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11月30日(星期五)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洪兰江: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专家。他们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国家气侯中心气侯与气侯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
今天发布会有两项内容,第一个内容是11月份全国天气气侯特征、主要天气气侯事件回顾及未来10天天气形势展望;第二个内容是介绍201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侯备选事件。
下面请郑江平副司长分别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
2012-11-30 14:49:41
- 郑江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介绍一下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2012-11-30 14:51:05
- 郑江平:
11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
11月(11月1日-29日),全国平均降水量30.9毫米,较常年同期(18.8毫米)偏多64.6%。从空间分布看,东北和华北大部、新疆北部、青海西部、黄淮东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其中东北中部和南部、华北大部、新疆北部局部、青海西部、江南南部和华南东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倍以上。全国其余地区降水较长年同期普遍偏少2成以上,其中新疆西部、西藏大部、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降水偏少超过8成,部分地区无降水。
从区域特征看,11月东北平均降水量为41.1毫米,较常年同期(13.5毫米)偏多2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华北平均降水量为32.9毫米,较常年同期(8.99毫米)偏多2倍以上,为1994年以来同期最大值。北京、天津、内蒙古、吉林、辽宁、江西、福建、广东八省(区、市)平均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大值。
2012-11-30 14:51:57
- 郑江平:
全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1月(11月1日-29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2℃,较常年同期(2.9℃)偏低0.7℃。从空间分布看,西北大部、华北西部和中北部、江苏大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中部等地气温偏低1-2℃,其中新疆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偏低2-4℃;月内,云南大部、广西西部、海南、青海南部和黑龙江东北部等地气温偏高1-2℃,其中云南东部偏高2-4℃。
月内,受频繁冷空气活动影响,陕西南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北部等地共有13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 ,日降温幅度达10~16℃,其中青海贵南日降温幅度(13.5℃)突破历史极值。
2012-11-30 14:52:18
- 郑江平:
下面介绍11月国内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一)11月全国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华北东北等地出现强降雪和降温天气
月内,受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大部、内蒙古地区出现强降雪和降温天气。
11月1-4日,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自西向东遭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新疆、甘肃、宁夏、内蒙中西部、陕西北部、华北部分地区、山东大部等地区普遍降温6~8℃,其中,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陕北等地区降温幅度达10~12℃,局部超过12 ℃以上。
伴随强冷空气的到来,2-4日,华北及内蒙古等地出现强雨雪天气,降水量普遍在25毫米以上,部分地区达50100毫米,局部超100毫米。共有7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历史极值。受到暴雪的影响,11月4日,北京京藏高速八达岭路段积雪厚度达80厘米,大量车辆受阻。
9-13日,受冷空气的影响。内蒙古、河北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气温普遍下降6-8℃,局部地区降温超过8℃。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出现明显降雪或雨转雪,局地出现大到暴雪,降水量普遍在10毫米以上,其中黑龙江鹤岗(56毫米)、内蒙古通辽宝国图(40.6毫米)等地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大降雪。雨雪天气为华北地区带来水资源量约128.5亿立方米,有利于净化空气、优化环境质量,有效增加土壤墒情,有利越冬作物生长和冬前锻炼。但强降雪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以及城市供暖、供电等造成不利影响。
2012-11-30 14:52:40
- 郑江平:
2.江南华南出现持续阴雨寡照天气
月内,江南、华南出现阴雨寡照天气,大部地区降水日数偏多3天以上;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其中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178.8毫米,较常年同期(63.4毫米)偏多1.8倍,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3. 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大风灾害
月内,新疆吐鲁番,甘肃武威,宁夏固原市部分县区、吴忠市、青铜峡市,河北秦皇岛市,河南许昌市襄城县,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山东烟台市长岛县等地区出现大风灾害,其中大连旅顺、山东长岛县受灾较重。11日,大连旅顺口区遭受大风袭击,渔港、养殖浮筏、底播增养殖、捕捞渔船及养殖设施等损失十分严重。14-15日,烟台市长岛县遭受风暴潮灾害,大量扇贝、海带、海参等海水养殖品受灾。
2012-11-30 14:52:54
- 郑江平:
(二)国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 飓风 热带风暴
10月23日(北京时,下同)早晨,飓风"桑迪"在牙买加金士顿南偏西的加勒比海海面生成,并逐渐加强为二级飓风,30日7时50分前后,"桑迪"以一级飓风的强度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附近沿海登陆。截至11月4日,飓风"桑迪"已导致美国113人死亡,数百万居民一度断电断水,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估计经济损失可能高达500亿美元,为美国史上损失最惨重的风暴之一。
10月30日凌晨(北京时,下同),热带风暴"尼兰"在孟加拉湾海面上生成,31日晚在印度南部登陆。截至11月2日,热带风暴"尼兰"在印度南部引发洪水,导致安得拉邦数百个村庄被洪水淹没,25人丧生,7万人被迫暂时转移。
2012-11-30 14:53:09
- 郑江平:
2. 暴雨 洪水
11月初,斯洛文尼亚东北部连日暴雨引发洪水,超过250处房屋被淹。
10月进入雨季以来,印度尼西亚暴雨接连不断,多地发生洪灾。11月上旬,苏拉威西岛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至少11人死亡,7人失踪;中旬,万隆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洪水造成部分纺织工厂停产,损失达数十亿卢比;雅加达部分地区成为"水乡泽国",2700多个家庭受淹,积水最深达1.5米。
上半月,意大利中北部地区遭暴雨袭击,造成桥梁、居民住宅等设施毁损,高速公路暂时封闭,并导致4人死亡。威尼斯近70%的主城区遭到洪水侵袭,市内积水高于海平面约1.5米,是近150年来遭遇最严重的6次洪水之一。
11月中旬,菲律宾南部受热带低压带来的大风和强降雨影响,共导致5人死亡。强降雨还导致马京达瑙和南拉瑙等省多地出现洪灾,一些道路被冲毁,部分房屋受淹。
19日,美国华盛顿州首府西雅图遭受强降雨侵袭,降水量创下50年来的新纪录,造成至少1人死亡。
24日,马来西亚森美兰州波德申县芦骨遭遇70年来最严重水灾,500多间房屋受淹,逾百居民一度受困,估计 损失逾200万令吉。
21-25日,英国西南部及北部遭受强风雨雪天气袭击,造成 2人死亡,至少816户住宅被淹。
2012-11-30 14:53:32
- 郑江平:
3. 暴雪
7 日,美国纽约遭受强风暴雪袭击,千余架航班被迫取消。
27日,日本北海道遭受暴风雪袭击,约4.1万户人家停电,至少3人受伤。
4. 大雾
2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博蒙特市大雾天气引发100多辆车追尾,致2人死亡,120多人受伤。
5. 山体滑坡
25日,巴拿马因连日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2人死亡。暴雨还造成数百个家庭受灾,一些道路和桥梁被毁,部分地区的居民与外界通讯中断。
2012-11-30 14:53:48
- 郑江平:
下面是11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东北、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华北北部多降雪,不利畜牧业和设施农业生产。11月份以来受多次冷空气影响,北方多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其中东北、内蒙古中东部、新疆北部、华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大雪、局地暴雪天气,对设施农业生产、粮食收储和牲畜防寒保暖不利。
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冬小麦抗寒锻炼充分,苗情较好,利于安全越冬。11月份以来,北方冬麦区冬小麦抗寒锻炼充分;冷空气带来的降水对土壤增墒有利,冬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扎根分蘖,目前北方冬小麦苗情长势较好,以一、二类苗为主。仅河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北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墒情偏差,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持续阴雨寡照,不利秋收秋种。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持续阴雨天气,日照偏少。湖南、江西中西部、贵州东南部、重庆东南部等地土壤持续过湿,不利油菜幼苗健壮生长和冬小麦播种出苗;江南和华南中西部经济林果采摘和晚稻成熟收晒也受到一定影响。
2012-11-30 14:54:05
- 郑江平:
下面介绍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多降雪;华北、东北、黄淮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偏低2-4℃;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一般有3-8毫米,局部地区有10-20毫米。南方大部地区降雨量有15-30毫米,其中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0-70毫米。具体预报如下:
冷空气活动频繁。12月1-3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从新疆北部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5-9℃,局部降温可达10-12℃,并伴有4-6级偏北风;新疆北部、华北、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和沿天山部分地区、东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1-2日,江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气温有不同程度下降。
4-8日,受东北冷涡影响,华北、东北、黄淮等地气温持续偏低,并伴有5级左右偏北风;华北北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东北部分地区有大雪;南方地区气温呈下降趋势。
3日后江南、华南持续阴雨天气结束。南方大部地区主要降雨时段在1-2日和9日前后;3日后江南、华南地区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结束,将转为晴间多云天气。
热带气旋。预计今年第24号强热带风暴"宝霞",未来3天对我国近海无影响。
2012-11-30 15:18:40
- 郑江平:
下面介绍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预计未来10天,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东北地区气温持续偏低,多降雪;华北、东北、黄淮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其中内蒙古东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偏低2-4℃;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一般有3-8毫米,局部地区有10-20毫米。南方大部地区降雨量有15-30毫米,其中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0-70毫米。具体预报如下:
冷空气活动频繁。12月1-3日,一股较强冷空气将从新疆北部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5-9℃,局部降温可达10-12℃,并伴有4-6级偏北风;新疆北部、华北、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和沿天山部分地区、东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1-2日,江南、华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气温有不同程度下降。
4-8日,受东北冷涡影响,华北、东北、黄淮等地气温持续偏低,并伴有5级左右偏北风;华北北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东北部分地区有大雪;南方地区气温呈下降趋势。
3日后江南、华南持续阴雨天气结束。南方大部地区主要降雨时段在1-2日和9日前后;3日后江南、华南地区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结束,将转为晴间多云天气。
热带气旋。预计今年第24号强热带风暴"宝霞",未来3天对我国近海无影响。
2012-11-30 15:20:48
- 郑江平:
对此,气象部门做出服务提示和农业生产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进入12月,冷空气活动增多、增强,须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则需注意大雾对道路交通的不利影响;南方地区降水偏多,需防范降水带来的不利影响;西南南部和西藏中部旱区须做好防旱抗旱的相关工作。
关注冷空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2月是一年内气温较低的时段,体弱人群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公众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地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室内燃煤燃气取暖用户需注意通风换气,预防煤气中毒。
北方地区须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对交通的影响。12月,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北部降水偏多,气温偏低,要注意防御低温雨雪天气和道路结冰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江南华南地区需防范降水带来的不利影响。12月,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较常年同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要注意防范低温阴雨天气对生产和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中东部地区须防范雾霾天气对交通和健康的影响。12月,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的发生会较为频繁,各地须防范对道路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西南南部和西藏中部旱区须做好防旱抗旱和防火的工作。目前,云南北部、西藏中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12月,上述地区降水仍然偏少,气象干旱可能持续或发展,西南林区应做好防旱抗旱和森林防火工作。
2012-11-30 15:22:21
- 郑江平:
(二)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应防范大风降温降雪不利影响。北方设施农业应加固温室棚架,畜牧业要注意做好牲畜保暖、饲料储备等工作,以防范大风、降温、降雪的不利影响。
北方冬麦区须做好防冻保墒工作。北方冬麦区要根据苗情、墒情和气温变化,适时浇灌越冬水,促进形成壮苗,防御冻害。
江南、华南需防范连阴雨和降温的不利影响。江南、华南各地应抓住降雨间隙及时收获成熟的经济林果和开展冬种工作,预防连阴雨和强降温的不利影响。
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应注意保墒措施。西南地区东部和江南中西部要加强油菜田间管理,促进形成壮苗。土壤过湿地区注意清沟理墒,预防湿渍害;苗情偏差地区适量增施有机肥和硼肥,促进油菜形成壮苗。
2012-11-30 15:24:22
- 郑江平:
下面我介绍一下201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侯事件的评选。
为广泛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应对知识,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意识,增强公众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中国气象局定于2012年12月举办"2012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评选活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承办单位:国家气候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华风气象传媒集团
网络支持:中国天气网:www.weather.com.cn
中国气象局网站:www.cma.gov.cn
中国气象视频网:www.mywtv.cn
2012-11-30 15:24:47
- 郑江平:
投票时间:2012年12月1日-12月22日
活动进程:
(1)11月26日,由国家气候中心组织评审专家,初选出国内16个、国外16个天气气候事件;
(2)12月1日,中国天气网"2012年度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公众评选"专题上线,在中国天气网和相关合作媒体同步推出;
(3)12月1日-22日,通过网络投票,由公众选出国内10个、国外10个天气气候事件;
(4)12月28日,根据投票结果评选出2012年十大国内外天气气候事件;
(5)12月30日,在中国气象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公布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国天气网同步推出"2012年度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专题。
奖项设置:
一等奖2名 奖品价值4500元
二等奖10名 奖品价值1200元
三等奖30名 奖品价值500元
参与奖140名 奖品价值100元
2012-11-30 15:25:17
- 郑江平:
2012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备选事件:
1.11月初寒潮暴雪光临华北,北京河北内蒙拉响红色警报
11月2日夜间至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雨夹雪或降雪过程,北京、河北相继发布暴雪红色预警。此次过程雨雪、降温、大风"三碰头"。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的部分地区降水达50~144毫米;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59.2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天津、河北、内蒙古共有7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历史极值。华北地区积雪约57万平方公里,北京延庆最大积雪深度达到47.8厘米,河北丰宁43厘米,内蒙古喀刺沁旗59厘米。强降雪对交通运输及城市供暖、供电等造成严重影响。
2.汛期长江流域强降水过程不断,三峡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洪峰
7月中旬,长江中上游强降水过程增多,7月12-14日,江汉、江淮南部、江南北部以及贵州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水超过300毫米;15-19日,江南及重庆、四川、贵州等地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降水超过300毫米。下旬初,四川盆地再次出现暴雨到大暴雨,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上。四川、湖南、重庆、江西、云南、湖北、贵州、安徽等省(市)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长江上游干流和部分支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长江上游嘉陵江支流渠江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7月24日长江三峡迎来建库以来的最大洪峰。
2012-11-30 15:26:19
- 郑江平:
3.7月21日百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华北,给京津冀造成重大影响
7月21-22日,北京、天津及河北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北京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90.3毫米,日降水强度超百年一遇,11站的日降水量超过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天津平均降雨量为98.6毫米,有106个乡镇出现大暴雨,4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宝坻大白庄)降雨量达294.7毫米。河北有295个乡镇雨量超过100毫米,10个乡镇超过300毫米。受强降水影响,北京、天津及河北涞源、廊坊、涿州等地出现城市内涝,此次强降雨造成北京、河北、天津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4.5月10日强对流天气引发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
5月,甘肃全省平均降水量为60.5 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成,其中岷县降水量达155.7毫米,偏多1.1倍。由于局地降水强度大,陇中、甘南、陇南多地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其中,5月10日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49人死亡,23人失踪,灾情最为严重。
2012-11-30 15:26:38
- 郑江平:
5.6个台风一个月内连登我国,创历史同期之最
今年1208号台风"韦森特"7月24日在广东省台山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8月1-24日1209号台风"苏拉"、1210号"达维"、1211号"海葵"、1213号"启德"、1214号"天秤"先后登陆我国,登陆时风力均达12级以上,平均登陆强度为40.4米/秒(常年同期平均为33.6米/秒)。7月24至8月24日,短短一个月内有6个台风登陆我国,为1949年来历史同期罕见。8月2-8日七天内"苏拉"、"达维"、"海葵"三个台风登陆我国,影响15个省(区、市),为1996年以来首次。
6.今年北上台风之多罕见,长江以北首次出现强台风登陆
今年有"卡努"、"达维"、"苏拉"、"天秤"、"布拉万"、"三巴"等6个台风北上,影响我国北方,其中有5个台风对东北地区产生明显影响。台风"达维"和"苏拉"自南向北影响了14个省(区、市),辽宁及河北东北部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辽宁本溪县日雨量213.3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值。"达维"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强的台风,也是近10年来影响北方地区最严重的一个台风。
2012-11-30 15:26:45
- 郑江平:
7.冬春雾霾持续笼罩我国,车辆连环相撞事故多
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其中河北西南部、河南东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和南部、江西北部、湖南东部、福建中东部、四川东南部、贵州南部、云南东部和西南部、广东西南部等地雾日数有3~7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3天。雾霾天气导致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并引发多起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8.11月上中旬暴雪横扫东北,鹤岗市全市学生停课
11月以来,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平均降水量为28.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3倍,为1951年以来最大值。11月9日夜间至14日,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中东部出现强降雪天气,黑龙江鹤岗市降水量为55.7毫米,最大积雪深度达49厘米,为历史同期第1位。12日鹤岗市全市学生停课,电网出现故障,市区一度全部停电,城市供暖、供水受到影响,部分树木被压断。
2012-11-30 15:27:15
- 郑江平:
9.今年云南仍然少雨,造成连续4年受干旱困扰
2009-2011年,云南、四川南部降水量连续3年持续偏少。今年以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917.1毫米,较常年同期(1074.4毫米)偏少14.6%,其中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为818.8毫米,也比常年值(923.6毫米)偏少11.3%。所以,无论是雨季降水量还是总降水量,云南今年都是连续第四年偏少。据统计,2012年云南滇中、滇西北等地库塘蓄水仍未达到计划蓄水量。由于降水少、库塘蓄水量偏低,云南中部和西北部已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局部达到重度,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10.春季大风频繁袭击我国大中城市,造成人员伤亡
今年春季,北京、新疆、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区、市)的大中城市先后遭受大风袭击,大风吹毁广告牌、大树、围墙、栅栏等,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月23日,北京大风造成40多人受伤,京沪高铁部分列车晚点;3月3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大风导致3人死亡,70多人受伤;4月4日,浙江罕见大风吹倒茶棚致7死25伤;5月20日,大风天气致南疆铁路4趟列车停运、11趟列车停轮避风。
2012-11-30 15:27:34
- 郑江平:
11.北方降水明显偏多,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今年以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内蒙古平均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分别偏多27.6%、25.9%、8.3%、32.8%,部分地区偏多5成以上,其中东北地区降水量为近56年最多,北京降水量751.1毫米,较常年同期(541.5毫米)偏多38%,为近39年最多。汛期(5-9月份)西北(116.8毫米)、华北(225.4毫米)地区平均降水量均为近62年最多。综合气象条件及遥感监测结果表明,2012年全国草原产草量较去年增加3.6%。产草量增加的地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和宁夏大部以及华北等地;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的植被长势较去年偏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12.春夏之交黄淮、江淮高温少雨致干旱发展
5月1日至6月13日,华北南部、黄淮大部、江淮北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大部地区累计降雨不足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其中山东、江苏、河南三省平均降水量5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8%,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普遍较常年同期偏高1~2℃,局部出现了12~15天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高温少雨使得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普遍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
2012-11-30 15:28:12
- 郑江平:
13.年初南方大范围持续低温阴雨(雪),农业生产受影响
1月至3月24日,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低温阴雨(雪)寡照天气。湘赣浙闽粤桂黔沪8省(区、市)区域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为近27年来第三低;区域平均降水日数为48.4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1.5天,为1951年以来最多;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导致春播进度受到影响,油菜等作物发育迟缓、长势偏弱。强降雨还导致湘水上游、赣江中上游、信江中游及其他支流出现超警戒洪水,江西、浙江、湖南局部地区发生洪涝及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一定损失。
14.夏季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酷暑难耐
夏季,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河南、湖北等省(区)共有174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云南巧家(43.5℃)、广西田林(42.2℃)、湖北通城(41.9℃)等29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纪录;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东部、川渝、东南沿海等地共有208站出现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其中18站连续高温日数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使南方部分地区早稻遭受轻至中度高温热害,同时加剧了局部地区旱情,造成城市供电、供水紧张。
2012-11-30 15:28:34
- 郑江平:
15.青海段降水量创近52年来新高,黄河流域汛情不断
今年夏季黄河上游降水偏多,宁夏以上大部偏多1~5成,宁夏和内蒙古河套大部偏多3~5倍,青海段降水量创近52年来最多,出现1990年来最强汛情。7月下旬,流域出现3次强降雨过程(20至21日、24至27日、30至31日),受强降雨影响,黄河上中游发生了1989年以来最大洪水,黄河兰州段河堤三次发生垮塌险情,一度导致主城区的供水系统瘫痪。黄河干流吴堡站出现超警戒水位,山西、陕西区间北部部分支流出现洪水。
16.4月6次大暴雨袭华南江南,多地重复遭受洪涝灾害
4月,华南、江南先后出现6次大暴雨(4-8日、10-13日,15-18日、19-21日、23 -25日和27-29日)。整个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210.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偏多42%,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多。降水偏多导致多地出现灾情。广西省岑溪市、江西省新余市、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广东茂名市、湖南省湘潭市洪灾严重。
2012-11-30 15:29:22
- 郑江平:
2012年国外十大天气气候备选事件
1.年初百年罕见寒流暴雪横扫欧亚,600多人失去生命
1-2月,欧洲中部和东部出现罕见寒流暴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百年来最低温度,导致交通中断,大量航班延误。此次暴雪天气共造成东欧逾650人死亡,其中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死亡总数超过300人,波兰死亡107人。
2. 10月底最晚飓风"桑迪"登陆,美国遭重创113人死亡
"桑迪"于10月23日早晨(北京时,下同)在牙买加金士顿南偏西大约600公里的加勒比海海面生成,并加强为二级飓风,25日穿过古巴东部进入大西洋。30日7时50分前后,"桑迪"以一级飓风的强度在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附近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6米/秒,相当于风力12级的台风)。美国全境因飓风"桑迪"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13人。根据美国灾情数据库分析,"桑迪"是1900年以来造成损失过百亿(美元)的登陆美国最晚的飓风。
2012-11-30 15:29:38
- 郑江平:
3. 7月俄罗斯南部遭强暴雨袭击,171人丧生洪涝灾害
7月8-9日,俄罗斯南部遭暴雨袭击并引发洪水,造成3.4万人受灾,171人死亡,5000多栋房屋被洪水淹没,电力、天然气、供水和交通系统被毁坏。这是当地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超过40亿卢布。
4.今年暴雪暴雨轮番袭击日本,灾害损失惨重
年初,日本大部地区连降大雪,北海道、秋田、山形和长野各县以及京都府共7个观测点的积雪深度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北海道新筱津村的积雪达213厘米。青森市酸汤最大积雪达439厘米(常年值291厘米),鸟取县大山町积雪277厘米(常年值114厘米),富山市的积雪82厘米(为往年积雪深度的4倍)。全国共有103人死于积雪压塌房屋等暴雪引发的事故,另有663人重伤,879人轻伤。7月12-16日,日本九州北部遭到特大暴雨袭击,导致熊本、大分、福冈等县相继发生河流泛滥及山体滑坡,造成至少30人死亡,数十人失踪,3万多户家庭被迫疏散。
2012-11-30 15:30:04
- 郑江平:
5.夏季美国经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高温干旱煎熬
6月,美国中部、西北部和东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与此同时,美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中东部普遍偏高2~4℃,部分地区还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从夏季开始到9月美国经历了逾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情,8月20日,美国本土48个州已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遭遇了中度以上干旱灾害,给美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6.全球CO2浓度创新高,气候变暖加剧,北极海冰面积创新低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2011年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90.9ppm,这一数字相对于1750年的水平增加了40%。由于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9月是1880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9月。全球变暖加剧北极海冰融化,今年9月16日北极海冰面积为3.41百万平方公里,较近31年同日平均海冰面积(614万平方公里)减少273万平方公里,是有卫星观测纪录以来的最低值。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导致春季欧亚极寒及近年来我国低温冷害事件频繁发生。
2012-11-30 15:30:29
- 郑江平:
7.春季龙卷风频袭美国致近百人死亡
春季,龙卷风频袭美国,造成近百人死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其中,3月2日,美国中西部及南部多地接连遭遇两轮龙卷风袭击,共造成5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4月5日,美国西南部遭到多股龙卷风袭击,造成至少1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数百趟航班被迫取消。
8.春夏朝鲜半岛高温少雨,旱灾历史罕见
5-6月,朝鲜半岛累计降水量78.9毫米,比常年同期(228.7毫米)偏少65.5%,朝鲜和韩国降水量均为1979年以来同期最少;同期,半岛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0.6℃。高温少雨造成朝鲜和韩国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旱灾,半岛西海岸多地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导致产量下降。
2012-11-30 15:30:49
- 郑江平:
9.3月多次太阳风暴袭击地球,通讯和卫星信号接收受影响
2012年太阳活动进入高年,太阳爆发活动频次和强度以及对地球的影响程度都显著增强。3月份爆发了多次强太阳风暴,引起了强太阳质子事件、大地磁暴和电离层暴等恶劣空间天气事件,导致短波通讯和卫星信号接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低轨道运行的大型航天器轨道高度明显下降,对航空航天和通信导航定位等现代高技术系统也产生了严重影响。
10.5月下旬强降雨使亚马逊河流域遭遇50 年一遇洪水
5月21日,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强降雨引发50年不遇的洪水,造成49个市和7.7万多个家庭受灾。亚马逊河主要支流内格罗河水位接近历史最高纪录,阿纳芒市、卡雷罗市和巴雷里尼亚市的房屋基本被淹没。
2012-11-30 15:31:05
- 郑江平:
11.雨季南亚强降雨不断,数千人因灾死亡
6至10月,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遭遇强降水及其引发的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衍生灾害袭击,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6月23-27日,孟加拉东南部连续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灾害,造成5万人受灾,至少100人死亡。7-9月,印度多地频繁遭遇强降水袭击并引发洪水,导致逾300人死亡。8月22日,巴基斯坦西北部、东部和北部部分地区遭到暴雨和洪水侵袭,造成至少32人死亡。9-10月,巴基斯坦由于持续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455人死亡,超过600万人受灾。9月6至8日,越南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造成29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4130亿越盾。
12.3月中旬强沙尘暴席卷沙特和也门,交通运输受阻
3月15-19日,沙特阿拉伯遭遇2012年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天气,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19日,也门11个省遭受强沙尘暴袭击,部分地区能见度仅为200米,首都机场取消所有航班。
2012-11-30 15:31:29
- 郑江平:
13.强降雨让尼日利亚遭遇40年来最大洪灾,联合国施以援手
7-10月,尼日利亚因连降暴雨引发洪水,洪灾已导致363人死亡,61万幢房屋被毁。该国36个地区中的33个受到洪水影响。由于居民63%的饮用水和做饭用水都来自家边的溪流或是无保护性的水井,洪灾造成生活用水受污染严重,居民获取清洁用水成大问题,传染病正在抬头,对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14.菲律宾暴雨引发泥石流夺25人生命,150人下落不明
2011年12月16-29日,受台风"天鹰"影响,菲律宾南部遭受多次暴雨袭击;2012年1月5日凌晨0时01分与棉兰老岛邻近的达沃东方省发生3级地震。受大雨和地震影响,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东南部一矿区发生泥石流,造成至少25人死亡,150人失踪。
2012-11-30 15:31:48
- 郑江平:
15.8月3个台风连袭菲律宾,逾百人丧生
7月31日-8月3日,菲律宾遭受台风"苏拉"影响,引发连日暴雨和泥石流,造成37人死亡,财产损失超过2.4亿比索。8月6-8日,受台风"海葵"影响,菲律宾首都大马尼拉及周边地区暴雨成灾,造成至少85人丧生。8月15-16日,菲律宾北部山区遭受台风"启德"影响,暴雨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至少4人丧生。
16.春季英国南部发生近36年来最重干旱,17个郡用水紧缺
4月,英国南部遭遇自197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3500万居民日常供水受到影响。整个英格兰地区都属于干旱区,威尔士南部和中部地区的17个郡将被确定为"水紧缺"地区。
2012-11-30 15:32:04
- 郑江平:
以上是对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备选事件简单介绍,真诚地希望媒体朋友对这次评选活动给予关注。谢谢。
2012-11-30 15:32:20
- 主持人洪兰江:
谢谢郑江平副司长的介绍。从2007年开始,中国气象局每年举办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目的在于广泛宣传和普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侯变化的知识,同时提高全社会防御减轻气象灾害和适应减少气侯变化的意识,提供公众避险的能力,降低和预防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刚才郑江平已经介绍了由我们气象专家结合天气气侯事件的极端性以及灾害影响的范围,初选了国内外十大天气气侯事件各16个,接下来通过媒体进行投票,希望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给予高度关注,并及时报道,引导更多的观众参与评选活动。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2012-11-30 15:32:37
- 人民日报记者:
我提两个问题,一个是刚才郑江平副司长介绍今年云南仍然少雨,受到干旱的干扰,请问一下国家气侯中心专家具体成因;另外一个问题,党的十八大对气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想请问一下,气象部门今后重点采取哪些措施落实十八大精神,继续提高气候灾害的防御能力?
2012-11-30 15:47:08
- 艾婉秀:
云南干旱这些年影响比较大,但是从原因分析来看,我们通过系统分析,云南自身从降水时序来看是降水偏少的阶段,降水持续处在偏少的现象里面,主要造成的降水偏少的气侯背景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最近这几年季风比较弱,影响这个地方季风比较弱,输送水气比较弱,云南季节性变化跟我们平常处在东半部感觉不一样,分干季和湿季,一年两个季,我们是四季分明,而云南降水雨季非常突出,一般是在5到10月份,如果5到10月的阶段里面降水非常少的话,对于渡过干季的情况确实不是特别有利的。
还有一个原因,云南这个地方土质跟我们东部地区不一样,特殊的地形造成它的降水虽然在雨季降水非常集中,降水量比较大,但是蓄水程度来看,也不太容易蓄水,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它这个地方容易特别在干季的时候出现季节性的干旱,也是对这个地方发生干旱比较重要的原因。所以从这几年情况来看,云南的干旱实际上还是季节性干旱偏重一点。夏季的旱也有,像今年,在雨季来临之前,像今年的5月之前,5月26号之前,雨季没有到来的时候,旱情也是非常严重,一旦季风上来了,降水一到了,降水集中期开始以后旱情能够迅速得到解除。
2012-11-30 15:47:52
- 主持人洪兰江:
第二个问题请郑江平副司长来回答。
2012-11-30 15:48:20
- 郑江平:
中国气象局党组对全国气象部门的学习贯彻落实和宣传十八大精神做出了专题安排和部署,十八届中纪委委员,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及时传达了十八大一中全会的精神,中国气象局党组专门召开了党组专题学习会议,来研究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部署安排。同时,中国气象局也组织了全国气象部门司局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局机关组织了专题报告会,各地气象部门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安排部署,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高潮。十八大提出的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下一步气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一是要加快能力建设,首先是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重点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信息化的水平。二是着力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时效性。
第二个工作重点还是要切实履行职能,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气象防灾减灾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气象灾害的风险的监测、识别、防范应对、应急处置包括风险转移的管理的水平。重点还要加强在社区、乡镇、村级基层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的建设。
第三个要继续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提高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的强大合力。另外,中国气象局还在人才、科技、政策法规保障相应各方面都做出专题的研究和部署,推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当前,全国气象部门也是把学习贯彻和宣传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
2012-11-30 15:48:43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出现了大雾天气,对交通和航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请分析这次大雾形成的原因?针对这次大雾天气,我们气象与交通部门有没有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2012-11-30 15:49:07
- 郑江平:
首先,大雾天气发生的原因是有三个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地面水汽比较充足,大雾经常高发于雨雪天气之后。第二个是地层气温比较偏低,因此大雾天气经常始发于夜间和凌晨。第三个是大雾持续的条件,也就是在空气条件比较弱,在无风的条件下,大雾不容易消散,这也就是造成我国中东部地区,秋冬季大雾高发的原因。近期黄淮、江淮、江南大雾天气正是符合了这些条件。对于冬季的雾霾天气监测预警工作,气象局高度重视,首先我们做好了对大雾天气早监测、早预警、早防范,各级气象部门一直在秋冬季把大雾雾霾天气监测预警作为预报服务工作的重点来关注的。
第二,对于大雾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我们与交通运输部包括各级地方的气象部门,加快推进我们公路干线交通气象保障性的建设,来整体提升我们交通气象服务工作,目前我们还在发布的干线的气象预报,并与交通部门联合发布,我们将通过系统建设来提升预报预警的水平和能力。
第三,目前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交通部门、公安交管部门合作联动,形成应对大雾天气的应急联动机制,我们针对前期工作已经和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和公安部交管局进一步协商和商讨,根据提前监测预警,及时采取应急预案,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准备,公安部门根据我们发布的预警,及时地启动灾害性天气的交通应急管理机制,实行紧急交管管控措施。近期我们还会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进一步协商合作,防范秋冬季不利天气造成的交通影响。
2012-11-30 15:50:07
- 新京报记者:
今年11月我国北方出现了极端天气,华北、东北出现了寒潮,很多地方降雪达到了历史记录极值原因是什么?是否十分罕见?今年冬天是否是冷冬。第二个问题,普通老百姓理解在全球变暖情况下,怎么还会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
2012-11-30 15:50:22
- 主持人洪兰江:
11月份我国东北降水还是非常普遍的,郑司长介绍了11月份降水偏多的情况,通过我们专家分析有几个原因,首先第一个原因,在今年西北太平洋这个地方海温异常偏高,偏高幅度比较罕见,上空环流导致向东北大部输送了水汽非常充足,这是第一个造成水汽非常充足的条件。第二个原因,由于寒流造成了阻塞的形成,高北下来的冷空气很频繁,从刚才介绍情况可以看到,造成我们国家偏北地方温度异常偏低,也是冷空气影响造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影响下,有冷空气和水汽输送,造成了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这种异常情况刚才郑司长前面介绍的情况来看,确实造成了非常极端的情况,比如说降雪,鹤岗的降雪是51年以来最多的,极端情况还是非常明显的。这是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2012-11-30 15:50:52
- 艾婉秀:
第二个问题,关于你说今年天气寒冷,是不是一个冷冬的问题。我国四季比较分明,偏北地区早已经入冬了,出现这样的冷空气的事件也是正常的。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天天都暖、四季不分明,而是以全球平均温度来看、从变化趋势来看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这个上升的趋势过程当中,季节变化依然是存在的,起伏波动也是存在的,温度也会有高有低。冷冬一般是这个冬季过了以后,在天气实况已经出来了,我们把全国平均温度跟历史来比、跟冬季平均值来比,才能做出判断的。现在说今年是不是冷冬还太早了,因为实况还没有出来。
2012-11-30 15:51:43
- 主持人洪兰江: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11-30 15:53:07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介绍情况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本次发布会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 王秀文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 艾婉秀
与会记者翻阅相关资料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提问
与会记者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相关新闻:
- 三年用人需求增长八成 气象人才面临较大缺口
- 气象组织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
- 中国气象局: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将加强
- 世界气象组织称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出现可能性很小
- 冷空气带来强降水 广州拉响入秋首个寒冷预警
- 徐家汇观象台将打造气象博物馆 供市民参观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郑江平介绍情况
中国网 张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本次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 王秀文
中国网 张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 艾婉秀
中国网 张琳
与会记者翻阅相关资料
中国网 张琳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新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琳
与会记者
中国网 张琳
中国气象局2012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