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
-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3年2月5日(周二)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发布会,主要介绍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展望;近期我国各地雾霾天气有关情况;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主要天气情况及春运气象保障准备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欢迎大家前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先生,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女士,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主任郭战峰先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女士。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展望;
(二)1月份我国各地雾霾天气有关情况;
(三)2013年春节期间全国主要天气情况及春运气象保障工作。
现在请陈振林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2013-02-05 15:00:48
- 陈振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1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的特征。气温方面,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常年-5℃,今年-5.2℃,气温变化差异比较显著。月内气温出现阶段性变化,特别上旬和下旬,上旬明显的同期偏低3℃,是1978年系同期第2低值,下旬比常年平均高了1.7℃,特别是内蒙古西北部部分地区甚至偏高6℃以上。
降水量方面,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0.8%。主要除了东北西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之外包括西北地区的东部,西藏地区之外,从这张图上看到普遍降水偏少。区域分布来看,华中地区平均降水量1月份12.4毫米,较常年同期37.4毫米,偏少66.8%,为历史同期第2少年,西南地区平均降水量6.4毫米,较常年同期15.7毫米偏少59.0%为历史同期第3少年。
首先看一下国内以下有四个方面,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严重,1月份全国雾霾平均日数4.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4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的。其中一些省偏多比较多,从10天到20多天不等。好多省达到1961年同期最多的一年。
回顾1月份出现了四次较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7—13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入冬系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雾霾天气。
第二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南方出现持续低温阴雨灾害,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低2—4℃,部分地区偏低4℃以上,江南大部、华南西部降水量也比较高。
出现冰冻天气地区在贵州、湖南、江西地方,有的出现了1—6天,局部6—9天的冻雨,比常年偏低1—4天,其中贵州中部和湖南中部部分地区偏多4天以上,湖南先后86个县市出现了低温雨雪天气,有些地区出现电线覆冰,南岳衡山地区电线覆冰厚度一度达到128毫米。
2013-02-05 15:00:55
- 陈振林:
第三件极端事件是北方局地遭受了雪灾,主要东北大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降雪日数为6—15天,新疆局部地区超过15天,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局部地区发生雪灾。
第四件事情,我国的一些旱情的发展,特别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气象干旱持续,西南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四川大部、云南北部等地降水不足5毫米,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
还有全球的气候天气事件监测图,1月份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发生了低温严寒、暴风雪,还有高温、干旱、暴雨、洪水等等,具体我们文字材料中都有主要的介绍。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1月份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到底有什么影响,首先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还有阶段性的雾霾影响着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大风降温降雪造成了设施农业的棚架受损,像新疆、内蒙古和东北地区遭受了白灾,对畜牧业影响比较大。
月内降雪也出现有利的方面,特别对北方冬麦区有利,北方冬麦区大部降水量达1—10毫米,利于土壤增墒保温。再者南方地区在1月份的前期由于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和局地的冰冻使农业生产受到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花果蔬菜。月中后期温高光足,大部地区作物生长进程加快。
2013-02-05 15:01:20
- 陈振林:
下面咱们专门看一下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发生情况,咱们回顾一下,入冬以来中东部大部分的雾霾频发,两张图,反映雾霾日数和与常年平均偏多偏少的分布。总的来说,入冬以来中东部地区雾霾频发,雾霾日数普通在5天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达到10—20天。像河北的南部,山东的西北部、四川的东部有5—10天的能见度不足500米。我们专家对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也作了分析,对从2004年以来,对天气大气环流等做了分析,主要原因从气象角度来讲,1月份影响我们国家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由于风速小,大气条件比较稳定,这种天气条件特别容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外在秋冬季节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有二次加剧效应,会进一步加剧雾霾天气的发展,甚至导致重污染现象。
总之,雾霾天气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有关,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目前,大家各方面的认识取得了一致。
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于交通、各行各业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首先对于交通运输这些地方航班延误甚至取消,还有高速公路封闭,还有海上交通等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还有火车,雾霾引起的“雾闪”导致京广铁路断电,临时停车或者延误事件的发生。另外对于人体健康,大家都知道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期间卫生部门统计各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也有所增加,说明雾霾对人体造成影响,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加1—4成。
2013-02-05 15:04:08
- 陈振林:
春节临近,展望未来10天天气预报和春节期间的天气情况。未来10天,2月6日到15日之间,冷空气活动较频繁,南方雨雪天气较多,雾霾天气较前期明显减少,特别是持续性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减少。春节之前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国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过程,也就是大部分的地区由于这次降温过程,使得常年同年温度偏高的状态逐渐转入偏低的状态,春节前大家会略感寒冷。具体预报是这样的,首先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具体影响范围发生在2月6日—9日期间,大部分的气温会下降6—10℃,局部达到12℃左右,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有4—6级偏北风,东部海区有6—8级大风,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江淮、江南北部、四川盆地及贵州将有雨转雨夹雪或雪,部分地区伴有冰冻,江南南部、华南到小到中雨。未来10天,在南方特别是在江淮、江南雨雪天气比较多,部分地区有低温冰冻。在江淮、江南、华南中北部、四川盆地及贵州等雨雪天气较多,总降水量一般为10—30毫米,其中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40—60毫米,主要降水时段6—9日、11日及15日铅油,7日起,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呈明显下降趋势,江淮、江南北部及贵州等地将有雨转雪天气,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低温雨雪冰冻。
2013-02-05 15:04:23
- 陈振林:
长江中下游等地有间歇性雾霾,未来十天,中东部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较前期明显减少、强度减弱,华北、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等地有间歇性雾霾天气,主要影响时段在6日和11日。
西南干旱区仍然没有明显的降水,我们特别需要提醒这些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比较高,旱情可能持续或者发展。
具体春节期间,大年初一到初六,2月10日到15日期间,整个的天气形势,南方多阴雨,北方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气温11—12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有小到中雪,其余时段北方大部分地区以晴天和多云天气为主。
2013-02-05 15:10:34
- 陈振林:
下面介绍一下春运气象保障服务,春运对于中国来讲是非常特别的一段时期,大家返乡、过年与亲人团聚,各项运输和保障任务非常艰巨。今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到3月6日结束,总共40天。这个期间在多年的气象资料统计也是寒潮、雨雪、冰冻、雾霾、海上大风等灾害天气频繁的时段,最大限度地减轻不利天气的影响,气象部门早部署,早预警,早行动,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1、总体部署,及时制定实施方案
2、应用新的技术成果,提高预报预测质量
3、贴近服务需求,使得服务产品更加针对化,人性化
4、对信息的发布采取创新发布的方式
5、加强部门联动,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率和应急能力
2013-02-05 15:10:46
- 陈振林:
1月15日下发了做好春运气象保障服务的通知,2月7日,中央气象局举行全国假日天气预报会商,邀请国务院应急办、全国假日办等部门会商气象灾害防范工作,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会商结果。
针对大范围持续性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国家卫星中心及时利用风云三号卫星监测雾霾主要覆盖省份。针对春运期间的天气情况,每天还要报送专题材料,给部委、决策者报送相关的信息,1月26日专报发了18期,包括地方各个气象部门都有气象服务专报。
在预警信息发布的方面,在贴近服务需求方面,特别是利用新手段,新技术,比如说利用手机彩信的手段,为29家部委和决策部门提供专报,我们叫做气象手机报。也跟交通运输部共同打造春运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产品,以及高速公路的实时天气预警和预报的信息。中国天气网也上线专题,“2013年春运天气”这么一个服务专线。通过各种手段像电视、报纸、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电话等等发布各方面的预警信息知识。
2013-02-05 15:10:56
- 陈振林:
比如深圳市气象局开发了七种春运气象服务产品,通过八种渠道提供服务。广东省联合各部门开设春运服务站,因为广东打工的人比较多,到外地返乡人流密集,不但提供省内,还要给周边省份,务工人员的家乡,沿途高速公路沿线气象信息,这非常贴近大家的需求。比如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公安、公交、长途客运站创办了春运气象台,也是为交通乘客,通过短信给驾驶人员主动发送沿途气象预警。
面向各个部门的预警联动平台也正是优化运行,春运第一天开始正式业务运行,26个部门可以直接第一时间获取全国范围内春运各种特色的气象服务。针对公共交通安全,我们与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三家印发了紧急通知。对雾霾天气也加强了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特别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气象部门加强雾霾信息发布。
2013-02-05 15:11:13
- 陈振林:
最后有一些关注和建议,特别是进入2月份,节日长假马上到来,2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冰冻天气时有发生,特别是体弱人群要注意防旱、预防疾病和心血脑疾病的发生。特别在6—9日的过程,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有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发生,需做好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的除雪工作的准备。2月份是中东部地区容易出现雾霾的时段,特别是公众注意防范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北方特别防御强降温,大雪对畜牧业的影响。特别是陕西中部、河南西部需防范干旱对冬小麦返青的生长的影响。华南阶段性低温天气对早稻的播种育秧带来的影响需要及时防范,特别在云南北部、四川南部需防范干旱对春播和小春作物生长的影响,注意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
有关情况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3-02-05 15:11:32
- 余勇:
谢谢陈司长,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现在开始!
2013-02-05 15:14:24
- 中国天气网记者:
你好,我想问您一下,1月份以来这种持续多发的雾霾天气是否是一种正常现象?谢谢!
2013-02-05 15:14:30
- 陈振林:
刚才我在有关情况里面也回顾了1月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四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以及发生强度之大,也是历史少见的。现在大家对于它的深层次的原因也有很多的分析,因为雾和霾都是天气的现象,但是它的发生除了气象因素本身以外,还受到大气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影响。从气象角度条件分析来看,静稳天气发生是必要条件。我们统计了一下,刚才讲到了确实是近十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静稳天气,特别是在北方达到60%之多,大气层比较稳定,这样的天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也是一种极端的天气现象。所以,我想应该说在1月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跟常年比对来说,是由于大气环流异常造成极端静稳天气多发。谢谢!
2013-02-05 15:14:49
-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你好,我是香港有线电视的记者黄佩如,请您介绍一下雾霾天气有多少部分是自然现象,多少部分是人为污染造成的?你说是极端的天气,也算是极端的问题,未来估计雾霾会不会还是这样子的?现在人为污染这么严重,想问一下,现在春节鞭炮还有烟火的燃放是不是会加重雾霾天气造成的影响?
2013-02-05 15:18:58
- 陈振林:
你的问题比较多,我尽量回答,有一些专业的由专家进行补充。刚才讲到雾霾天气确实是一种极端,特别在1月份极端发生也是近十年来比较少见的静稳天气。当然我们经常把雾和霾混在一起说,现在社会雾的天气往往也会有霾的发生,因为大气更容易颗粒物积聚,雾霾发生条件,首先是天气因素,静稳天气情况下,大气层稳定更容易出现,不容易使污染物扩散,容易堆积。特别是雾大的情况下,也形成颗粒物的凝结,这是一个条件。究其更深层的原因,跟污染物的排放也有关系,因为增加了颗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
我觉得您的问题雾霾天气到底是多少比例是人为的,还是多少自然的,不如改为“大气中气温胶的比例”,我们环保专家对大气成分,比如说PM2.5一些来源,排放源都有一些科学监测,专家们可以有数据提供大致的比例。不能说雾霾天气多大比例人为造成的,多大比例是自然造成的,雾霾天气是天气现象,一定情况下会造成空气的质量下降,污染的加重。春节前后和未来十天影响我国冷空气比较多,气象条件有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所以未来雾霾天气会减弱,只有少数地区出现间歇性雾霾天气。我们也提醒包括相关的气象部门,像一些地方,也给公众,给一些政府部门提供了静稳天气条件的预报,特别提醒大家燃放各方面的事项,比如北京市气象部门有一个调查,风力大的时候燃放烟花爆竹对人身安全和火灾发生是有影响的,风力大的时候不要燃放,静稳天气下也尽量不要燃放爆竹,因为会造成大气污染。
2013-02-05 15:19:23
- 孙俊英:
我补充一下,关于雾霾或者气溶胶化学成份,大家在雾霾天气关注细颗粒物譬如说PM2.5或者PM1,在细颗粒里头,有机气溶胶比例比较多,像硫酸盐、铵盐、硝酸盐,像硝酸盐和硫酸盐是二次气溶胶,在大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对大气污染贡献度是比较大的。
2013-02-05 15:20:39
- 人民网记者:
你好,我想就雾霾天气治理方面请问各位,刚才您也在报告中提到了加强与各部门联动合作,请问一下具体联动方案,中国气象局这边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此外关于雾霾天气的预警工作,我看到报告中写的是对于各级部门,各个重点城市都有一些要求工作。请问一下气象局这边有没有针对直接面对普通民众做雾霾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谢谢!
2013-02-05 15:21:30
- 陈振林:
我回答一下您的问题。在这种极端天气条件下启动相应的预警预案,采取措施,也是政府提出的要求。特别是去年在讨论环境与空气质量一些新的标准方案实施,政府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们也和环保部门也在共同推进这方面的合作,也就是说出现极端静稳天气条件下,污染天气条件下,要与有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这里面包括与环境、卫生,包括人体健康各方面,包括政府各个部门也根据预警预案、根据职责职能分工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实际上前期有一些地方已经在实践这种极端条件下应急措施,包括像北京市政府减少公用车辆出行,建议中小学校学生室外锻炼取消,包括工业,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限产停产措施,各个地方都在不同程度的采取措施。我想今后随着应急联动预案的完善,机制会更加顺畅,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综合的效果会进一步的提高。
2013-02-05 15:22:15
- 陈振林:
从气象角度来讲,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是做好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特别是雾霾天气的预警,尽可能提早向有关部门发布预警。在1月份,一些地方发了霾的橙色、红色预警,发布这种预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讲压力特别大。举个例子,假如我们预报了非常重度的霾,需要采取措施;天气假设如果没有来,各个部门采取行动一些成本也会增加。当然防范未然,我们一直在做霾的监测预警,技术上不断升级,从监测、预报、服务角度强化能力的建设。比如说中央气象台每天做两次雾霾的预报,都在向公众及时发布这些预警。我想这些东西尽量早通气,早报告,以便早行动。我们最近也修订了雾霾预报标准。我们两千多个观测站一直观测雾和霾天气状况,一直做这方面的预报,随着我们监测设施手段的提高,例如从卫星的应用,PM2.5观测站资料越来越多,本身监测资料也可以用于预报当中,这些标准都被重新修订做完善,这是进一步采取的措施,谢谢!
2013-02-05 15:36:23
- 农民日报记者刘强:
今年冬天降雪明显偏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不是北京会进入夏天多雨,冬天多雪的气候类型?北京蔬菜价格特别高,跟北京下雪有很大关系,下雪了,蔬菜运输成本就提高了,我们气象部门有没有把服务视觉延伸到菜篮子部门?
2013-02-05 15:36:36
- 郭战峰:
我简单说一下,今年冬季前期降水比较多,气温比较低,我们在去年的10月份专门做了冬季的气候预测,预报冬季前期偏冷,后期阶段回暖,现在看来气候预测趋势是比较正确的。气候趋势预测是世界性难题,预报手段、方法和技术的含量还有待与进一步提高。目前气候预测趋势是为一些决策部门提供参考的,你说的菜篮子,我们也做了灾害的分析,也是提供决策部门做参考。我们气候预测准确率和水平不高,不能拿出来向公众做普及性的,向公众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以后也会加强这方面的努力,等气候预测准确率进一步提高,预测手段和方法不断加强,我们逐渐能够向公众提供这方面的服务。今年冬季偏冷原因,主要原因跟北极海冰面积减少有关系的,2012年7—9月的时候,北极海冰面积达到最少水平,冷空气一次一次的向中高纬度地区输送,造成冬季前期气温比较低,降水比较多。我简单回答这些。
2013-02-05 15:36:59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前段时间中央气象局首次发布了霾的预警,我想问一下雾和霾怎么划分,对于普通公众来说怎么预防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谢谢!
2013-02-05 15:37:24
- 陈振林:
从相对湿度角度来讲,开展雾和霾的监测工作已久。在传统业务规范里面,看空气中水分含量和湿度大小,水分含量90%以上叫做雾,低于80%叫做霾,这两种天气状况首先一点就是表现在能见度降低,如果相对湿度90%是雾,80%以下能见度很低,这叫做霾,主要是干的颗粒物造成视觉的降低。这是过去的标准和定义。但是现在看来二者很难分辨,有时候能见度降低是雾和霾共同作用的,湿度大的时候也容易使颗粒物凝聚凝结核增加这种现象。随着我们观测手段和观测结果的应用,把空气颗粒物PM2.5的观测也引入霾的标准当中。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能见度小于80%传统上讲是霾,如果大于80%,但是能见度又不达到原来雾90%,但是PM2.5达到一定标准的程度,也是事实上一种霾的现象,所以我们现在能见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大气成分的观测几要素联合起来考虑,再来区分雾和霾,决定是否发布雾和霾预报预警。如果更详细的解释,会后专家会接受一下访谈的话,给大家公众科普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确实有很容易引起混淆和不清楚的地方。
2013-02-05 15:37:45
- 光明日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从今天的新闻我们知道说北京市专业气象台新增了一个气象服务项目,就是开展关于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服务,咱们专家能从气象角度对这个事情做一个评价吗?是不是以后会将这项气象服务推广到全国各地呢?
2013-02-05 15:37:56
- 陈振林:
我来回答一下,我注意到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已经发布了烟花爆竹燃放指数气象服务,这是适应需求,满足各种需求的采取的举措,是一种个性化的服务。当然它的目的还是提醒决策者或者公众什么时候燃放安全,什么时候有利于环境、人体健康,大家是特别欢迎的。我们鼓励各地气象台,气象服务部门,开发满足个性化气象服务的产品,这是好的做法。但是它的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公众。比如提醒大家在静稳条件下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的燃放,因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谢谢!
2013-02-05 15:38:35
- 经济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春节假期期间我们天气情况,6—9号,南方有冰冻雨雪天气出现,会严重程度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成灾,是不是影响公众假期出行?气象部门对公众假期出行有什么建议?
2013-02-05 16:09:12
- 王秀文:
是这样,春节假期期间,在9号—15号这段时间,天气总体情况相对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差。北方天气雨水较少,气温变化不大,相对来讲,南方地区阴雨天气多一点,但是气温一般不会低于0℃,南方大部分地区以降雨为主,不排除局部地区降雪和冰冻天气,但不会出现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节假日期间雾霾天气不多,可能局部地区有间歇性雾霾天气。总的来讲,雨雪或者气温低对人们的生活,外出生活还有春运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太大,谢谢!
2013-02-05 16:09:41
- 陈振林:
我再补充一点,2月6日—9日这次过程将在南方造成一些低温雨雪天气状况,但是现在来看,湖南、湖北、江西和贵州四个省影响稍微大一点,会出现雨夹雪到冻雨天气,但是它的影响范围不会太广和持续性不会太长。马上要过年了,正值春节出行的高峰期,也是春运保障煤电油气运的关键时期,对此影响可能比较大。相关省的气象部门已经建议当地政府和各个部门加强应急联动,尽可能减少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影响。我们希望能在节前告一段落。
2013-02-05 16:10:10
- 余勇:
今天咱们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借此机会给各位媒体朋友拜一个早年,恭祝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13-02-05 16:10:39
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出席发布会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主任郭战峰出席发布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出席发布会
大风降温雨雪和阶段性雾霾天气影响畜牧业和设施农业
新闻发布会现场
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主要原因
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答记者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答记者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答记者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主任郭战峰答记者问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答记者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2013年2月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中国网 董德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出席发布会
中国网 董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主任郭战峰出席发布会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出席发布会
中国网 董德
大风降温雨雪和阶段性雾霾天气影响畜牧业和设施农业
中国网 董德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董德
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主要原因
中国网 董德
记者提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所长孙俊英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主任郭战峰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答记者问
中国网 董德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董德
活动标题
活动描述
文字内容:
图片内容:
数据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3784/152_1_0101_desc.htm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