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于2012年12月18日(周二)上午9:30在好苑建国酒店二层大会议厅(建国门内大街17号)举行“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并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活动描述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于2012年12月18日(周二)上午9:30在好苑建国酒店二层大会议厅(建国门内大街17号)举行“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并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谢寿光:

    尊敬的陆学艺教授、李培林教授、陈光金教授和张翼教授,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一年一度,媒体是有期待的,皮书系列里的核心品牌《社会蓝皮书》2013年的社会形势分析预测现在在此正式发布,作为这部蓝皮书的出版者,我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以陆学艺、李培林教授为首的《社会蓝皮书》的研发团队表示祝贺,向长期关心《社会蓝皮书》成果发布的海内外的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12-18 09:13:03

  • 谢寿光:

    2013年的《社会蓝皮书》是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大背景下发布的,中央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2013年的经济工作,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不只是经济工作,对整个明年的工作做了全方位布局,涉及到非常大分量的就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内容。所以这部《社会蓝皮书》是我们课题组的专家长期观察中国社会进程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报告,到今天我们已经正式出版了22本,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能够持续坚持22年,足见它的分量和价值,所以它不仅仅是对当下的社会建设、社会发展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它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的长期观察分析的一种非常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所以,这部新的研究报告到底有什么内容,有什么新的发现和大家分享,我们今天请了这四位领先原创这部蓝皮书的专家。我也不再念了,因为他们都是名人,等他们作报告的时候再介绍他们的身份。首先有请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社会蓝皮书》的主编李培林教授作专题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经济增长趋缓中的社会形势”,这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新闻题目。大家欢迎。

    2012-12-18 09:34:54

  • 李培林:

    今年社会蓝皮书总报告是由我们的陈光金副所长执笔撰写的,他一会儿会对今年社会形势的一些要点进行一些系统的介绍。我在这里先对今年的社会形势一些大的趋势做一个介绍。

    经济增长趋缓的形势非常明显,今年GDP的增长率已经下行到近若干年来的一个低点,这主要是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但是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讲,经济形势是社会形势判断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但是今年也有一些和往年不同的特点。最重要的一点,就业形势意外地未受到严重的冲击,我们还记忆犹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有2000多万农民工失去工作返乡,所以这次经济增长形势下行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就业形势会不会由此变得严峻。但很意外的是,今年的就业从统计和各种观察点的数据来看,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

    2012-12-18 09:35:33

  • 李培林:

    国家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左右,但是这个登记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并不包括农村户籍的从业人员,如果包括了农业户籍从业人员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估计现在在5%,所以这两个数据,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已经非常接近。

    第二,最低工资水平意外地仍在上涨,一般在经济形势下行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会变得严峻,而且工资水平会受到影响,但是这一次从2012年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看,仍然在普遍的上涨。

    第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意外地未呈现通胀的压力。因为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各界最担心的就是出现经济增长下行而物价上涨的所谓滞胀局面。但是从目前来看,CPI在近若干月来一直在下行,前9个月已经下行到3%以下,特别是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的肉禽等制品现在也处在一个下行的趋势,特别是临近冬季,本来蔬菜和肉禽是很容易上涨的,所以这也是对稳定社会形势有利的因素。近12月来,CPI基本上是持续走低,所以国家控制物价的宏观目标还是基本得到了实现。

    2012-12-18 09:39:26

  • 李培林:

    第四,区域性的增长格局继续发生转折性变化,这个转折性变化说明为什么就业没有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一方面区域增长格局来看,虽然东部地区经济下行比较明显,但是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在高速增长。中部和西部绝大部分省份仍然在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些地方吸纳了就业。另一方面,我们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目前在持续下降,这两个因素造成我们在就业市场上没有出现原来预期的那种严重的局面。居民的收入增长格局最近发生了一些转折性的变化,首先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近十年来首次超过了GDP的增长。也就是说在2002-2011年的十年间,GDP名义增长了292%,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长了62%,都是低于GDP的增长,但是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了。另外,农民收入增长将连续三年,今年是连续第三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这也是意味着整个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发生一些转折性的变化。从区域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来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辽宁、内蒙、陕西增长速度走在全国的前面,而北京、上海、广州的增长在全国各省市区里是排在后面的,这种区域格局的变化也是对收入格局的转折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2012-12-18 09:42:14

  • 李培林:

    第五,社会保障覆盖面在迅速扩大。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险,已经通过四种制度覆盖了全民,也就是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部分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现在国家用这四种制度基本上使医疗保险覆盖到全民。当然,不同制度之间保障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大概全国平均报销的比例只在30%多,所以现在正在普及大病医疗保险补充这些比例较低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发展也很快,理论上讲,现在养老保险也已经基本上覆盖到80%以上的居民,这是近几年来社会保障取得的迅速进展和重要的成就,因为中国是一个数千年来农民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的一种局面。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险出现了千年未有之变化,到今年年底农村养老保险可以覆盖到全国80%以上的县,现在的水平还很低,按照国家的规定,农村农民超过60岁以上的,每人每年享受600块钱,但是农民还有土地、还有实物收入,所以对保障基本生活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2-12-18 09:45:12

  • 李培林:

    第六,减少贫困还是我国长期的“硬任务”。(图)这个红线表示着历年来贫困标准的变化,也就是说贫困分国别标准和国际标准,国别标准,我们改革开放最初的时候是非常低的水平,曾经是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块钱,后来增加到400块钱,增加到600块钱,增加到800块钱,到2008年大概增加到1200块钱,也就是说我们把当时的贫困县和农村的低收入县合并。到2011年国家制定了新的标准,扶贫标准提高到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照这个新的标准,大概现在农村还有扶贫对象1亿2000多万人,这2300多元的标准,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和联合国国际上制定的国际贫困标准已经非常接近了。所以我们说减少贫困还是中国长期的“硬任务”,也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的规划。】

    第七,人口结构快速变动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中国由于采取了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所以人口结构在短短的将近30年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时候,中国是非常年轻的人口,现在已经变成了陀螺形的,代表着我们仍处于人口红利时代,这个红利时代即将结束。到2020年的时候,整个老年人口会快速增长。我们现在预计,到2015年,也就是说“十三五”规划开局的时候,整个国家会出现人口结构变动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的年增量将在那个点从每年的正增长变为负增长,而老人加上小孩的社会负担系数从过去占人口的比重一直下行转为开始上涨,所以人口老龄化将是今后若干年来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变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现在先对这些大的去实现做一个介绍,谢谢大家。

    2012-12-18 09:46:08

  • 谢寿光:

    非常感谢李培林所长,其实他对七大趋势,每一个点都可以做深入的思考,而且可以做更多的阐述,指出了当下中国社会整个发展的趋势性的东西。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也是我们这部蓝皮书新上任的主编陈光金教授,请他对蓝皮书的创新点给大家做一个全面的介绍,他的报告是有题目的,有请陈光金教授。

    2012-12-18 09:49:40

  • 陈光金:

    各位老师、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代表课题组,今天上午就2012-2013年《社会蓝皮书》的一些主要的发现或者观点向大家作一个通报。刚才李培林教授对一些重大的趋势性问题已经做了分析了阐述,其中有些内容我这里面可能也有所涉及,我尽量简单一些。

    蓝皮书首先的惯例是对经济增长的形势做一个分析,刚才李培林教授已经做了很好的解说。我们第一个总的判断,中国的经济超快速的增长,9、10%的增长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下一步进入到平稳较快增长的新阶段。我们作出的这个判断当然有很多依据,大体上从去年到今年经济增长的整体形势几个方面做简单的支撑。首先可以看到,GDP季度环比的变化,前三季度基本上是稳中有分的趋势,年中的时候国内外也有很多评论家、观察家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长不表示乐观,认为可能会有很大的波动。但是总的来讲,中央提出的8%左右的增长速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投资。中国区域不平衡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导致不平衡的一个方面是投资的区域不平衡,近两年看,这种不平衡正在打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年民间投资不包括农村家庭经营的投资部分,实际上也就是民间资本的投入、固定资产投入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入的速度。其次,从区域来看,西部和中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从绝对量上,东部地区的固定投资总额还是分别大于中部和西部,东部前三季度总投资接近14万亿,中部是8万多亿,西部是7万多亿,所以东部地区总量还接近于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稍微小一点。但是从区域市场来看,中西部未来的投资增长趋势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从去年以来就开始比较明显了。

    2012-12-18 09:50:54

  • 陈光金:

    物价问题,正如刚才李培林教授提到的,中国2012年的物价总体趋势是稳中有降,这也保证了经济速度减缓以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潜力的保障。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像肉禽制品、粮食和蔬菜这一块总的趋势是下行,其中蔬菜波动比较大。对于城市居民来讲这显然是一个有利的现象,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粮食和其它大宗农副产品的下行对于农民的增收来讲是一个不利因素。

    2012-12-18 09:54:17

  • 陈光金:

    第二,就业问题,正如李教授提到的,今年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并未导致就业的大幅度波动,跟2009、2008年不一样,2009年的时候我们都说农民工大批返乡,今年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了,但是农民工的就业并没有明显减少,相反是有所增加的。从城镇新增就业来看,前11个月新增就业1200多万人,在这个增长里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投资增长比较快,所以就业的增长和稳定的增长的主要一点是,由中西部增长作出的贡献。西部增长了11%,中部增长了4%,但是东部正好相反,减少了0.2%。农民工形势整体上是比较好的,有关部门的监测表明,外来务工人员仍然呈增长的趋势。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前两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紧张,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今年经济增长虽然是放缓的,但是大学生的就业紧张形势同样有所放缓,同时我们会发现今年大学生的就业机制相比往年有所转变,这个转变就是过去我们可能说大学必须要解决大学生出门的时候就要签约,所以大学都有一个签约率,很多大学的签约率都有水分,导致这样那样的压力。今年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从人事上来说增长了20%多,与去年同期。另外一个好的消息是,2011年以前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毕业生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比都是小于1的,今年总算是大于1了,大学生将来在就业方面改变自己求职模式,毕业和失业问题会大大减轻。2011年是0.85的比值,这个数越小,表示求职人数越多,岗位越少。这个数越大,表示空置岗位越多。目前来看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格局仍然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整个劳动力市场需求比较多的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这两大类部门,这两大部门的就业用工需求占了66.4%,接近2/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很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还没有缓解,监测表明,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例都比较大,超过2,有的接近3。今年的劳动就业总的来讲国家还是继续实施了就业优先的战略,追求体面劳动这样一个目标的实现。

    2012-12-18 10:05:34

  • 陈光金:

    第三,收入分配的总体形势继续有所好转,同时居民的消费业在继续增长。从收入增长来看,2012年的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是9.8%,农村实际增长12.3%,这两个数都大于GDP的增长,就像刚才李教授提到的那样,这是我们国家目前比较好的形势。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去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幅度要远远大于城镇居民,但今年这个差距有所缩小,所以反过来,我们认为有可能出现城乡收入反弹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农民收入结构里转移性收入增长比较快,这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社会权利平等的,在转移性收入里除了农户相互之间的转移,比如馈赠、送礼之外,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对住户的转移支付。如果以今年前三季度于去年前三季度相比,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的收入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已经快于城镇居民,这个趋势是有利于缩小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占收入的比重,与农村居民收入中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之间的差距的,这个图也告诉我们,当然这个搜索还是比较缓慢,但仍然是一个收缩的过程。这也是这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重要结果。

    2012-12-18 10:05:44

  • 陈光金:

    最低工作水平在提升,这一点前面李教授已经提到了,我不多说了。全国到9月份为止,有18个省市调整了最低标准,平均增幅达到了19.4%,当然比去年的略微低一些,但是仍然是比较显著的增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看到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幅度比去年大得多,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在即有的基数基础上,20%的最低工资增长也推动着整体工资水平的上升,从而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得更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增长,但我们也注意到,这个增幅是低于2011年同期的,(图)这里面说明什么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呢?我们现在在讲要推动经济增长,一方面是要调整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加快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从现在来看这个工作的难度还是挺大的。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同时,他们的现金消费支出也在增长,这里面有一个反差,城镇居民的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的实际增长,今年的增幅要大于去年,但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今年实际现金消费支出增幅小于去年同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农村的消费也可能与城市化加快有一方面的联系,但是如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

    第四,社会保障继续完善,教育卫生事业也在继续发展。前面李教授已经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在这里也不再多说了。这里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有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今年国家的目标是全部的县级单位都要进行试点,前面李教授提到80%,这是上半年的数据,从全年来看是有望实现所有县级单位都纳入试点范围。纳入试点范围并不是说县级范围内所有人都能够被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覆盖,目前来讲,到6月底参保人数只有3.6亿人,也就一半多一点。二是大病保障,这块发展比较快,还有报销水平也在提高。三是农民工的参保也在增长。四是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进行的力度比较大,1-10月份开工了722万套,建成了505万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也在提高。公共财政民生支出再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支出累计8万多亿,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1%。在这里我们可以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都以20%、30%的速度在增长,这是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的趋势。而且要看到2012年到9月份为止,以前都是全年的数据,第四季度肯定还会有新的人数加进去,所以增长的趋势会更加明显。这两个图表示的是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增长的整体趋势。

    2012-12-18 10:06:59

  • 陈光金:

    第五,社会管理改革创新也在深化,其中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组织发展正在成为两个重点。户籍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一个推进是国务院办公厅2月23号发布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二是在组织管理方面,主要在入口上做了一些突破,由民政部门对那些找不到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进行直接登记。截止今年9月份,国家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已经达到40多个。

    第六,社会心态较为平稳。总体生活满意度稳中有升,从2010-2012年是有升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也做了一个分析,哪些因素有关,个人生活就业、消费和物价这些方面是最重要的影响人民生活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包括贫富分化、社会稳定等问题的认知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社会分歧和领土争端,从他们的调查来看,首次跃居关注榜的前十位,今年领土的问题确实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当然还有其它一些方面,总体上来看,今年社会心态是较为平稳的。

    2012-12-18 10:08:47

  • 陈光金:

    第七,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和挑战。这里面我只是稍微点一点,因为时间关系我不展开。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较艰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待增强,这里面包括很多细节问题,在这里不一一解释。二是各种社会不平等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前面讲到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在这里面我们看到整体上都在增长,但是在这个增长的趋势之下,不同的群体增长的幅度是不一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不同群体的覆盖,以及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是有差距的。当然我们最关注的还是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三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劳动就业培训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要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对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培训就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事业。四是劳动关系的竞争问题还比较突出,据全国总工会的统计,1-9月份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这应该是人保部的资料,受理的是48万件,同比增长接近12%。五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扩大,体系整合、水平提升的压力仍然比较大,这个压力一方面是有我们经济增长国力支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涉及到我们如何来看待社会保障水平提升与效率公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这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六是社会管理和改革创新刚刚破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而且在现实的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过程当中,我们仍然会发现一些方向性的扭曲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实践当中加以探索和解决。七是目前中国的社会矛盾仍然是多发时期,群体性事件具有了新的特点,哪些新的特点呢?比如空间上,在向东部延伸,原来中西部比较多一些,东部少一点。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特征,比如说在时间上也在拉长,在规模上有所增大等等一系列新的特征。另外,有学者通过多年研究发现,目前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有三个焦点问题,征地拆迁、劳资关系和环境保护,征地拆迁导致的群体性事件占到一半左右,环境污染加上劳资关系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占到30%左右,其它的占20%左右。在这里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问题。还有一些其它问题我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2012-12-18 10:09:28

  • 陈光金:

    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展望,大概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考虑:一是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觉得保持8%,对于下一个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是有可能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们的GDP要翻一番,如果我们这个保持GDP年均增长达到8%的话,这个目标是不难实现的。二是加快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向技能转化,就是要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技术水平。三是加快调节收入和利益结构的步伐,加快收入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从根本上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早上我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听了中央广播电台的消息,好像今年收入改革又要延后,这里面表明改革还需要我们加大力度,要有大的政治决心,要凝聚社会的共识,在这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尤其是各个利益主体参与收入分配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四是要继续加快城市化进程,包括深化户籍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经济学家估计,城镇化水平增加一个百分点,消费可以增长1200亿的幅度。五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这里面我觉得很重要的是除了制度全覆盖之外,如何实现尽可能广泛的人口的覆盖以及相关制度之间的整合衔接,还有适度提高保障水平,是下一步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方面。去年还是前年提到制度覆盖的时候,我这个话成了网上拍砖的十大说法之一,大家可能有一些误解,制度全覆盖和人口全覆盖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今天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在网上我成了“十大人物”之一,挺奇怪的一个事情。六要继续改革公共财政体制,要加大民生和社会发展投入的力度,从现代国家的公共在民生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额一般是50%、60%的比重,中国目前30%多,这方面的空间还比较大。七是要加大环保问题的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体格局,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影响我们的环境本身,以及我们的后代,而且目前它就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最后还要继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2-12-18 10:12:04

  • 谢寿光:

    感谢陈光金教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把这部蓝皮书里创新性的亮点给大家点了题,不可能全面展开,所以媒体也可以进一步深入的做一些采访。下面有请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做专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2-12-18 10:16:35

  • 陆学艺:

    现在对于城市这块大家很关注,农村的形势怎么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事情,中国即使到现在,农村的形势还是全国形势的基础,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讲还是从社会方面讲。所以十六大的时候就提出来“三农”工作是我们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农村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得很好了,二是农村的社会的形势也逐渐好转,特别是近三年,城乡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2012-12-18 10:17:36

  • 陆学艺:

    2013《社会蓝皮书》里有三篇是专门关于农村问题的,我就中国的粮食形势给大家说一下。今年9月份我到黑龙江看了一次,看了和听了关于黑龙江省跟东北粮食这几年的变化,我觉得这是听到的、看到的,黑龙江东北农业大丰收了,看到以后很高兴,所以我写了这篇东西。我想给大家说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粮食生产的格局9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或者根本性的变化,原来我们说叫“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熟了以后,全国就足够了,自清代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了。现在一直到80年代格局都是这样的,因为东北虽然有大量的土地,有很好的农业资源,但是由于开拓的时间晚。从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在东北找到了产作物,原来讲东北是高粱跟大豆,现在到东北去,正因为这两个东西比较低产,从80年代后期、90年代,改种了高产的玉米,特别是改了水利之后,又种了大米,现在大家都在吃东北大米。东北以黑龙江为主,黑龙江、吉林、辽宁加上内蒙古的东部,实际上是一个东北大平原,现在开拓出来潜力大了。我把这三省一区的情况对照了一下书上的这张表,1978年的时候,三省一区的总产量是4069万吨,总体占全国13.35,而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加起来占了全国的22.9。但是到1989年的时候有变化了,到1999年、2000、2001年已经接近了,大概2003年的时候,黑龙江三省一区已经超过湖广了。到2001年,东北四省区占全国23.04%,广东、广西那边只占14.54%,今年的数目已经出来了,今年东北四省区占23.24%,湖广只占14.5%了。

    2012-12-18 10:21:58

  • 陆学艺:

    我看整个的趋势还在变化,情况大概是这样,主要是两条,一是原因我也分析了,在书上也有,东北这几年国家大量的投入,东北人少地多,全国的平均是一亩四分地,在黑龙江那边,人均还有4-5亩,再加上这几年国家有的投入,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它的农垦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一般种的庄稼,包括新疆,农民的庄稼如果是这么高的,农垦的庄稼矮一点,产量低一点。东北垦区不一样,农厂种的地比老百姓种的好,因为农厂有双层经验。80年代农村改革的时候集体经营这块保留,农村个人经营,集体的积极性和个人的积极性,这两个积极性同时发挥作用。它搞的统分结合非常好,另外再加上国家大量的投资,它的拖拉机我都没见过,虽然我是搞农业的人。当年农村的拖拉机,过去是75马力的东方红拖拉机就很了不起了,现在他们是570马力的拖拉机,所以它的深耕能耕到45公分以上,现在我们马拉的拖拉机只能耕2、3层,它能耕到1尺2。这几年黑龙江的粮食,这个省原来在全国是不占重要地位的,现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第一,超过了河南,因为黑龙江的人口少,只有河南的一半不到,所以供应的商品粮是全国最大份。

    生产格局有这么一个变化,80年代的时候,当时的铁路运输很繁忙,南方的大米小麦往北方运,东北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城市人口多,所以要运去。但是它的煤、油要往南运。现在这个情况改变了,煤、油还在运,油是通过石油管道,但是现在加上了粮食。今后我看这个题目应该改,叫“东北熟天下足”。

    2012-12-18 10:25:33

  • 陆学艺:

    第二,今年实现九连增,而且增的还不少,我觉得还是有余地。虽然我们的粮食九连增了,但是我们的粮食供给已经很紧了。可以给大家说一个大致的趋势,包括今年九连增了以后,有关领导人在会上讲,我们现在是粮食、棉花、猪肉、白糖都是每年在进口,特别是大豆,我们现在每年大概进口6000多万吨的粮豆,主要是大豆,5000多万吨,70%以上吃的油都是美国跟加拿大的转基因大豆。我们每年大概进口了6亿亩的农产品,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说低于90%的概率,还有一种是说人多地少,特别是缺水,进口粮食、进口土地、进口资源、进口水,我觉得现在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1996年的时候,当年的人均产量824斤,去年下来是848斤,超过了400公斤,但是你得想现在的生活水平比以前高得多了,所以说我们现在的粮食、油、棉花、糖、猪肉都是大量进口的。在这种天下太平的时候还没问题。从粮食大趋势来说,粮食九连增、八连增,实际上粮食增幅并不大,今年增得最多,但还是不够。但是看了东北的情况以后,如果要按照东北这几年的经验、条件和投入,还是邓小平当年的那句话,一是政策好了,按照政策执行的话,如果执行得好还是有潜力的。

    大致计算了一下,上海社科院的副院长前一段有一个说法,他说可能中国的人口到2025年达到14亿人口,如果按14亿算,要达到小康水平,技术提高的话,没有人均1000斤粮食是不行的,就需要14万亿斤,7亿吨,距离2025年还有13年,要增产1.1亿吨,我们解放以后从1亿多吨到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每增长1亿吨,平均12.6年,如果政策好、投入好,真正调动起来的话,我们国家还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还有13年。但是大的政策有问题,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看到,东北增长0.6-0.7亿吨是可能的,但是光靠东北是不行的,要靠全国。现在我们这个大政策里粮价太便宜。我最近看了一个材料,1978年的时候,浙江省的粮食总产量跟黑龙江是一样的,33年下来,浙江省的粮食从1990年以后年年在降,国家对他也没有要求。浙江人很会算计,不光是农民算计,干部也算计,所以种经济作物,种蔬菜、种水果、种树,就不种粮食了,现在跟黑龙江的差距能差到八倍。如果我们今后在这些大的政策上,还有一个事情也要说一下,我们这十年来,十年前如果说一户农民种六千亩地,养三口之家、四口之家还能混,还能解决温饱问题,基本生活温饱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这个粮价基本上不动,现在两个劳动力,一家四口种6000亩地,没有一个人出来打工就没法维持了。所以你看总收入里接近一般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很少,而且还是维持原来。从这两个例子来说,国家从大政策来说应该调整粮价来解决这些问题。

    2012-12-18 10:42:03

  • 陆学艺:

    总体来说,我们是九连增了,农村形势也好,这几年农村的社会建设方面、社会管理方面作了很多工作,社会是稳定的。但是这些大政策,城乡政策、工农政策,还有一个剪刀差问题,这些问题是要解决的。就讲到这儿。

    2012-12-18 10:42:31

  • 谢寿光:

    感谢陆学艺教授就他长期对农村的观察,特别是对粮食问题做了一个专题的报告,其实媒体还有很多新闻资源是可以深挖的。最后,请社会学研究所的张翼副所长就关于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健康与照料安排做专题报告。

    2012-12-18 10:42:44

  • 张翼:

    谢谢大家。这个报告实际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再现,也是在公开场所第一次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给大家做一个报告。从这次普查数据的详细划分来看,今年我们国家的出生率比原来预计的要低很多,而老龄化的水平比原来快了很多,在这个情况下中国的老龄化速度比原来预测的速度又加快了很多。在这个趋势下看全国的养老,基本上现在90%的人是依靠家庭养老的,在养老过程中有没有65岁以上的老人或者有几个65岁以上的老人在家里住呢?实际上会对家庭的养老安排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由于人口流动的存在,可以看到有一个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户在全国来看是城市低于镇,镇低于农村,因为大量农民工已经进入到城市,所以把老年人逐渐留在农村,在将来的发展趋势中,越来越多的老人会被留在农村,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大的趋势。有两个以上65岁的老人,也是农村高于镇,镇高于城市,但是由于农村的死亡率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65岁以上家庭的老龄户在农村里占非常高的趋势。有3个以上65岁的家庭户在总的数当中占的比较低,因为我们国家人均寿命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是说有一个年龄很大的老人存活数在整个家庭里占的比重还比较低一点。合计来看,城市在这里面是最低的,镇相对比较高,而农村里有25%或者26%的家庭是有养老的家庭。

    2012-12-18 10:42:59

  • 张翼:

    空巢家庭的增长是我们国家近些年来最重大的变化,原来我们国家空巢家庭,尤其是中年的空巢比较多,但是现在是老年的空巢比较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把一个空巢和两个空巢加起来,占65岁以上老人家庭户的比重达到22%。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已经增长到了31.77%,相当于32%,也就是说十年时间里老年空巢家庭的数量在我们国家增长了十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未来我们国家的人口政策不变化的话,将来会加速进入老龄阶段,因为50年代出生的人、60年代出生的人如果进入到老龄阶段以后,他们每年净增加的数量会大大超过40年代以前的寿命。在这种情况下,将来中国的养老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种养老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看一下现在中国家庭里人的健康程度就可以知道,年龄越小的老龄人当然是比较健康的,年龄越大肯定越不健康,发展趋势基本是这样。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女性感觉自己健康的比重在各个不同的年龄段里都要比男性低一些,也就是说女性的人均寿命长于男性,但是她自己感觉自己健康的比重却低于男性。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里面,女性不能自理的比例,伴随着她们年龄的上升就会快速增长,一旦到80岁,女性不能自理的比重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势必要把家庭的劳动力拉回家里照顾他的父母亲,如果我们国家不增加一个保险,也就是老年护理保险的话,将来中国老年护理的压力会让整个家庭负担非常大。比如说60年代出生的人跟70年代出生的人进入到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情况下他们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照顾父母亲,如果照料的话,劳动力市场的参与率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强烈呼吁中国从现在开始建立老年护理基金,从这个基金里拿出钱来维持老年人的照料生活。

    2012-12-18 10:43:44

  • 张翼: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有配偶老年人健康程度比没有配偶的人好一些,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原来的养老主要依靠子女养老,在子女里主要依靠的是儿子来养老,也就是结婚的那个儿子,如果他的收入水平好,如果他自己的社会地位高的话,那他的父母亲活的寿命就长一些。但是现在由于子女与老年人分居的概率很大,因此有配偶的老年人主要依靠配偶在养老,未婚的老年人感觉自己健康的程度是最低的,从这方面来说,现在青年的未婚率在上升,但是从健康的角度讲,还是结婚的好。女性也一样,好在女性比男性依靠配偶的能力低一些,女性到晚年的时候自理的能力稍微高一些,但是依靠家庭其他成员经济供养的依赖度又大于男性。因此,中国未来老年人养老单纯依靠家庭养老的局面势必会被打破,但是依靠家庭养老的格局是不会打破的,所以社会养老的支持必须要增加上来。

    可以看到不同健康状况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中国老年人实际上没有闲着,他仍然在参与在劳动里面,只要他自己感觉健康,49%的男的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自己生活的,有33%的女的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来支持自己的生活。根据离退休养老金来支持的人数比较低,他在健康的时候医疗费用,养老里的护理费用比较低,靠养老金是能够过日子的。但是等到他的生活健康程度越来越下降的时候,他要依靠别人来养老时,我们可以看到他主要不是依靠他的养老金来养老,而是根据他的家庭其他成员来养老。从这里面可以看到,到不健康到生活不能自理里面,男的有60%的人是依靠家庭成员养,女的里面有77%的比例是依靠了家庭成员养老。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实际上增加了自己家庭的养老压力。所以我们就说,健康老龄化是很重要的,但是越健康,越护理得好,老年人生活的寿命越长,越长的话给家里带来的负担越重。因此,如果没有社会养老的介入,中国将来的养老负担会很沉重。

    2012-12-18 10:44:19

  • 张翼:

    农村的养老比城市养老情况更严重一些,虽然我们国家新农合的介入使农村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3岁,从71岁增加到74岁。但是由于农村里的低保广覆盖,现在虽然覆盖上了,但是老年人实际每月拿到的钱仅仅是55元钱,绝大多数地方省一级跟县一级的政府给老年人没有增加养老金。因此,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在农村里男的在整个年龄段里都是非常低的,连10%都达不到,女的连5%都达不到,基本上没超过3%。在这种情况下,退休金养老的现在的老年人基本上是无法依靠退休金或者养老金生活的。主要依靠谁呢?男的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90岁左右,80%的人要依靠自己家庭成员的人养老,女的有87%的人依靠家庭成员的养老,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是靠家庭成员的养老。在这种情况下,呼吁中国未来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实际上是把举民养老保险的额度提高,仅仅靠55元钱,近期可以让老百姓满意,但55元钱在猪肉价格的实际上涨,就等于是两斤猪肉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养老实际上太难,再加上药品价格太高,很多山区人住院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多偏远地区的老年人根本不能依靠住院来报销养老的医疗费。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负担的沉重化会使得农村的发展受到延滞,所以一定把这块加上。

    2012-12-18 10:46:42

  • 张翼:

    研究结论,第一,有65岁以上的家庭户占总家庭户的比重农村很高,农村的老龄化高于城镇跟市的老龄化,这一点一定要加深理解,很多国家领导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第二,老年空巢家庭比重增加得太快了,如果这样增加下去,将来社区的养老如果不增加上来,老年人在空巢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的依赖会改变,正如日本很多老年人在他们的子女进入城市以后,很多人去世别人都发现不了一样,中国很快会面临这种状况,所以社区养老的支持体系一定要加强建立。第三,伴随年龄的上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会急剧下降,由于我们国家医疗水平和医疗保险的介入,女性健康程度的上升,以及女性生命的延长还会在未来有长足的增长空间。日本现在女性平均寿命是87岁,男性是80岁,女性比男性多活7年,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健康程度又低,她们依靠家庭养老的依赖度比较高,这种情况下社会养老不介入的话,这些女性生活状况就非常担忧。第四,有配偶老年人健康程度要高于未婚、离婚、丧偶的,所以父母亲再婚的话,子女应该赞成父母亲再婚,而不应该限制,为了自己的利益干预老年人的再婚。第五,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老年人还是依靠自己家庭成员来供养生活,因此在养老保险里应该介入老年护理基金。所以大家一定要呼吁让政府尽快建立老年护理基金。谢谢大家,我就讲这么多。

    2012-12-18 10:49:45

  • 谢寿光:

    感谢张翼研究员。今天发布会所有议程已经完了,按照蓝皮书发布的惯例,不安排媒体的集中提问。会后如果哪些媒体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你们可以找我们的专家。另外,陈光金副所长将会作客人民网,大家可以进一步关注。我在这里再次提醒,我们的媒体在充分反映和利用《社会蓝皮书》成果的时候一定要严肃和认真核对,因为你们有时候的曲解很容易误导我们的大众。刚才陈光金所长为什么提这个事?去年就是蓝皮书发布作客人民网,说制度覆盖,他讲的是制度覆盖,而不是全民覆盖,变成当年十大板砖该拍的人。因为二十多年跟媒体的合作,总体上都是好的,但是个别的有过某些误解的地方,所以还是要准确地把握蓝皮书中研究的内容。

    这里的几十篇报告,除了总报告代表课题组、代表主编的意志,每篇报告,我们是一个发布的平台,作者自己负责,所以你想要深度的了解,采访这些作者去,我们会提供帮助。再一次感谢媒体的合作,谢谢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12-12-18 10:51:02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2013年《社会蓝皮书》

    中国网 杨楠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杨楠

  •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张翼主持

    中国网 杨楠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致辞

    中国网 杨楠

  • 《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做主题发言

    中国网 杨楠

  • 《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做新书观点发布

    中国网 杨楠

  • 《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

    中国网 杨楠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杨楠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

    中国网 杨楠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 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现场

    中国网 杨楠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