介绍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节能减排中的科技创新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介绍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我们请来了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先生、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敏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等方面的情况,并回答大家的相关问题。现在先请张部长介绍情况。

    2010-09-16 09:58:13

  • 张来武: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并借此机会介绍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和成效。

    通过节能减排来应对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挑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将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明确提出“十一五”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并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统筹推动落实。

    2010-09-16 09:59:21

  • 张来武: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在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我国积极部署和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先后实施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

    2010-09-16 10:00:56

  • 张来武: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累计安排节能减排研发项目经费超过100亿元,为国民经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是抢占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制高点,攻克可再生能源与化石燃料高效清洁利用技术难关。在煤燃烧、煤气化、煤液化、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制氢,生物催化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基础研究成果。建立了世界上首座500瓦燃料敏化太阳电池示范系统,1.5兆瓦直驱永磁式风电机组研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获工程,世界上首套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工业装置即将建成。中国实验快堆已经实现首次临界。

    2010-09-16 10:01:36

  • 张来武:

    二是积极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在钢铁、电力、建材、化工、农业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取得突破并在国内多家钢铁企业实现工业应用,依托曹妃甸工程建立了洁净钢生产平台,实现了转炉功能的优化组合,每条生产线平均节约50万吨标准煤。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达到0.8亿千瓦。每年介绍标准耗煤294万吨,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集成技术实现了工业应用,年发电量达2736万度,减少标准煤耗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万吨。铬盐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万吨级工程示范,推广后30%以上将实现清洁生产,大田膜下滴灌系统,比国外滴灌减少投入50%,比常规滴灌省水50%、省肥20%、增产20%,应用面积已达500多万亩。

    2010-09-16 10:04:30

  • 张来武:

    三是推进节能减排科技重点示范工程,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长点。“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在25个城市开展试点,以累计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5000多辆,实施财政补贴9.7亿元,并在上海世博会实现了当前世界最大规模的前面积运行示范。“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已在21个试点城市推广应用,160万盏以上的各类LED灯具,年节电超过1.64亿度,并在北京奥运会实现了最大规模的全彩色可变场景LED景观照明。在上海世博园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符合欧III标准的柴油车/摩托车尾气净化器研制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的金属载体催化剂占国内摩托车净化市场60%以上。

    2010-09-16 10:06:18

  • 张来武:

    四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使节能减排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组织编制了全民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全民节能减排实用手册、全民节能减排小窍门、低碳生活指南等一系列科普读物和节能减排计算器软件,得到了社会公众的热烈反响。组织开展了低碳生活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选择了20多个城镇开展低碳城镇建设科技示范活动。

    2010-09-16 10:11:12

  • 张来武:

    五是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局面。中国已与97个国家签署了104个科技合作协定,并将气候变化、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列为优先合作领域。积极参与ITER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和科学工程的实施;与美国合作建设中美清洁能源中心;中德电动汽车合作全民启动。2009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267家企业和机构参加了博览会,并展示了1600多项技术与产品。

    2010-09-16 10:12:40

  • 张来武: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行业和区域发展节能减排的重大科技需求,继续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我国中长期节能减排目标做出切实贡献,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刘敏女士很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有关节能减排中的科技创新问题,希望和大家有一个良好的交流。谢谢!

    2010-09-16 10:12:43

  • 主持人 华清:

    谢谢张部长。现在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像往常一样,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0-09-16 10:13:35

  • 记者:

    一个礼拜以前的9月8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请您介绍一下科技部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示范推广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谢谢。

    2010-09-16 10:13:57

  • 张来武:

    大家知道,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比较时髦的概念,也是比较重要的战略,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的一个新的抓手。我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以推动是必然的。“863”计划在十年前就启动了这个项目,应该说,我们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形成了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系统和动力电池、蓄动电机、电池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我们称之为“三纵三横”的矩阵式产业化研究布局。在世界上,这一点我们还是相对有特点的,因为我们布局得早。

    2010-09-16 10:14:27

  • 张来武:

    而且,我们在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非常及时地与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一起,发起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应用工程,在上海、北京、重庆等13个城市首批开展试点工作。我们主要是想从公交、出租、公路、环卫和邮政等公共领域率先推广使用,效果很好。我们打算把这个试点从13个城市扩大到25个城市,并且在公共服务领域里进行补贴,把补贴的政策逐渐推到私人购置领域,这是符合国际规范的。我们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水平上进行竞争和发展。

    2010-09-16 10:18:20

  •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

    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这些绿色的企业,你认为这样的补贴是否符合WTO的规定?还是说他们是为了回应世界环保的要求?

    2010-09-16 10:18:23

  • 张来武:

    我国自从加入到WTO以后,我们所有的政策制定首先要符合WTO国际通行原则,这个政策也不例外。我们也欢迎各位对我们是否符合WTO规则进行监督和交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符合全世界汽车产业节能环保趋势的要求。

    2010-09-16 10:19:34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有不少游客反映,他们在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时候看到了很多新科技的应用,在此,我想请您介绍一下,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在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谢谢。

    2010-09-16 10:21:54

  • 张来武:

    上海世博会跟科技部有不解之缘。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过程中,万钢部长、科技部和上海政府密切沟通交流,形成了上海世博的低碳世博理念。但是,要支撑这个理念必须依靠科技。我不知道这位女士是否去过上海世博会,如果去过,你会感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便捷。目前投入了1147辆新能源汽车在世博园内外运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商业示范运营,效果很好。并且你到世博园还能看到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并且我们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也在其中。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撑,上海世博会节能减排的效果非常明显。

    2010-09-16 10:23:30

  • 张来武:

    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让世博会的夜景特别美丽。上海世博会的会场场馆都体现了绿色和低碳的理念。我们在上海世博会中还实现了雨水与污水最大的循环利用,雨水的收集率达到100%。如果有机会我们共游世博会的话,我可以为你做向导,你将会发现绿色、环保、节能比比皆是。

    2010-09-16 10:28:06

  • 美联社记者:

    您刚才提到,中国在推动绿色科技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是世界领先的,不久在天津将举办一个气候变化的谈判,中国政府也明确指出,希望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更多的技术,中方到底希望从哪些国家,在哪些领域得到这些技术的转移呢?或者说,技术的转移应该来自哪些国家和哪些领域呢?中国希望建立起怎样的机制,可以确保有系统的技术转移?

    2010-09-16 10:28:55

  • 张来武:

    我首先想和这位女士交流一下,我刚刚只是说,在新能源汽车上我们国家由于做得早,现在已有一定的水准。但是,总的来说,在绿色科技方面我们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我们特别希望为了人类文明的共同需要,为了人类共同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挑战,在绿色科技上打破国际壁垒,进行充分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我们希望我们以国际最通行、最愿意接受的方式和框架与美国等国家进行这方面的合作,引进美国和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技术。同时,我们也愿意把我们任何先进的技术,同样以国际规则的方式传播和交流到世界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我们共同来建设人类这个美好的家园,来迎接工业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我也希望美联社这样的机构能够充分宣传人类这个共同需求的理念。谢谢!

    2010-09-16 10:29:37

  • 北京电视台记者:

    有两个问题,第一,想请问您如何看待一些地方对钢铁等产业采取限电、限产的方式来突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这种行为,我们如何建立用科技促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第二,不知道科技部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科研投入来解决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充电设施不完备的问题?谢谢。

    2010-09-16 10:32:51

  • 张来武: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由我的同事回答你,她比我更熟悉。对于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问题,首先我非常理解有关主管部门特别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对世界上的承诺,这是讲诚信,这件事情我们是认真的,所以不惜让企业停产,不惜有经济损失。虽然科技部并不主管这件事情,但是,我们确实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支撑像钢铁领域节能减排这样的重大题目。刚才我在一开始的说明中已经谈到这个问题,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有成效的一些工作,比如已经在很多钢铁企业应用可循环的钢铁流程工艺技术,这就是非常有突破性的成果。包括转炉功能的优化组合、洁净钢生产平台等等,这些东西都在一些有实力的钢厂里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实际应用。因此,刚才你说的停产绝对不是在这几个应用了新的科技和工艺的钢铁工厂。无论你是什么行业,要想真正面对国际竞争,面对未来的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一定要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一定要重视科技的应用。我们将会跟有关部门综合治理节能减排,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第二个问题请刘敏女士来回答。

    2010-09-16 10:33:30

  • 刘敏:

    电动汽车是我们十年磨一剑的重大成果之一。刚才张部长提到,十年来围绕着电动汽车的总投入,中央财政投入是20亿以上,先后安排了500多项科研课题,也组织了国内上百家大型企业,还有相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大家集成力量,联合攻关。经过这十年的努力,按照“三纵三横”的总体布局,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系统的研发平台。同时,也已经建成了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系统,初步形成了像现在小批量规模生产整车的能力和规模化的商业示范运营。

    2010-09-16 10:39:27

  • 刘敏:

    张部长也提到,在世博园区我们有1100多辆电动车在园区内和周边进行商业化的示范运行,在国际上来讲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从2009年开始,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四部门共同启动了“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的科技示范工程。这个工程在推动过程中得到了各个部门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一个是汽车的示范运营,还有一个是电站。现在充电站我们建了98座,充电桩有325个,包括大型的公交车放电站有2座。这些都是在各个部门、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在前期研究的过程中非常关注标准和专利的问题,这十年我们围绕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总共已经制定了42项标准,申请的发明专利有1600多项。总体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谢谢!

    2010-09-16 10:41:24

  • 张来武:

    刘敏司长说了,我们制定了这么多的标准,在新能源汽车中谁制定标准谁就具有竞争力,因此我建议你以后就买新能源汽车。

    2010-09-16 10:44:27

  • 凤凰卫视记者:

    我想请问,我们注意到一些气候能源大会上关于碳排放量的数字都是来自于西方国家的碳排放量监测系统,我们国家有没有自己的碳排放的监测系统,如果有的话什么时候会有这个数据,如果没有的话,什么时候有?

    2010-09-16 10:44:44

  • 张来武:

    凤凰台的记者提问题很尖锐。其实,我们国家肯定有自己的碳排放量监测系统和方法,我们有自己的体系。

    我理解你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这个体系跟国际规范性测试的技术和体系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也认为是这样。但我要告诉你,我们国家在碳排放量监测技术上的发展速度很快。你可以到我们相对落后的西北宁夏自治区去看一看,它的一个工厂,甚至一个农村,节能减排都可以用信息化技术来测定。当然,这个进步也得感谢我们的国际合作,因为我们最早在宁夏利用了国际上的合作政策,我们利用了欧洲的很多资金在那里做了这个工作。就像你知道的,背景就是《京都议定书》,因此我们希望《京都议定书》继续在国际范围内充分得到理解和运用,建立有效的节能减排国际合作机制。当然,我们不是依赖它,而是从中得到启示,我们将会运用这样一个测定的技术和体系来完善我们自己的传统体系。这个工作大约在三到五年全面完成,我是指科技支撑。

    2010-09-16 10:45:28

  • 中国日报记者:

    温总理在出席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回答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提问的时候说到,“今年上半年,单位GDP的能耗水平由升转降,但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还很艰巨”。请问国家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有哪些新的部署,这个部署的进展如何?谢谢。

    2010-09-16 10:50:21

  • 张来武:

    这位记者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温总理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客观、非常诚实,这也表明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问题是认真的,对世界的承诺是讲信誉的。第一季度不但没有降,耗能指标还升了;由于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上半年降下来了,但是与我们五年要降20%的目标相比,应该说并不乐观,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这个问题恰恰反映在你后面提的问题上,为什么如此艰难?就是因为过去我们30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劳动力低成本的,而且是资源驱动型的发展方式。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由资源消耗型转变成科技创新驱动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我们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低端的生产模式、生产能力升到高端,能不能把过去更多地用资源、能耗变成更多地依靠科技,更多地运用知识的力量,这个过程恰恰是我们提出来的国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在战略上必须采取自主创新。

    2010-09-16 10:51:37

  • 张来武:

    在具体做法上,实施16个重大专项,在一些关键的前沿技术和重大技术,集中力量加快解决,并且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很重视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包括刚才提的钢铁产业。更重视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用城乡统筹的方式,这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利用现代农业,比如生物、信息等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农业,等等。我们还重视在服务业领域里怎么应用科技和知识的力量,特别是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等等,在这些具体的做法上将有一系列布局,体现在“十二五”规划,希望到时候与大家进一步交流。

    2010-09-16 10:56:54

  • 新华社记者:

    最近我们也在做一个调查,房地产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结合在一起使得“绿色建筑”这个词成为了关注点,请问张部长,您对绿色建筑是怎么理解的?刚才也谈到标准的问题,我们在采访中也遇到一些行业人士,比如节能门窗的企业,他们谈到节能门窗的标准在中国是缺失的,他们也希望得到政府的一些政策方面的补贴和推广,不知道科技部在绿色建筑方面有哪些计划,比如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政策?谢谢。

    2010-09-16 10:59:29

  • 张来武:

    其实你提了一个比较有趣也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就目前国家分工来说,应该由建设部部长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国家这30年来的改革开放,有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城市建设、道路和建筑那是人人见、人人夸,确实有很大的震撼性效果。很多外国朋友来了以后,发现这么大的变化也反映在建筑上。在绿色建筑方面,我们遵循了国际发展的趋势。这个问题跟科技进步密切相关。比如太阳能在建筑中是不是使用,你的建筑质量是不是环保,不能说建得很漂亮,人住进去全是甲醛,这不行。要有一个理念,要有绿色环保的理念体现在建筑中。如果我们国家能在现在建筑成就基础上,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反映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化和民俗特征,如果把国际的经验与我们这样的理念,和本土的文化特征结合起来,我们国家的建筑将会有一个更令人耳目一新的发展,而且引导世界建筑某种潮流,这也是有可能的。

    我到安徽看到那些农村建筑,我们的祖先创造的这些建筑文化是绿色、环保、美丽的,而且很多时候可以跟现代建筑相媲美。我们的任务是,怎么把世界最新的建筑和我们最有民俗特征、有传统生活品位的东西结合出来。这个我相信是指日可待的。谢谢。

    2010-09-16 11:00:02

  • 主持人 华清:

    谢谢张部长的答问。就刚才这位记者的问题我发一个通知,我们下周一准备请住房城乡建设部领导专门讲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讲绿色建筑,到时候你一定要来。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0-09-16 11:04:2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100916.wmv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工作人员做好直播准备

    中国网 胡迪

  • 记者会前阅读资料

    中国网 胡迪

  • 媒体聚焦

    中国网 胡迪

  • 会议由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

    中国网 胡迪

  •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先生介绍节能减排方面的情况

    中国网 胡迪

  •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敏女士

    中国网 胡迪

  •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胡迪

  • 记者举手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记者向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张来武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 刘敏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文字实录  正序 倒序 刷新

全文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