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我国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来了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我国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下面先请郑司长介绍情况。
2013-07-10 09:53:41
- 郑跃声: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很高兴再次与各位见面,通报201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3-07-10 09:57:11
- 郑跃声: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呈现低速增长,二季度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2.5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976.9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后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6.5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0528.2亿美元),增长10.4%;进口5.92万亿人民币(折合9448.7亿美元,增长6.7%;贸易顺差6770.6亿元人民币(折合1079.5亿美元),扩大58.5%。
2013-07-10 09:58:24
- 郑跃声:
今年6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215.1亿美元),下降2%。其中出口1.09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743.2亿美元),下降3.1%;进口0.9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471.9亿美元),下降0.7%;贸易顺差1693.4亿元人民币(折合271.3亿美元),收窄14%。
2013-07-10 09:59:16
- 郑跃声:
201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是:
一、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9752.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3.5%。二季度进出口10224.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3%。其中,5月份我国外贸增速仅为0.3%,6月份则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2%。
2013-07-10 09:59:54
- 郑跃声:
二、一般贸易增长平缓、加工贸易增长乏力。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增长6.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9%。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33.7亿美元,收窄56.7%。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496.8亿美元,增长1.1%,所占比重为32.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729.6亿美元,收窄7.6%。
2013-07-10 10:00:22
- 郑跃声:
三、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出现下降,对美国、东盟贸易稳定增长。上半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592.1亿美元,下降3.1%。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40.1亿美元,增长5.6%。上半年,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105.6亿美元,增长12.2%。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066.5亿美元,增长40.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469.2亿美元,下降9.3%,占我外贸总值的7.4%。
2013-07-10 10:00:56
- 郑跃声:
四、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中西部外贸出口较快增长。上半年,广东进出口总值5544.1亿美元。同期,江苏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600.5亿美元,略降0.1%;北京(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2108.3亿美元,增长1.7%;上海进出口2064.8亿美元,下降3.7%。此外,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593.9亿、1235.9亿和827亿美元。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我进出口总值的80%。
2013-07-10 10:01:36
- 郑跃声:
从出口方面来看,上半年,山西、安徽、新疆和江西等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2013-07-10 10:02:02
- 郑跃声:
五、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回落,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058.4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45.3%,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1个百分点。
同期,私营企业进出口6320.9亿美元,增长34.3%,高出我外贸总体增速25.7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值的31.6%。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615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18.1%。
2013-07-10 10:02:15
- 郑跃声:
六、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良好。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2100.2亿美元,增长12.6%,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2.2个百分点。
2013-07-10 10:03:07
- 郑跃声:
七、原油、煤炭、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原材料进口均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1.4亿吨,下降1.4%,进口均价每吨780.7美元,下跌7.6%;大豆2749万吨,下降5.4%,进口均价每吨605.6美元,上涨9.2%;铜200.2万吨,下降20%,进口均价为每吨8107.4美元,下跌3.4%。同期,进口铁矿石3.8亿吨,增长5.1%,进口均价每吨133.2美元,下跌4.6%;煤1.6亿吨,增长13.3%,进口均价为每吨91.4美元,下跌16.3%。
2013-07-10 10:03:51
- 郑跃声:
以上是向各位通报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3-07-10 10:05:20
- 主持人 胡凯红:
现在开始提问。提问之前请报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2013-07-10 10:05:33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我听郑司长的介绍当中,我注意到您提到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为4.3%,和一季度进口增速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回落,而且6月份当月外贸进出口增速甚至是出现了负增长2%,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刚才您也提到,目前我国外贸增速是在明显放缓,是不是意味着目前我国外贸形势相当严峻,严峻到什么程度,请郑司长为我们具体解读一下。谢谢!
2013-07-10 10:06:00
- 郑跃声: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确实是在明显放缓,特别是5、6月份进出口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我以为这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当前我国外贸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如果分析近期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不利因素,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抑制我国出口的进一步扩大。今年6月份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4%下调到2.2%,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速由1.3%降至1.2%,发展中国家的增速由5.5%降低到5.1%。外部市场需求的疲软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在下滑,出口的增长陷入低迷。在接受月度调查的近2000家出口企业当中,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45%以上的企业反映新增出口订单金额同比在下降。6月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企业反映新订单金额同比减少。这个数据较上个月扩大了1.9个百分点,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有企业反映订单下降的比例在扩大。
2013-07-10 10:07:10
- 郑跃声:
第二,汇率、劳动力工资等出口成本在持续上升,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出口难度。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6.3,较去年年底已经升值了5.6%。如果分币种看,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28号,人民币兑美元、兑欧元、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去年年底升值1.7%、3.3%和16.7%。与此同时,国内劳动力成本在继续增加,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多个省市区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在接受我们月度调查的近2000家企业中,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7成左右的企业反映成本上涨的压力在加大,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在削弱,出口的难度加大。6月底的调查结果显示,仍然有70.5%和59.8%的企业反映劳动力、汇率成本在增加,这个数据与5月底调查的数据基本持平。
2013-07-10 10:11:05
- 郑跃声:
第三,贸易摩擦频发且多样化,我国的贸易环境出现了一些恶化。商务部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一共有12个国家对我国发起了22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时一季度参与贸易救济调查的还有泰国、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对我国发起了贸易救济的调查。今年5月份欧委会宣布准备对中国无线电通讯设备及其组件进行双返调查。6月6日又宣布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由于贸易摩擦发生的国家、产品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对我国相关优势产品的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013-07-10 10:12:01
- 郑跃声:
第四,国内工业生产放缓,抑制了原材料的进口需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同比放缓了1.3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2%,同比回落了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过剩的钢铁、水泥、造船、光伏等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进一步抑制了对上游原材料进口的需求。
2013-07-10 10:13:57
- 郑跃声:
第五,海关的贸易统计是按照进出口的金额来统计的,因此商品的价格对海关统计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世界经济逐步下行的态势当中失去了有力的支撑。6月28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276.1,这是年内最低的数据,这个数据较今年2月份的305.6的高位下降了9.7%,我们测算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已经连续15个月同比在下降,其中今年6月份当月同比下降了3.9%。也像我前面所介绍到的,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的大宗原材料的进口均价出现了明显下降。我想上面五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我国当前外贸所面临的形势已经作出了一些解读和说明。谢谢。
2013-07-10 10:15:08
- 凤凰卫视记者:
郑司长,请您提供一下月度环比数据。刚才您介绍了五个综合因素,但我们感觉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整个外部环境,包括人民币汇率环境好像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是外贸的数据还是出现了很大的下跌。我们想请您分析一下在下半年会不会继续这个走势?谢谢。
2013-07-10 10:16:01
- 郑跃声:
从6月份当月环比数据来看,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环比5月份下降6.8%,其中出口下降4.6%,进口下降9.3%。从环比数据来看,6月份的走势下降的还是比较明显的。至于您刚才问到的今后外贸走势的情况和发展的情况会怎么样,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2013-07-10 10:16:32
- 郑跃声:
今年上半年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前面我在回答央视记者提问时讲了五个方面,这些因素在短期内可能还难以消除。从全球角度来看,目前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表现都是比较低迷的。我们看一组数据,从目前我们掌握到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除了前四个月欧盟的进出口增长了0.3%以外,在前五个月,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市场,它们的进出口均同比呈现下降的态势,这就表明全球主要市场的贸易表现不尽人意。在这个过程中对比我刚才发布的数据,因为其它外贸经济体的数据我们现在只掌握到前四个月、前五个月,但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表现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最好的。
2013-07-10 10:17:14
- 郑跃声:
这些数据还同时显示,在上述市场当中除了俄罗斯以外,进口都同比呈现下降的态势,这也意味着全球主要市场的总体需求均处于萎缩的状态。我们贸易伙伴进口的下降也就意味着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增长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在进口方面来看,国内工业生产有所放缓,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我国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增长了17.8%,但是增速却回落了6.7个百分点,加上多个产业的产能过剩,盈利能力的下降,抑制了对能源资源这些产品进口的增长。
2013-07-10 10:18:17
- 郑跃声:
另外,国际主要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还在低位震荡,进口企业观望的情绪在上升,这也不利于提振我国进口的增速。因此,我们目前可以看到,今年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局面,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力争稳住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总体份额。谢谢。
2013-07-10 10:20:23
- 大公报记者:
感谢刚才郑司长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原因,我们也注意到,早前海关和其他部门出台了一些稳定出口、提振出口信心的措施,请您介绍一下这些措施到现在为止发生的效果。另外想请您介绍一下,既然外部的环境无法改变,下半年有没有可能有一些出口退税的新举措?
2013-07-10 10:21:06
- 郑跃声:
谢谢。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重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去年年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个地方都在积极贯彻当中,我想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能够在全球经济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果,应该讲,正是这些政策措施得到落实、贯彻的一个重要的结果。
至于你谈到下半年是否会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措施,目前我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谢谢。
2013-07-10 10:21:42
- 中国日报记者:
从您刚才介绍的情况,能不能对全年进出口的运行情况做一个预测?另外,之前也说过出口的快速增高和“热钱”的流入有一定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谢谢。
2013-07-10 10:22:40
- 郑跃声:
谢谢。其实在我刚才回答凤凰记者提问时,已经谈到对下半年出口的一些看法。下半年的进出口,仍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两难或多难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企业、政府共同采取措施来努力。从出口来讲,决定性因素还是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有我们自身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就此来讲,我们国家已经确定对外贸易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商品结构一系列措施。所以可能中国外贸特别是出口的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调结构、转方式。
2013-07-10 10:23:06
- 郑跃声:
刚才你谈到关于在今年第一季度或者前四个月存在一些热钱流入的问题,热钱的问题不是海关主管的事项,但是从前四个月海关的外贸统计数据当中也反映出在我们国家存在着一些套利贸易的情况。5月份以后一些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海关总署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和5月份以后一些媒体报道的企业套利贸易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4月中下旬以后,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有关的海关也加强了相应监管,从5月份开始,这一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从海关的统计数据当中也能看出来,内地对香港的出口统计从5月份开始基本恢复到正常,目前我们对香港出口的统计我认为反映了真实的贸易情况。这个问题因为媒体已经有很多报道了,相信您也知道了,我就不作过多的介绍了。
2013-07-10 10:24:15
- 记者:
请郑司长详细介绍一下,6月份海关总署对我国出口企业开展的网络调查的相关情况。
2013-07-10 10:25:33
- 郑跃声:
谢谢你关注我们的网络调查。为了解我们国家外贸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也为了研究我们国家未来外贸的走势,从去年6月份开始海关总署选取了近2000家企业,每个月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了解企业出口订单的情况、经营成本的情况,我们已经积攒了一年的数据,基本上能够反映未来我们外贸大体走势。根据今年6月底我们对近2000家企业网络调查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我国出口人的经理指数为36.1,比较5月份下滑了1.5,这是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在下滑。其中订单出口信心等指数持续下滑,预示着第三季度我国出口的情况不容乐观。6月底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9.2%的企业反映,新增出口订单的金额同比在减少,有43.8%的企业反映对未来2-3个月的出口形势信心不乐观,有69.1%的企业反映出口的综合成本在增加,这就是我们6月底调查的结果和出口经理人指数的三个方面的主要数据。
2013-07-10 10:26:07
- 德国世界报记者:
你提出来比较明显的是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会下降,但私营企业进出口的发展比较快,为什么外商投资企业有这样的回落,是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开始转为国内生产,不是给国外生产,还是别的原因?
2013-07-10 10:28:31
- 郑跃声: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占比重回落的现象在去年已经出现了,而中小型企业的出口在快速增长,一涨一落当中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首先就外商投资企业来讲,近一两年来我们国家吸引外商对华投资的增长幅度在下降,也就相应影响了外资投资企业的出口。第二个方面,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中小微企业,目前在外贸出口当中中小微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国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再加上这些小微企业适应市场快、船小好调头,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映更加灵敏,所以他们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也是我们国家对外贸易调结构的一个重要成果。过去外商投资企业占我们国家外贸出口50%以上的情况在逐步改变,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势头。谢谢。
2013-07-10 10:29:05
- 中国冶金报记者:
我想问一个关于进口原料的质量问题,据媒体报道,比如钢铁工业现在所需要的废钢铁在进口的过程当中有很多产品是不满足要求的,被称为“洋垃圾”,我想问郑司长,海关包括其它的相关部门在我们进口原料,包括铁矿石、废钢铁这块有没有质量的监管措施?谢谢。
2013-07-10 10:30:13
- 郑跃声:
按照各个执法机关有关部门的分工,进出口商品的质量主要由国家检验检疫机关负责。你刚才提到进口的一些废钢铁当中有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被称之为“洋垃圾”,我稍稍做一个修正。
在进口的废物当中有两个概念,一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种固体废物,包括你所讲的废钢、废铁,我们在海关数据当中称之为进口固体废物,是指国家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可以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部分进口,包括废钢进来继续熔炼,废纸进来继续造纸,这是固体废物的概念。
2013-07-10 10:30:54
- 郑跃声:
二是不能作为资源使用的固体废物,也就是俗称为“洋垃圾”,具体是指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目录当中的废矿渣、废催化剂、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这些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性废物,这部分大家俗称为“洋垃圾”。
2013-07-10 10:32:24
- 郑跃声: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在全国海关组织开展了为期10个月的“绿篱”专项行动,这个行动的主要要旨,一是加强对进口固体废物的监管,二是严厉打击以违报、瞒报、偷运、夹藏等方式走私进口所谓的“洋垃圾”,这项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2013-07-10 10:32:59
- 郑跃声:
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截止到6月15号,全国海关共查处侦办走私进口的,前面我所讲的“洋垃圾”这个概念的违法犯罪案件已经有29起,立案查办“洋垃圾”的走私违法案件196起,共查扣“洋垃圾”6.8万吨,与此同时,对于可以利用的、作为再生资源的固体废物,海关也全面加强了监管,保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能够有再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合法通关进口。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们共进口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的固体废物2804.2万吨,同比下降了3.8%,价值166.3亿美元,下降了8.2%。全国海关还将继续针对重点地区、重点渠道,通过对固体废物加强实际监管,打击各种走私行为,努力将不符合环境控制标准的固体废物截留在国门之外。谢谢。
2013-07-10 10:33:33
- 湖南卫视记者:
刚才郑司长也稍微说了一点,香港和内地进出口额增长是非常明显的,您刚才也谈到一些不正当的交易,目前我们有些什么样的举措防止各个省份为了完成进出口额的预期做不正当的行为?有没有调查一些海关和进出口企业之间海关人员的腐败现象?谢谢。
2013-07-10 10:35:19
- 郑跃声:
你今天有些问题超出了我要发布的范围,所以我简要回答你。关于内港之间贸易统计数据的问题我刚才已经讲了,媒体上已经讲得很明白、很透彻。第二,就抑制对港贸易虚增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了文件,刚才我讲到海关也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比如说扩大对出口货物查验比例等,这些措施已经见效,目前对港贸易超常增长的现象已经基本得到遏制,就像我刚才所说,数据反映对港出口的统计数据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至于对海关人员的违法或者与企业相勾结从事非法贸易的问题,海关总署历来态度是鲜明的,在反腐、保持队伍廉洁性上我们有相应的措施,这几年海关队伍在反腐上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在不断加大、不断完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谢谢。
2013-07-10 10:35:51
- 厦门卫视记者:
上一次发布会您给我们介绍了进口奶粉的进口情况,我想问一下第二季度进口奶粉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近日国家发改委也是对一些洋奶粉品牌发起了反垄断的调查,您预计一下,从海关方面来讲这会不会对进口奶粉的情况有影响?
2013-07-10 10:38:06
- 郑跃声:
谢谢。现在奶粉确实是全民关注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的不断增长,我国进口奶粉的规模实际上是在持续扩大。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增加了24.8%,其中新西兰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上半年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37.1万吨,增加了34.3%,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其次是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上半年的进口量基本上都在1万吨左右,这些国家合计占我国奶粉进口总量的8%。
我也注意到,近日有关部门对国外一些品牌奶粉操纵价格、进行垄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是这些洋品牌奶粉近年来在国内销售的罐装零售奶粉价格快速上涨。但是从进口情况上看,近几年来我国进口奶粉的平均价格相对还是比较平稳的,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进口奶粉的均价同比呈现了下降的态势,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海关统计的进口奶粉主要是以大宗散装方式进口的,这里的进口平均价格的走势还不能完全反映目前国内市场上零售包装的罐装奶粉的价格。
2013-07-10 10:38:41
- 郑跃声:
我们也注意到,国务院最近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意见》,中国海关也将认真贯彻执行《意见》当中的各项管理措施。这个《管理意见》目前刚刚开始实施,这些政策的措施效果目前还没有在海关进口奶粉的统计数据上反映出来,我们会继续予以密切关注,跟踪进口奶粉发展变化的情况。谢谢。
2013-07-10 10:39:56
- 主持人 胡凯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2013-07-10 10:40:22
图片内容:
国新办就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主持发布会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情况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现场众多媒体摄像机
郑跃声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德国世界报记者提问
郑跃声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湖南卫视记者提问
厦门卫视记者提问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zb/olderDatagwyxwbxwfbh/20130710gxb_1373425621.mp4
相关新闻:
- 世贸排名:中国服务贸易晋第三 进出口占世界5.6%
- 中央第九巡视组进驻中国进出口银行 联系方式公布
- 前5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0.5万亿 贸易顺差5079亿
- 广东江苏等7省市进出口值占全国8成 中西部出口活跃
- 海关总署:前5月外贸进出口10.51万亿元 增10.9%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2013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媒体记者陆续到达
中国网 杨佳
中国网做好直播准备工作
中国网 杨佳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现场众多媒体摄像机
中国网 杨佳
郑跃声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大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德国世界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郑跃声司长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湖南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厦门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