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发布会(第四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发布会(第四场)定于12月27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发布会(第四场)

    活动描述

    •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发布会(第四场)定于12月27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高翔:

      各位同志,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其实我也算媒体界的朋友,我管着中国社会科学报和社科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术盘点,中国社会科学院自从2011年下半年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在我们的院里到院党组,集中精力推动重要的科研成果,集中精力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哲学社会科学最高殿堂。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两年多来推出了学术专著700多部,论文900多篇,研究报告3000多份,学术资料、古籍整理、教材等近千种,其中不乏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

      今天我们主要从这些成果当中选择了16项分4场进行发布,今天是第4场,本场主要发布四项成果,一是《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二是《东方哲学史(5卷本)》,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四是《新疆温泉阿敦乔鲁早期青铜时代遗址与墓地考古发掘收获与意义》。本场发布会成果发布分5个单元进行,采取一位专家作主题发布,两位同行专家作学术点评,其中一位点评专家是我们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外邀请到的重要学者。最后我们请记者就有关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013-12-27 09:00:10

    • 高翔:

      本场发布会参加人员主要有以上成果的承担人及相关学者,第二是相关研究所的领导,部分科研人员、科研处负责人,相关出版社负责人,四是科研局相关负责同志,五是媒体记者。参加本场发布会的大约有70人左右。

      我想说的是,我们这个学术成果发布会还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发布会,我希望我们开得活泼一点,希望有更多的互动,因此前面做主题发布的同志包括评论学者尽量压缩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的记者朋友们提问,也可能在互动当中更能展现我们成果的独有的科学价值。

      下面进行第一单元,首先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张炯就《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作主题发布。

      2013-12-27 09:02:10

    • 张炯:

      《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的出版,标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共同努力的一项重大的集体科研成果的完成。文学史研究是我院的长项,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郑振铎先生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建国前他就著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和《中国俗文学史》。第二任所长何其芳先生早在1958年就提出应该编写涵盖中华各民族文学的文学史的任务,但那个时候,大多少数民族文学都缺乏研究的专家,因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和余冠英、钱钟书等先生主持下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三卷》和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仍然没有涵盖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就。

      2013-12-27 09:02:53

    • 张炯:

      九十年代我受命担任文学研究所兼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鉴于两个所已经培养出大批文学史研究方面的学者,也积累了丰富的编写文学史的经验和系列前期著作与资料,由我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3卷)》和《新中国文学史(2卷)》当时也接近完稿。经过两个所学术委员会讨论,认为集中全力编写一套大型的《中国文学通史》的条件业已具备,因此决定动员两个所有关研究人员并邀请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福建和广东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个别专家参加,开始实施此项工程,并被批准为国家社科的重点项目。1997年由“华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学通史(10卷本)》,560万字,之后经广泛征求意见,于本世纪初即开始着手补充和修订工作,决定扩大12卷本即600万字。在江苏凤凰出版公司的支持下,2011年终于出版了这套新版《中国文学通史(十二卷),前后参加工作的学者专家有上百人之多。新版《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和文艺观为指导,将文学置于相应的社会历史土壤上进行考察,努力探求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的联系,并尽可能揭示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客观描述文学发展的史实,恰当公允的评价专家作品和重要的文学现象。

      2013-12-27 09:03:33

    • 张炯:

      全书的创新特点是:第一,首次将历代中华各民族的文学成就都纳入中国文学通史的视野,包括各民族的神话、史诗、歌谣、故事、小说、戏剧等,也包括过去很少论述的匈奴鲜卑族的文学和辽、金、西夏的文学,还有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各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将予以比较充分的论述。

      第二,首次将边远地区包括当代台港澳地区的文学也纳入中国文学史的视野,鉴于港澳先后回归,台海两岸已经承认是中国的一部分,将台港澳也纳入通史应是水到渠成,故分地区对该地文学发展的情况予以比较充分的论述,实属至为必要。

      第三,首次将中国文学史从先秦贯通到当代。从远古的神话歌谣一直论述到二十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把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纳入了通史,突破了过去中国文学通史著作只论述到清代的局限。

      第四,首次对各民族、各地区文学的相互关系也努力做出历史的考察。鉴于中华各民族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各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不但相互影响,汉族文学影响着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作家还以汉文写作,为汉文学的发展做出可贵的贡献。因此,论述起相互影响的历史轨迹自然是《中国文化通史》的份内任务。

      2013-12-27 09:07:15

    • 张炯:

      第五,首次将各种文体包括文学里冷的发展也列入文学史的视野。如论述的藏族的史诗《格萨尔》和《萨迦格言》,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和《蒙古秘史》,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傣族的贝叶文学、彝族的呗髦文学等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学形式,还将现代的电影文学、童话、科幻小说等也首次纳入文学史,对文学理论也有专门的章节做出论述,这就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史的多姿多彩的内容。

      第六,强化文学性的立体分析。文学史不同于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它必须以文学性为研究焦点,《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不但对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有必要的介绍,而且对不同的文学体裁的演变及其艺术特点,包括艺术构思、语言风格和表演技巧的特色,也均努力做出中肯的分析。

      第七,重视新的研究成果的吸收,如考古新发掘的郭店竹简所证实的古籍存在的情况,如对过去评价有失公正的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评价,像对鸳鸯蝴蝶派、武侠小说,以及对胡适、徐志摩、沈从文、张爱玲等作家作品的重新评价,还有对辽金、西夏文学和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学、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学的最新研究,凡属求实、公正、合理的成果都做以吸收。

      第八,资料力求尽可能翔实。如作家生平尽可能详细介绍现代和当代作品的出版年月和出版社地点也尽可能注明。还有少数民族文学过去多不被读者所知,故对其作品原文也尽量征引。

      第九,论述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全书表达讲究科学性与审美性兼具。既有对古典文学的文学性评价,也求文风典雅中见晓达,力避晦涩与深奥。

      第十,每卷均有附有索引,将本卷出现的人名、书名和文学现象、流派、运动等都在索引中列出所见页码,从而使文学史著作兼具文学辞典的功能,便于读者查阅。

      2013-12-27 09:28:42

    • 张炯:

      除了上述十大特点外,在全书编写和修改过程中,我们力图妥善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学的关系。中华大地自古生产着许多的部族和民族,我们中国文学和中华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过去现在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多关注华夏中心地域的文学,而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就往往忽视,这种状况必须予以纠正。新版《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特别以90多万字的篇幅来介绍各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并以相当的篇幅介绍台港澳文学,对这些地区和民族的文学史尺度稍微放宽一些,介绍得更详细一些,以满足读者对这些地区和民族文学求知的需要。我们认为,这样做是适当的,也是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的。

      二是古代文学与近现代文学的关系。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关系密切,在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从人民口头创作到作家的创作,从业余作家的创作到专业作家的创作,经历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社会的进步,主要文体不但带有演变,而且文体越来越丰富。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文学史书写理应体现文学发展的上述历史状况与过程。《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将古代文学从先秦到清代列为六卷,其中先秦到隋代一卷,唐宋元明清各一卷,近代列为一卷,现代列为两卷,当代列了三卷,这是为了反映我国文学发展的上述客观反映与过程,其中也是突出我国新文学和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文学成就的考虑,这不仅是因为新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还因为近拜年中国文学确实经历了空前的繁荣,产生的作家和作品都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3-12-27 09:29:27

    • 张炯:

      三是古代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关系。以审美艺术形态的特点,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观念,是近代王国维以来才逐渐形成,依次则政论、哲学、伦理、史著等非审美的著作均不能视为文学,长期不被古代文学观念所看好的小说、戏剧则被列为美文学的重要品类。而我国古代文学观念却文史不分、文哲也不分,以往的中国文学史皆把先秦诸子的论著也列入。照顾到古今文学的差别,也顾及现代叙事文学技巧源于古代的史著,现代杂文与古代政论和哲理、伦理文章不无渊源的关系,我们在先秦文学部分仍然论述到诸子的有关散文,也论及《左转》、《国语》等史著。而将后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产生的这方面的文章论著排除于文学之外,不再予以论述。只有文艺理论和富于形象性的生动的杂文,则仍然列入文学史来论述。我们不赞成将古代的“大文学观念”继续延用到今天,但照顾到历史上文学观念演变的状况及不以今求古,也不以古求今。由于以上的特点和相关处理,在我国已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可以说《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是集前人大成之作,不但内容最丰富,介绍的作家作品最多,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评价也比较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当然,随着新的材料的发现和新观点的产生,文学史总会被学者不断重写,《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在师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有更宏大、更开阔的综合与开拓。但限于我们的学理和认识水平,疏失与不足自然难免,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2013-12-27 09:31:21

    • 高翔:

      这需要长期积累,通古通今,一家之言是非常难的。我们院的文学所有很深厚的文学积淀,也有很好的学术传承。下面请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民同志作学术点评。

      2013-12-27 09:31:52

    • 陈福民:

      各位专家好。我受命担任《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的点评,实际上我也是勉为其难,因为张炯先生在他的发言中已经对这部通史的格局、缘起、基本状况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

      我个人感受,中国文学史以往在学科意义上都是个人著史,比如说民国时期的刘大杰先生《中国文学发展史(三卷本)》,当然作为个人著史是有才华、有材料,但是就文学史这样巨大的体例而言,是中华文明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在这个前提下,其实个人著史今天变得比较困难,个人著史,个人的见解比较多,但是限于个人的能力,特别是今天我们有三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下,现代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密的条件下,一个人完成三五千年文学史的著述的今天,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体例上,实际都变得特别困难。由专家主持,集体编著,大型文学通史,这样的工作是必然的,而这个工作恰恰是由文学所来承担。大家都知道,我们文学所是传统大所,从哲社部老的研究所基础研究特别雄厚,所以我觉得,由我们张炯先生来主持这个事情,来完成这个事情是顺利成长,贡献巨大。

      2013-12-27 09:38:32

    • 陈福民:

      这本书的特点,首先它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这一点特别鲜明。因为我们知道,无论在当下,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以来,对于社会认知,关于历史表达,我们当然说是百花齐放,但是不管怎样百花齐放,作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我们的历史观和世界观要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点我们是不动摇的。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文学所,张炯先生主持的《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牢牢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我觉得这是有功德的,在未来的文学史的传承和教学当中,读到这部著作,程度不同地会受到正确历史观的熏染,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第二,这部书体例特别完备,格局特别周详,所关涉的面非常广泛。我觉得最大的特点就是这样两个特点。当然,还有一些遗憾的事情,这也是一直以来的方法,我们很难处理的,一个人写文学史的话,他的语言表达非常完整,而且风格特别一致。但是这样集体著述,语言风格上会有一些差异,这一点是集体著书共同面临的问题,张炯先生统稿的时候可能已经尽量注意这一点,使表达尽量完整一致,但是即便如此,也可能会存在章节与语言表述上的风格不一致,这一点是在所难免的。

      2013-12-27 09:40:08

    • 吴思敬:

      刚才福民先生已经做了很精彩的点评,我在他的基础上做个补充发言。

      2013-12-27 09:40:30

    • 吴思敬:

      由张炯、邓绍基、郎樱先生任总主编12卷600万字的《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出版了,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推出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也是我国文学史研究的一座丰碑。《中国文学通史》诞生在有深厚的文学史写作传统和严谨的学术氛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决不是偶然的。文学所和少数民族文学所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在编写文学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郑振铎、何其芳、余冠英、钱钟书、唐弢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文学家,他们文学史观念、他们严谨的学风,为文学所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员所继承,形成了一支高水平、有活力、富有创建的科研队伍,堪称是文学研究的国家队。这是推出一部高水平的文学史的根本保障。

      《中国文学通史(12卷)》煌煌六百万年,内蕴深厚,是一部集文学史研究大成之作,期待文学史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贡献是多方面的,有待于今后的深入研究。我个人认为,这部文学通史真正是在通字上下了功夫,表现为古代文学与近代、现当代文学的打通,中国大陆文学与台港澳文学的打通,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打通,文学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的打通,传统文学类别与新的文学形式的打通。这些打通不仅是文学史研究领域的扩大,更是显示了研究者文学史观念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更新。

      2013-12-27 09:40:52

    • 吴思敬: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可能就这几个方面的打通做全面的阐释了,我下面只想就汉族文学语少数民族文学的打通谈一点粗浅的印象。

      中国是有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文学形态,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壮丽的文学史。文学源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深处,而一个民族诗人的心灵也正是在该民族语言的滋润与培育之下才逐渐丰富与完善起来的。黑格尔指出,艺术和它的一切的创造方式是与某一民族的民族性密切相关的,对一个民族群体来说,共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使他们在世代繁衍过程当中,能够自觉地根据有利于群体生命、生存发展的原则来行动,形成在观察处理问题时的特殊的视点、思路和定式,表现出共同的心理素质。这种共同的心理素质通过一代一代的实践积淀于心理结构之中,并会作用于民族成员的一切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活动中来。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中国文学就语言方式说,已形成了汉民族语言为主体,以其他民族语言为辅的文学写作局面,少数民族作家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文学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民族作家在文化方面的互相渗透与交融,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争的事实。而此前的中国文学史叙述多关注汉民族地域的文学,对少数民族地域和少数民族的作家关注不够,而新版的《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能够以90多万字的篇幅来描述和评介各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学,这是很有眼光的,表现了编写者对民族与文学关系的深切理解。当然,受民族语言的限制,中国文学通史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与介绍还是以采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尽管如此,这也是十分难得的,因为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作家使用主流民族的语言写作,并不意味着其民族特点的丧失。一个少数民族作家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长期的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形成的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特殊的心理定式和思维方式,那种烙印在心灵深处的民族潜意识,那种融合在血液中的民族根性,并不会因为说话方式的不同而改变,相反,借助于主流民族语言的宽阔的平台,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反而能得以更充分的表现。

      2013-12-27 09:41:11

    • 吴思敬:

      最后要说明的是,中国文学通史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批专家对中国文学按照他们的理解所作的梳理和描述,这部文学史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贡献了独特的见解。但这并不是关于中国文学史认识的终结,我们相信,书写一定时代文学史可以由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所提供的仅是文学所专家们的一种立场和角度,在他的启示下会有更精彩的中国文学史的论著出现。也许正是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碰撞与交流之中,对中国文学史的描绘才能更确切与清晰起来。我们相信,随着《中国文学通史(12卷本)》的出版,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百花盛开的春天将会到来。谢谢大家。

      2013-12-27 09:41:38

    • 张炯:

      我介绍一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也是我们院内荣誉学部委员郎樱同志,她是本书的总主编之一。

      2013-12-27 09:44:34

    • 高翔:

      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介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特点,一是文学史研究跟社会历史的研究结合起来了,第二是把古今打通了,第三把中原和少数民族打通了。这三个特点,我的印象比较深。媒体界的朋友们有什么问题,一会儿集中安排提问。文学史研究本身主要对社会理事的形象化的表达,下面讨论的是抽象的了,有的人把哲学叫做玄,是更加抽象更加理性的表达方式,下面讨论《东方文学史》,这部著作请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甦平教授,就《东方哲学史(5卷本)》作总体发布,大家欢迎。

      2013-12-27 09:44:48

    • 李甦平:

      尊敬的各位学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把我们哲学所的《东方哲学史(5卷本)》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2013-12-27 09:46:27

    • 李甦平:

      《东方哲学史(5卷本)》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大课题于2000年立项,课题组经过10恩年的研究、写作,作为此课题的最终成果——五卷本的《东方哲学史》300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在2010年正式出版。这部著作出版后,被学术界誉为是一部研究东方哲学的奠基之作。

      这就是我们五卷本的《东方哲学史》。

      下面关于《东方哲学史(5卷本)》的基本内容、写作特点、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简介如下:

      第一,这部《五月《东方哲学史(5卷本)》通过在时间上区分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五个阶段,在空间上区分南亚、东亚、西亚北非三个区域,以及在文化上区分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三个系统,细腻地梳理了公元前30世纪到公元20世纪,上下5000年的东方哲学发展脉络,同时也全面反映了从西亚北非到南亚、东亚范围的东方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总之,这部著作从广度与深度上系统地展示了东方哲学独特的思想性质与内容。

      第二,这部东方哲学史在研究与写作方法上,突破了传统东方哲学研究中的国别研究模式,比如说写印度哲学从古代写到近现代,写阿拉伯伊斯兰哲学从古代写到近现代。我们突破了传统东方哲学研究中心的国别研究模式,而采用以文化区域与发展阶段为主线统摄国别哲学发展的新研究模式,即以历史阶段与文化圈为纲来组织国别哲学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方式。

      2013-12-27 09:47:22

    • 李甦平:

      第三,这部《东方哲学史(5卷本)》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大型的、完整的、系统的东方哲学史,填补了世界东方哲学研究的一大空白,奠定了东方哲学研究的基础,使东方哲学研究真正成为了一个完整、成熟的学科。而且在具体内容上,此书也填补了很多研究空白,比如一些国家的哲学史第一次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系统表述,像越南哲学史,他们自己至今都没有一部完整的越南哲学史,还有斯里兰卡哲学史等等。又例如书中的国别哲学史中填补空白的研究更是比比皆是,像在中国现代哲学中就立有“现代新佛学”一章,这在中国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这部书还把中国哲学也作为东方哲学的一部分写在其中。古代埃及哲学研究、古代阿拉伯早期哲学研究、对印度六派哲学经典的系统研究等等,都是中国东方哲学研究的第一次。

      第四,这部《东方哲学史(5卷本)》是由一个约40人组成的研究团队集体完成的,十年的研究历程见证了这个中国最高水平的东方哲学研究团队的通力合作,以及我们在东方哲学研究中的不断突破,在人才上保证了中国东方哲学研究具有在世界领先的强大的学科规模。同时,十年的磨炼,不仅稳定了一支东方哲学研究的专家队伍,而且扶助俞佩玉了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由此在中国学术界形成了一支研究东方哲学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在此,我要特别补充几句话,精确地说,我们这个研究团队有全国研究东方哲学的学者38位,至今已经有3位学者去世了,其中一位学者是刘文鹏教授,他是北大历史系出身,他专攻是阿拉伯早期哲学,这部书中第一卷关于阿拉伯早期哲学的内容就是由他撰写的,其中史料是非常珍贵的,这也是这部书中第一次出现。你们在读别的东方哲学书中,这些内容都是空白的。所以可以说,刘文鹏教授为这部书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第二位离我们远去的学者就是我们所的“卞崇道”教授,卞教授在去年的今天离开了我们,到今天为止整整一年了,他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研究日本近现代哲学的一位重要学者,在我们这五卷本中,第四第五卷,其中日本近现代哲学内容都是由卞崇道教授承担,一个人独立撰写的。第三位去世的重要学者就是这部书主编的第一位学者徐远和教授,他在世时是我们室的室主任,他在世时就提出一定要撰写一部具有特色的东方哲学史,所以说这个课题也是徐老师第一次提出来的。《东方哲学史》第一卷中中国古代哲学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徐远和教授给我们留下来的,可以说这些文字已经成为了他的绝笔。使我至今难忘的就是徐远和教授2002年去世了,他去世前最后一句话不是对家人讲的,而是叮嘱我一定要把这部东方哲学史写好,一定要出版出来。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就是我们中国学者所担当的一种历史责任感,一种社会责任感。

      2013-12-27 09:47:53

    • 李甦平:

      第五,中国在东方,东方哲学与文化对中国来说是其土壤之一,其意义木俑旨意。中国现在正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部《东方哲学史》的出现,使我们能够全面、深入、系统地了解与把握东方哲学思想与文化精神,这对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与先进文化元素,建设中国特色的大文化,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而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文化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根基之一。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

      2013-12-27 09:48:56

    • 彭永捷: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学者,各位记者朋友。我曾经有幸作为这套书的书评撰稿人,有一些书评发表,这次作为点评人,也是写了一个简短的稿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东方研究室前后三任室主任领导下和38位作者之力,历时十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东方哲学史》,这套书的出版为我们展示了东方民族思想历史的壮丽画卷,填补了中国哲学界在东方哲学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一套著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2013-12-27 09:52:28

    • 彭永捷:

      第一,内容全面。这部哲学史涵盖了东亚、南亚、西亚南非三大区域,其中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哲学、朝鲜半岛哲学、日本哲学和越南哲学。南亚哲学包括印度哲学和斯里兰卡哲学,西亚北非哲学包括古代埃及哲学、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哲学、古代波斯哲学和斯里兰卡哲学等,上述三大区域形成以儒释道为主的东亚文化的哲学圈,印度文化哲学圈以及伊斯兰文化哲学圈。在东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儒释道三家相互交融,并在东亚各国具体展开,接受了东亚儒释道三教文化和三教思想在理论上的丰富可能性和实践上的丰富具体性。在印度哲学圈中可以欣赏到梵书经典所包含的宗教哲学,由此而演化出来的正统六派,以及非正统派的大小乘佛教。在西亚而北非则有犹太救赎文化、波斯人的今生与来世二元文化和埃及人的来世文化。在时间范围上,这部哲学史书里的东方这一广大区域,公元前三千年和公元后两千年的漫长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一套东方哲学史把非西方民族的理论思维都囊括进来。正是基于东方这一广阔的视野,这部哲学史也是总结了东方民族思想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以及东方各民族思想在历史上大规模的传播和影响,描绘出一幅东方各民族思想兴起、传播和交织此起彼伏的历史画卷。

      2013-12-27 09:53:22

    • 彭永捷:

      第二,编写这样一套多卷本的《东方哲学史》,涉及文化和国家众多,内容庞大,组织编写队伍是非常不易的。由社科院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来组织的作者队伍几乎是把国内学术界在东方哲学研究方面的权威差不多一网打尽。这些作者对所写的内容都有着长期的研究,有他们个人的研究新的,他们所写的内容是高水平的,作为对折,阅读和学习他们所写的一套东方哲学史,也是一种超级享受,收获很大。特别一提的是,由于在高等院校东方哲学队伍的解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东方哲学研究室是目前我国学术界硕果仅存的东方哲学专业研究机构,也差不多是唯一有能力来组织编写这样一套著作的权威学术机构,东方哲学研究室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承担了它的学术责任,作为哲学界的同行应该为东方哲学研究室感到骄傲,也感谢东方哲学研究室给我们提供的无法替代的研究成果。

      2013-12-27 10:00:04

    • 彭永捷:

      第三,意义重大。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让我们重拾“被遗忘的东方”。东方民族的思想历史和西方的哲学一样,共同构成了人类思想历史的完整画卷和西方思想一样是人类宝贵思想财富,都对我们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是在我们当前的中国哲学研究中,过分偏重于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而对东方哲学研究重视不够,并且由于学科目录的调整,东方哲学这一学科也被取消掉,人员合并到外国哲学中去,而外国哲学基本上是以研究西方哲学,并以西方哲学研究室所主导的,导致各高校原有的东方哲学队伍基本上都垮掉了。社科院的东方史虽然都没有受到直接影响,但是由于他们在国内缺少合作与对话的伙伴,长久来看也会影响到他们学术活动的开展。所以我认为,也有必要借此机会再次呼吁应该重视东方哲学研究,呼吁社科院和哲学所能够给东方哲学提供更多的资源,给予更多的支持。

      二是有利于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由于欧洲人的全球殖民扩张,在文化和哲学领域,主导性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基本上是西方式的,学术话语带有严重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解构欧洲中心主义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示人类思想的整体面貌,对哲学研究者给予全面性的哲学教育。东方哲学史的编写出版为我们开展东方哲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013-12-27 10:03:34

    • 彭永捷:

      三是解蔽中西二元的哲学思维方式。由于对东方哲学知识缺乏了解,这种结构上的缺陷,随之而来的是哲学视野上的狭隘。在东方哲学缺场的语境下,比如一说起儒学就只是中国儒学,而忽略了儒学历史上是流行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的国际性学说。一说到中国哲学和现代化,往往用西方哲学来处理中国传统思想。每当讨论中国近代以来的哲学问题往往当作中国才有的独特问题,而忽略了许多本以为是中国才具有的特殊问题,只不过是在西方民族向世界殖民侵略过程中造成的非西方民族普遍面临的问题,并忽略了这种普遍性中来考察中国反应方式的特殊性。由于缺少东方哲学的维度,我们比较习惯于从中西哲学的二元框架来理解思考和处理问题。加上近代以来,崇拜西方文化心理,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西方哲学的追捧与模仿。对中方哲学的忽视,限制的是我们中国的哲学研究者的眼界,限制的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东方哲学史(5卷本)》的出版为我们解蔽上述所说的中西二元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有效途径。谢谢。

      2013-12-27 10:04:03

    • 张志强:

      尊敬的高翔秘书长,尊敬的前辈学者和记者朋友们,非常荣幸能够为这部《东方哲学史(5卷本)》做一点评议,谈谈我的体会和感受。

      2013-12-27 10:15:48

    • 张志强:

      这部书的出版是东方学术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思想界达成作为一个东方的概念跟亚洲的概念一样,是来自欧洲的一个设定,因此这些多年以来的所谓东方的研究基本上是一个在欧洲东方学者范式下的研究,我们特别期许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出发,立足于东方有自己的东方哲学的研究,我觉得《东方哲学史(5卷本)》的出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意味着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立足于中国,立足于东方,有个自己的对于东方哲学的研究。

      刚才彭教授也提到了,当前中国哲学界的要求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特别是西方和中国之间,我们知道西方哲学基本上意味着我们对现代性的一个想象,而中国哲学是现代性条件下的自我理解,或者自我理解下的一个特殊,或者从特殊出发再把西方再次特殊化的关系,是特殊和特殊之间的关系模式,在这种模式里,其实我觉得特别需要补上一个环节就是对东方哲学的研究。对东方哲学的研究有个重要意义,在于我们揭示出一种可能性,不管中国和西方间是普遍和特殊还是特殊和特殊之间的关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我们可能出现一种多元普遍主义的可能性,而东方这些各大文明圈之间,彼此交流、彼此互动的关系,恰恰展现的是一个多元普遍主义的理论上的可能性,这个意义上来讲,东方哲学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2013-12-27 10:16:08

    • 张志强:

      这部书本身而言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它的全面性,这部书涵盖了五千年东方各大文明古国的哲学史的历史面貌,同时也展现各国哲学的重要的独特的内涵,它的全面性也是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因为它的历史是五千年的历史,从亚洲、南亚、西亚北非和东亚这样一个全面的地理上的涵盖性,又以国别的形式描述各国哲学史的发展。二是系统性。所谓的系统性,就是说它特别关注在东亚、南亚和西亚北非的三大文明圈之间的关系,以东亚文明史儒家为中心的和伊斯兰教为中心的西亚北非文明圈和南亚之间的关系,这三大文明圈为纲来描述整体的东方哲学史的发展,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性。三是整体性。在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一方面以历史为轴线,同时又特别强调各大文明圈之间和各国之间交流互动的关系。其实没有一种文明是之外于其他文明的,每个文明中都蕴含着其他文明的因素,每一种文明都是他文明的镜像的反映。它是在交流互动当中产生的一种可能性,所以它的整体性里特别强调了交流互动性,这是第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这三个特点里产生的著作,我觉得首先在中国东方哲学史研究中是填补了空白的,东方哲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各大高校里已经被取消掉了,当年北大有个东方哲学专业的,我就是东方哲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后来这个专业被取消了。我觉得《东方哲学史(5卷本)》这本书的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虽然没有一个学科归属,但是是唯一进寸的社会科学院东方哲学研究室的牵头之下,又把这些力量再次整合,意味着东方哲学史的研究依然强大、依然存在,我们有必要根本上重视这个学科未来的发展,需要深化它的发展,需要在给予一定的支持。

      就世界而言,东方哲学史也是填补了世界东方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一部这样系统、完整地整理西方作家的作品,这也是特别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希望,东方哲学史的出版能够真正振兴中国的东方哲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个从中国出发的立足于东方的东方哲学史研究的前景。

      2013-12-27 10:16:26

    • 高翔: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有的学科,甚至在有些机构和部门,对西方学术的盲目崇拜和迷信,正妨碍着我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学术包括我们的哲学都是伯拉图一样的,相反由于这种崇拜和迷信的结果,有可能导致我们对东方的哲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学术古文化的遗产历史研究不足。我们也可以用更大平淡的态度和眼光,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大开阔的视野去考察我们的人类文明,你就会发现每个民族、每个文化都有它的思想闪光点,如果我们的研究忽略了这些思想闪光之处,我们所描述的世界文明是不完整的,我们所书写的世界历史是残缺的,我想东方文学史这本著作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2013-12-27 10:17:14

    • 高翔:

      今天上午发布的成果都是文史哲,有个不准确的话说,文史哲是讲真善美,哲学讲善,文学讲美,史学讲真,当然这个概括不完整,但是文史哲最高程度上相通的。下面进入史学环节,有第三单元主要是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历史地理对我们搞历史的来说是非常高深的非常见功底的学问,我们请原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作主题发布。

      2013-12-27 10:17:31

    • 葛剑雄:

      各位前辈,各位同行,媒体的朋友,我汇报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编纂和出版的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国家历史地图集是系统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口、历史和文化全貌的综合性地图集。为经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提供全面系统的参考图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水平的标志之一。

      世界上最早编制出版的国家地图集是一个小国芬兰,早在1898年。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近80个国家出版了各自的国家地图集。所以我们国家其实在1956年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十二年纲要的时候,已经把它列入了议题,按照原来的计划,要出版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农业地图集和历史地图集,当时已经成立了编委会,我的老师谭其骧教授已经受命组织这本地图集的编纂。但是后来到了三年困难时期,这个项目就下马了,只是到了1965年内部出版了《自然地图集》。

      2013-12-27 10:17:47

    • 葛剑雄:

      改革开放以后,在1981年,经一批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国家又重新恢复国家历史地图集编纂,并成立了新的编纂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版了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农业地图集。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很早就起步了,1982年12月份,在北京成立了编纂委员会,有中国社科院的负责人张友渔、王忍之先后担任主任委员,因为这个项目是由中国社科院主持的,在这中间汝信同志曾经短期的梳理过编委会的工作。

      由谭其骧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兼总编纂。刚才秘书长提到,我们这个项目在社科院把它呼为史学,实际上历史地理这门学科至少是跨越了史学和科学,所以谭其骧先生和侯仁之先生都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因为历史地理本质上讲是研究历史时期的地理,但是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和借助历史的资料和研究的阶段。

      图中这是著名的法学家,已故的主编、主任委员张友渔先生,这是我的老师,地图集的总编纂谭其骧院士。还有夏鼐、侯仁之、史念海、翁独健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考古、近代史民族宗教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国家藏学中心、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图出版社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数百位专家参加了编纂工作,我们具体的作者非常多,有11个图组,有上百位的主要编纂人员,辅助人员还没算。

      很遗憾,到今天,我们所有的正副主任委员都已经离开我们了。我们的20位编委中间,一半以上的人已经去世,在世的最年长的92岁,最年轻的是我,69岁。我们的图组的负责人中间,当时最年轻的是北大的李孝聪教授,他现在也60多岁了。

      图中这是著名的考古学家、考古所的所长夏鼐先生,我们的副主任委员。这是不久前刚刚去世的享年102岁的侯仁之院士。这是前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著名地理历史学家史念海先生,我们的副主任委员。这是著名的民族史学家翁独健教授,长期担任民族所的所长。

      2013-12-27 10:18:44

    • 葛剑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全部编稿已经完成,第一册已经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二册、第三册的清绘、设计基本上已经完成,也将于近期出版,很坦率的说,近期到底有多长的时间,我到现在都没有把握。

      为什么这个图要最后出版,并且要持续那么长的时间?从外部条件来讲,无庸讳言,我们的科研经费一度非常紧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当初我们编纂委员会曾经联名给总理写信,反映我们的困境。后来在邹逸麟先生等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度依靠私人捐款在那里工作,后来这个人又跑出国了,这个钱又落空了,这是一方面客观的条件。另一方面,这个地图的难度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短期内轻易完成,因为今天的地图集,我们基本的资料是可以通过考察获得,但是这部地图集所有资料都依靠各分支学科的学者从头开始研究,有了这些资料,我们才能够画出这个地图来,所以到现在,甚至有些部分还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只能保持空白。

      这套地图集包括了远古遗址、夏商周、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宗教、工矿、农贸、城市、近代工业、城市、港口、交通、战争、地貌、沙漠、植被、动物、气候等20个图作,有1300多幅地图和相应的表格说明等等,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继中国历史地图集后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2013-12-27 10:20:38

    • 葛剑雄:

      大家一定很关心,既然已经有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为什么还要编册到国家地图集,简单的讲,中国历史地图集就相当于一本历史时期的普通地图集,它主要内容只是相当于今天普通地图反映疆域政区以及一些必要的自然要素,但是国家历史地图集是全面显示历史人文、社会、自然各分支各方面的内容,从刚才这20个图组的名称中间大家就可以了解到它内容的广泛性。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近些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新进行研究的成果,加上原有成果的总结。在谭其骧先生去世的时候,他在弥留之际,已经不会说话了,但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这个图组的工作,所以当我告诉他这项工作我们还会继续进行而且一定把它编好的时候,他才显示出满意的表现。所以在他去世以后,编委会决定不再设置总编纂,由秘书长高德先生,以及社科院学部严重林甘泉先生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长邹逸麟先生组成三人小组来主持这个工作,所以他们付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们已经出版的比如说第一册里面就有民族图组,显示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分布的情况以及他们之间主要的迁移。又比如人口图组,显示各个历史阶段人口的数量以及它的分布和密度,其中有城市遗址和布局的图,比如这一幅就显示北京的城市,包括全国一些大中城市。气候图组里显示了历史上干旱和湿润的变化。还有地震图,历史上不同等级的地震,震中的位置、等级、波及的范围。比如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有的人感到很惊奇,我说你如果看了这部历史地图集中的地震图,就可以明白从清朝以来这一带六级以上地震已经发生过三次,七级以上地震也都发生过。所以其中历史地震的部分在国际地震大会上受到高度评价,大家都认为这是世界一流的成果。

      比如说在灾害图组里面,我们显示的除了地震以外,还有蝗灾,可以看出蝗灾分布的范围、时间的变化等等。

      2013-12-27 10:22:17

    • 葛剑雄:

      这套图现在处于什么水平呢?首先我们中国的历史悠久、史料丰富,延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所以历史地理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要研究历史地理,离不开历史资料,而这一方面我们世界上可以说独一无二的优势。现在已有的研究成果,涉及自然、人文各个主要的分支,这也是世界少有的。

      欧洲北美的历史地图最多是能够编到两三百年以前,他们目标希望突破三百年,但是我们的历史地图可以编到两三千年以前。也有亚洲一些国家可以编写时间比较早的历史地图,但是一般只局限于很小的范围,比如日本、韩国的范围,像中国这样经常可以覆盖几百平方公里的历史地图,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我们现在也在研究环境的变迁,比如说全球变暖未来的趋势,都需要长时段变化的资料,以便弥补由于器测数据和现代观测记录的不足,给我们现代手段观测地震时间很短,用现代手段观测气候的变迁到现在不足200年,但是我们图上可以显示2000年来的变化,这对于人类面临的紧迫的长远问题的解决,我们无疑可以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欢迎各位媒体的朋友提问。谢谢。

      2013-12-27 10:23:18

    • 林甘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谭其骧任总编纂的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如果从1982年图集编纂委员会成立算起,已经有30多年的工作历史。之所以拖了这幅长的时间,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原因。现在第一册终于能够和读者见面,可以告慰编委会已经离世的领导同志,史学界的一些前辈和谭其骧总编纂,对我们参加图集工作的所有同志来说,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时刻。1992年,谭其骧总编纂病重,经编委会同意,由邹逸麟、高德和我三人组成总编纂助理小组,在谭先生去世后,代行总编纂职权。

      说老实话,我虽然从事历史研究工作多年,但没有受过历史地理学的专门训练。在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我是感到很有压力。不过后来想,这也是我学习历史地理学、历史地图学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这些年的工作,我想简单地谈三点心得体会:

      第一,图集预定二十个分图组,共130余幅地图,涉及许多学科,有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通过通力合作完成的。这样多学科、大规模协作的科研项目,恐怕只有在我们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可能完成。由于缺乏经验,无论是图集的总体安排或者各图组的内容设计,都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也会有一些疏漏和错误。现在第一册出版了,我们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和广大读者多提意见,以便后续工作能够得到改正和提高。

      第二,历史地图的编绘是一门严格需要实证研究的学问和工作。图集各种地理要素的表现,都要有历史文献记载或者文物考古遗址作为依据。中国历史地图的制作有悠久的历史,历史地理学的学术遗产十分丰富,但他们和我们今天所要求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正确定位定点定线,正确反映各个地理要素发展变化,而且要古今对照的历史地图,毕竟有很大的差距和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既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料,重视前人的成果,又要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对前人的学术遗产加以考订,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正。无论是山川、疆域、政区和都域,古今对照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参加图集编绘工作的同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要对历史负责。谭其骧总编纂的离世无疑是我们工作团队的重大损失,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各尽其责,才对得起谭先生和其他已去世的编委。

      2013-12-27 10:24:14

    • 林甘泉:

      第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政治地图上曾经有分有合,历代王朝的疆域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进有出,这就给图集的编辑工作增加了复杂性。这里是要有个明确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到了清朝统一全国的时候,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疆域基本上已经稳定下来,在以前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建立了政权,不论他是不是完全隶属于中原王朝,他们的历史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图集必须把他们都纳入中国历史疆域之内。有个别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区已经跨越了我们今天的国境,这并不能改变它曾经是中国历史疆域一部分的客观事实。但为了实事求是地说明古今疆域的历史变化,我们对有这种情况的少数民族称为跨境民族。他们的历史疆域归属问题,再按期具体情况进行处理。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从我国掠夺去的边境大片土地,图集则明确标记这些地区本属中国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的编辑工作一直得到中国社科院院部和有关研究所的关怀和支持,得到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有关学术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地图出版社为图集第一卷的出版也做了很多努力,这是我们深为感谢的。

      2013-12-27 10:37:39

    • 高翔:

      下面我们请北京大学教授李孝聪同志作学术点评。

      2013-12-27 10:38:02

    • 李笑聪:

      朋友们,期盼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今天终于呈现给在座的朋友们。从1982年项目启动到开始设计、编稿、制图和刊印,经历了整整30个春秋,来之不易。如果上溯到1954年在毛泽东主席倡议下,约请谭其骧先生主持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的基础上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1-8册的工作,又是整整三十年,这长达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实际上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走过了六十年既光辉灿烂又艰难取得的历程,这项工作系在中央的领导关怀与支持之下,在众多学者的精心编绘之下,在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协作之下共同创造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中国历史绵长久远,如果缺乏历史地图集来表现地理空间,人们则很难知晓中国的历史事项、民族的分布于天气、中华民族繁育与活动的场景究竟发生在哪里,而且仅仅只有一部表现中国历代政区的历史地图集也是不够的,因此国家决定组织专家学者编纂专题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地图能够帮助学者从广阔的地理环境角度了解中国各方面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也能够从长时段的历史角度认识中国今天地理环境的形成背景。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规模宏大,内容繁复,涉及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用多个主题,从地理空间上记录了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和历史场景,展现了滋养中华民族自然环境的变化,演示了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形成过程当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编制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显示了我们目前所能达到的比较高的学术水平,这部图集的编纂凝聚了几代学者们的治学心历,体现了几代学者们的团队精神,出版这部地图集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传承,传承我们民族尊重历史的优良传统,传承了老一辈学者的治学风范和研究成就。其次,它不但是积累,更重要是创新。每一个图组的设计和内容的选取,每一幅地图的绘制都是编绘者不断吸纳最新的资料,多年潜心治学的研究成果。城市遗址与布局土族更是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的亲历者所绘制,所以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里绝大多数地图的面孔是世人没有见过的,有比较高原创性和权威性,反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基本上为国内外学界所认可。这部图集的科学意义还在于它是建设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体系中的一部分,为更深入的持续性研究奠定了基础,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参考资料。

      2013-12-27 10:38:15

    • 李笑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卷)》的版式、尺寸和印刷及已经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地图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地图集》等县市地图集完全一致。这部鸿篇巨著式的地图集,地图图面的印刷相当精美,代表了当代中国制图和技术的水平。采用这种标准的地图集十分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真正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水平。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纂、编制体例尽可能符合国际地图标准,图集的目录、各图组的前言和编历都采用中文、英文对照,图集最后附有地名索引,十分便利,按图索骥,找到地图上的地名所在,说明这部国家地图集的设计是面向世界的,必将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一部大无图集有无索引,标志着是否符合国际图书出版的规范,这一规范,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做到了。

      编制如此众多学科的专题性历史地图集世界上尚无先例可言。无论资料收集、选择工作底图、编入历史内容,还是清绘上图、编辑索引、彩色制印均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很难及时将最近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新成果全部吸纳,所以我们要用客观、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大型历史地图集的编纂,我们也期待着出版社能够将学者们编图时撰写的历史地图的汇编以及参考文献尽快刊印。

      三十年了,为编制和出版这部图集做出贡献的许多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已经离世,我们深深地怀念他们。谢谢。

      2013-12-27 10:38:47

    • 高翔:

      国家历史地图集已经数十载,其中参与者很多都是学术界泰山北斗级的、大师级的人物,这个成果同时也是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下面我们进行今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个成果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教授就《新疆温泉阿敦乔鲁早期青铜时代遗址与墓地考古发掘收获与意义》作主题发布。

      2013-12-27 10:39:16

    • 丛德新:

      谢谢主持人,主持人好,在座的各位老师、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新疆温泉阿敦乔鲁考古发掘工作和之前三项老师们介绍的情况稍微有一点点不同,他们都是有浓厚的研究气息在里面,刚才高翔秘书长说,叫真善美,我们作为考古发现,探索的和发现的味道更浓一些。

      具体的新闻稿之前已经提交了,现在我结合PPT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立项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考古学已经发展近百年的历史上,对我们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进行探索,沟通中国境内古代文化和周边古代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基本面貌。

      在我们所工作的新疆天山西部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往没有进行过正规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地区是不具备古代文化遗存的地方。之前我们新疆考古工作人员调查过程中已经发现大量的具有非常本地特点的文化遗存。

      照片显示的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墓地和遗址。

      阿敦乔鲁遗址工作主要得力于中国社科院的创新工程开始,从2010年的调查到2012、2013年正式发掘,完全得力于本院创新工程的大力支持,使得我们有机会和有能力、有力量开展全面的多学科的考古工作,也使得这个项目在以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学科全面参与的特点。

      地图上显示的是发掘遗址的具体位置,在新疆西北博尔塔拉自治州温泉县西北部,它距离北边的哈萨克斯坦只有几十公里。

      经过前期的调查和测绘,我们发现,我们要做的阿敦乔鲁遗址实际上是在一个低矮的山丘为中心,大量密度的分布。

      2013-12-27 10:39:36

    • 丛德新:

      我们这两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新发现的四座相互连接的房址和十几个墓葬进行全面系统的发掘。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编号为F1的房址,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见到的西天山地区也可能是新疆地区面积最大最规整的青铜时代的房址。这个照片是氢气球照相拍摄的现场的情景,非常规整的就是编号为F1的房址,长度22米,东西有18米。这是俯视图,都是通过氢气球照相获得的。对这个房址的进一步发掘,我们发现它有四个部分功能不同的分区,这两年我们针对其中西北部进行了发掘,完全确认了我们对它的认识,它是由石块砌出的石墙,保存下来的高度还有90公分。房址里有我们称之为窖藏的遗迹现象,在这里面也出了一些陶片,这就是房址现场发现的陶器,有一些陶器都成了碎片状,经过拼合可以粘起来,还发现了小件的石器和铜器。同时期的墓葬分布在房址的南边约两公里的地方,具有同时期遗址和墓葬组合,被同时确认、同时发现,在新疆以往的工作当中非常少见,因为大家知道,虽然新疆的古迹众多,尤其是史前或者早期的一级主要以墓葬为主,像阿敦乔鲁这种既有墓葬又有遗址的非常完善的组合还是不多见的。

      我们全部的工作,是多学科,我的团队有许多方面的同事参与,包括测量,金属测验,包括高科技的使用,有我们科技中心的同志们全场在现场参与。这个是墓地北区的一个全景图。

      之所以认为阿敦乔鲁的考古现象非常重要,就是这类除了完善的房址之外,以巨石砌成的石围石板墓是比较少见的类型。我们邻居周边地区包括前苏联地区有过一些发现,但是资料都是比较老的。从我们搜索的情况看,中国新疆温泉阿敦乔鲁这个墓地,无论规模还是完善程度都是比较突出的。

      这是具体的现场照片,我们通过发掘现场测定,包括研究所里的室内研究,已经明确确认,发掘的骨骼体质特征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点,墓葬中清理出来的陶器和包金的喇叭型口的铜耳环,是大草原上非常有文化特点的,分布范围甚至到达了中国的河北地区。墓葬有不同的形状,刚才是规模比较大的,墓葬南区有规模比较小的,虽然规模不同,但是文化属性是一样的。同时,因为规模的不同,也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墓地本身不同分区的前提。葬室基本上相同的。

      2013-12-27 10:41:24

    • 丛德新:

      墓地里也出现一些小的铜器小件和铜珠等,不论是墓地还是年代都是新疆青铜时代比较早的时间段。

      在墓地墓葬之间,我们甚至认出了一些其他的遗迹现象,比如说祭祀遗迹,是在两座大的墓葬之间用小石板围出一个比较封闭的单元,里面随葬一些包括耳环和陶器等遗物,显示这不是作为墓葬存在的,但是跟墓葬有密切的关系。

      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制定了多学科全面参与,包括所里其他部门也同时加入我们的项目组,比如说三维扫描,遗址的三维建模,包括高空摄影、高空测量等等技术手段。

      在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高原地区,海拔两千到两千四百米之间,有强烈的辐射,紫外线非常强烈,我们考古队营地扎在遗址附近,我们跟阿敦乔鲁那时候的人用同一条河的水,沐浴同一片阳光。

      它的学术意义,迄今为止,阿敦乔鲁是新疆首次发现的古代青铜时代早期墓葬与居址同时具有这样特征的遗存,以F1-F3为代表的建筑遗迹是博尔塔拉河流域,甚至周边更大范围内具有中心性质的建筑遗迹,我们推测它是具有重要仪式的活动场所。遗址和墓地里出的遗物,为探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生迹形态甚至文化交流都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照片显示的是新疆西北的哈萨克斯坦七河流域,初步分析显示,西天山这批材料在西河流域,乃至更北的盆地都有文化联系。大家进行欧亚地区考古的时候,常提到的安德罗诺沃遗存,实际上是一个大的遗存综合体,以往对它的研究主要观点是十八到十七世纪,由北向南逐渐扩散,阿敦乔鲁遗迹经过测定,它的时代是公元前19-17世纪,显示那个时期在七天山在更大的欧亚草原上,不是以往认定的一个中心的模式,尤其是在新疆温泉发掘之后,可以把新疆北疆地区的包括塔城、伊犁一些零散的遗存连接起来,显示出从早到晚的发展脉络。

      2013-12-27 10:44:29

    • 丛德新:

      回到室内之后,我们对人骨进行了DNA提取,证实了这是古代欧罗巴人种,另外有两个墓出现的人骨显示的是同一个母系的遗传,这对我们的认识,对墓地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现在我们得到的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征与现在西欧与南欧的欧洲人种几乎相同。同时,在遗址里出现了马骨,经过动物学者鉴定,大致肯定是家马类型的,这张图是我们所里一个博士生做的家马的研究,可以看到,在西北新疆只有两处可以利用的材料,阿敦乔鲁是最新的也是材料比较多的一处。

      2013-12-27 10:44:43

    • 丛德新:

      我们经过浮选,得到了大麦的颗粒,对于研究中国的农业,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农业,甚至小麦和大麦起源和传播途径,这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材料。

      工作期间,我们得力于创新工程的支持,包括前五任院长和今年的王伟光院长都不顾千里到我们工地指导工作,对我们的发掘工作给予非常大的支持,中国考古学会的前理事长张忠培先生在发掘期间也不顾高龄,到现场对我们进行指导,并且确实给了很高的评价。阿敦乔鲁的项目在2012年获得了全国十大发现。

      最后的一句话,也代表我们考古人的心声,创新之路是很长的,我们愿意投入毕生的精力来为它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2013-12-27 10:44:49

    • 高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是创新工程的重点支持单位,这几年他们院高度重视,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因为有一支非常优秀的考古工作队伍。下面请王巍同志作学术点评。

      2013-12-27 10:48:16

    • 王巍:

      刚才丛德新研究员把我们阿敦乔鲁考古发现跟大家简单汇报了一下。考古学广义上是历史学的一部分,和文献史学最大的不同是靠实物资料来研究历史,我们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尽量获取过去人们留下的各种信息,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实物的资料。所以考古学在创新工程当中有几个理念,一是原来空白的区域,重要且空白的地域,原来研究的空白或者薄弱的领域,另外是跟踪国际前沿热点,在这些国际的重大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上,我们中国考古学者经过科学发掘,获得我们的话语权,这是我们的三个基准点。

      根据这个,我们进行了战略布局,在中蒙俄交界地带做了一个遗址,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交界做了这个阿敦乔鲁,在喀什我们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的地区做了一个遗址,都是青铜时代的,然后和印度交界的阿里地区做了一个遗址,包括在海拉尔也做了一个遗址。这些区域很多都是前苏联的区域,比如说阿敦乔鲁,是哈萨克斯坦原来前苏联区,是欧亚草原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而且恰恰欧亚大陆古代人居迁徙、文化交流是国际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课题,比如说石板墓,就做出安德罗诺沃文化,原来我们国内很少做或者除了零星之外是一个空白,国际学术界探讨石板墓,探讨安德罗诺沃文化的时候,我们没有发言权,因为我们没有做出科学的工作。但是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因为它的年代大约是在距今4000年到3600年,这样一个年代在中原地区是夏王朝,很遥远,但实际上牵涉到这个时间是我们国家冶金术出现的时间和路线。因为在中国内地,经过最新的发掘,一些铜器的出现最早已经到了4800年左右,然后大约4000年左右逐渐扩展,或者在中原地区都有出现。我们2013年度社科考古论坛第一项就是张掖西城驿遗址,发现4000年到3600年的冶金遗址,位于河西走廊。但是再往西从哪儿过来的,冶金术很有可能是从西方传入的,但是它的路线、传入的时间,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在新疆的工作。还有欧亚大陆包括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小麦,现在国际学术界公认小麦是在西亚,但是究竟什么时间、什么路线传入中国?我们在内地河西走廊都发现了四千多年的,但是更早的没有发现,所以这一直是空白的区域。

      2013-12-27 10:51:46

    • 王巍:

      另外家马的来源,我们的马,现在看来在中国出现是在商代晚期和马车同时出现,但是之前在中国内地找不到家马及发现了几例都是野马,所以马车和家马好像从天而降的感觉。当然马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纪,我们这儿出现的和南高加索的马车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究竟是怎么样传入的路线,新疆是关键环节,恰恰占我们国家六分之一领土的新疆,原来工作比较少、比较薄弱,而且比较集中在吐鲁番盆地。我们在这些边境地区布点,就是要解决原来空白的领域、空白的区域和我们相对薄弱或者空白研究的环节。

      2013-12-27 10:52:38

    • 王巍:

      回到阿敦乔鲁,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点,就是我们意识到它有石板墓,地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大型的实质的建筑,但是究竟是什么时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对安德罗诺沃的文化包括石板墓的研究,国外学术界主要是做墓葬,我们发现,我们这儿的墓葬规模大,迄今为止发现的石板墓我们可以说是最大规模的一级,还有附近的遗址是不是同时期的,如果是同时期的是非常了不得的,经过科学发掘,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大型的石板墓和附近的大型遗址是同属于一个文化,这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安德罗诺沃文化的认识。这个建筑遗址的功能还很可能不是一般的生活,还是根宗教祭祀有关的,可以看出一些对称的,而且地形上是在深山,再往下可以看到这些墓地,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对安德罗诺沃文化的认识,我们发现这里不仅有安德罗诺沃文化,而且相对年代比较早、等级比较高,改变了原来安德罗诺沃文化只是从北向难的传播,我们这至少是一个区域的中心。还有采用了中国考古学最近二十年来广大采用的方法,区域调查,光补是这一个遗址,而且这个遗址流域的分布情况,同时居落的规模大小,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复原这样一个流域的、这样一个小区域的社会,比如说早期铜器的出现、小麦、大麦的出现,包括家马的发现,包括整个区域的调查,以及安德罗诺沃文化的大型墓葬和大规模居址的确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我们临近的哈萨克斯坦在前苏联解体之后,工作一度陷于停顿,最近这些年的特点是各个国家都纷纷抢滩,比如说美国、法国、德国,包括日本,甚至包括韩国,在中亚,都去发掘,就是意识到形成这种真空地带,要抢,然后要有话语权。我们先把境内的做好,然后向外扩展,我们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两年创新工程的支持。有了这些我们自己做的扎实工作,在话语权方面,有可能在国际上最起码有一席之地,而且我们现在的发掘,我们的工作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是多学科的,各种技术手段,不仅仅是传统方法,而且包括DNA,包括古环境,包括人类的健康状况,甚至饮食状况,都全面做。所以我们做一个点,在国际上就充分显示我们现代中国考古学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一看不像我们想象的出很多青铜器等等,但是陶片,或者小件的东西,年代早,而且国际上关注度,涉及到一系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实证,所以从这点上我们还是高度评价这个发现。

      2013-12-27 10:52:56

    • 李水城:

      去年我曾经参加过阿敦乔鲁的点评,我觉得从这几个方面可以反映出来,一是它的重要性,西北南三面是哈萨克斯坦,隔着南面和我们的霍城连接,像一个楔子一样插入哈萨克斯坦境内。阿敦乔鲁的发现是新疆青铜时代片早一段重要的遗址,从少量的陶器看,可以肯定它显然是属于中亚和南西伯利亚一带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但是也是目前我们所见到同期历史中规模较大、比较完整而且同时包含墓地的大型遗址。根据去年的发现,它的特征很可能是博尔塔拉流域的具有中心性质的居落或者带有礼仪的祭祀的场所,今年又发现大麦、马骨,也为探索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早期增进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12-27 10:56:19

    • 李水城:

      第二,从地位上讲,阿敦乔鲁的规模,出土物出在西天山地区和中亚地区早期青铜时代,也为揭示西天山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七河流域的文化的联系,提供了一个可能,也为探索新疆西北部地区的文化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我们说的类似发现以往在新疆西北地区有一些,但是以往的工作一直缺乏一个正规的考古发掘。

      总之,这个工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新疆以及中亚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正因为如此,它去年被列入我们国家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因为博尔塔拉河处于中亚内陆地区,流域地区非常广阔,很早就是一个早期东西方文化交往的重要地区,但是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长期以来被欧美等国控制,我们不具备学术上话语权。我们希望这项工作能改善我们以往被动的局面。

      第三,一个观念的改变,以往我们也有一些工作,往往是零打碎敲,临时抱佛脚。近十来年,新疆地区随着水利工作的开展,考古工作已经推进到伊犁地区、西天山和北疆草原,包括阿敦乔鲁新疆在内的伊犁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工作都是这样。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新疆地区的西北地区整体的考古学文化整体被安德罗诺沃文化控制,一直从北边到西南。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新的发现,特别是阿敦乔鲁的发掘,有助于改变我们的观念,也就是说强化对新疆地区文化的探索,这也反映出随着中国考古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影响力的加强,也需要我们培养新的思维,同时要有前瞻意识。阿敦乔鲁工作对于扩展我们的国际视野,早期实现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目标,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和重要的发现。从更深层次考虑,公元前两千纪之初,新疆地区已经是东西文化交汇的关键地区,从东疆的哈密这一带的重要发现提供了这一方面的重要信息,也提供了新疆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密切的文化联系。从青铜冶炼、从大麦小麦的传播、从马的驯化等等几个方面。这一切对于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这一工作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研究课题。

      2013-12-27 11:09:32

    • 李水城:

      我也希望根据这些重大发现以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一些重要工作,我们可以看出来包括阿敦乔鲁在内是一个大的文化区,这一时期的文化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我们假如进一步扩展视野,需要把我们的目光进一步扩展大乌拉尔山以东整个地区,包括像“阿卡因”一些地区,结合起来考虑,对于深化我们的研究,加强对东西方文化的研究和交流,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我想说,阿敦乔鲁的发现是在新疆最西端打了一个楔子,它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下一步工作我去年就提出来,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区域性的调查,详细掌握地下文物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长远性目标的规划,而且要有前瞻性。他们实际上已经在做了,希望能借阿敦乔鲁发掘开一个好头,中国边疆考古这样一篇大文章。

      总的来讲,这不仅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工作,边疆地区的考古尤为艰苦。我们还要强调我们的实践性和阶段性,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这是一项长远工作,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做好这一篇文章。谢谢。

      2013-12-27 11:10:07

    • 高翔:

      上午的成果发布阶段基本结束了。这四项重大成果,在各自学科领域都代表了较高的水平,反映了所在学科的前沿。另外,大家注意到,都是多学科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趋势,因为目前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学科单凭自己的力量能解决任何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定是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另外,学科的进步越来越建筑在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之上,学科之间相互的依存度也增加。这个事实决定了我们任何重大成果的取得一定是多学科的视野,多学科的手段。第三个特点,今天发布的都是集体项目,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随着越来越深刻,学者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是一个好处,当然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要完整准确掌握历史的图集,把握它的规律,一定要需要整体劳动,学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这也是当前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所决定的。今天上午这几个成果,首先展现了所在学科的前沿,代表所在学科教高的学术水平,我不用“最高”这个词,因为学术研究没有最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吸引人的地方所在,它需要不断探索。第二个特点,它是多学科的,这体现了当前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三它是集体劳动,学者之间甚至全国学者之间共同努力的集体劳动成果。

      下面媒体界的朋友如果有问题,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我们的学者力所能及地回答。

      2013-12-27 11:10:21

    • 中华读书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文化通史,我注意大它收了国内包括港台地区的,如何处理海外华人的写作?比如说林语堂、张爱玲等等。外国人写中国的这些作品是怎么处理的?第二,请教葛剑雄先生,国家历史地图集编纂30年,其中将近20位学者相继去世,如何保证编纂过程的连续性和水准的一致性?

      2013-12-27 11:13:41

    • 张炯:

      关于海外华人文学,现在在研究领域是个独立的学科。海外华人文学包括海外的华文文学和海外的华人文学,这两个概念不太一样。华文文学是海外的华人和非华人用华文写的文学,比如说澳大利亚有个白洁明,他是西方人,白种人,也用华文写作。华人文学等于华裔文学,现在在海外的华裔将近五千万,他们有的用英文写的,有的用马来文,还有印度尼西亚文写的。我们中国文学通史不可能把华文文学和华语文学都写进去,我们只能把现代以来像胡适、林语堂、张爱玲等等,他们原来在国内已经有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后来到了美国,后来又回到台湾,他又没加入美国国籍,我们还是写到文学史中来。还有一部分,像台湾的留学生文学,从台湾到美国留学之后留在美国工作,他们有双重国籍,我们也写进来了。还有一部分,他已经加入外国的国籍,但是并没有双重国籍,这样我们就不能写,因为我们写进来就会出现外交上的问题了。所以对海外华人文学的情况是这样处理的。

      2013-12-27 11:14:05

    • 陈福民:

      我补充一下。1978年以后,中国新世纪也有一些作家移民,比如说一个是哈金,他现在完全用英文写作了,还有一个是严歌苓女士。前两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选过程中,也有出版社送交了严歌苓的作品,但是评委会根据自己的原则就不认可,不参评,因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你已经加入美国籍,就意味着不再是中国人,尽管你的血统和你使用的文字都是汉字,但是这是一个政策。其实这个问题上,涉及到国家政体,涉及到文字,很多比较复杂的东西,可能没有办法一刀切,这是中国文学当下全球化情况下的复杂性。

      2013-12-27 11:14:21

    • 葛剑雄:

      刚才讲到编委中间不少作者现在已经去世了,对我们这个图集造成的损失当然是不可弥补的。但是,有一部分也要承认,当初我们一些编委,主要是总体参与编纂工作,以及为我们项目把关,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当时中青年人承担的。这个编稿绝大多数在2000年以前已经完成,这十几年主要是出版的过程,所以应该讲基本上都达到了我们原来预期的水平,影响还不是很大。当然有些损失,比如说战争图组,主要工作是由当时陈可畏先生自己编的,他也去世了,所以我不久前重新看那个稿子,有些事情的处理就很麻烦,总的来讲,这个损失是不可弥补的,但是我们已经尽量做到了能够反映出这个工作来,所幸这个稿子编得比较早,影响还不是很大。

      2013-12-27 11:15:28

    • 高翔:

      如果媒体界的记者还有什么新的问题,还可以私下跟专家学者们进行深度交流。总之,中国学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别感谢院外兄弟单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合作,这些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凝聚了全国学者的共同心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全国的学术同志共同努力,这些成果很多都是兄弟单位支持取得的成果,尤其是院外来的点评专家,对他们表示感谢。第二,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这些也离不开媒体的支持,离不开学术的传播,我们也感谢各个媒体的朋友们今天来参加这次发布会,宣传我们的成果。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3-12-27 11:15:59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3年科研成果发布会(第四场)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网做直播前准备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文学通史》

      中国网 李佳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高翔主持会议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张炯作主题发布

      中国网 李佳

    • 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福民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发布会进行中

      中国网 李佳

    • 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甦平作主题发布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永捷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志强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 复旦大学图书馆原馆长、教授葛剑雄作主题发布

      中国网 李佳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林甘泉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北京大学教授李孝聪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丛德新作主题发布

      中国网 李佳

    • 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巍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作学术点评

      中国网 李佳

    • 媒体聚焦

      中国网 李佳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