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定于2012年2月24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魏宏介绍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华清: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已经三年多了,四川省的灾后恢复重建情况一直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今天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魏宏先生特地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魏副省长是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魏省长今天将向大家介绍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的最新进展情况,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唐利民先生,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洪波先生。
下面请魏省长介绍情况。
2012-02-24 09:51:09
- 魏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2012-02-24 09:52:26
- 魏宏: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向全国人民报告了四川抗震救灾的情况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实施。三年后的今天也在全国“两会”前,我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全国人民报告: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已经胜利完成。目前,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同时,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2个重灾县和91个一般受灾县13647个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三年多来,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目前没有完工的极少数项目,主要是受地震次生灾害和二次受灾影响,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以及港澳援助的个别项目,地方政府正全力组织实施,加快推进。
2012-02-24 09:53:43
- 魏宏:
按照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的灾后恢复重建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及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人民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全面实现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成功解决了540多万户、1200多万城乡居民的住房修建问题,提前一年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我们妥善解决了20万失地农民异地安置,帮助170多万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了“户户有就业”;我们高度重视因灾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对因灾导致的9524户困难家庭、1449名孤老、孤儿、孤残人员、2.7万余名地震伤残人员从政策、制度和工作上给予了帮扶和救助,基本做到了“人人有保障”;我们在142个受灾县高标准高质量地维修加固和重建了各类学校8283所、医疗卫生机构2292个,新建了一批功能完善的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完全实现了“设施有提高”;我们完成了233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整理复垦了200多万亩灾毁土地,恢复了林草植被近450万亩,努力实现了“生态有改善”。
2012-02-24 09:54:57
- 魏宏:
特别需要报告的是,我们把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全面实现了“经济有发展”。去年6个重灾市(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震前2007年的1.95倍、2.39倍、1.7倍和1.75倍,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全面超过灾前水平。
2012-02-24 09:56:34
- 魏宏:
我还要向大家报告,汶川特大地震三年多来,我们按照中央“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危中见机,化危为机,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我们实现了“经济大发展”:2007年到2011年,全省经济总量4年翻了一番,去年突破了2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年翻了一番,去年突破了2000亿元。
2012-02-24 09:56:43
- 魏宏:
我们取得了“交通大突破”: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达6500多公里,列全国第二,建成和在建铁路近6000公里,列全国第四位,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主体骨架正在形成。我们狠抓了“结构大调整”:一大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一大批万亿产业带和千亿产业园区正加速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全省工业集中度提高到64%,优势产业连续四年每年上个千亿台阶;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2.3%,名列全国第二。我们推进了“民生大改善”:去年全省政府性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达2975亿,占全省财政支出的63.6%,其中涉及老百姓生产生活最突出的“十项民生工程”超过了1000亿;我们在藏区实施了“三大民生工程”,2009年以来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建设了1409个牧民新村,3年累计招收“9+3”免费教育学生2.8万多人;在彝区实施了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启动404个村的“彝家新寨”建设。
2012-02-24 09:57:30
- 魏宏:
我们加快了“对外大开放”:目前全省引进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73户,去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7000亿元,引进利用外资规模110亿美元,创四川利用外资最好水平,去年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54.8%。三年多来,尽管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灾难,又赶上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人民的精神没有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2012-02-24 09:59:02
- 魏宏:
汶川特大地震以来,举国关注、八方支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此,我再一次代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9000万四川人民,衷心感谢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对四川人民的关爱;衷心感谢各兄弟省区特别是18个对口援建省市和港澳特区对我们家园重建的大力帮助;也特别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各种形式和方式给予我们的有力支持。四川人民将会永远铭记,永远感恩!
2012-02-24 10:00:23
- 魏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面积广阔、发展起点很低的灾区“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好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突出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5个重点,努力把地震灾区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新家园。热忱希望各位朋友继续关心灾区,关注四川,支持四川。
下面,我愿意就四川灾后重建、发展振兴等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2012-02-24 10:01:04
- 华清:
谢谢魏省长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进行提问,提问时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2-02-24 10:02:46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听到您的报告很振奋,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很好地贯彻以民为本的精神,在哪些方面灾后重建以后,老百姓的生活与灾前相比有实质性的进步。二是我们灾区都处在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灾后的旅游业的发展与灾前相比是怎样的情况?谢谢。
2012-02-24 10:03:17
- 魏宏:
感谢你对灾区的关心,保障和改善灾区群众的生活,让人民群众的日子好起来,一直是作为我们四川灾区各级政府灾后恢复重建的第一位目标。三年多来,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的第一位任务来做安排。通过三年的恢复重建,灾区在住房建设上,灾区的城乡居民群众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住进了新房。政府在灾区建设了高质量、高标准的一大批医院、学校、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我们灾区的老百姓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2012-02-24 10:04:10
- 魏宏:
我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灾区城乡居民的收入上,我们纳入国家规划的39个极重和重灾县和省规划的12个重灾县,51个重灾县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2011年底已经分别达到了17000多元和6674元,分别比地震前的2007年提高了8500元和3500元左右。特别是受灾极重的汶川、北川和青川的农民人均收入,去年的人均收入相对于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也分别提高2000多元人民币,年均增速是15%。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灾区老百姓的生活已经超过了灾前的水平。
关于灾区旅游发展问题,四川历来是旅游的大省,我们地震灾区很多地方都在旅游景区。地震以后,我们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注重了旅游的恢复发展。在我们去年的全省旅游总收入已经达到2400亿人民币,远远超过了震前的水平。谢谢。
2012-02-24 10:06:40
- 香港大公报记者:
请问魏省长能否介绍一下香港方面援助四川灾区的情况,相应的款项落实和使用的情况是怎样的?近期媒体报道汶川震区的遗址,打造成5A的景区也是引发了一些议论,请问遗址打造成旅游景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否有什么样的规划?谢谢。
2012-02-24 10:09:48
- 魏宏:
为了帮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香港特区政府给予了我们100亿港币的援助,这体现了香港同胞对我们灾区的关心。香港特区对四川灾后恢复重建援建的项目是190个,特区政府援建我们的项目是151个,其他有非政府组织33个和赛马会6个。特区政府援建的151个项目,分布在我们灾区的12个市州58个县,涉及主要是老百姓改善民生方面的领域。比如援建的学校、医院、康复中心,包括文化、体育设施,还有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香港政府援建的项目目前已经完工72个,完工达到将近50%。在香港援建的项目里,有几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由于受地震地质灾害的影响,我们在重新考虑设计规划、完善规划来进行建设。
在我们的协调机制和香港援建的协调机制配合过程中,我们相互支持,配合工作很好。我们很感谢特区政府对我们灾区援建项目的高度重视,也很感谢援建机制和各专职小组和各个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在参与在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上兢兢业业的精神和工作。
2012-02-24 10:10:25
- 魏宏:
我想借这个机会请你向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同胞,转达我们四川灾区人民的衷心感谢。至于刚才你提到的最近媒体报道的在我们部分灾区的旅游景区建设的问题,按照国务院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我们在灾区有4个地方是纳入国务院灾后恢复重建的地震遗址的纪念地建设,主要是老北川县城,汶川的映秀镇、汉旺的工业地址遗址和“东河口地震遗址”。在这些地震遗址的建设上,既有按规划建设的地震遗址的纪念地,也有我们精心打造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小镇。这两天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汶川的映秀镇。在汶川的映秀镇建设上,有汶川震中纪念地的地震遗址,这两年人民到映秀去感受,去观看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损失,缅怀我们地震遇难的亲人,去感受抗震救灾的精神,映秀还有我们通过在国际国内有关专家支持下打造的旅游风情小镇,也有防灾减灾的示范地,我们国内游客到那个地方也能感受到我们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因此,特别是映秀镇这个地方,由于地势条件,老百姓在恢复重建结束以后,他们的主要就业门路和商业形态是旅游。
2012-02-24 10:12:21
- 魏宏:
这几天媒体在关注我们映秀镇申报5A景区的事情,我们已请地方政府能够注意到媒体的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告诉当地更应该听取我们当地老百姓对旅游发展模式和形态的意见。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升这些遗址所在地的旅游形态和怎么提升和发展当地的旅游,最终是听当地老百姓的,因为毕竟是他们要在那儿生活一辈子。谢谢。
2012-02-24 10:21:20
- 中新社记者:
请问魏省长,刚才您在前面讲话的时候用“胜利”这个词,我们在做灾后重建这场战役性的工作以后,我们将来的发展振兴是更常态化的安排,在这样更常态化的安排重,有什么样总体的考虑,和过去三年有所不同的,或者过去三年有哪些东西可以继续延续下去?请您介绍一下。
2012-02-24 10:23:08
- 魏宏:
我们已经顺利地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目标任务,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虽然恢复重建的任务完成了,但是灾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还很紧迫。而且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结束以后,重建所能够提供灾区群众的一些就业岗位将减少,就业任务也很繁重。同时,因灾造成灾区的扶贫帮困的任务很重。这样的现象,省委省政府在研究灾区发展的时候明确提出,灾区在恢复重建结束以后推进灾区的发展振兴。省委省政府提出灾区发展振兴的五年规划,提出在五年中着重要解决是产业发展、就业促进、扶贫帮困、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五个重点。并且提出在金融、财政、土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保障等十个方面的政策保障。在经济发展上,我们着重研究要发展灾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灾区的旅游经济和特色文化产业和特色农业,能够为灾区的长远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2012-02-24 10:24:04
- 魏宏:
在就业促进上,通过研究扩大就业规模,政府提供就业援助,提供给老百姓的就业扶持和培训,增长我们灾区灾民扩大就业的门路。在扶贫帮困上,我们省政府决定把整个灾区纳入我们全省扶贫帮困的重点,把灾区纳入我们集中连片的扶贫开发试点。特别是对灾区2516个贫困村作为我们扶贫帮困的重点,并且在灾区39个集中县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基金,帮助老百姓的生活。同时我们在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上都提出了一系列能够支持我们灾区发展的措施和工作思路。
按照这样一个规划,我们力争用五年时间,把灾区建设成一个城乡统筹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新家园。谢谢。
2012-02-24 10:26:34
- 澳门新闻通讯社记者:
请魏省长介绍一下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情况。谢谢。
2012-02-24 10:27:40
- 魏宏:
为了帮助四川的灾后恢复重建,澳门特区给予我们55亿澳币的援助,在澳门援助四川灾区的恢复重建过程中,整个项目是205个,其中澳门政府的项目是102个,目前澳门援助四川灾后重建的项目主要涉及灾区的11个市州和45个县,主要的领域也是跟民生相关的教育、医疗机构和文化体育设施和农民民居。澳门的援建项目,目前已经完工85%以上,预计到今年6月底之前,澳门援建四川灾后重建的项目将全部完工。我们借这个机会感谢澳门特区援建四川恢复重建协调机制的高层领导对援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非常感谢澳门援建协调机制和各专题小组的官员们,在援建过程中,对援建项目的敬业和负责的精神,我们合作得很好。灾区人民非常感谢澳门特区政府和澳门同胞的关心和帮助。谢谢。
2012-02-24 10:28:35
- 香港文汇报记者:
请问魏省长,灾区重建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现在资金是否安全,如何来保障资金的安全?谢谢。
2012-02-24 10:30:57
- 魏宏:
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政府性资金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灾区的关心,也体现了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爱。因此,从重建一开始我们就高度重视对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特别是政府性资金使用的监管。在恢复重建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在一个特定的恢复重建的范围内,我们巨额地投入了政府资金用于恢复重建,能够保证做到资金的安全,在现有的工程建设领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下,能够做到巨量政府性政府短时期使用安全,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们一开始就注意根据灾后重建的特点和任务,用创新的方法加强对恢复重建政府性资金的监管。
2012-02-24 10:31:39
- 魏宏:
我们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根据恢复重建资金的用途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编制恢复重建的资金的预算。同时我们对恢复重建资金进行了专户管理,使重建资金封闭运行。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通过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加强对恢复重建资金的监管,让他们既各自发挥不同职能的作用,又形成对资金监管的合力。比如在三年多的时间,审计部门组织了8898个审计小组对恢复重建的资金项目实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我们的监察部门组织了65个监察小组,三年多的时间长期在一线驻点和巡回监督,保证我们重建资金从进入项目开始到最后完成投入的安全。
国家审计署先后九次发布对抗震救灾钱物的审计和恢复重建资金的跟踪审计的社会公告。他们认为,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监管规范,做到了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没有出现和发生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个人认为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这么密集的投入政府巨量的资金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没有发生大的问题,这跟重建一样,也是一个奇迹。谢谢。
2012-02-24 10:33:36
-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前几天在重访地震在灾区的时候看到,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取得巨大的成效,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取得了巨大成就,想问一下您是否认为四川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是否是因为地震所带来的机遇和提供的条件?谢谢。
2012-02-24 10:36:43
- 魏宏:
大家在我刚才情况通报里也看到,我们三年多的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效。应该说,灾后恢复重建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灾后恢复重建这样一个机遇,加快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的情况:第一,我们坚持“两个加快”的发展定位,地震以后,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我们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高地里,大力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大力推进我们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也大力推进了我们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发展,为我们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第二,我们坚持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地震后近四年来,我省固定资产投入了4.8万亿人民币,我们建设一大批事关四川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同时在产业支撑上,我们注意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为四川的工业发展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12-02-24 10:37:23
- 魏宏:
第三,我们坚持了对外开放,坚持了扩大开放。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国外、境外资金,承接产业转移。比如去年我们共引进省外各类资金是7000多亿人民币,使用国外资金是110亿美元左右,这在中西部都是名列前茅。同时我们去年的全省的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77亿美金,而且增长幅度是45.8%。目前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的有173户。我们的扩大开放和对外开放给我们增加了合力。
第四,我们坚持推进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程。这几年在政府性资金的支出里,我们有60%以上的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程。就老百姓关注的十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我们这三年多来投入了3000多亿。比如我们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等等。民生工程的推进既解决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又扩大和拉动了我们经济增长。
因此,可以这样说,这四年多来,我们灾后恢复重建得到了有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加快发展,得益于全国人民帮助,也得益于我们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也得益于我们全川人民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谢谢大家。
2012-02-24 10:39:51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有三个问题:一是请问地震发生后来自民间和NGO组织的捐到灾区的捐款,它的去向、使用方法和方式和现在的情况,有没有统计,能不能公布?二是当初地震刚发生时,灾区那么多孤儿的情况很受关注,包括一些名人想收养,我想问一下这些孤儿的抚育情况,有多少是在福利院,有多少被收养?三是关于20万失地农民异地安置的情况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是怎么安置的,是通过什么方式安置在什么地方?谢谢。
2012-02-24 10:42:29
- 魏宏:
四川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得到全国人民的关爱,除了中央政府给我们恢复重建的资金以外,全国人民也给我们大量的捐赠款物和资金。到目前为止,我们四川省接受的全国各个方面,包括境外的社会捐赠资金一共是201亿。对这些社会捐款资金,我们如何的使用,一直是省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在使用的主体上,我们非常明确以省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和省财政作为社会捐赠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的主体,把社会各个方面的捐赠资金按渠道集中在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和省财政。二是在使用上,对捐赠资金有明确使用捐赠范围和方向的,有明确捐赠的项目的,我们尊重捐赠人的意见,用到他所希望捐赠的项目和地方去。三是对没有明确捐赠资金使用方向的,我们纳入省里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主要用于事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医院机构。这笔资金我们一般是带项目安排下放,受援地接受捐赠资金的,要求必须把捐赠资金使用的方向,使用的情况如实做一个公告和介绍。
2012-02-24 10:43:32
- 魏宏:
四是我们在2010年的时候通过省政府网站把我们所接受的200多亿人民币捐赠资金所有的使用方向,在政府网站上向全国人民做了公告。如果有关心我们捐赠资金使用方向的,在政府网站当时是分四次公告,可以看到我们捐赠资金使用的方向和使用的情况。在此,我想再一次代表灾区人民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2012-02-24 10:46:28
- 魏宏:
第二个问题,关于孤儿的问题。汶川特大地震给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损害,到目前统计为止,我们灾区地震造成新的“三孤”人员是1449名,其中包括孤老、孤儿、孤残,孤儿是630名。对包括孤儿在内的“三孤”人员的安置,政府高度重视。我们采取几种方法:一是集中安置,政府通过福利院、敬老院和其他场所,对新“三孤”人员进行集中安置,给予生活的保障。二是分散安置。比如对孤儿有亲戚朋友领养,家庭亲友代养的,还有其他的社会救助,我们政府制定了分散安置的具体办法和要求。三是根据社会保障,对“孤老、孤儿、孤残”,我们根据不同时期,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到后期常态的生活保障,省政府做了政策和规范上的一些规定,对他们的后期帮扶和社会保障做了一些安排。总之,我们对1449名孤老、孤儿、孤残,我们叫做新“三孤”人员给予很好的生活保障。我前面强调的人人有保障也是这个意思。
2012-02-24 10:47:30
- 魏宏:
第三个问题,关于失地农民的安置,我在2009年也回答这个问题,地震灾害造成我们灾区有20万农民群众失去了宅基地和耕地,对他们的安置问题一直是我们政府恢复重建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法:一是县内的就近和就地安置,我们通过政府和基层组织出面,调整土地耕地,调整宅基地,使多数在当地能够就地就近分散安置。二是市内跨县进行安置,在当地一个市里面,通过市政府出面,在市的范围内跨县进行安置,也解决他们的宅基地和耕地。三是省内跨市,比如我们广元跨市安置到成都,通过省政府出面对当地无法满足安置和提供安置条件的,我们在省内跨市州进行安置。我们在一年多以前,对20万失去宅基地和耕地的农民安置情况已经全部结束。谢谢。
2012-02-24 10:49:34
- 海峡之声记者:
我想问一下关于重建家园的时候,台湾红十字会和台商也先后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红十字会和台商先后也向灾区捐赠款项用在什么地方?具体用的效果怎么样?谢谢。
2012-02-24 10:51:16
- 魏宏:
在整个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期间,我们都接受到台湾同胞给予我们救灾物资和恢复重建捐赠、支持。我们也时时刻刻感受到台湾同胞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爱。我们在抗震救灾的初期阶段,主要接受了台湾工商企业界和社会团体向我们灾区直接进行的捐赠救灾物资。而且台湾的一些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还直接参与我们灾后恢复重建的援助项目。比如台湾工商界协助川震重建家园的服务协会组织了70多名专家学者到灾区进行实地考察,还有在川的台湾企业也积极参与我们四川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
2012-02-24 10:51:46
- 魏宏:
我这里收到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台湾的工商界和社会各界捐赠我们的各种资金折合人民币是13亿人民币,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有2亿。目前他们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是189个,这些项目进展很好。同时我还特意提到的是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阶段,我们台湾有不少的志愿者在灾区参与各种帮助灾民的志愿活动,至今还有一些无法统计准确人数的志愿者还在灾区活动。我们特别感谢台湾工商界和台湾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关心,也感谢台湾的志愿者参与我们的恢复重建。谢谢。
2012-02-24 10:53:13
- 北京日报记者:
我想问两个问题:一是灾区重建工程的质量如何?有一个说法,当时说重建的时候有一些工程是超标准的,是比较超前,现在觉得这些设施是不是超前,当时有没有必要?二是灾后重建对当地的就业和人民的收入帮助是很大的,当时我发现价格还比较高,灾后重建结束以后,经济增长的后劲怎么保持?谢谢。
2012-02-24 10:54:41
- 魏宏:
我把你提的第一个问题交给建设厅的杨洪波厅长,主管建设方面的问题,他更有权威。
2012-02-24 10:55:27
- 杨洪波:
灾后恢复重建之后,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的工程抗震设防和质量安全的规范标准,整个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我们的工程建设,特别是房屋的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技术规定来进行勘察设计,进行施工管理,进行后续的验收。在执行这些标准中,我们特别对抗震设防的标准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的程序来对工程建设进行质量管理。
2012-02-24 10:55:54
- 杨洪波:
灾后重建的建设量和工程量都非常大,为了加强地震灾区质量的管理,我们特别加强了技术力量方面的组织,我们从全国各地,从非灾区的市(州)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对灾区房屋建筑的特殊管理。做到了每一个村都有我们的质量管理人员驻村管理,我们的受灾房屋、倒塌房屋超过30户的村,每一个村都有质量管理人员驻村管理。其他地方的房屋重建地方,我们的质量管理都实行了全覆盖。所以质量可以说灾后恢复重建,房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完全处于可控的状态。现在大家看到的房屋可以说是安全的,质量是有保证的。谢谢。
2012-02-24 10:57:51
- 魏宏:
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在我们灾后恢复重建完成的目标任务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户户有就业”。刚才也谈到,我们通过三年多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我们解决了170多万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动态的解决了“零就业”家庭。我们也看到,刚才也提到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建设任务的结束,灾区的就业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靠恢复重建能够提供的一些就业岗位在减少。因此,我们在灾区的发展振兴规划里明确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就业促进。
2012-02-24 11:01:01
- 魏宏:
在就业促进上,我具体解释一下,我们有五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要扩大就业规模,凡是政府主办的政府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尽可能的吸纳灾区群众,因为在灾区的发展建设任务还很多。二是加强就业援助。政府尽可能的根据灾区重建以后完成的新情况,能够开发和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岗位。对动态消灭“零就业”家庭有很重大的作用,做到出现一户我们援助一户,这方面政府提供一些帮助很重要。三是大力支持创业,为了支持灾区的老百姓创业,我们从政策上、工作上做了很多,包括税收、金融、投资方面的一些政策优惠的规定,来支持和帮助我们灾区群众自主的创业。今年省政府在省本级资金里面将拿出10个亿建立基金会来帮助和促进自主创业和就业。四是加强就业培训。加强就业的技能教育,提高我们灾区老百姓就业的技能和水平,能够让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能够适应我们新的形势下就业需求。
2012-02-24 11:04:45
- 魏宏:
五是要尽可能的加强对口劳务合作,我们和18个对口援建省的16个省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长期合作机制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口援建省继续帮助受援县的老百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劳务合作和交流。在我们发展振兴规划里用这几方面来帮助和落实就业促进的主要任务。谢谢。
2012-02-24 11:07:07
- 魏宏: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借这个机会,再一次表达我前面表达过的,我们在抗震救灾最紧要的关头,我们在恢复重建这样一个不算短的时间内,我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各种形式和方式在关注四川的恢复重建,关注四川的建设和发展,关注和关心我们灾区老百姓的生活,四川省党委政府和各级党委和政府心里非常感谢,我想借这个机会向我们国内的新闻界和媒体的朋友们,特别是能够经常深入到灾区一线和基层的记者朋友们,转达我们灾区人民对我们记者们的敬意和谢意。谢谢大家。
2012-02-24 11:07:12
- 华清:
谢谢魏省长。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结束)
2012-02-24 11:07:5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20224gxb1_1330060807.mp4
相关新闻:
- 四川震后重建纳入国家规划项目完工99.04%
- 四川震后重建即将完工 逐步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
- 四川汶川映秀地震遗址将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四川省长蒋巨峰: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已完成
- 四川完成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省长作报告两次致谢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魏宏
中国网 张琳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唐利民
中国网 张琳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杨洪波
中国网 张琳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共同校对文字
中国网 张琳
香港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中新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国新办就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