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社科院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

   社科院定于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一)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召开“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 NO.2》。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社科院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

活动描述

  • 社科院定于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一)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 NO.2》。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各位在周一堵车的时候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产业蓝皮书(2012)》发布会暨中国产业竞争力研讨会。

    2011-12-12 09:23:43

  • 谢寿光: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维民副所长;国务院研究室刘应杰司长;中美同济投资有限公司乐宜仁总经理;科技部调研室胥和平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科研处谷玉珍处长;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室郭朝先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江飞涛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营室副主任原磊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白玫副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吴利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刘志雄副教授;环保部环科院副研究员张新民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集团联络处张永建、杨宏静同志,以及产业蓝皮书的成员和其他的作者,还有新闻媒体朋友们。我们为领导和专家以及新闻媒体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1-12-12 09:25:04

  • 谢寿光:

    产业的竞争力是反映整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是中国在产业以及整个工业研究中最主要的基地,每年不仅仅是发表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也发表包括企业竞争力蓝皮书,以及产业竞争力蓝皮书等等系列的研究报告。今天是12月12日,我们正好发布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的时候,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产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这个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和媒体如何共享,相信这份研究报告对中央在宏观经济方面甚至是微观经济方面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有请产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张其仔教授做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1-12-12 09:29:38

  • 张其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对我们的《产业蓝皮书(2012)》发布会暨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中国产业竞争力蓝皮书2012年情况做一个简要说明。二是对产业蓝皮书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2011-12-12 09:33:51

  • 张其仔:

    一是从产业竞争力的情况来看,中国到底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二是2011年我国产业竞争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三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空间格局到底怎么样。四是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展望。五是针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2011-12-12 09:35:38

  • 张其仔:

    一、2012年产业竞争力报告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总报告、综合篇、行业篇、地区篇。总报告里重点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力图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2011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风气和2012年的展望,中国结构的调整对碳减排的影响,碳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积碳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原来稿子里包括了碳关税进行了介绍。对12个行业竞争力的变化和低碳的情况进行了评价,包括12个行业,新能源、电力、采掘、石油化工、机械等等。原来有16个行业,有造船和有色金属。地区篇,全国25个省的产业竞争的变化进行了跟踪评价,根据碳生产率的指标评估了各个省不同行业的碳生产率和低碳竞争力的情况。

    我们这里只是发布了25个省研究的成果,今年的报告是我们的第二年报告,跟第一年相比增加了一些内容,重点分析了典型行业和全国各个地区的低碳竞争力,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报告增加了对服务业创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分析,引进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个省,56个城市,44个园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我们对全球100多个国家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比较,这是我们今年引进的一个新的指数,综合考虑了市场的份额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标等等各方面的因素。

    2011-12-12 09:39:58

  • 张其仔:

    二、就报告中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1.从中国产业竞争力情况评价来看,中国到底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从全球发展来讲,很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瓶颈的问题,中国按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从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上等收入国家,摆脱了收入陷阱,中上等收入国家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中国会不会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我们分析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很多落于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些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他们同时会在产业竞争力的表现上非常不佳,无论是拉美国家也好,亚洲国家也好。我们要回答中国到底是不是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可以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情况来寻找答案。对中国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是位居榜首,但是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

    2011-12-12 09:42:01

  • 张其仔:

    2.我们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全球很多国家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国现在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处于第一位的,美国原来在竞争力委员会对这个结论也发布过观点,我们看了之后感到非常惊讶,现在国际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评价和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国目前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确实位居榜首。在中国之后德国、美国、日本,美国第三位,中国的香港位于第13位,台湾地区位于第17位,这是从总体的情况来看,中国产业竞争力能力非常突出。结构性问题非常严重,在产品国际竞争力当中,在高中低三类技术含量当中,我们国家是第一技术含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非常突出,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虽然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我们国家既是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大国,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我们高技术产品的的竞争力也大大低于低技术产品。中国在高中低三类技术含量的产品中,中国的中等技术产品含量的竞争力是最低的,无论从市场占有份额还是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讲,都是如此。中国的中等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最弱。

    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与美国差距比较明显,从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市场份额一直呈弱势上升,到2010年中国服务业出口占全球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这个跟日本、德国、法国大致相同,也大大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很多发展的结果占市场份额不超过1%,印度超过3%,这个比例跟美国相比是非常大的。在服务出口占重要地位的行业的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的渠道,在中国服务出口中交通、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中国服务出口比较大的比重,交通服务和旅游服务两者加起来占到中国出口服务的50%以上,贸易竞争力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的贸易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势头,但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贸易竞争的上市势头2009年受阻,保险和经营服务业竞争力虽然在弱势上升,但极端缺乏竞争力。

    2011-12-12 09:43:46

  • 张其仔:

    从创意性产业来看,近年来中国的创意性产业出口增长比较快,不但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从2003-2008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创意性产业出口增长达到了16%,发达国家是11%,发展中国家是13%。在创意性产品中图书、报纸、电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特别是电影和音乐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特别突出,2009年的贸易竞争指数分别是负的,这方面表现不佳,表现比较好的是创意产品,比如工艺品、服装、玩具等等,在电影和音乐方面竞争力不强。

    2011-12-12 09:45:10

  • 张其仔: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竞争力需要提高,数据相对比较缺,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只能根据技术储备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根据技术储备的情况,我们评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在的竞争力明显是不足的。

    与ICT技术相关的技术所占比例来讲,日本23%、美国30%、中国0.5%。生物技术专利占比日本占11%、美国13%、中国占0.6%,纳米技术专利占比日本是22%、美国36%、中国因为数据比较缺少还没有,但是总的来讲也是比较低的;跟新能源相关的专利,日本占到10%左右,美国22%,中国是4%。在四大领域里,我们跟新能源相关的专利技术相对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跟发达国家,特别是跟美国和日本相比,差距非常巨大,德国专利的占比达到11%。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线索,虽然中国的整体竞争力总体上来讲比较强大,但是确实存在结构性的缺陷,结构性的缺陷会是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严峻挑战。

    2011-12-12 09:45:38

  • 张其仔:

    三、2011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到底发生了什么样新的变化?总的判断是2011中国全球的产业竞争力仍然强势,但呈现进一步走弱的态势,竞争力的结构没有得到明显的优化。2001年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仍然居全国之首,我们用我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全球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2001仍然和2010年一样,在全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是属于第一位的,德国、美国、日本和荷兰分居二、三、四、五位。印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加比较快,到2011升到了18位,中国香港的地位有所下降,台湾应该保持原有的态势。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整体上进一步走弱,从计算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来讲,2011年也低于2010年。2007年中国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是8.7%,2008年中国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是8.86%,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一直呈现较快增长的速度,2008年受到了一定左右,2009年产品出口的比重呈现较大幅度的增加,达到9.6%。2010年达到10%。根据2011年上半年的情况判断,中国2011年出口比重大体上还会进一步增加,从下半年形势来看,可能中国的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即使会增加也是非常缓慢,有可能是大体持平。如果我们以贸易竞争力指数或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来衡量的话,2011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国际金融的冲击下进一步弱化。

    2011-12-12 09:49:06

  • 张其仔:

    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仍然保持弱势,2011年中国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弱化,主要是对中国相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下降,但是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下降的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造成总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中国出口结构仍然是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占全国的比重2007达到30%,2010年达到34%,呈现快速增长的速度。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增加的同时,我们也进口了大量的资源型产品。

    2011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特点,仍然表现强大的同时,结构上确实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在竞争力走弱的同时,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优化,产业竞争力走弱的趋势对我们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011-12-12 09:49:49

  • 张其仔:

    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空间格局是否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我们的研究,对这个问题总体的判断是,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空间格局正在发生新的细微的变化,东部产业竞争力下降,中部产业竞争力有所提升,总体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东部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仍然维持强势,依赖中西部产业竞争力提升,还不足以抵消东部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2011-12-12 09:50:23

  • 张其仔:

    1.各省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东部地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上半年都有所下降。东部地区2011年出口出现较快增长,中部各省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有所提高。用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衡量,位于前五强的是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北京下滑得比较严重。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都有所提升,但在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增强的同时,湖南的产业国际竞争力2011年出现徘徊。

    2.位于产业国际竞争力前列的城市,竞争力都出现了下降。中国位居产业国际竞争力前10位的城市都是东部沿海城市,其中,苏州、宁波、广州、杭州、中山市为列前五。中部地区一些重要城市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普遍得到了提升。

    3.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十大园区,产业国际竞争力普遍出现下降。根据课题组对44家园区的2011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估,44家园区中位列前10强的园区,9家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

    2011-12-12 09:53:19

  • 张其仔:

    4.中西部的低碳竞争力弱于东部地区。2009年,北京、广东的碳生产率是最高的,相比山西、宁夏是比较低的,资源型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我们中西部的优势产业。

    5.外商投资企业东强西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国际竞争力最差的是北京和海南,广东、江苏、深圳、上海、浙江是最强的,中部湖南和山西最弱,西部四川和重庆最强,青海和西藏比较弱。

    通过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空间格局的分析,总体判断是,中国东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确实呈下降的趋势,中部在提升,总体格局上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空间格局的调整仍然没有改变我们以低技术资源密集型主导产业竞争优势的基本根据。

    2011-12-12 09:57:15

  • 张其仔:

    四、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势如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二是美国兑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大小,这两大因素都会从宏观上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产生不良影响。总体分析是2012年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可维持全球第一的位置,但中国出口的全球市场份额有出现下降的风险,从2011年看也有下降的苗头,2012年确实存在下降的风险。全球经济增长的乏力会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很大压力,针对中国产品贸易保护主义中表现出来,全球贸易总量也不会出现大幅度增加,这给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了不良影响。

    2011-12-12 09:57:59

  • 张其仔:

    美国对人民比升值压力的大小,2011年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以63票赞成、3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这个法案是否最终得以通过,还需要众议院投票和总统的同意。这个法案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美国的经济短期内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解决经济增长的乏力,实现居高不下的问题。有的说立即通过这个牌本身也就失效了,美国2011年获得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实质就是认为中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不是美国的产业竞争力不行,而在于中国人为地贬低了人民币币值,使中国产品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

    根据美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自2001年以来,中美贸易逆差使美国失去约280万个工作岗位,让人民币升值28.5%,美国可新增160多万个就业岗位,2年内美国的可新增GDP2000多亿。无论美国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其最终目的是向中国有竞争力的产品征税关税,这个法案的通过,不仅会影响低技术产业,而且还涉及到高技术产品,这个法案的通过有可能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更大的影响。2012年总体的判断是,中国在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仍然维持第一的地位,但是走弱的趋势仍然会持续。

    2011-12-12 09:58:50

  • 张其仔:

    五是政策建议。

    前面我们的分析发现,中国确实面临着要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国际贸易中中等技术的竞争力比较弱,既是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大国,也是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国,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一个最根本的思路,我们认为应该实行重大的战略转型。我们应该从过去强调我们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开始逐步向进口替代型战略转化,这是我们解决中等收入陷阱能否成功,最后取决于战略的转型能否成功。为了实现推进这个战略,让战略转型成功,报告中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011-12-12 10:01:28

  • 张其仔:

    1、是大力加强中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的进口替代。

    中国中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不过低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不高,还有市场开拓的空间。发展这些产业,对于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德国和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但是他们对中等技术产业仍占有很大比重。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国外占有的市场份额增加很快,但进口增加也很快。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的进口替代。

    2、进一步提高低技术产业的生产率。

    中国人口数量庞大,总体人口素质不高,继续保持在低技术产业上的竞争力,对于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十分重要。但为了与发展中国家在这些产业上进行竞争,在生产成本出现上涨之后,就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率的办法,防止这些产业竞争力过快下降。

    2011-12-12 10:02:23

  • 张其仔:

    3.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创意型产业的创意链建设。

    中国在服务业、创意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都还不高,为了提升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就必须从创新链的角度加以筹划。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要加强研发投入。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ICT产品最大出口国,2008年中国ICT产品的出口占全球比重达到了22.6%,大大高于处于第二位、占全球出口比重9.2%的美国。贸易竞争力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在亚洲仅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全球位列第四。中国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增加也很快,但技术能力的储备却严重不足,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

    4.壮大中产阶层。

    前世界银行前东亚局首席经济学家霍米·卡拉斯在参与受中国政府委托研究中国中长期发展与转型的研究项目中提出,中国要实现向高收入的转型,必须加速中产阶层的成长,按他的计算,2009年中国的中产阶层比例仅为12%,远远低于巴西37%,南非36%,泰国32%,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相当。

    2011-12-12 10:03:46

  • 张其仔:

    结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其中主要难点在于,判断当前发生的问题到底是因为中等收入陷阱造成的,还是仅仅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我们认为2008年开始,中国的政策就开始受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国际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重这种困扰。只有那些既解决中等收入陷阱所带来的挑战,同时又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问题的政策才是最好的政策。根据这个标准,我认为中国关键实行战略性转型,出口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向进口替代性战略。如果急于求成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也有很多不足,衷心地感谢大家进行批评指正,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新闻媒体朋友们,谢谢。

    2011-12-12 10:04:54

  • 谢寿光:

    张其仔研究员对2012年《产业蓝皮书(2012)》的整体成果给大家做了简要的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有待于媒体和专家进一步细的解读,涉及的面很宽,有很多新闻可挖掘的素材。

    下面首先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所长演讲,大家欢迎。

    2011-12-12 10:05:53

  • 金碚:

    谢谢主持人,刚才张其仔研究员已经把今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报告主要内容跟大家做了交流,他报告的内容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结论说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一个走弱的趋势,而且表现在一些我们国家竞争力比较强的地区和一些城市,从国际上看,它的竞争力也是趋于走弱。我们定义一下产业,在西方我们一般研究非金融类的产业,首先把金融抛在外面。非金融类产业分为两类,一种是可进行国际贸易的产业,另一种不能进行国际贸易,比如铁路没法进行贸易,房地产也没有国际贸易。我们一般讲的产业竞争力主要是指非金融类的产业中可贸易的产业。

    我们看张其仔编的书里也用了大量的数据,实际上是从贸易的角度,特别是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测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类产业是不是目前竞争力在减弱,这个结论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全世界遇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这儿,经济要增长,靠什么产业来支撑经济的增长,这是个大问题,发达国家也有这个问题,发展中国家也有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经济要增长,我们有各种各样的产业,但是现在中国有什么产业可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张其仔研究员提出一个概念,我们是不是要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到了中等收入这个阶段,人均国民经济增长乏力,没有顺利的进入高收入的阶段,从一个中等收入进入高收入必须要有一个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要有产业支撑。

    2011-12-12 10:15:03

  • 金碚:

    现在我们确实遇到一个问题,实体产业或者是非金融类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数据上来看,GDP的增长、工业的增长,目前在相对高位,但是趋势往下,到底是短期的周期,还是会持续往下。这就是我刚刚给大家提的问题,到底什么产业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已经走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服务业的结构已经占主要比重,服务业是不是能够持续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无力支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当服务业为主的时候,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那个时候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高收入阶段,已经摆脱了中等收入陷井,进入低增长阶段,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在5—10年之内也可能进入中度增长阶段,下一个台阶,跟结构有关系。

    2011-12-12 10:18:27

  • 金碚:

    我们看看中国现在的第二产业,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如果我们要实行经济增长比较高的速度,实际上无论从什么意义上讲,还要靠制造业的发展,问题现在制造业的增长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工业制造业要消耗比较大的资源,如果技术水平不高对环境的压力非常大。二是成本上升,各种各样的成本,原材料的成本,劳动力的成本,各种管制产生的成本,交易的成本等等都在上升,对产业的压力也比较大。三是产业之间的比较利益处于不利地位,通俗讲,我们的领域中有多产业,制造业目前还是盈利上升的产业,但是盈利率比较低,无论是销售利润率,还是净资产利润率,和其他的国家相比,比如和美国相比并不太低,差不多。但是在中国各个产业中的比较收益,和其他产业相比获得的收益,我们这个产业明显收益率低。所以导致一个问题,无论是金融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会有一个“去制造业”或者是“去工业化”的倾向,尽可能别干这个事,没有一个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当工人,去搞制造业,都是去干其他的。

    2011-12-12 10:21:35

  • 金碚:

    中国改革开放走的道路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产业之间的平均利润率,也没有趋向于平均利润率竞争市场的格局,一部分是微利产业,一部分是暴利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路径决定了一部分产业是微利,一部分是暴利,家电行业是暴利也变成了微利,电子通信是暴利,现在也差不多走向微利,不断出现一些可以暴利的行业,大多数是属于改革滞后的行业,改革开放推进比较快的行业,中国改革开放的工业基本上是单兵独进,发展最快,是典型的贸易性产业,参加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其他的改革都滞后。

    2011-12-12 10:23:26

  • 金碚:

    我们国家目前的实体经济产业确实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如果需要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必须要依靠工业和制造业,但是产业的竞争状态又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就是中国现在所面临产业特别值得重视的一个态势。中国未来到底怎么样走,我们的政策,我们的体制怎么样能够使得各个方面支持中国实体产业的发展,科技趋势能不能支撑中国的产业,从全世界来看,看不到科学革命性的突破,基本上还是在IT产业、ICT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等,几十年前就开始的产业到底什么科技能支持,使我们实体产业保持良好的增长。从国家体制、改革、政策这方面想怎么样能够使这个产业增长?

    现在我们有一个误解,以为服务业可以代替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并不担心服务业比重会增加,增长率肯定是制造业最快,仍然高于GDP的增长,也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但是它的比重会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会上升,毫无疑问,比重上升的原因是第三产业很大一部分产品服务是涨价的,而工业品是降价的,如果用不变价格来计算增长率,工业增长一定很快,你用现价来计算结构,工业比重肯定下降,价格在下降,第三产业产品的价格会上升,并不是它带动经济在增长,而是因为价格的表现会增加。

    2011-12-12 10:28:00

  • 金碚:

    我认为不必担心产业第三比重不高,全国电影的收入是100个亿,还不如一个不大规模的企业,千亿的企业有的是,全国的电影才100个亿,要增加到500个亿一点不困难,涨价就可以涨出几百个亿来,看不了多少年,电影肯定是上百元的电影,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让实体经济效率提高,继续承担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那些主要产业门类。谢谢大家!

    2011-12-12 10:31:10

  • 谢寿光:

    感谢金碚所长。下面有请科技部调研室胥和平主任讲话,大家欢迎。

    2011-12-12 10:33:14

  • 胥和平:

    非常高兴,我把我们最近围绕这个问题讨论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交流。这个报告非常好,给我们目前讨论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判断提供了直接支撑,“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个报告的研究,从整个分析中对我们进一步加大转型发展的力度,特别是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提出了很多重大值得思考的问题。

    2011-12-12 10:33:33

  • 胥和平:

    刚才所长提了一个非常要紧的问题,我们谈转型发展,“十二五”、“十三五”中国的经济增长靠什么支撑,转型发展往哪儿走?最近我们一直讨论这个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是,转型发展的形势和紧迫性可能是刚刚才开始的,为了未来五年到十年,由于技术能力的薄弱导致竞争下降,如果不下决心是要出大问题的,这是我们非常担忧的事情。我们最近一直讨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未来五到十年依靠新的技术革命所取得的突破,世界上新一轮产业转型将加快,一批新兴产业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发达国家可能在很多新兴领域里作出很多实质性的事。现在我们讨论的新能源、信息、新材料等等,大体上这批技术我们称之为新技术。

    2011-12-12 10:35:03

  • 胥和平:

    我们现在一谈高新技术是高新技术产业,其实高技术产业,按照报告的分为:高、中、低、部分,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含量分的,中国形象的叫新技术产业,什么叫新技术产业,大体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来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换句话说这批产业的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出大体上经过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技术创新上有一个规律,一个新技术的概念到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形成到整个市场产业的形成通常需要三四十年时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些产业大体上经过了三四十年的时间,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都不成熟,九十年代也不成熟,现在产业开始成熟,依靠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间可能来了,这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事。

    2011-12-12 10:36:43

  • 胥和平:

    谈低碳发展,再往前谈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70年代提出来没人理,80、90年代都没有人理,突然到现在低碳发展了,仅仅就出了几年的时间,碳排放问题,温室气体排放谈了30年没人理,现在突然理了。克林顿1994年就讲信息高速公路,其实这个泡沫到2000纳斯达克就不谈了,就没有了。但是最近5年,特别是2005年以后发生的事,宽带上来了,海量存储上来了,网络营销、网络制造这些东西马上成为可能,过去等了30年几乎不可能,远程制造、远程设计马上就成为可能。有这么一批产业在酝酿重大的变化,如果我们跟不上这个变动,未来由于技术上的差距导致产业竞争的压力比现在还大。

    2011-12-12 10:38:41

  • 胥和平:

    上个月一个大企业专门请了任正非和马云去谈,现在都谈互联网,非常担心我把互联网做得很好,人家突然跑到移动互联网去了,如果像这种领先的企业都意识到了严峻性,问题非常重要,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弄得满世界的移动蜂窝,弄得满世界的交换机,我们终于搞到1800万的汽车了,人家突然说你这汽车都不大合格,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都面临重大技术变革。我非常赞成在中等技术领域和高技术领域加强研发投资的能力,这可能是我们非常关键的问题。未来10年产业转型,从长周期上来看是从战后到现在,60年来遇见的大转型。

    其实战后到现在,特别是世纪后半期以来,能够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没有几个,现在有可能开始萌生,60年一个自然周期过去了,新技术支撑了60年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支撑了上世纪后20年美国新经济的发展,现在产业成熟导致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未来10年可能要发生变化,这件事要高度重视,这是我们非常担心的事。

    2011-12-12 10:39:41

  • 胥和平:

    我们原来支撑30年发展,在低技术领域里,靠劳动力、人本的扭曲所导致的竞争力正在丧失,东部地区之所以下降比较快,更深层反映了我们的经济结构依赖于劳动力密集和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有时候我们谈中国产业挣了很多钱,开句玩笑话,工资一发,利润全没了,就剩10%多的利润,发5000块钱还有什么利润可谈的,当然这是开玩笑。最近老举圆珠笔的例子,我们出口是1块人民币,最后挣了6分钱还是几分,大家都在举这种例子,在整个创新链所形成的价值链中,我们所获得的有利地位。所以加强对新兴产业、中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重点谈,我们现在要围绕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产业链来扩充创新链。我们创新链很多环节长期缺失,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2011-12-12 10:42:28

  • 胥和平:

    技术产业筹备的问题我看了也非常担忧,ICT产业占全世界0.5%,生物技术产业占0.6%,纳米技术产业基本上没有数据,新能源占4.26%,美国大体上占10—20%之间,例如新能源美国占了22%,我们非常担心。金融危机以后,美国人醒来了,特别是奥巴马醒来了,推动美国金融转型,有一些大举措,大举动,确实在这里存储了二三十年,二三十年的积累,技术趋于成熟是人家的,不是我们,人家技术趋于成熟拿到你这里就挣你的钱,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东西,我们会重蹈上一轮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局面,天天买专利,到处交专利费,然后我们造一堆的家电,最后我们是全世界电子消费品大国,但是我们自己没有钱,这种局面是不堪设想的,我们再次沦为这种局面是不得了的事,经济增长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一块儿来深入探讨。今天都是所里的人,很多都是年轻才俊,研究做得非常好,我希望关注一下未来十年世界产业转型对中国产生竞争力的影响。不管是短期影响,长期影响都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这件事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2011-12-12 10:43:42

  • 胥和平:

    一直谈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客观的表象的分析,现在大家讨论怎么打破这种瓶颈,最近反思比较多,其实我们现在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我们搞改革开放30年,我们在既有的经济模式下,找到一个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我们挣钱了,往后走,在新技术革命步伐的加快,产业转型的情况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是打破技术僵局,使我们的技术往前走,带动产业,这是我们头疼的事,建议大家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打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我们总得有些突破口能够带动我们产业的转型。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些制度等等各方面,我们现在增长动力不足,增长存在一些问题,与我们整个产业管制政策有问题,都是很大的问题,民营部门增长乏力的问题是我们中国面临很大的问题。现在创新的热情不如80年代,现在比那时候温度稍微低一些,当然创新的水平越来越高,严密性各方面越来越高,这也有关系,不能不看到创业的热情,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事,这方面可以做一些深入讨论。

    2011-12-12 10:44:38

  • 胥和平:

    金所长有时候问这我个问题,从中国创新能力来看我们与全球相比差距比较大,从我们整个的结构上讲,我们有技术瓶颈在里面,从自己来讲是不是创新能力能够支撑未来的发展,这是想跟大家沟通的。谈中国的创新能力、科技进步,这是很难讲的事情,这两天我们谈加入WTO10周年的时候举了很多例子。谈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更麻烦一点,谈技术创新的问题也处在摸象的状态,你可以摸得很好,可以摸得不好。总体上经过过去30年,特别是过去10年的发展,我们在中国的技术创新上有几个重大的变化引起我们的关注,组织创新机制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全社会研发74%,是企业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组织创新活动的主体已经了不起了,效率高低、能力高低是下一个问题,首先不是政府在操纵。74%是企业,26%是政府和其他中间机构。政府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使政府有可能在推动某些领域的技术创新上发挥重大作用。这些变化给我们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政府能力增强了,市场上的力量成为了基础。

    2011-12-12 10:46:22

  • 胥和平:

    我们经常批评很多科研项目效率比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太好,不管怎么批评,该批评的就是24%,24%里面还有一批是不需要批评的,像你的题目为913计划提供的,我们就不批评,这是科技领域的,863高技术计划直接做东西的,还有一类是支撑计划,解决经济发展的民生问题,真正从国家科研投资的角度来讲,整体上不考虑应用的项目已经不多了。从整体上看,中国科技资源的配置,74%是企业,国家投入的百分之六七十是应用项目,整体上已经面对了市场,面对了经济发展,只是现在的水平不高,组织效率不高,有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面临的真正的问题。由于有了74%的企业研发投入,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令人兴奋的东西,怎么样能够碰到一个企业令你非常兴奋,问他做得怎么样,他说大体上全球老三或者是老二,这些企业广泛存在,意味着支撑中国技术创新的新兴力量正在成长之中,有可能是技术板块转型之间痛苦焦灼的时期,我们的能力还没有起来,敌人已经跑前面了,我们兄弟还在后边练身体,必须看到练身体的人已经有了,这跟80年代90年代不一样,这种新的现象我们需要关注,依靠市场机制组织的创新活动正在迅速发展,这是我们研究竞争力的变化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未来三到五年这种竞争力的变化预测就要看这个东西,民间的创新热情仍然受到广泛的各方面的限制,需要我们去关注、去研究,去呼吁,民营企业做的研发活动,税收优惠迟迟不能到位,很多企业在组织创新活动仍然有大量的政策和制度上的障碍。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2011-12-12 10:48:50

  • 谢寿光:

    感谢科技部的胥和平站在宏观理念上,对《产业蓝皮书》引发的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给大家提了很好的建议。

    下面有请中美同济投资有限公司乐宜仁总经理发言,大家欢迎。

    2011-12-12 10:50:46

  • 乐宜仁:

    我们是做投资的,我们一直强调规范性,重要的理论支撑就是三个东西,一是工业发展报告,一个是企业竞争力报告,还有产业竞争力报告。投资首先在竞争力当中寻找优势企业,这样才能走向资本市场的道路。近年来,我们有一个困惑,今年下半年从保底一下子就到资源率亏损,没有一个过渡期,对我们投资者来讲就胆战心惊了,我们就要考虑今后怎么样判断这样的产业,每个投资的企业,从生产多晶硅,单晶硅的都没有相应的配套企业了。我们反思这个问题,怎么样判断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2006年投资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报告里讲了,新能源当中专利技术的比例还是最高的,这几年中,我们投的企业陆陆续续走向资本市场,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我们也投了几家企业,现在看有些产业上一年的数据非常好,依据这个数据产业竞争力很强,但是到今年,可能两三个月的时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暴利到亏损。

    我们研究,2012年怎么样来选择产业,怎么样在这些产业当中防止出现从好转向不好的这种情况。谢谢大家。

    2011-12-12 10:51:42

  • 谢寿光:

    有请产业组织室郭朝先副主任报告有色、石化与服装业的竞争力。

    2011-12-12 10:54:59

  • 郭朝先:

    各位领导、专家、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我就有色、石化与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做一个报告,正好呼应了张其仔所长讲的:国家在低技术产业竞争力是所向披靡,在中高技术产业不太乐观。

    纺织服装产业竞争力,分为纺织业和服装制造业,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无论是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在全世界都是最强的。我们纺织服装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在世界第二,是意大利的6倍、德国的7倍、美国的12倍。

    贸易竞争力指数长期保持0.6以上,服装业贸易竞争力指数则处于长期接近1的水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一般在2.5以上,达到2.5以上表明这个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力,我自己感到很震撼,我们生产力是意大利的9倍,是美国的14倍,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个产业很强的国际竞争力,确实有着坚实的基础。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影响很小,危机后除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略有下降外,其他指标全面超过危机前的水平。

    2011-12-12 10:57:56

  • 郭朝先:

    中、美、德、意纺织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主要国家纺织服装劳动生产率比较。中国纺织服装的低碳竞争力,能源消耗总量来看,纺织业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第6位。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碳生产率比较低,把碳排放的因素考虑进来,产业的竞争力没有刚才数据看上去那么漂亮,是受影响的。碳生产率比较低的原因:一是产业组织上以中小企业为主。二是能源使用上以煤碳为主。

    纺织服装行业中存在着很多提高能效的机会,对于不同技术路径而言,其减排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企业将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整体行业最终的最优减排路径,将取决于企业的选择。

    2011-12-12 11:08:03

  • 郭朝先:

    从市场占有率来讲,这两年稍微有上升,化学制品从2008年的7%上升到1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与发达国家相比,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碳生产率偏低,碳生产率尽管这两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比较低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弱:一是这两个行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达不到规模经济的要求。二是在国际分工中整个产业链处于低端环节。三是企业研究投入导致节能减排这块不利。

    (图)减排的成本收益,合成氨单位减排成本87.96,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1-12-12 11:08:28

  • 谢寿光:

    下面请白玫副研究员做报告。

    2011-12-12 11:09:23

  • 白玫:

    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我汇报一下新能源产业竞争力评估和比较。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估,1.新能源产业市场份额。2.装机出力指数。3.产业集中度。4.跨国化指数。

    新能源品种不一样,装机多,但是发的电少,我们国家这块还是比较低的。从跨国化指数看,有些产业不易进行国际贸易。风电在2010年装机超过美国,4000多万千瓦,市场份额也很高,占到22.6%,光伏很低,只有2.2%,地热发电从2000年到现在没有增长,全是零,市场份额在世界上是0.2%。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源品种是生物质液体燃料,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全球份额非常低,2010年2.4%,大概220万吨生物质液体燃料,主要战略意义是替代石油。咱们国家石油消费目前是4亿多吨,我们自己能供应的也就是2亿吨,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战略意义非常重大。

    2011-12-12 11:11:14

  • 白玫:

    2000—2010年是降低的地产业集中度上升,跨国化指数,维斯塔斯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商,在世界上66个国家有他们装的风机,咱们国家单个企业的装机容量比较小,前三家的还不到1000万千瓦,维斯塔斯自己装机将近4000万千瓦,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国际比较,从新能源利用的效果来看,美国新能源竞争力最强,其次是德国,中国和西班牙处于一个层面上。新能源发电占全球市场将近25%,中国跟西班牙接近,比西班牙略少一些。风电产业的竞争力全球大体上产业装机还是很大的,有2亿千瓦,是很大的规模。

    光伏发电产业全球总体规模不到4000万千瓦,排名比较靠前是德国、西班牙等等。光伏发电装备这块,光伏电池中国基本上占世界的份额在1/3左右,中国在这块成本优势非常明显,能够在光照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实现一块钱一度电的成本。地热发电,在我们国家地热发电规模很小,都是示范性的项目,但全球规模看起来不算特别小,1100万千瓦的规模,比较有优势的是美国、菲律宾、印尼,地热条件比较好的国家。我们国家中低温的地热条件是非常好的,我们的技术只有高温地热发电技术,但是中低温的还没有特别掌握。

    2011-12-12 11:13:52

  • 白玫:

    生物质液体燃料全球接近1亿吨,折算了一下,美国4000多万吨,巴西2000万吨,我们国家220万吨。我们国家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意义重大,现有的技术路线对资源的条件要求比较苛刻,资源保障能力相对比较低,新一代液体燃料目前还没有重大突破。其他的产品,一个是生物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发电有一定的规模,有6000万千瓦的规模,其他的比较小。

    2011-12-12 11:16:10

  • 白玫:

    新能源产业发展有一个展望,总体判断已经进入大规模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十二五”以及到2020年十年间,每年平均装机按规划来说都是超过1000万千瓦的。海外市场的拓展,海上风电将是发展的重点。太阳能这块缺乏特别好的新技术,未来判断,特别是发改委确定了一个全国性的光伏上网标杆电价以后,光伏发电市场有可能会大规模启动,启动的地区可能是从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并且电网消纳能力比较强的地区开始。生物质能这块,我认为咱们国家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在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发电这块应该是在城市垃圾处理,垃圾发电这方面,特别是第二代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上,应该在这块有一个大的投入。

    水泥产业,水泥产业竞争力评估,低碳竞争力,趋势展望。水泥产业比较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的产业,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政治化的今天,竞争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国家产业竞争力评估这块,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是下降的,从贸易竞争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总体比较高,但是下降的趋势,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的,跨国化指数,主要指的是水泥产业的国际空间布局能力还是不足的,净资产的收益率,产业的盈利能力跟国际上相比比较低。

    2011-12-12 11:16:47

  • 白玫:

    低碳竞争力,低碳生产率,就我们国家自己而言去比较是上升的,但是跟国际比较,中国还是比较低的,碳生产率有所上升,跟美国比,跟欧盟27国比还是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水泥产业的规模比较大,在技术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水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来说还是不太好控制的。(图),中国是上升的,印度产量的规模只有我们的1/10,还有欧盟和美国的,他们的规模比较小,水泥产业的规模比较小,我们占世界规模是非常大的。

    从产业集中度来说,也是影响低碳竞争力的因素,从技术水平来说,水泥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新型干法水泥比重,累计淘汰水泥落后生产能力,没有特别大的技术突破。(图),新型干法水泥到2010年比重占80%,这块空间已经不是十分大了。

    余热这块已经占40%到60%的空间了,这块要有大的突破的话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未来中国水泥产业的压力非常大的,到2010年18亿吨水泥产量,2012年22亿吨,到“十二五”有可能突破25亿吨,水泥产业本身二氧化碳排放的量非常大,有可能超过20亿吨,我们水泥行业竞争力的压力非常大。我们国家对水泥产业的政策要求很严格,未来兼并收购规模扩张是水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对于新增产我们有很严格的政策。谢谢。

    2011-12-12 11:18:29

  • 谢寿光:

    下面请江飞涛副主任做报告。

    2011-12-12 11:20:14

  • 江飞涛:

    介绍一下主要结论,一、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增强,但仍需巩固和提升,2009年来看,钢铁工业竞争力主要指数都经历了比较大的波动,说明竞争力是不太稳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明显。

    二、钢铁工业低碳竞争力。低碳生产率稳步提高,碳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二次能源利用率提高。低碳生产力亟待增强,吨钢二氧化碳做比较,中国明显高于美、德、日、韩。中国低碳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能利用效率比较低,中间产品综合利用率比较低。

    2011-12-12 11:20:31

  • 江飞涛:

    三、趋势与展望。

    2011年钢铁工业形势简要回顾,钢铁工业维持较快增长的格局,盈利能力有所下降,10月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为0.47%。低碳竞争力将成为制约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挑战,需从多方面着手提高低碳竞争力。

    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提升遭遇瓶颈,2010年来看已经转变成负数了。汽车工业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比较情况,中国2008和2009年上升0.04个百分点。显示性指数2009年出现下降,汽车工业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来看,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汽车工业低碳竞争力主要是体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上,不只是体现在制造环节,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将面临严峻挑战,关键零部件与技术方面相当匮乏。生产过程质量和成本控制方面也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

    2011-12-12 11:21:35

  • 江飞涛:

    影响中国汽车工业低碳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研究投入不足,创新主体培育和创新能力转换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产业建设体系上不完善。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急剧下降。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将步入平稳增长期,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汽车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汽车工业将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核心零部件发展滞后仍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短板。谢谢大家。

    2011-12-12 11:22:29

  • 谢寿光:

    下面有请吴利学博士做报告。

    2011-12-12 11:22:53

  • 吴利学: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把电力行业的竞争力跟大家做一下报告。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我们为什么研究它的竞争力,主要是最近这几年低碳竞争力在产业竞争力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力为绝大多数企业提供动力能源,如果我们承担减排义务,或者是征收碳关税,基本上都会追溯到电力行业。

    一、电力行业发展状况。电源结构长期以燃煤火电为主,这是碳排放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发电效率比发达国家略低一点。2010年装机占73%,其他新能源25%左右,发电火电还在80%以上。对比一下其他国家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以火电为主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印度和美国,巴西是以水电为主,法国是以核电为主,这是低碳发展的代表性国家。

    2011-12-12 11:27:31

  • 吴利学:

    发电效率来看,我们国家平均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比较高,达到37%,供电煤耗来看,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发达国家先进火电厂平均水平。电力的数配需求不断提升,我们已经比较高了,但是跟最发达的国家比起来还是有差距,比韩国和美国还是要差一些。碳排放的总量来讲是快速增长,国家电力系统占整个能源系统排放的比重基本上在40%左右,如果电力系统能够整个降低碳排放,对所有工业行业内涵的碳排放是一个巨大的贡献。电力系统碳排放的环节来看是发电环节,电力系统包括三块都要产生排放。(图)这是近年来的发电环节碳排放的情况,“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增长非常迅速,近几年稍微平缓了一点。中美是两个发电碳排放的大国,其他国家要比这两个国家小很多。2008年主要国家单位电量发电环节碳排放对比我们是2.01,美国1.64,德国1.33,日本1.19,法国0.16。我们跟美国和德国基本上跟我们能源类似的结构还是有差距的。由于传输量在增加,数配环节的碳排放也在增加,每输单位一度电损耗的情况,(图),我们比发达国家还是差一些。

    2011-12-12 11:28:23

  • 吴利学:

    近年来我们国家采取了大量的减排措施来促进低碳电力的发展,主要有这些政策取得了相当成绩,现在我们也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主要是资源结构的原因导致短期内电比重难以大幅降低。清洁能源发电发展受阻。

    二、促进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取向。优化电源结构,有序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

    我报告的内容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2011-12-12 11:28:57

  • 谢寿光:

    下面有请原磊报告。

    2011-12-12 11:29:22

  • 原磊: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汇报一下地区的情况。产业竞争力在近5年来,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很快,中部、西南地区等传统农业强省规模明显下降。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第二产业的规模优势有所减弱。

    第三产业规模区域分布变化相对较小,环渤海、长三角和南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比重有所降低,中部、西北、西南地区比重有所上升。

    主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采矿业体现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区域,中部、泛东北、环渤海。食品、饮料、烟草在中部、环渤海、西南有综合性的竞争优势,纺织、家具、造纸主要是长三角、南部沿海,机械制造主要是长三角、环渤海。

    2011-12-12 11:30:18

  • 原磊:

    从RCA来看,环渤海产业发展比较均衡,环渤海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各个产业的RCA都没有超过2,总体来讲比较均衡。长三角是最强的,自己跟自己相比,最强的是化纤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南部沿海比较强的是轻工业领域里,比较优势指数超过2,比较大。中部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煤炭开采和有色金属,这两个产业比较强,东北是其他采矿业。西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西南地区是其他采矿业、烟草,这些都是RCA比较大。

    全国各地地区低碳竞争力的比较情况。

    碳排放总量来看,中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低的地区。西北地区和泛东北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最快的地区,而南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速最慢的地区。山东、山西、河北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省份。

    2011-12-12 11:33:28

  • 原磊:

    中部地区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速度最快的地区,而西部地区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速度下降最慢的地区。山西、宁夏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省份,而北京和广东是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最低的省份。

    碳生产率,南部沿海和长三角是碳生产率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和泛东北是碳生产率最低的地区。西北、泛东北是生产率最低的地区,北京和广东是碳生产率最高的省份,山西和宁夏是最低的省份。

    “十二五”全国各地的竞争力展望,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低碳竞争力将都得到一定幅度的提高。西北、西南地区低碳竞争力可能会不升反降。长三角有可能会取代南部沿海成为我国低碳竞争力最强的区域,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低碳竞争力提高最快的区域,谢谢大家!

    2011-12-12 11:34:02

  • 谢寿光:

    非常感谢原磊副主任非常简洁的报告。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今天发布会所有的议程都完了,尤其是感谢中国网为我们做了现场直播,谢谢大家!

    2011-12-12 11:34:40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社科院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网 杨佳

  • 社科院2012年《产业蓝皮书》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 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蓝皮书主编张其仔做主题报告

    中国网 杨佳

  • 社科院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发布会现场图片数据展示

    中国网 杨佳

  •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科技部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中美同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乐宜仁发言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室副主任郭朝先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白玫介绍新能源和水泥产业竞争力情况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介绍钢铁和汽车产业竞争力情况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吴利学博士介绍电力工业竞争力情况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介绍地区产业竞争力情况

    中国网 杨佳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