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2013年4月2日(周二)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重点关注清明节期间全国天气形势,近期雾霾、沙尘等气象服务以及春季为农服务等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他们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工陈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王亚强。
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3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清明节期间天气形势展望。
二是近期我国沙尘阴霾等气象服务情况。
三是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有关情况。
下面请陈振林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2013-04-02 14:47:09
- 陈振林: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3月份全国天气气候的特点:
(一)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值
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6.1℃,较常年同期(4.1℃)偏高2.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高值,仅次于2008年(6.5℃)。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其中新疆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西部、四川东部及贵州西部部分地区偏高4~6℃,局地偏高6℃以上。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及西藏西北部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局部偏低4℃以上。西北地区平均气温为7.5 ℃,较常年同期(3.3℃)偏高4.2℃,为历史同期最高值。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为-4.8 ℃,较常年同期(-2.3℃)偏低2.5 ℃,为2000年以来同期第2低值。此外,3月全国有13个省市平均气温值为历史同期最高值。
2013-04-02 14:47:14
- 陈振林:
(二)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
3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6.1毫米,较常年同期(29.5毫米)偏少11.5%。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其中新疆中部和南部、西藏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部分地区、华北大部、黄淮北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局地偏少1~2倍。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江南西部、华南中部、西南地区局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局部偏多5成以上。3月甘肃省平均降水量1.8毫米,较常年同期(13.4毫米)偏少86.6%,为历史同期最少值;青海省平均降水量1.6毫米,较常年同期(8.1毫米)偏少80.2%,为历史同期次少值。
2013-04-02 14:47:25
- 陈振林:
下面介绍一下3月国内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 雾霾天气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3月以来,全国雾霾日数为3.3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1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日数普遍在3天以上。其中,华北中东部和西南部、黄淮东南部与西部、江淮、江汉大部、江南大部、华南中东部部分地区及重庆西南部、四川东部、云南南部等地的雾霾日数为5~15天,江苏超过15天。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的雾霾日数普遍偏多2~8天,江苏、浙江中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偏多8~10天,局部偏多超过10天。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还造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河北、江苏等多地医院呼吸科、儿科患者急剧增加,呼吸道疾病患者比平常增加一到四成,儿科就诊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2013-04-02 15:11:12
- 陈振林:
2.南方强对流天气为近15年来同期最多
3月,我国南方地区强对流天气频繁,平均日数为5天,为近15年来同期最多。江南大部以及贵州大部、广东、广西等地强对流日数普遍在5天以上,其中江西北部、湖南中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广东西部等地为7~9天,局部超过9天。与常年同期相比,南方大部地区强对流日数一般偏多2~5天,江西北部、湖南中部、贵州东部、广西大部、广东西部等地偏多5~10天。
其中18-20日,南方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强对流天气,湖南、贵州、广西、江西、福建、广东6省(区)共150多个县(市、区)遭受风雹袭击;22-24日,南方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湖南、贵州、福建、广西、江西、广东6省(区)共140多个县(市、区)遭受风雹袭击。
2013-04-02 15:11:24
- 陈振林:
3. 北方出现3次沙尘天气过程
3月, 北方地区出现3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00-2012年同期平均值次数偏少1.2次。其中有2次扬沙过程,次数接近2000-2012年同期(1.7次);1次沙尘暴过程,次数较2000-2012年同期偏少1.5次。
其中,3月8-1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覆盖范围约280万平方公里。期间,西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北部和西部以及辽宁西部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和陇东地区、陕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新疆阿克苏、阿拉尔、塔中、淖毛湖和宁夏平罗出现强沙尘暴;北方大部地区出现5~6级偏北风,新疆北部和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天津、山东半岛等部分地区风力达7~8级。
2013-04-02 15:11:38
- 陈振林:
4. 东北降雪过程较为频繁
3月,东北地区降雪较为频繁,大部地区降雪日数为3~9天,部分地区达9~15天。与常年同期相比,黑龙江中北部、吉林南部、辽宁北部与东南部等地降雪日数偏多1~3天。东北三省平均降水量达15.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5%。黑龙江中部、吉林中部、内蒙古东北部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达30~40cm,局部超过40cm,加之气温较常年同期普遍偏低2~4℃,对土壤解冻、地温回升及土壤散墒不利,影响春整地及播种进度。
2013-04-02 15:11:46
- 陈振林:
5. 西南气象干旱有所缓和,甘肃、陕西等地气象干旱持续或发展
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上旬,西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加之同期气温普遍偏高0.5~2℃,导致云南、四川和贵州西部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3月中下旬,西南地区东部普遍有小到中雨,降水量一般为10~50毫米,使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气象干旱有所缓和。
入春以来,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加之气温明显偏高,致使春旱露头并持续发展。
2013-04-02 15:11:55
- 陈振林:
下面介绍一下3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东北、内蒙古东部持续低温、积雪覆盖,不利于土壤化冻和春耕整地。3月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气温偏低2~6℃,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北部最大积雪深度达20~50厘米,且目前仍被5~20厘米积雪覆盖,土壤化冻缓慢,不利于春耕整地和畜牧业、设施农业生产。
北方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和春小麦播种。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大部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利于冬小麦返青起身。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西北部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陕西关中、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土壤持续缺墒,出现不同程度旱情。西北春播区气温偏高,土壤化冻迅速,春小麦播种进度快于去年。
2013-04-02 15:12:11
- 陈振林: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光热条件较好,利于冬小麦、油菜春发春长和早稻播种育秧。江淮、江汉以及江南气温偏高2~4℃,日照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油菜苗期转化升级和抽薹开花,也利于江淮、江汉的冬小麦拔节生长。华南和江南大部时段日平均气温高于12℃,华南早稻播种育秧进度略快于去年。
江南、华南和贵州部分地区强对流天气导致农业生产受损。18-20日、22-24日、26-28日,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出现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设施农业、养殖业和烤烟、蔬菜、果树等受损。
2013-04-02 15:12:20
- 陈振林:
云南北部、四川等地持续高温少雨,旱情发展,影响小春作物产量形成和春播。西南地区气温明显偏高,云南北部、四川南部和盆地部分地区降水偏少5成以上,土壤失墒迅速,旱情持续或发展,冬小麦、油菜、蚕豆等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到影响,一季稻、春玉米适时播种也受到不利影响。
2013-04-02 15:12:30
- 陈振林:
下面介绍关于近期我国沙尘、雾霾气象服务情况
(一)近期我国沙尘、雾霾天气回顾及成因分析
3月, 我国北方地区出现3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下,存在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今年以来,沙源地(南疆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降水偏少,气温回升较快,土壤湿润度较差,土壤解冻过程迅速,有利于起沙;同时,2月中下旬至3月,欧亚的大气环流形式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北方;此外,近期几次较强冷空气主要由西北路径影响我国北方,即以西北风为主,有利于沙尘输送。
2013-04-02 15:12:38
- 陈振林:
今年以来全国先后出现10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呈现日数多、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3月全国雾霾日数(3.2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1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气象原因是: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空的高压脊控制,大气环流形势相对稳定,大气层结稳定;加之冷空气势力不强,缺乏驱散雾霾的动力条件——大风。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容易形成雾霾天气并持续。
2013-04-02 15:12:47
- 陈振林:
(二)近期沙尘、雾霾气象服务情况
加强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针对沙尘、雾霾天气,各级气象部门充分利用各种预报手段,加强部门会商,提高沙尘、雾霾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及时发布沙尘、雾霾预警信息,以气象预报信息、重要天气报告、重要天气通报、气象信息公报等形式传送到决策部门,积极做好决策气象服务。今年以来,中央气象台共发布大雾蓝色预警30期、黄色预警12期,发布霾黄色预警9期,其中针对3月8-11日的沙尘天气过程共发布4期沙尘暴蓝色预警。
2013-04-02 15:12:58
- 陈振林:
服务手段多样化,多渠道发布服务产品。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显示屏、短信、报纸、微博、网站等向公众发布沙尘、雾霾等预报预警信息及气象服务产品。北京市气象局在3月9日一天内发布大风沙尘天气提示短信1912万条;华风气象影视集团累计制作各类气象服务节目400余档;中国气象视频网2月28日发布的图文《北方现今年来最大范围沙尘 或继续东扩影响京城》首次出现在新浪首页头条位置;中国天气网主站共发布雾霾、沙尘报道80篇,上线专题《强冷空气来袭 西北内蒙古等地有沙尘》、《蛇年首次寒潮来袭 中东部雾霾消散》。
2013-04-02 15:13:15
- 陈振林:
多部门合作,联合应对沙尘、雾霾。加强与交通、环保等部门的密切合作,联合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内蒙古气象局将天气情况提前通报交通、电力、农牧等重点部门;甘肃省气象局积极为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提供沙尘暴监测、预报、预警信息,联合商议沙尘暴灾害应急响应工作;安徽省气象局针对大雾天气制作《交通气象服务专报》并上传至高速公路气象信息服务及预警平台,同时电话通知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交警查看相关信息,提醒交管部门注意防范大雾对交通的影响。江苏省气象局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签署《大气污染预报预警会商细则》,建立了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和联合会商流程,密切监视大气污染及其气象条件,根据实况监测和预报及时联合发布大气污染预警信息;北京市气象台及时向清扫集团、环卫部门等提供专业服务,提示加强洒水除尘清扫等作业。
2013-04-02 15:13:24
- 陈振林:
积极做好气象科普,增强公众防范意识。面向公众及时普及沙尘科普知识,并提供穿衣、出行等精细化生活建议。与民政部联手打造的防灾减灾综合访谈节目《中国减灾》特别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元勋做客演播室,向公众普及雾霾相关知识。南京市气象台及时通过南京气象微博开展雾、霾天气的形成天气背景、特征差异、预警信号及公众防范措施等知识的科普,先后通过“气象科普”栏目发布原创微博5期,被《现代快报》、新浪网等媒体广泛引用。
2013-04-02 15:13:33
- 陈振林:
下面介绍一下气象部门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情况
(一)加强领导,谋划春季农业生产服务保障工作
2012年起,中国气象局将春耕春播服务定为常规性业务,全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期为每年的3月1日至4月30日。各地气象部门认真谋划,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省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方案。
针对2013年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面临的复杂形势,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就春播春耕气象服务工作亲临一线进行专门指导。3月初,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的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进一步强化春耕春播期间雨情、墒情、苗情、旱情监测,重点针对春季农业生产需求及时开展专题预测预报服务工作。
2013-04-02 15:33:14
- 陈振林:
(二)强化面向生产一线的“直通式”服务
3月全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正式启动,国家气象中心每周二制作并发布《全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并于3月13日组织召开“南方早稻播种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电视会商会,指导春耕春播服务工作。中国兴农网联合农业部信息中心、中国农业信息网共同制作春耕春播气象与农业服务专题,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专家资源,及时发布农气预报、农事建议、农气产品、农技农资及专家建议等综合信息。湖南等地针对3月中旬的强对流天气不仅实现了提前预警,还及时进行灾后评估,提出针对性的农业生产建议。目前相关省局已制作发布春耕春播专题服务产品近50期。
2013-04-02 15:33:22
- 陈振林:
同时,多地气象部门深化“直通式”服务,农业气象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福建省局联合漳州市局组织了2场省、市、县专家下乡春播服务;海南组织科技人员开展“送气象科技知识下乡”活动,现场为农民解答气象与农事方面的问题;贵州、江西、浙江等地气象部门针对本地特色农业开展服务。除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常规渠道外,气象微博、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气象大喇叭等渠道正逐渐成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的“主力军”。
2013-04-02 15:55:18
- 陈振林:
(三)统筹协调,组织做好重点区域人影作业
西南、西北等地气象部门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抗旱防雹减灾的需求,加强旱情监测预警评估和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认真组织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准备和实施工作,3月,西南四省(市)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700多次,飞机作业近20架次,飞机作业时间30多小时,作业区域普降小到中雨,部分调查点降水渗透土壤深度10厘米左右,土壤墒情得到改善,人影作业有利于缓和前期旱情和降低高危森林火险等级,增雨效果较为明显。
2013-04-02 15:55:27
- 陈振林:
(四)加强与涉农部门合作,提升气象服务内涵
中国气象局与农业部密切沟通,今年以来就墒情、春播期气象条件、后期气候形势预测等举行3次会商;浙江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局、粮食局联合召开“2013年春季农业与气象防灾减灾联合会商会议”;河北组成气象、农业联合专家组进行农情调查;宁夏气象局联合区农牧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通报最新适宜春播期预报意见及春耕生产安排建议。气象与涉农部门在合作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1+1>2”式的合作方式在春季农业生产服务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3-04-02 15:55:37
- 陈振林:
下面介绍未来十天天气预报及清明节期间天气
江南、华南雨水仍较多。预计未来10天(3-12日),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雨水仍较多,总降雨量一般为40~80毫米,其中江南南部、华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为100~180毫米,局部可超过200毫米。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3~7成,局部偏多2倍以上。强降雨时段大致在3-5日、9日前后。另外,北方冬麦区降水较前期有所增多。
东北、华北东部气温持续偏低。预计未来10天,东北地区、华北东部气温持续比常年同期偏低1~3℃,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地区气温也将由目前偏高逐渐转为偏低1℃左右,我国其他大部地区气温基本与常年同期持平。
西南地区干旱持续,森林火险等级高。未来10天云南、四川南部等气象干旱区仍无明显降水,旱情将持续或发展,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
2013-04-02 15:55:45
- 陈振林: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3-6日,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雪),局部地区有中雨(雪);黄淮及南方大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其中江南、华南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并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将出现4~6级偏北风;南疆盆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沙尘天气;西北及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部气温下降幅度可达10~12℃;另外,6-7日,东部海区有7~9级大风,阵风可达10级。
7-9日和12日前后,还将有中等强度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
2013-04-02 15:55:52
- 陈振林:
清明节期间天气:
4-5日,北方大部分地区阴或有小到中雨(雪),江淮、江南、华南及四川盆地东部、贵州有中到大雨,其中江西南部、福建南部、广东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并将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期间,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地区先后有4~6级偏北风,气温呈明显下降趋势。
6日,北方大部分地区以晴为主,东部沿海地区有5级左右偏北风;南方部分地区阴有小雨。
2013-04-02 15:56:01
- 陈振林:
对此,气象部门做出气象服务提示和农业生产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4月冷空气仍比较活跃,北方多大风、沙尘天气,气温起伏明显,天气冷暖交替,南方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将有所增多,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各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交通和生活、健康的影响。
公众需防范气温起伏引发的疾病。4月,我国气温将呈现多起伏、昼夜温差加大的特点,容易引起感冒等身体不适,心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发病。公众需及时添加衣物,特别是早晚要注意保暖。
北方需防范大风和沙尘天气对交通、健康的影响。4月仍是沙尘天气多发季节,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大风和沙尘天气对于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的不利影响。体弱多病者在沙尘天气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2013-04-02 15:56:09
- 陈振林:
加强防范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4月南方地区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将有所增多,各地需及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强对流天气给公路、铁路、民航等部门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监视巡查力度,做好重点地区防火工作。春季全国大部林区火险等级偏高,特别是西南旱区风干物燥,建议加强林区巡防和火源管理,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清明节期间正值踏青和扫墓高峰期,各地需加强节日期间防火工作,确保用火安全。
新疆需防范融雪型洪水。随着4月气温升高,北疆地区积雪将加快融化,需加强防范降雪和气温变化引发的雪崩、局地融雪型洪灾等次生灾害。
2013-04-02 15:56:20
- 陈振林:
(二)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冬麦区要因地制宜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冬小麦生长和拔节。冬小麦进入关键生长发育阶段,也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墒情和苗情较差地区及时浇水施肥,确保小麦正常生长。注意防范干旱、晚霜冻等不利影响,并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
北方春播区需根据土壤解冻和气温回升情况,适时适墒播种。西北地区东部土壤墒情偏差地区要造墒播种;东北地区应抓住回暖天气及时耙雪化冻、翻耕整地,确保春播顺利进行。
长江中下游地区要加强油菜田间管理,并适时春播。长江中下游地区要加强油菜田间水肥管理,促进油菜稳健生长;土壤过湿地区要清沟理墒,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各地还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播种一季稻、棉花等作物。
2013-04-02 15:56:30
- 陈振林:
江南和华南早稻区培育壮秧。尚未完成播种的早稻产区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播种;已播地区要加强秧田水肥管理,注意防范低温、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天气影响。
西南地区要做好节水抗旱工作。云南北部、四川南部等旱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确保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和一季稻、春玉米等大春作物播种及幼苗生长。
2013-04-02 15:56:40
- 余勇:
谢谢陈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在提问时通报一下来自哪个单位和机构。
2013-04-02 15:56:48
- 农民日报记者:
黑龙江今年以来降雪特别多,温度很低,地不能解冻,解冻的地方有烂泥。当地管这种情况叫春涝,黑龙江农业部门特别着急。请问他们说的“春涝”这个词准不准确?未来一段时间东北的降雪和温度有什么变化?是否有利于这种情况的改善?现在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2013-04-02 15:59:34
- 陈振林:
我们目前春季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个是南方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的旱情,对农业生产包括春播等方面的影响。 再一个是东北地区的春涝,这是当地的习惯称呼。这种涝不像南方或者是夏季发生的洪涝,它是由于冬季以来降雪比较多,气温偏低,土壤化冻性滞后。这个现象对及时春播是不利的。
东北地区每年不一样,记得去年黑龙江省政府要求气象部门就做好第一场透雨预报,因为去年旱,整个冬季没有积雪。当时给气象部门提的要求是提前十天准确预报,那是难度相当大的。之所以提前十天是因为要做好各种物资的供应,包括种子、化肥,农业机器各方面的准备。当时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省局一起密切监视,提前十天给第一场降了10毫米以上的透雨做了准确的预报,给当地及时播种,夺取去年的粮食生产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今年涝了,情况不一样,要密切跟踪今后天气的发展趋势。刚才说了未来十天仍然是低温,降水的趋势还会持续,有的地方化冻缓慢。
专家提醒,抓住有利的时机及时翻耕,让湿度尽快降低,增加地温,确保能够及时播种。如果再持续下去,一些作物的种类,调整一些品种。气象部门还会密切关注。
2013-04-02 15:59:50
- 中国气象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是一南一北的。第一个问题:广东最近出现了几次明显的降雨过程,而且说入汛比较早,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正常的范围?第二个问题:东北和内蒙古这一带最近降雪比较多,偏多是否属于正常的范围,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2013-04-02 16:00:01
- 陈振林:
广东这两天降水比较多,加上3月份前期强对流天气的发生,使得它今年的前汛期比常年提前了。根据广东气象部门入汛的标准今年3月28日提前入汛,原因就是前期的降水偏多。平均历史同期是4月6日开汛,今年提前了9天。整体属于处在范围内,还有更早的,比如1983年最早是3月1日就入汛。
主要这个地方降水偏多。就是大气环流的调整使得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水系往华南地区输送的比较多,使得当地冷暖空气交会产生一些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东北一样,从冬季开始降雪偏多,目前也是多,气温3月份整体比常年偏低2摄氏度以上。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还是受冷空气影响,再加上暖湿水流,水气的输送,使得这个地方降水增多,也是一种正常的天气气候现象。
大家从媒体上看到,像英国、欧洲、美国,最近也是大到暴雪。
2013-04-02 16:00:23
- 陈峪:
3月份以来,冷空气不断南下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呈现两槽一脊型,东北的槽控制我国东北地区,槽后面西北气流使得冷空气不断的南下影响我们东北地区,这个地方的气温偏低,再加上台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交会,造成雨水比较多。西边的槽控制欧洲这一带,造成了欧洲一些国家出现暴风雪,气温偏低这些情况。受这个脊的控制,我国中西部地区气温是偏高的,偏高比较明显的。
2013-04-02 16:02:21
- 凤凰卫视记者:
最近南方出现禽流感,4月份气候和天气特点是否不太利于这种病毒的管控,有可能造成病毒的扩散?
2013-04-02 16:02:39
- 陈振林:
目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最近两天出现的新型病毒。当然天气气候条件跟流感、各方面的,刚才讲到的大风、降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都有长期的研究,针对这种特殊的病例是否与气候有关,我们再关注一下。
2013-04-02 16:02:57
- 凤凰卫视记者:
干燥、高温的天气是不是导致病毒的传播?
2013-04-02 16:04:18
- 主持人:
最近一段时期南方并不干燥,南方降水反而偏多。你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加强研究。
2013-04-02 16:04:27
-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的第一个问题:从3月份以来雾霾天气是61年以来的最多,请问一下能不能给我们预测一下4月怎么样?第二个问题: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如何防范雾霾,有没有什么建议?
2013-04-02 16:04:39
- 陈振林:
特别是去年冬天以来,静稳型的天气比历史同期都偏多。从12月份、1月份、2月份,到3月份还是偏多。至于4月份会不会偏多?目前只能紧密的监视,目前给不出具体的数据。根据它发生的条件,是不是静稳的过程,是不是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我们国家不管是公众还是媒体,包括政府各个部门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我想很快政府层面会研究怎么加快这方面,特别是大气污染方面的治理力度。包括雾霾天气的防范、应对措施。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建立大气污染气象条件下的应急联动机制,包括环境保护、气象、卫生各个部门,包括当地的政府,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区域联防,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跨区域的联防,相关部门之间,不同的省份之间建立一个应急联动机制。
这里面我们就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怎么做好预报预测。大家从媒体上已经注意到,北京市气象部门将通过科技能力的提升,要争取提前两天能把重污染型的天气及时预报、预警。
为什么说我不能给出你一个月的展望,能做到提前两天预警对我们采取各种应急的措施是非常宝贵的。这里面我们现在跟卫生部门加强合作,比如学校的户外活动要提醒。这个联动不仅仅是给出它发生条件的预警,同时给出非常有意义,指导性强,有作用的措施来。包括对公众怎么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学生减少户外活动,严重的情况下放假等等,都是通过区域联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还包括节能减排方面会有一系列的措施。
2013-04-02 16:04:55
- 人民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雾霾天气。刚才陈司长介绍说最近几个月雾霾天气比较多,一个原因是静稳天气比较频繁,您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最近几个月静稳天气偏多的程度是怎么样?另外大气环流形势和历史同期相比到底是哪些方面比较特殊,比较异常的?春夏季节中东部地区还不会出现频繁的雾霾天气?
2013-04-02 16:05:04
- 陈振林:
雾霾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从常年情况来看,夏天对流的活动气象条件不具备静稳的条件,常年多发生在秋冬季,特别是冷空气活动偏少,强度偏弱,经济面湿度比较大的情况发生。从去年冬天开始,重发多发的原因也具备这些条件。一是静稳没有大风,冷空气活动不是太频繁,另外由于辐射的作用降温,特别是城市这个地区容易形成逆温层,像一个锅盖一样,使得这个污染物堆积,不易扩散。我们对它严重的程度,上一次中东部地区1月份的情况几乎达到了70%这种天数,都是处于一种静稳的状况。今年3月份刚才统计也是61年天数最多的,严重程度,今年从入冬以来还是比较严重的。
2013-04-02 16:05:23
- 中国气象频道记者:
近一段时间在云南、四川部分地区,包括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想问一下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未来的天气趋势又是什么样,对当地的旱情是否有所缓解。
我重点一下关注云南,连续几年云南一直出现干旱,可以说对当地的影响也是比较影响,云南的南部,是否合东南亚出现一样干湿两季,每年出现是否正常的情况,对当地的居民是否需要做好长期干旱的准确。对于湿季利用水资源更好的蓄水有哪些建议?
2013-04-02 16:05:36
- 陈振林:
西南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入冬以来,像西南进入旱季之后,降水持续偏少造成的,另外气温同时偏高,蒸发量加大,造成的旱情。
整体西南地区连续四年出现冬秋春连旱,云南的雨季一般在5月到10月份,它跟其他相关的地方都属于干湿两季分明的。但是去年的雨季降水就比常年偏少,再加上进入10月份持续偏少,温度偏高,目前不同程度的干旱,特别是云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的西部。3月中旬以后,由于上述地区降了一些小到中雨,势头有所减缓,但是整体的干旱还在持续。在西北地区东部,陕西的中部,河南的西北部,包括山西的东南部,包括甘肃一些地区都有旱像的发生发展,也是入春以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造成的。
对此,各个方面都对积极应对。气象部门首要的还是做好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在天气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及时采取人工增雨措施。当然农业生产上我们还是要做好相应的服务,包括根据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的形势,及时向农民朋友建议水改旱耕作物,种植一些节水型的农作物,采取节水措施,河流蓄水,水库蓄水,一些小的蓄水池。主要还是密切跟踪。
2013-04-02 16:05:52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
近期明显感觉到北京的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一些,有报道称入春可能要等到4月上旬,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什么情况下才算真正进入春季?
2013-04-02 16:06:04
- 陈振林:
北京3月上半月温度偏高,到了后期气温又降低,包括今天最高温度有十八九摄氏度,但是温差比较大。东北地区偏低,华北东北,包括河北的东部、北部一些地区,包括北京、天津都处于气温偏低的一种状态,这是持续偏低。我们统计一下,可能比常年同期偏低一到两摄氏度。
你刚才讲到北京还没有入春,入不入春,气象学家定义了一个行业标准,有一个气候季节划分的行业标准,规定春季温度指标日平均气温,化冻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不高于22摄氏度,连续五天出现这种情况,就入春了。目前看,北京还没有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大于10摄氏度。
2013-04-02 16:06:28
- 王秀文:
根据最近的气象资料分析,未来10天影响北京地区冷空气势力还是比较强,尤其3到6号还有一次冷空气过程。日平均气温在10号之前还是低于10摄氏度,不会出现连续几天的日平均高于10摄氏度的情况。4月上旬从气象意义来说进入不了春天。什么时候日平均气温高于10摄氏度?最早也得等到4月中旬。
2013-04-02 16:06:37
- 陈振林:
北京平均入春时间是4月1日,现在已经晚了两天。
2013-04-02 16:06:49
- 余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媒体光临,预祝大家清明节小长假愉快!
2013-04-02 16:06:58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工陈峪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王亚强出席会议
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会议进行中
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
媒体聚焦
数据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4164/152_1_0101_desc.htm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李佳
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首席、正研级高工陈峪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研究所副所长王亚强出席会议
中国网 李佳
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中国网 李佳
会议进行中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2013年4月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李佳
媒体聚焦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