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新闻通气会
活动描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于2013年3月21日上午10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一楼新闻发布厅(东城区工体西路1号)召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新闻通气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赵明:
欢迎新闻媒体界的各位朋友参加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新闻通气会。大家上午好。我先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媒体通气会的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炼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巡视员、副司长洪净同志。
2013-03-21 10:09:41
- 赵明:
大家知道,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发展需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项重要职责,这项工作得到了政府以及局党组的高度重视。我们从1990年以来,在全国实施了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今天以这个继承工作为主题,向各位媒体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目前这项工作可能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由王炼主任就这项工作向大家做一个通报,欢迎王炼主任。
2013-03-21 10:14:09
- 王炼: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就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进行交流。下面我把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做一个简要通报。
这项工作几年来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新闻界朋友的关心,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3-03-21 10:17:26
- 王炼:
中医药学数千年来,经历了历代医家不断深入的观察和反复临床实践,采用了与其他医学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全面总结了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建立了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医学体系,并通过师带徒的师承教育方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种师承方式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认知思维方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3-03-21 10:19:36
- 王炼: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师承工作,2009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意见》里,明确提出要“总结中医药师承教育经验,制订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在国务院《若干意见》的推动下,近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探索了在院校教育中引入中医药师承教育的培养模式,相继开展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名老中医药专家和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培养等一系列中医药师承工作。同时将师承教育融入了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中,师承教育已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3-03-21 10:23:22
- 王炼:
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以言传身教、传承学术经验为特点,以中医药理论认识、实践经验、思辨特点、认知方式、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以跟师学习为主线,是中医药学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历代中医药名家的独到学术经验经过一代又一代后学者长期跟师的实践,口传心授,反复揣摩,逐步领会,掌握真谛,并创新发展。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开展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将师承教育涵盖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具有鲜明的特色,对培养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03-21 10:23:22
- 王炼:
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全国老中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已成为中医药师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1995年和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人事部、卫生部等有关部委先后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工作经验继承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批共聘任指导老师1603人次,培养了2285名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特长的中医临床和中药技术人才。实践证明,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医药人才传统培养方式的特色与优势,更加符合中医药人才特别是中医药高层次临床人才的成长规律。通过为期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广大老中医药专家多年来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得到了总结、提炼和继承,甚至是抢救性地进行了挖掘、整理和传承,一大批继承人在整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过程中,对中医药事业的感情日益加深,中医药理论根基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医药诊疗技术日趋精湛,医德医风和人文修养得到了升华,逐渐成长为新一代中医药高层次技术骨干人才,也成为中医药学术传承与发展的领军人物,有力地促进了高层次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了中医药学术的研究、继承与发展。
2013-03-21 10:37:13
- 王炼:
在总结前三期继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8年又启动了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这一次继承工作与前三批的师承工作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师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衔接,专门设立了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这是中医师承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是我国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在中医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三年的师承学习,继承人全面继承整理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提高了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诊疗水平,并通过加强临床专业学位课程的学习,丰富了学习阅历,扩大了知识领域,创新了学习工作思维,提升了整体素质和水平。
2013-03-21 10:41:02
- 王炼:
经过三年的项目周期,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了,师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衔接顺利进行。532名指导老师完成了带教任务,1026名继承人结业考核合格,合格出师率达到了97%,产生了62名优秀指导老师和105名优秀继承人。644名继承人申请了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其中:278人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专业学位,366人申请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硕士专业学位,644名申请人当中,其中594人获得了临床医学(中医师承)的专业学位,占申请专业学位人数的92.2%。594人当中,250人获得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博士学位,占申请博士学位人数的89.9%。344人获得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硕士学位,占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人数的94%。
2013-03-21 10:44:28
- 王炼:
201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五部委再次合作,遴选确定了734名指导老师和1465名继承人,启动了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工作,将中医药师承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衔接工作进一步推进。同时,我们还将启动全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工作,形成不同层次、多方位的、满足不同需求的中医药师承工作体系。
2013-03-21 10:48:11
- 王炼: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创新了新的模式,获得了一些新的突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师承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师承工作仅处在项目层面、实施的主体还比较单一,另外,相关一些配套政策还不太完善等困难和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加以克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遵循中医药学科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准确把握中医药师承教育的特点,从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措施办法等层面,逐步建立健全中医药师承教育运行制度、监管制度、评价制度,形成多层次、多类别、多方参与的师承教育机制,构建和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保障中医药师承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让师承工作为中医药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就把师承教育几年来工作的基本情况跟大家做一个简要的通报。谢谢大家。
2013-03-21 10:50:07
- 赵明:
刚才王主任就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实施情况给各位媒体作了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接下来媒体朋友可以面对面地提一些问题,洪净副司长是分管教育的,可以就这方面跟大家做一个互动。
2013-03-21 10:53:47
- 改革报记者:
我们听了王炼主任说了,从1990年到现在已经有了五批了,我们还是很欣慰的,这个项目能够这样做下来。您刚才提到,现在我们存在的问题,这个只是作为一个项目的层面,比较单一,配套政策需要完善,这一点希望您跟我们展开一点,说说具体的。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我所了解的教育部开展了卓越医师的培养计划,现在全科医生大本毕业之后,三年全科轮转完了以后,就可以申请硕士。我们中医的培养其实跟他那个全科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比如说你是一个中医,跟了老师以后,可能都涉及了,所以我们跟那个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师承完了以后的学位问题,您觉得应该怎么样能够有一个衔接?因为这是我们中国目前的现实。我们过去不存在这个问题,可能国外也不需要有这个问题,但是中国必须有学位,然后必须有职称,真的是我们很特色的一个东西,请您就这方面说一下。
2013-03-21 10:55:46
- 洪净:
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我们主要还是处于一些项目层面、比较单一的阶段。我们考虑,今后一方面要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比如在立法当中有所体现,另外我们也想出台一个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另外,也考虑到师承教育的覆盖面更广,在院校教育里已经有这样的试点了。我们在毕业后教育,如你刚才提到的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住院医师的培养,我们也在做。在继续教育中,我们设立了一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项目,比如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另外还有全国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今年又启动了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培养项目,这是高层次的。今后可能还要在基层的中医里面采取这种师承的方式,培养基层的中医药人才。
另外你刚才提到了关于卓越医师培养,教育部和卫生部在启动这个项目,我们与教育部也有联系和沟通,我们也有考虑。我们要制定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下面还有一些实施的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的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培养,也有中医类别的中医全科医生的培训,我们也制定了标准,包括住院医师都要培养,前两年是通科的轮转,第三年到专科或者全科,到基层、社区以及一些相关机构去实习。这个项目实际上和卫生部、教育部提到的那些项目都是同步的,目前我们培训的标准也出台了。
当然,我们现在做的这个师承项目实际上跟专业学位也是衔接的,其实还走在更前面,它的名称是临床医学(中医师承)专业学位,包括了硕士和博士专业学位,在住院医师和全科医生的培训里还没有涉及到博士的问题,这个项目里已经是硕士和博士都有了,而且拿的学位都是临床专业学位。
2013-03-21 10:57:36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我想了解一下咱们这个师承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013-03-21 11:16:21
- 洪净: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主要是指以跟师学习和研习典籍为主要形式,是一种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注重跟师实践,跟师学习。我们也知道,中医实际上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而且老中医的经验很多也是在实践中体现的。我们在项目方案中做了规定,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要跟师三个半天,总的来说要有不少于180天的跟师学习,另外还有自己独立临床的时间要求。另外还完成跟师学习的60份临床医案。
第二,注重经典的学习。因为经典是实践的升华,经典著作也是承载了中医药学的精髓,读好经典也是做临床的前提。我们很多大家和名医都是对经典非常熟悉,而且在临床应用得非常好,所以我们要求学员们自学或者研修四部经典,另外还有专科的经典及老师指定的经典。
第三,注重实践感悟。应该说实践感悟是临床心得的飞跃。在反复学习和研究老中医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多临床、多总结、多思考,在实践中不断通过“懂、通、化、熟、精、悟”的逐步提升过程,才能达到出神入化地运用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实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扬、有所创新。
第四,注重医德医风。“医乃仁术”,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保证师承工作的前提,我们很多老中医是“大医精诚”的践行者,所以我们要求学员们不仅要学习老师的医术,而且要学习他们的治学态度和医德医风,我们在整个学习考核当中也把职业道德、工作态度以及师徒关系等等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2013-03-21 11:18:16
- 科技日报记者:
去年我们去黑龙江采访时,国医大师张琪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曾经一再强调,在中医药人才教育过程中师承教育的重要性。今年1月份的时候,中国中医科学院也在1月份启动了第五批院级中医药人才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遴选工作,王国强部长当时在讲话中也指出,师承传授是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经验的重要途径,这一项工作对于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请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遴选方式是怎样的?他们分别需要符合哪些要求和条件?谢谢。
2013-03-21 11:31:43
- 洪净:
关于老师,我们首先要求他是正高级的职称,比如要求是中医的主任医师或者中药的主任药师;第二,要从事中医药工作累计三十年以上;第三,要求有指导老师的条件。关于继承人,第一个条件,要求年龄在45岁以下,能够爱岗敬业,对中医比较热爱;第二个条件,是他具有中级职称,是技术骨干,一般都要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八年从医经历。对一些中药领域或民族医药的继承人,如果是大专学历的话,要在从事专业工作15年以上。遴选程序是这样的,本人申请,单位推荐,然后由我们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议、公示之后,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核确定。
2013-03-21 11:37:21
- 教育报记者:
我想了解一下,继承人具备了什么条件可以申请专业学位?如果没申请专业学位,他们还有一个学历或者学位方面的称呼吗?
2013-03-21 11:43:39
- 洪净:
我刚才提到,遴选为继承人的时候,这几个条件是必须的。申请专业学位,要经过一个全国的联考,考试的内容,一个是医古文,另外一个是中医综合,这跟其他专业目前的考试是有所改革的,不是考外语,是考医古文。我们希望继承人在人文知识和医古文方面能够强一些,而且在三年的学习当中,比较专心地在文献、经典方面多下功夫。要求继承人完成师承工作以后,才能申请专业学位,完成师承工作是我们的统一要求,另外还有专业学位课程要求,还有学位论文,这之间有4个等同于,一是学习经典著作和专科著作,等同于专业学位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二是跟师的临床也等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轮转;三是继承人完成继承工作的实践技能考核等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四是继承工作的结业论文等同于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论文答辩的时候,我们学校的专家教授和师承老师一起组成学位评议组。当然还有师承必须结业,我们师承还有一个考核,师承考核能出师,学位论文能够答辩,前面的要求都完成了,就能够申请专业学位。
2013-03-21 11:44:28
- 赵明:
首先要完成师承的任务,然后是完成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任务。
2013-03-21 11:53:35
- 中新社记者:
第五批确定了734位指导老师和1465位继承人,这些老师和继承人在全国分布是什么情况?哪些地方多一些?这些继承人中有没有境外人士?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里面提到甘肃等地开展了五级师承,这五级师承是什么概念?
2013-03-21 12:05:19
- 洪净:
第五批的学员和老师是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都有。境外的,目前没有。
甘肃省开展的五级师承,是在做试点,包括国家、省、地、市、县这样五级。
2013-03-21 12:06:05
- 赵明:
由于时间关系,互动先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能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新闻可以随时跟大家联系,回答大家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站的形式、电话的形式或者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请跟我们直接联系。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发挥确实需要中医药人才,在这方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做了这么多工作,接下来我们中医药局会按照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根据我们局的工作职能,继续加大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人才队伍的保障。谢谢大家百忙之中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再见。
2013-03-21 12:06:34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3月21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新闻通气会在京举行
中国网 李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明主持会议
中国网 李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炼
中国网 李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洪净
中国网 李佳
会议现场
中国网 李佳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新闻通气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李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炼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科技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中新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3月21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新闻通气会在京举行
中国网 李佳
中国网现场直播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