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定于9月14日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广安门南街6-1号广安大厦中门四层)举行新闻发布会,欢迎中外记者参加,中国网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范丽青:
大家好,我们发布会暑期休息了一段时间,今天重新开始。下面请大家提问。
2011-09-14 10:14:03
- 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记者:
当前大陆台资企业在经营方面面临着多方面严峻的考验,请问发言人,为了帮助这些台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台资企业在摆脱困境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下一步还有哪些安排?谢谢。
2011-09-14 10:15:52
- 范丽青:
台商是我们身边的台湾同胞,长期以来,大陆各有关方面非常关心台商发展、重视维护台商合法权益,努力帮助台资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近几年,大陆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和措施,帮助解决融资困难、开拓大陆市场,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
2011-09-14 10:16:45
- 范丽青:
当前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大陆台资企业的发展面临新挑战。我们对台商面临的困难感同身受,十分关切。近期,我办专门派出调研组赴广东、江苏、浙江等台资企业集中的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广泛搜集和具体了解台资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针对台商反映比较集中的成本上升、出口市场萎缩、资金和劳动力短缺、土地纠纷等问题,我们正在和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深入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台资企业。
2011-09-14 10:19:30
- 范丽青:
比如,最近广东省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支持“三来一补”的台资企业创立内销品牌,建立内销市场网络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台企产品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对台资企业流通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对台资企业申请认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清洁生产企业等,实行与内资企业相同的申请程序和条件;同时,将进一步清理涉及台资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广东省相关部门将联合成立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团、法律服务团,为台商提供服务,还将支持省内台商集中地市出台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2011-09-14 10:20:13
- 范丽青:
福建省提出,将对台资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技术转让所得收入减免企业所得税;对台资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收入按规定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台资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支持生产性企业向服务业转型;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予以资金支持。
2011-09-14 10:21:07
- 范丽青:
辽宁省提出,将对在大陆上市及收购境外科技型企业的台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和补贴。同时,辽宁省正在全面清理台商在辽投资的相关纠纷事件,力争为台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另外,台商投资集中的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也将根据当地情况研究并提出措施,帮助台资企业发展。总体而言,我们希望不仅要帮助台商解决眼前困难,更要力争为台资企业打造一个稳定、公平、有利的投资经营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1-09-14 10:21:42
-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
最近在台湾比较热门的一个政治话题是马英九如果连任之后会不会访问大陆。我想请问,大陆方面欢不欢迎马英九来大陆访问,会希望或者会接受他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大陆访问?两岸未来有没有可能签订任何的和平协议?谢谢。
2011-09-14 10:22:13
- 范丽青: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两岸关系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至于你提到的具体事项,要看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而定。我们的态度还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谢谢。
2011-09-14 10:22:47
- 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记者:
近一段时间,第七次两会会谈成为两岸媒体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第七次两会议题,两岸投保协议和两岸核电安全合作协议。大家认为,在九月底可能会举行两会会谈,但是,就在8号和9号,据说两岸关于投保协议的协商没有达成最后的共识。有台湾媒体认为,两岸投保协议可能会搁置。请发言人就两岸投保协议协商的进展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2011-09-14 10:23:03
- 范丽青:
维护台商权益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直认真对待,积极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商签两岸投保协议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台商投资权益保护,有利于促进两岸的经济合作,我们一直持积极态度。在协商过程中,考虑到两岸之间的特殊情况和台商的需求,大陆方面已最大限度地来释放善意,很多安排已经超出了一般投资保护协议的范畴。目前,协议的协商进展良好,大部分内容已经达成共识。我们希望双方加紧协商,以便在第七次两会会谈中签署协议。有关第七次两会会谈举行的具体时间,将由两会具体协商决定,我们希望早日举行。谢谢。
2011-09-14 10:23:52
- 台湾三立电视台记者:
延续两会会谈的话题,王毅主任昨天在南京的时候也特别提到,在9月底前来举办他觉得相当乐观,但是同一时间,台湾的海基会表示,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一个时间表,主要问题卡在投保协议,现在双方还在协商当中,请发言人予以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在政治议题方面,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到美国访问的时候表示,民进党对大陆人民从未有任何敌意,近年来有不少民进党的民代跟首长访问大陆,她也欢迎大陆人士到台湾来访问。对她这番谈话,国台办是如何解读?认为是善意的释放吗?国台办有什么看法?谢谢。
2011-09-14 10:25:06
- 范丽青:
大家才刚过中秋就迫不急待想结束九月份,早了点。关于两岸的投保协议,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了,目前协商进展良好,大部分的内容已经达成共识。还剩下一些具体操作程序的问题需要继续协商。所以我们希望双方加紧协商,以便在第七次两会会谈中签署。
2011-09-14 10:26:01
- 范丽青:
您的第二个问题,事实证明,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并没有改变。如果坚持这样的立场,事实上很多所谓的“善意”将无从谈起。谢谢。
2011-09-14 10:26:27
- 福建海峡卫视记者:
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开放已经快三个月了,请发言人介绍一下这三个月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的情况。另外,最近有业者表示说,好像赴台个人游的热度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火热,请发言人介绍一下是否有相关的措施继续推动。还有消息指出说,可能会在接下来开放广东等几个省份作为第二批的试点,请发言人能否证实一下。谢谢。
2011-09-14 10:28:21
- 范丽青:
导致目前赴台个人旅游人数较少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政策实施的滞后效应,还有游客也反映,台方手续办理过程过于繁杂等。各方面也正在想办法加以改进。8月份赴台个人游的人数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加。我们相信,随着个人游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赴台个人游的市场也会更加快速地发展。至于是否会进一步开放试点,还需要双方来协商。
2011-09-14 10:29:02
- 台湾《旺报》记者:
还是延续投保协议的问题。昨天台企联会长郭山辉有提到说,先签署再完善,这部分台办会怎么样回应?就是在投保协议有争论的部分。虽然个人游已经开放了,但是,陆客团已经连续三个月下滑,造成一些市场问题,台办有没有了解一下,这三个月陆客下滑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谢谢。
2011-09-14 10:29:35
- 范丽青:
投保协议的问题我刚才已经回答过了。
2011-09-14 10:31:50
- 范丽青:
您的第二个问题,我这边有一组数据。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1至8月,大陆居民赴台湾团队旅游人数为77万人次,同比基本持平。其中8月赴台团队旅游已经呈现上升趋势,为9.059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7.64%。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事实上,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一直是表现不错的,维持着上升的势头。我们也会继续关注此事,努力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创造更好的条件。谢谢。
2011-09-14 10:32:10
- 新华社记者:
民进党声称“九二共识”是国共两党的共识,而非两岸的共识,所以民进党反对。如果蔡英文在2012年胜选,大陆是否会坚持“九二共识”是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否则一切免谈,是这样吗?既有的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会遭到毁弃吗?谢谢。
2011-09-14 10:33:57
- 范丽青:
“九二共识”是由两岸分别正式授权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达成的,而不是由国共两党达成的,代表的是两岸双方的共识。“九二共识”达成后一直是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取得的。否认或者推翻“九二共识”,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将会导致两岸协商无法进行,两岸关系也会再度动荡不安。我们和台湾同胞一样,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谢谢。
2011-09-14 10:34:30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最近我们在岛内看到一个现象,台湾有一个影片叫《赛德克·巴莱》正在热映当中,据我了解,好象台湾有关方面也希望这部片子能够在大陆公映,请问发言人,这部片子目前送审情况怎么样?大陆的观众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到这部影片?谢谢。
2011-09-14 10:35:05
- 范丽青:
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反映的是历史上的雾社事件,描写了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历史。这部片子在台湾上映,观众反应热烈。有朋友告诉我说,场面很恢弘,很震撼。我们乐见该片在大陆上映。根据我们的了解,目前有关部门尚未接到引进这部片子的正式申请,如果台湾的制片方提出该片在大陆商业发行的要求,我们愿意积极促成。谢谢。
2011-09-14 10:35:50
- 厦门卫视记者: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生效已经满一周年了,请发言人介绍一下一年来的实施情况和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效果。谢谢。
2011-09-14 10:36:19
- 范丽青: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生效满一年,实际上这方面的回答,我们上次发布会已经很全面地介绍过了。总体而言,ECFA的签署实施促进了两岸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加速了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带动了两岸产业合作的发展,不仅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自由化提供了机制性的保障,也对扩大两岸经贸往来,密切两岸经济联系,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这是一份得到了两岸大多数民众肯定和赞赏的好协议。这个协议的签署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都只是第一阶段,接下来还会继续就两岸的框架协议所规定的一些内容进行后续商谈,目前有些商谈已在进行当中。我们相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可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够推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能够为两岸人民谋得更多、更实在的利益。谢谢。
2011-09-14 10:37:05
- 《法制晚报》记者:
在今年8月初,由海峡两岸南海问题专家联合发布了一项2010年度南海形势评估报告,该报告建议,两岸应该加强在南海问题方面的合作,推动建立南海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请问发言人,两岸在南海问题上有没有合作的空间和可能性?
2011-09-14 10:38:38
- 范丽青:
这个问题我们上次发布会也回答过了。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的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维护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谢谢。
2011-09-14 10:39:21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继续刚才两个问题的细节,首先是第七次两会会谈,目前在协商中我们还面临哪些困难,如果第七次陈江会举行,预期会取得哪些成果。第二个问题,关于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最近有消息称,在大陆的“十·一”长假期间,大陆游客的人数会上升,想问一下发言人,是否有具体措施来提升大陆游客赴台个人游的热情,支撑这样一个预期。谢谢。
2011-09-14 10:39:55
- 范丽青:
第一个问题,第七次两会会谈预定有两项议题,一是两岸投资保护协议,这方面的情况我刚才已经介绍过了。二是商签两岸的核电安全合作协议,这个协议的协商进展顺利,双方已经就大部分的内容达成一致,目前双方正在继续努力,争取早日签署协议。第二个问题,预计“十·一”长假期间大陆居民赴台游会增加,去年的经验就可以证明。我和你同样期待。谢谢。
2011-09-14 10:40:45
- 中新社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今年上半年两岸交流总体情况,还有下半年,2012台湾地区选举临近,会不会放缓两岸交流的进程?谢谢。
2011-09-14 10:41:08
- 范丽青:
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当前两岸各项交流蓬勃开展,两岸人民大交流的局面已经形成。除了我刚才所介绍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一个统计数字以外,整体而言,今年1-7月大陆居民赴台累计为100.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7.01%。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两岸交流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鼓励和支持两岸交流,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谢谢。
2011-09-14 10:41:59
-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
最近有很多媒体报道,说大陆官方限制台湾的艺人到大陆这边来发展或上大陆电视的节目,因为这个规定并不是很清楚,有人称之为封杀港台艺人的“限娱令”,这令台湾的演艺圈非常担心,我们也很关切这个问题。现在台湾艺人到大陆来演出具体有什么样的规定?是不是真的会出台这样一个限制?谢谢。
2011-09-14 10:42:52
- 范丽青:
这可能是一个误传了。不过我非常理解艺人和您的关切,经过我们向有关主管部门的了解,目前台湾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参与大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有关规定,没有新的变化,还是原来的规定。谢谢。
2011-09-14 10:46:31
- 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记者:
现在大家关注的都是经济议题,去年第六次陈江会签订了卫生协议,下一步有没有关于文教方面的协商规划?谢谢。
2011-09-14 10:48:02
- 范丽青: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当然“先经后政、先易后难”是我们推动的一个步骤。两岸经济合作方面,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协议,包括“三通”方面的协议,大陆资本赴台投资的共识,以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都极大的推动了两岸经济的合作和交流。对于两岸其他领域的交流,我们也一直持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大家也可以看到,两岸的文化交流当前非常热络,包括今年《富春山居图》能够到台北合璧展出,许多文化界人士也呼吁,希望能够将两岸文化交流协议也纳入未来两岸协商的考虑,我们对此非常赞同。谢谢。
2011-09-14 10:48:24
- 范丽青: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1-09-14 10:50:49
图片内容:
图片大图:
直播设备已就位
中国网 胡迪
记者做发布会前的准备
中国网 胡迪
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胡迪
台湾工作办公室新闻局副局长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
中国网 胡迪
范丽青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范丽青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记者认真作着记录
中国网 胡迪
人民政协报两岸经合周刊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台湾三立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
范丽青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