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3年10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于9月29日(周日)14:30-15:30在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10月新闻发布会,重点发布9月天气气候特征、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天气展望、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余勇: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新闻发布会。首先我先介绍一下出席发布会的专家。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国家气侯中心气侯服务首席专家、正研级高工艾婉秀,今天发布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2013-09-29 14:30:29
- 陈振林: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通报一下9月份全国天气特征。9月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67.9毫米,较常年同期(62.4毫米)偏多8.8%。从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东部和中部、黑龙江西北部、辽宁中部、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新疆西部局部、黄淮南部、江淮北部、江汉大部、江南西部、西南地区的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华南中部等地降水偏多2成至1倍,江南西部、陕西北部和安徽中北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东北中部、内蒙古西部、华北南部、黄淮北部、西北中西部、西藏西部、云南中东部、贵州西南部、江南中部和东部等地偏少2~8成,新疆中南部、河南和山东局部地区偏少8成以上,全国其余大部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9月以来,湖南省平均降水量164.5毫米,较常年同期(72.4毫米)偏多92.1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2013-09-29 14:32:31
- 陈振林:
9月以来,我国四川、重庆、陕西、甘肃、青海、海南等10个省(区、市)共有36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 ,其中重庆巫山连续降水日数(15天)超历史极值。
在气温上,9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16.9℃,较常年同期(16.7℃)偏高0.2℃。从空间分布上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仅陕西东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局地、浙江部分地区和新疆西部部分地区偏高1~2℃;重庆中东部和湖北西南部部分地区气温偏低1~2℃。9月以来,局地气温波动起伏较大,全国共计17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 ,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日降温幅度达12~18℃,其中辽宁阜新(17.1℃)、吉林农安(16.4℃)日降温幅度超历史极值。
2013-09-29 14:33:35
- 陈振林:
9月份国内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我国。9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5个热带气旋(8级以上),生成个数接近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生成4.9个),其中有1个在我国登陆,登陆个数比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登陆1.8个)偏少。
今年第19号强台风“天兔”的中心于22日19时40分在广东省汕尾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中心气压为935百帕。其主要特点有:发展快。“天兔”从热带风暴发展为超强台风仅用了39个小时,属于快速增强的台风。强度大。“天兔”最强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60米/秒),是今年为数不多的超强台风之一。“天兔”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大陆地区强度最强的台风,也是近40年以来登陆粤东最强的台风。风雨强。“天兔”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风暴潮与天文大潮叠加,汕头气象浮标站最大浪高达14.9米,汕头沿海海门站的最高潮位超50年一遇;广东东部和珠江口地区、福建东部、浙江南部沿海出现9~10级大风,广东东部、福建东部最大风力达11~14级;22日08时至19时,广东省共有26个气象站观测到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影响大。受“天兔”影响,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受灾较为严重。据民政部数据,“天兔”已造成南方五省34人死亡,1人失踪,78.1万人紧急转移。
2013-09-29 14:34:13
- 陈振林:
另外就是,9月份华西部分地区秋雨明显。9月以来,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大部及湖北、湖南等地降水量普遍在50毫米以上,其中四川大部、重庆、贵州东部、湖北大部、湖南西部和北部、甘肃东北部、陕南西部等地降水量有100~200毫米,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重庆东南部等地超过200毫米; 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四川中东部、重庆南部、贵州东部、湖北大部、湖南西部和北部、甘肃东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2倍,湖南西北部偏多2倍以上。
9月以来,西北地区东部大部、西南地区大部及湖北大部、湖南大部等地降水日数普遍有10~15天,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部分地区达15~20天,局部超过20天;与常年同期相比,湖北西南部和中部、湖南北部、四川中北部、甘肃中东部部分地区、宁夏大部等地降水日数偏多3~5天,局部偏多5天以上。
2013-09-29 14:35:57
- 陈振林:
而9月,中东部部分地区与常年同期相比雾霾日数偏多。9月以来,北京、天津、河北东部和南部、山西大部、河南大部、山东大部、江苏、安徽东部和南部、浙江西北部、湖南中部、四川中东部、重庆西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雾霾日数在5天以上,其中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江苏北部达10~15天,部分地区超过15天。
江苏、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山东、天津、河北的部分地区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其中,江苏东北部、河南中北部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10天以上。
截至9月28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观测到的本月雾霾日数达14天,较常年同期(3.6天)偏多10.4天。
河南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气象干旱。9月以来,华北南部、黄淮北部及陕西关中东部等地降水量不足50毫米,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河南西北部和陕西东南部偏少5~8成。长时间降水偏少导致河南北部等地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
2013-09-29 14:37:30
- 陈振林:
另外,我们再来关注一下9月国外的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首先是暴雨洪涝天气,9月4-6日,越南北部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至少21人死亡;9月19日,越南中部遭受暴雨袭击,导致2人死亡,12人失踪,许多房屋被淹没。7月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遭洪水袭击,截至9月10日,受灾人数已超过10万人,道路和电力系统被摧毁。9月上旬,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州连降大雨引发山体滑坡和洪水灾害,造成14人死亡。9月中旬,美国科罗拉多州连日暴雨引发洪灾,导致8人死亡,600人失踪,超过1.7万处房屋受损。
其次是热带风暴。9月16-19日,墨西哥遭双风暴夹击,并引发暴雨、洪灾和泥石流,共有139人死亡,35人受伤,53人失踪,受灾总人数约达120万人。9月16-17日,日本遭强热带风暴“万宜”袭击,造成2人死亡,4人失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9月2日,日本琦玉县和千叶县遭龙卷风袭击,导致67人受伤,547幢建筑受损。
2013-09-29 14:37:49
- 陈振林:
目前,全国秋收作物进入大面积收获阶段,秋种也陆续展开。
东北气温多起伏,热量条件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东北地区月内气温多起伏,但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且初霜期接近常年或偏晚,5月以来≥10℃积温比常年同期偏多100~200℃,热量条件总体利于一季稻、春玉米、大豆等作物灌浆成熟。月内先后出现3次降温过程,阶段性低温致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作物灌浆速度减缓,由于低温持续时间短、回温快,对作物成熟影响不大。9月21-26日内蒙古东部、25-26日东北地区中北部出现霜冻,但由于大部秋收作物已成熟,仅对部分发育期偏晚的作物后期灌浆成熟和马铃薯块茎膨大产生了一定影响。
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光热充足,墒情适宜,利于作物灌浆、成熟收获及冬小麦适时播种。西北、华北、黄淮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光照充足,良好的光热条件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大部地区降水量有10~100毫米,利于土壤增墒,陕西关中西部和山西西南部旱情有所缓解,对冬小麦播种有利。但甘肃南部和东部、陕西西部阴雨日数有10~15天,阶段性阴雨寡照不利于秋收作物成熟和收获晾晒;华北西部、黄淮北部等地温高少雨,陕西东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不利于麦播。21-26日,西北部分地区出现霜冻,导致新疆北部部分棉花提前干枯,品质和产量受到一定影响。
2013-09-29 14:38:06
- 陈振林:
江淮、江汉光热条件基本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上半月,江淮大部、江汉气温偏低,阴雨天气较多,日照偏少,持续阴雨对一季稻、夏玉米等成熟收获不利,也致使棉花蕾铃脱落增加,纤维品质下降;2-6日湖北南部出现3~5天轻度寒露风天气,对部分处于抽穗扬花阶段的晚稻产生不利影响。下半月,江淮、江汉天气转好,利于一季稻、夏玉米成熟收获、棉花吐絮采摘以及油菜、蔬菜等播种育苗。
江南和华南大部光热条件较好,利于晚稻拔节抽穗;局地寒露风、台风影响农业生产。
江南、华南大部多晴好天气,光热充足,利于晚稻分蘖抽穗以及柑桔等果实的膨大和龙眼等水果采收;江南西北部降水偏多,湖南西北部旱情解除。但江南东部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墒情下降,江西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对灌溉条件差的作物生长及移栽油菜播种不利。21-25日,强台风“天兔”给粤桂闽浙湘等地带来强风暴雨,导致部分农田被淹,经济林果茎枝折断或落果,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也遭受较大损失。另外,2-6日湖南西北部、26-28日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出现轻度寒露风天气,致使晚稻发育进程有所延缓减缓,但由于未出现在晚稻抽穗扬花的敏感阶段,因此总体影响不大。
四川盆地、云南西部等地阴雨、强降水影响秋收秋种。9月以来,四川盆地中西部、云南西部、重庆部分地区雨日有15~23天,持续阴雨对玉米、一季稻等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收获晾晒造成一定影响,部分地区土壤过湿也导致油菜、秋播蔬菜等播种困难。23-25日,受强台风“天兔”影响,贵州东部、重庆东南部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农田出现渍涝灾害,秋播质量受到影响。
2013-09-29 14:42:53
- 陈振林:
下面我们关注一下国庆“黄金周”期间和未来十天天气预报。
首先来看国庆“黄金周”期间天气预报。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大部地区天气晴好,气温适宜,除西南地区、华南沿海多降雨天气外,其他地区总体气象条件较好,适宜旅行外出活动。全国大部天气多晴好。西南地区、华南沿海等地多阴雨天气,对交通旅游不利;1日前后,华北东部、东北有小到中雨天气;其余时段,北方地区及江淮江南等大部地区天气晴好。
气温总体较适宜。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人体感觉较为舒适,北方地区气温有起伏。1-2日,受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地区将出现4~6级风和5~8℃的降温天气,东北部分地区气温下降10℃左右。
后期雾霾需防范。4-7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局地有雾霾,需注意防范。其余时段,全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雾霾天气。
“蝴蝶”风雨扰华南。9月29日-10月1日,受“蝴蝶”影响,南海中北部、北部湾及华南沿海将有较强风雨天气,其中海南有暴雨或大暴雨。
东部海区有大风。2日前后,受冷空气影响,渤海、黄海、东海有7~9级偏北风。6-7日,受热带系统影响,东部海域有6~8级大风。
2013-09-29 14:43:33
- 陈振林:
再来看未来10天天气情况,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总体势力不强,西部地区气温偏高1~3℃,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四川西部、云南等地多阴雨天气;1日前后,华南南部、南海北部将有较大风雨天气;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较好,多秋高气爽天气。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9月30日-10月2日,将有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将出现5~8℃降温,东北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期间,上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南方地区气温也将有不同程度下降。2日前后,渤海、黄淮、东海有7~9级偏北风。
5-8日,还将有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地区有小雨并伴有4~6℃降温。
台风将影响华南南部。9月29日-10月1日,受第21号台风“蝴蝶”影响,南海中北部、北部湾及华南沿海将有较强风雨天气,其中海南有暴雨或大暴雨。此外,3日前后西北太平洋上还将有1个热带风暴活动,并可能于7日前后影响我国东南部海域。
中东部有雾霾天气。4-7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局地有雾霾,需注意防范。
2013-09-29 14:44:13
- 陈振林:
再来看未来10天天气情况,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总体势力不强,西部地区气温偏高1~3℃,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四川西部、云南等地多阴雨天气;1日前后,华南南部、南海北部将有较大风雨天气;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较好,多秋高气爽天气。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9月30日-10月2日,将有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等地将出现5~8℃降温,东北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期间,上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南方地区气温也将有不同程度下降。2日前后,渤海、黄淮、东海有7~9级偏北风。
5-8日,还将有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地区有小雨并伴有4~6℃降温。
台风将影响华南南部。9月29日-10月1日,受第21号台风“蝴蝶”影响,南海中北部、北部湾及华南沿海将有较强风雨天气,其中海南有暴雨或大暴雨。此外,3日前后西北太平洋上还将有1个热带风暴活动,并可能于7日前后影响我国东南部海域。
中东部有雾霾天气。4-7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四川盆地等地局地有雾霾,需注意防范。
2013-09-29 14:44:37
- 陈振林:
10月需密切关注秋雨秋汛,防御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东南沿海仍可能有热带气旋活动,需关注沿海地区强风雨影响。同时,10月冷空气活动增多、增强,公众需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
密切关注秋雨秋汛,防范地质灾害。10月,西南等地降水较多,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东南沿海仍需做好热带气旋的防御工作。10月仍可能有热带气旋活动影响我国,相关部门仍需密切关注热带气旋可能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影响,提前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同时,关注冷空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入10月,冷空气活动将逐渐增多、增强。北方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防止霜冻危害,预防冷空气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方地区也要警惕寒露风对晚稻危害,注意做好防御工作。
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10月正值我国森林、草原的秋季防火期,各地需加强防范,尤其在东北和西南两大林区需注意森林用火安全。
2013-09-29 14:50:16
- 陈振林:
北方农区要抢晴收获已成熟作物。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晴收晒;尤其要尽早对贪青晚熟作物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尽快成熟,并及时收获。
秋播区要及时腾茬整地,适时播种冬小麦、油菜。北方冬麦区要及时腾茬、整地,提高麦播质量;华北南部和黄淮西北部等墒情偏差的地区要趁雨或造墒播种。长江流域油菜产区要注意及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西南土壤过湿地区注意清沟理墒,确保油菜适时播种及幼苗正常生长。
晚稻区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充分灌浆。江南和华南要加强晚稻后期管理,保持浅水灌溉,合理施肥,以促进灌浆,增加粒重,促进产量形成;华南要做好晚稻低温寒露风的防御工作。江南东部地区要注意节水蓄水,确保后期农业用水。
沿海地区应注意防御热带气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013-09-29 14:55:30
- 主持人 余勇:
谢谢陈司长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记者的提问环节。
2013-09-29 15:08:07
-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想问一下,北京从昨天开始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今天还发布霾的黄色预警,能不能解释一下雾霾形成的原因和持续的时间。北京9月份的雾霾天数占到了9月份一半,为什么9月份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雾霾,另外,请介绍一下具体到十一期间北京的天气情况。谢谢。
2013-09-29 15:09:00
- 康志明:
我先回答一下为什么会出现霾的天气。首先有它发生比较有利的气侯背景。进入秋季以后,地面的温度在不断下降,大气层结趋于稳定,这是霾发生的有利背景。从天气来看,影响北京的冷空气比较弱,地面风力非常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后面的冷空气的逼近已经出现偏南气流,这样有利于水汽和雾霾的加重。
这个过程什么结束这个问题,我们预计明天夜间到上午,北京地区会受冷空气的影响,随着这次过程的开始,北京地区预计比较严重霾的天气过程结束。
至于国庆节期间,我们预计随着10月1日这股冷空气过境以后,北京从1号下午天气转好,2、3号都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5号以后能见度又会下降,大家如果关心天气变化,请及时关注我们的预报。
关于9月份雾霾天数为什么这么多这个问题,从天气条件来看,原因也是因为冷空气活动偏少,整体气温偏高一些,这种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北京的雾霾天气比以往偏多。
2013-09-29 15:12:57
- 中国气象报记者:
这个月的27日发布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部分和07年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相比有何变化,气象部门专家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请解释一下。谢谢。
2013-09-29 15:13:00
- 陈振林:
这也是全球气侯变化国际活动的一个热点问题,全球媒体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联合国气侯委员会第一工作组完成了第五次评估报告政府评审工作,正式发布了最新的评估报告,名称就是《2013气侯变化自然科学的机制》。这个评估报告也是气侯变化委员会经过五年多的工作,全球上千位科学家一起经过非常复杂的编写、专家评审以及到这次通过政府代表参加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经过了非常严格的各方面的程序来完成这份评估报告。
政府评审对它的摘要逐条评审,讨论非常热烈,跟往年相比对气侯变化认识更进了一步。
通过多年来科学的积累,最新的评估报告对气侯变化、全球各方面的进展、它的成因分析以及对未来的预估应该说比第四次评估报告在把握性、预测的准确度上都有所提升。
这次评估报告的结论基本体现了当前国际科学界会气侯变化认识的最高水平,更多观测事实和依据,也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气侯变化的原因,特别是人类活动对目前全球变化的影响,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对全球未来气侯的模拟,预测能力水平的提高,对未来到本世纪末的气侯变化做了比以往更为准确,把握性更强的预测。
2013-09-29 15:14:42
- 陈振林:
我们中国参与气侯变化,特别是参与这些工作,我们从IPCC组建开始就参与。第五次评估报告,我国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参与的人数比以往更多。第三次评估报告当时我们记得有4位科学家,到第四次有了9位,这次达到了18位,特别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主,这表明了我国科学家对这次评估的贡献有了很大的提高。
除了科学家参与之外,我国政府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评审编写乃至这次会议,对报告审议通过都做了相应的工作,多次组织国内多个部门完成我们作者的推荐,完成政府专家的评审,完成对决策摘要,政府的评审工作。
我国有18位作者,参与报告的编写,同时(秦大河)院士也是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联合主席,从各方面来讲,我们对评估报告的完成应该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确保能反映发展中国家观点以及我们科研成果在里面,所以为整个评估报告的科学性、代表性、平衡型性都做了重要贡献,谢谢大家!
2013-09-29 15:15:16
- 中国气象频道的记者:
我想问一下关于农业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秋收期,未来一段时间,秋粮主产区的天气怎么样的?尤其东北地区在10月4号、5号的左右会出现秋霜冻,是否对秋收有不利的影响?
2013-09-29 15:16:41
- 陈振林:
现在全国的秋收进度在加快,全国秋粮已经收获了25%的比例,与往年比快了5个百分点,从气象条件来看,整个10月份秋收区大部分气温接近常年,或者偏高,降水也是接近常年或者偏少,这样来看总体条件还是有利于作物的收获和晾晒,但是部分地区的低温要加以防范。西北部降水又偏多,刚才提到了10月3到4号,东北农区出现霜冻。我们前期一直比较关注它的初霜冻,初霜冻对作物最后的灌浆成熟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初霜冻提前了,作物没成熟,对产量影响非常大。
今年的初霜冻总体是偏晚的,这次初霜冻对作物的成熟收获都不会有大的影响,对晾晒和存储,我们建议还是抓住时机加快这方面的晾晒和存储。
刚才提到的在黄淮西北部,还有华北的西南部,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干旱会持续,对冬小麦会有一定的影响要关注。另外降水偏多地方还是西南地区,持续的阴雨会影响作物的晾晒。再来还要关注低温,冷空气影响对晚稻的影响,这是寒露风对晚稻的成熟会带来一定的危害。
我们建议北方农区抓住好天气,对作物收获,冬麦区抓住时机开展秋播,旱区也要抓住有利时机,抓住降雨天气及时播种,南方对晚稻的生长,西南地区的收获晾晒也要关注天气的影响,对农业方面10月份我们重点要关注这些方面,谢谢。
2013-09-29 15:17:09
- 主持人 余勇: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3-09-29 15:17:24
图片内容:
2013年9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国庆全国天气展望
中国气象局2013年10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正研级高工艾婉秀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气象局2013年10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接受媒体采访
图片大图:
2013年9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国庆全国天气展望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2013年10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正研级高工艾婉秀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2013年10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郑亮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康志明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网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