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发改委就宏观经济与政策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定于2014年1月22日(周三)上午9:30—10:30,在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宏观经济与政策新闻发布会,请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规划司、综合司、运行局、投资司、产业司负责同志,围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经济运行调节、投资形势、化解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等方面情况,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发改委就宏观经济与政策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家发改委定于2014年1月22日(周三)上午9:30—10:30,在发改委中配楼三层大会议室召开宏观经济与政策新闻发布会,请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规划司、综合司、运行局、投资司、产业司负责同志,围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经济运行调节、投资形势、化解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等方面情况,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李朴民: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感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新闻宣传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从今年开始,我委要建立定期、定点的新闻发布机制,地点就是在这里。原则上是每个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围绕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和发展改革委出台实施的重大规划、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改革,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发布重要信息,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4-01-22 09:22:34

  • 李朴民:

    今天我们举行2014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主要是围绕2013年以来主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以及2014年发展改革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等问题介绍有关情况,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我的同事,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先生,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先生,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丛亮先生,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先生和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欧鸿先生。

    回顾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统一,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保持政策定力,注重深处着力、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良好的开局,这些数据前天国家统计局都已经发布了,这里就不再介绍。

    2014-01-22 09:24:52

  • 李朴民:

    国家发展改革委乃至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研判经济走势,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坚持有扶有控,着力推动结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事业,注重改善民生,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转三大”学习推进活动,进一步推进职能转变和作风转变,在全委形成了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的良好氛围,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4-01-22 09:27:49

  • 李朴民:

    2014年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和积极的因素,但是国际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亟待解决,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要依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对发展改革工作进行对照调整、对号入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更好地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切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是做了简单的回顾和介绍。详细的情况我的各位同事会回答大家的问题。

    下面是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每次提问最好提一个问题,同时在提问的时候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

    2014-01-22 09:29:29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进入2014年以后,全国的发用电量只维持了3%左右比较低的增速,跟2013年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回落,这是不是表明我们的经济走势又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是不是已经出现下滑的迹象?

    2014-01-22 09:31:07

  • 贾复生:

    2013年受夏季全国大面积高温天气和下半年经济企稳回升拉动的影响,全年全国全口径的发电量是5.35万亿千瓦时,比2012年增长了7.5%,相对比较高。进入今年以来,全国发用电量增速确实是维持比较低的水平,据电网快报最新的数据,1月的前20天,全国日均发电量是152.87亿千瓦时,同比增幅2.41%,确实比较低。增速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受“两高”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去年1月份受2012年四季度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延续及气温偏低的影响,全国的日发电量保持高位,在去年1月4号突破2012年全年日发电量最高水平。

    2014-01-22 09:33:26

  • 贾复生:

    二是今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偏暖,取暖用电负荷没有大规模释放,主要是这两个原因。我们认为从进入今年以来前20天全国发电量增速比较低,目前不能说明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此外,由于今天春节比去年提前了10天,预计整个1月份全国发用电量增速还会进一步的下降。春节过后一个月左右,增速将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综合来看,预计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整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我们还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发用电量情况的变化,做好综合的研判和相关的应对工作。谢谢。

    2014-01-22 09:36:38

  • 经济日报记者:

    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采取哪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目前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谢谢。

    2014-01-22 09:40:43

  • 丛亮:

    感谢您的提问。2013年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确实是十分的错综复杂。刚才秘书长也讲到在总的政策上,党中央、国务院是“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二是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是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有机统一。在具体的调控方面,创新了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促进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所谓创新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的确定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记者朋友可能比较清楚,今年区间概念提得比较多。今年是明确了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明确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要保障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的速度有一个底线,不能让它突破这个底线。在这个底线之上,更大力度的进行结构调整和结构改革。还要设定一个上限,也就是防止居民消费价格过快的上涨,“一上一下”相当于一个“天花板”一个“地板”,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保持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然后适度预调微调。

    2014-01-22 09:41:07

  • 丛亮:

    第二个方面是着力扩内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2013年国家在消费政策方面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信息消费,包括4G牌照的发放,包括电商消费等等这一块。另外在投资方面加强农业、保障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中西部地区铁路等方面的投入。在民生方面是促进养老和健康这些服务业的发展。总体来说,在一些新的产业、新的热点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三是深处着力,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经济的内生动力。新一届政府加大了简政放权的力度,2013年全年取消和下放了334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包括财税、金融、价格等领域的改革都在稳步推进。与发改委有关的就是电力、天然气价格这些方面的改革。再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上海自贸区建设开始启动。四是“保民生”,兜住民生这个底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的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城乡居民的收入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城镇居民增长7%,农村居民增长9.3%,城乡收入差距也在缩小。保障房的建设,全年新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

    总的来看,这些政策在2013年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大家也看到,经济增长7.7%,比我们原来预期目标7.5%略高了一点。预计全年其他的各项预期目标基本都能够实现,谢谢大家。

    2014-01-22 09:46:53

  • 中国经济导报社和中国发展网记者:

    产能过剩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表现,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取得哪些突出成效?谢谢。

    2014-01-22 09:52:28

  • 陈斌:

    谢谢你对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的关心。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化解产能过剩工作高度重视,前年和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此做出了部署。去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指导意见》,文件下发之后,各地区、各部门都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工作都在积极扎实推进。

    从去年年底摸底的情况看,各地基本上都停止了这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对违规在建的项目也进行清理,叫停了违规在建的项目,未开工的项目也不再开工。一些地方还出台了化解本地区产能过剩矛盾相关的配套政策,有的跟辖区内各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认真分解淘汰压缩任务与责任。还有一些地方结合大气污染治理,启动了钢铁、水泥、电力、平板玻璃等行业的脱硫脱硝及除尘改造工作。比如,大家都知道,河北省拆除了一批钢铁和水泥的生产线,对全省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点企业加强了环保监控。

    从部门来看,各部门都加大了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包括国土、环保、质检总局等都下发了一些文件,停止核准备案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也停止办理用地预审、环评、岸线使用等手续,规范行业准入,清理项目贷款。同时,根据部门的职责分工,积极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发改委和工信部也加大了宣传解读和组织协调的力度,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进行部署,同时会同相关行业协会,召集一些重点企业参加,加强宣传和贯彻落实。银监会也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并于相关银行机构签订了承诺书。

    2014-01-22 09:52:59

  • 陈斌:

    总的来看,去年10月份国务院文件印发后,虽然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但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和平板玻璃这些行业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2013年,钢铁、平板玻璃行业实现了扭亏为盈,铝冶炼行业也大幅度地减亏,船舶行业虽然造船完工量和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但是新承接的订单也在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正在继续推进,阶段性的效果已逐步显现。2014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谢谢。

    2014-01-22 10:05:53

  • 中央电视台记者:

    “十二五”已经实施一半了,我们想知道进展的情况是否顺利?此前也说节能的指标可能完成的终期压力比较大,这个情况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2014-01-22 10:09:20

  • 徐林:

    去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中期的一年,从去年年初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就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包括地方政府一起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政府内部的自我评估,也委托第三方进行独立评估,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判断大家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结果。通过我们综合的评估,总的来看,“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情况是比较顺利的,我们的评估对主要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包括重大工程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评估报告在去年12月份已经由徐绍史主任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了专门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我们报告也进行了审议,我们目前正在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情况对报告做进一步的修改,下一步修改完成之后,这个报告会对外公开。

    2014-01-22 10:10:04

  • 徐林:

    分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从指标来看,“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4个主要指标,绝大部分的实施进度好于预期。比如GDP的增长目标,是一个预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是年均增长7%,在过去三年里,分别是9.2%、7.7%和7.7%,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走势,要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7%的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他的一些指标,有两个指标已经提前完成,一是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13年年中是3.65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3.3件,这是我们比较重视研究开发的结果,这一进展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二是森林蓄积量的指标,这个指标也是提前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对生态的建设是加大了力度。我们有几个指标完成的不是太理想,进度滞后于预期,这四个指标:一是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方面的指标,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三是能源消费强度的指标,即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四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这四个指标是有所滞后。也可以看出这四个指标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节能的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之间是有一定关系,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完成好的话,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也会好。

    2014-01-22 10:12:46

  • 徐林:

    在几个重点任务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比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最明显的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加大。我们的城镇化率,过去两年多提高2个多百分点,服务业的比重也提高了2个百分点。刚才陈斌司长介绍化解产能过剩措施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也实现了粮食产业的十连增,这些都取得非常好的进展。我们过去一直特别关注的结构性的指标,比如说城乡的差距,也在持续的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对差距在不断缩小,而且东、中、西之间人均GDP的相对差距在过去两年时间也在持续缩小。

    2014-01-22 10:17:29

  • 徐林:

    在科技教育事业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有两个关键性的指标有突破:一是研究开发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98%,接近2%。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了4%,过去一直在为实现4%这个目标努力,终于在2012年实现了。最近看了一份OECD的报告,在研究中国研究开发支出和成果,他们关注到中国目前研究开发支出除了占GDP的比重在提高,总量已经超过了1万亿人民币,而且这个总量已经超过了欧盟平均的水平,他们关注到中国每年专利数的总量也在持续上涨。还关注到中间结构性的差异,要考察你的专利确实有多大的效果,要看中国的这些注册专利在国际上注册的比例是多少。这个比例还偏低,我国大概是5%左右,在专利的成果和影响力方面还有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具有积累性和持续性影响的事情,在今后会有更好的效果。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加大了力度,虽然我们有一些指标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但是也是取得了进展。比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低了5.5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虽然进度有一点慢,但是从8%提高到9.4%,要达到“十二五”末11.4%的要求,在后两年的进度必须要比前几年加大,才可能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在过去两年里累计下降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氨排放总量也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度在过去两年也累计下降了6.6%,只不过是进度比我们应该达到的还稍微有一点差距。

    2014-01-22 10:20:00

  • 徐林:

    在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首先是完全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和GDP增长同步的目标。我们在过去两年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是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在这一块是相当不错。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社会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覆盖率已经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超过了13.2亿,在保障房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开工数已经超过2000万,达到2260多万套。这些进展说明我们“十二五”规划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我就不一一介绍,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

    对于“十二五”规划实施进展不力的节能环保领域,这是我们下一步要采取强力措施不断改进实施的一些重要方面。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报告里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在这里我不一一介绍了,谢谢大家。

    2014-01-22 10:23:56

  • 中国新闻社记者:

    国家统计局之前公布了2013年的统计投资的相关数据,请问发改委怎么评价2013年投资工作,对于2014年国家投资有什么样的安排和导向?谢谢。

    2014-01-22 10:25:17

  • 欧鸿:

    谢谢你对投资的关注。2013年在投资方面的运行主要是有几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3.7万亿元,这是不含农户投资的数,名义增长19.6%,增速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2%,回落0.2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201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0.4%,比上一年提高3.3个百分点。

    二是重点领域建设得到了加强。在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去年进一步加强了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城市基础设施、节能环保、信息消费、养老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民间投资发展势头良好。国家发改委请全国工商联对民间投资36条以及42项实施细则落实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还请相关部门进行了自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化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目的是为民间投资“松绑开路”。去年民间投资增长23.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3%,比上一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14-01-22 10:25:38

  • 欧鸿:

    四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取消和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全年共取消、下放和转移49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总体来看,此次取消和下放的力度比较大。经测算,取消和下放后需报中央管理层面核准的项目数量将减少60%左右。通过改革进一步落实了企业投资自主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对于明年的投资政策取向主要有下面几点:一是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任务,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重大项目储备,增强投资接续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建设,包括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支撑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14-01-22 10:27:35

  • 欧鸿:

    二是调整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的投资,将中央投资集中用于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和突出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主要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农”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支持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等。

    三是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切实落实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把取消和下放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落到实处,落实到位。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完善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四是有效释放民间投资潜力,抓好民间投资36条及42项实施细则的落实工作,抓紧清理和修订有关民间投资的法律规章,制定清晰透明、公平公正、操作性强的市场准入规则。尽快在金融、油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再推出一批示范带动项目。谢谢。

    2014-01-22 10:29:54

  • 新华社记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资源性价格市场化机制改革,今年在价格机制改革方面,发改委会有哪些措施?

    2014-01-22 10:33:03

  • 李朴民: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要求,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这有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有利于释放市场的活力,增加市场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今年我们委将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积极推动电力、天然气、水、铁路、航空等领域的价格改革。概括起来讲是三个字“放、建、保”。“放”,凡是能够有市场形成价格的坚决交给市场,暂时不具备放开条件的要遵循价值规律,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价格动态机制。“建”是建立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差别化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保”是对涉及民生的价格改革要遵循保基本、促公平的原则,合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的需求,完善居民生活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的阶梯价格制度。按照三中全会要求,委里对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做了初步的考虑。谢谢。

    2014-01-22 10:34:03

  • 搜狐财经记者:

    前一段时间发改委几个部门下发了一个文件,是关于清理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就是关于“影子银行”。我的问题就是现在发改委对“影子银行”大体的判断是怎么样的情况,下一步有没有监管的措施,包括和几大部门联合的。谢谢。

    2014-01-22 10:36:17

  • 李朴民:

    关于“影子银行”的问题,国务院已经有了部署,发改委将积极参与和推动。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监管,建议你再仔细询问一下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谢谢。

    2014-01-22 10:37:15

  • 经济观察报记者:

    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事,2013年的时候,委里下发了一份通知,把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债的预审权留给了地方,当时有地方在反映预审一系列的规范、条例和细节的东西都没有出台,不知道现在这个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审计署前一段时间出台关于全国地方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国家发改委对这个报告怎么评论目前全国债务性的问题,下一步怎么规范地方融资平台进一步的融资?谢谢。

    2014-01-22 10:41:14

  • 李朴民:

    地方债务的问题确实各方面非常关注,也是事关我们财政、金融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发改委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而且前一段时间也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对企业债的发行也包括审核的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改革。我们现在也在密切关注地方债和地方的融资平台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要加强对投融资平台公司风险的摸底排查和监测预警,引导投向节能环保、保障性住房、城镇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扩大收购兼并化解产能过剩等重点领域,服务经济中心工作。谢谢。

    2014-01-22 10:41:41

  • 第一财经电视记者:

    追问一下投资方面的话题,整个投资规模的今年是否会做出一些控制?

    2014-01-22 10:45:01

  • 欧鸿:

    关于投资规模的问题,刚才我在2014年的投资政策导向中已经介绍到,仍然要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并不存在对投资规模进行控制的问题,而是要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谢谢。

    2014-01-22 10:45:39

  • 新浪网财经频道记者:

    就化解产能过剩情况再问一个问题,之前发改委也提出来要统筹建立和完善市场为导向的长效机制,刚才听主任介绍到关于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更多的是政府的一些行为,在以市场为导向的长效机制方面现在有哪些进展?谢谢。

    2014-01-22 10:49:22

  • 陈斌:

    谢谢,首先,各部门都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比如,发改委已开始启动钢铁、电解铝这些行业的信息平台建设,包括投资、项目核准、产能利用率等内容,同时跟金融、土地、环保等部门联网。这个信息平台,即可以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也可以及时发布一些预警信息。其次,地方本身已经认识到产能过剩所带来的危害,现在都在主动做工作。比如,河北是钢铁大省,已经提出来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方案,我们正在研究,很快就要上报国务院,到2018年,通过多种途径要压减7000万吨左右的产能。再比如,新疆是电解铝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地方,主动提出把在建、拟建和已经建成的总规模压缩一半左右。可以预见,随着各方面认识的统一,各项改革的推进以及各种不合理优惠政策的清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加快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发挥得越来越充分。谢谢。

    2014-01-22 10:51:52

  • 中国青年报记者:

    想问关于产能的问题,刚才已经提出来钢铁产能削减的目标2017年是6000万吨,环保部也提出一个问题,在河北将近3亿吨的钢铁产能力有将近70%是违规产能,虽然已经提出6000万吨的目标,但是有70%的产能是违规的,怎么考虑这个问题?还有关于GDP的问题,前天也谈到GDP是56万亿,各地加起来是超过56万亿,多了2万亿,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2万亿是在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来扩大分母,不知道您怎么看?

    2014-01-22 10:58:52

  • 陈斌: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务院印发的文件已有明确要求,对违规已经建成的产能由地方政府根据等量或者减量置换的原则进行整合和组合。河北省正在推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现有产能进行整合压缩,妥善处理,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谢谢。

    2014-01-22 10:59:26

  • 丛亮:

    您刚才提的第二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GDP核算的技术问题。为什么全国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加总要比全国国家统计局核算的GDP要大?基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跨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核算中的地区归属问题。在核算地区生产总值的时候,是把地区的一产、二产、三产的生产总值,扣除中间成本之后,进行增加值核算,这个过程中一些跨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容易产生重复计算的问题。在国家GDP核算过程当中,因为有海关,跨国界流动的商品和服务,在海关有很详细的统计。这样跨国的核算就很清楚,很少有各国GDP加起来比全球GDP要大的问题。但在国内生产流通中,各地区之间的流通过程当中,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办法来完全确定跨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增加值归属,所以重复计算是在所难免的。现在56万多亿的GDP,如果只有2万亿的误差,实际上这个比重并不是很高,只有5%左右的误差。还有一个技术问题是各地的价格计算可能会有所差异,同样一个东西在河北的时候可能是一个价格,拉到北京之后又是另外一个价格,各地的价格差异也会导致各地GDP最后加总比全国核算数要大一些。此外,有一些地方为了追求政绩,在GDP核算当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水分,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统计局在这方面也在做工作,努力压减水分。谢谢你的提问。

    2014-01-22 11:01:48

  • 李朴民:

    新闻发布会已经接近尾声。今天的发布会邀请中国网进行网络直播,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请大家关注文字实录。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2014-01-22 11:10:58

  • 中国新闻网的记者:

    新型城镇化规划修改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出台,有没有一个时间表?

    2014-01-22 11:11:20

  • 徐林:

    前不久召开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交了会议讨论,会议结束之后我们按照会议代表讨论提出的一些意见进行了修改。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

    2014-01-22 11:11:35

  • 李朴民:

    各位记者朋友们,新春佳节马上就要到了,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马年吉祥。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4-01-22 11:12:13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 发改委就宏观经济与政策等方面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寇莱昂

  •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

    中国网 寇莱昂

  • 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

    中国网 寇莱昂

  • 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丛亮

    中国网 寇莱昂

  • 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

    中国网 寇莱昂

  • 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欧鸿

    中国网 寇莱昂

  • 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贾复生

    中国网 寇莱昂

  • 记者提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记者提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记者提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发言人答记者问

    中国网 寇莱昂

  • 记者提问

    中国网 寇莱昂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