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4年5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4月29日(周二)下午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举行5月新闻发布会,重点发布4月天气气候特征、“五一”小长假天气及汛期气象服务准备等情况。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洪兰江:
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气象局2014年5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国家气侯中心气侯与气侯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有:
一、4月份全国天气气侯特征和国内外主要天气气侯事件回顾。
二、“五一”小长天气及未来十天全国天气形势展望。
三、中国气象局汛期气侯服务准备情况。
首先请陈振林同志为大家介绍简单的情况。
2014-04-29 14:31:43
- 陈振林:
我首先介绍一下:
一、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
4月1-28日,全国平均降水量41.4毫米,与常年同期(41.3毫米)基本持平。从空间分布看,除新疆东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部和西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和广西北部等地偏多2成~1倍,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其中东北、新疆大部、西南大部、江南大部、华南东部等地降水偏少2~8成,东北西部、新疆南部、西藏中西部和西南中东部部分地区等地偏少8成以上。
(二)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4月1-28日,全国平均气温11.9℃,较常年同期(10.8℃)偏高1.1℃,与2012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高值。从空间分布看,除新疆中西部局地以外,全国其余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其中内蒙古大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江西南部和西南东南部部分地区等地偏高2~4℃,内蒙古中部局地偏高4℃以上。
4月1-28日,云南、贵州两省共有14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 。如云南昆明(30.4℃)、石屏(33.1℃)、禄丰(33.7℃)、陇川(34.5℃)和景谷(37.9℃)等。
2014-04-29 14:52:57
- 陈振林:
(三)西北地区遭遇强降温和大风沙尘天气
4月1-28日,北方地区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常年平均有5次,还算偏少的,与2000-2013年同期平均相比偏少3次。
关于沙尘的日数分布,大家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还是西北、北方地区,特别是新疆日数是偏多的。
新疆中南部、西藏北部、青海西北部、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宁夏等地沙尘日数一般有1~5天,新疆西南部、西藏北部及甘肃西部等地达到5~10天,局地超过10天。
严重的一次过程是4月22-26日,我国西北地区遭遇强降温、大风沙尘天气。新疆中北部、甘肃大部、宁夏、内蒙古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陕西西部及北部等地过程最大降温普遍有8℃以上,其中新疆北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达到12~14℃,局地超过14℃;伴随着降温和大风,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出现了5~7级风,局部达10~12级;新疆、甘肃中西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宁夏北部出现沙尘天气,新疆、甘肃西部局地出现强沙尘暴。民政部也对这次降温和沙尘天气过程所造成的灾害进行了统计,本次天气过程使新疆(包括兵团)、甘肃和宁夏等地65.8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2.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12.68亿元。
2014-04-29 14:53:19
- 陈振林:
(四)南方多阴雨天气
4月1-28日,我国南方多阴雨天气,降水日数普遍有5~15天,其中重庆大部、湖北南部、湖南西部、贵州中东部、广西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安徽西南部等地降水日数在15天以上;我国南方累计降水量一般有50~100毫米,其中广西东北部、广东中西部、江西中东部、福建北部、湖北东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达到150~20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
(五)多省出现强对流天气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跟常年的情况一对比分析发现,全国大部分地方强对流的日数是比常年同期偏少的居多,接近常年或者偏少,一些地方偏少的日数还比较多。
月内,广东、广西、贵州、新疆、云南、甘肃、四川、重庆、安徽等地先后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1亿元。
2014-04-29 14:53:48
- 陈振林:
二、4月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一)滑坡 泥石流
4月4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打横市附近遭遇暴雨袭击,引发山体滑坡,致使一列火车出轨,造成5人死亡。
(二)雷电
4月6日,智利南部小镇遭雷电袭击,导致66头奶牛死亡。
(三)暴雨洪涝
4月6-7日,美国南方暴雨引发洪灾,造成1人死亡,1人失踪。
4月24日,阿富汗北部地区遭遇洪水袭击,截至26日,已导致107人死亡。
(四)龙卷风
4月7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遭龙卷风吹袭,数幢房屋被毁,5人受伤。27日,美国中西部和南方爆发龙卷风、强风以及冰雹等恶劣天气,截至28日,已造成12人死亡。
(五)飓风
4月11日,五级飓风“伊塔”袭击所罗门群岛,暴雨导致河水上涨决堤,造成23人死亡。
(六)暴风雪 雪崩
4月中旬,塞尔维亚西南部地区突降暴雪,导致大面积果树遭受冻灾,上万人断电。
4月18日,珠穆朗玛峰南侧尼泊尔境内发生雪崩,造成15人死亡。
2014-04-29 14:55:22
- 陈振林:
三、4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一)东北地区气温偏高,日照充足,利于土壤解冻散墒和春耕春播
因为大家比较关心东北的春播,特别是去年的春涝带来的影响比较大,目前来看还是有利于备耕工作,只是在东北西部墒情偏差,对春播不利。
(二)北方冬麦区热量充足,降水偏多,大部地区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和春播
(三)江淮、江汉气象条件前好后差,中旬以后降水偏多,日照偏少,土壤过湿,不利于冬小麦、油菜生长和春播。
4月上旬,江淮、江汉温高雨少,墒情适宜,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进入中旬后,多阴雨天气,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日照偏少,部分地区土壤过湿,适温高湿环境易诱发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病虫害,对冬小麦抽穗扬花、油菜产量形成不利。
(四)江南、华南气温偏高,热量条件利于早稻播种育秧、移栽和秧苗生长,下旬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利于增加库塘蓄水。
(五)西南地区温高光足,利于夏收作物产量形成和春播。但四川南部、云南中部月内仍无有效降水,旱情可能持续发展,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六)西南多强对流天气、西北地区大风降温降雪,对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利。
2014-04-29 14:55:48
- 陈振林:
四、中国气象局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情况
(一)强化责任,周密部署
主汛期马上就要到了,华南进入前汛期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开始进入汛期,中国气象局针对汛期气象服务也是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特别是国家防总第一次会议的安排,我们也做了精心部署。
(二)强化技术支撑,全面提升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
以“更精、更细、更深、更专”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汛期气象服务技术准备。
一是强化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技术支撑。改进完善台风强度集合预报、强对流客观概率预报、极端天气预报和精细化集合预报服务等技术,进一步提升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和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渍涝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水平;发展灾害性天气影响预评估业务,提升决策气象服务能力。
二是全力保障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稳定运行。4月4日,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汛期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气象部门要严格按照各项观测规范和管理制度,提前检查与整改,保障汛期全天候为预报服务提供实时气象观测资料。今年主汛期,将新增12部雷达投入正式业务运行,全国组网运行的雷达将达到172部。目前,广东正加快推进"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建设,通过加快南海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初步建成由岸基气象观测站网、近海气象观测站网及遥感探测相互补充的立体气象监测站网,提高南海海域海洋气象立体观测能力。
三是保障重大气象信息多渠道向公众及时发布。中国气象局网络服务窗口(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兴农网等)在汛期遇突发应急气象服务,全部保障24小时在岗,5分钟内发布最新预警预报消息;影视气象服务将继续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规范化,强化演播室、主持人、直播连线专家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制作播出应急气象服务节目;中国天气通、微天气以及IPTV等新媒体气象服务渠道,对可能出现的数据缺失、网络故障等问题,建立完善处理流程规范,确保软件运行稳定、信息发布及时。
2014-04-29 14:56:05
- 陈振林:
(三)加强督促检查,安全保障各项服务工作
重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车辆、消防、人影物资贮运和作业、防雷检测和工程施工、业务系统和仪器装备以及人员安全。
(四)强化科普宣传,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灾害来临的时候公众的参与,特别是改革创新我们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机制,自上而下的组织,应急响应联动,这里面必须强化公众这方面的意识。同样我们今年继续确保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确保气象信息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工矿、进农村、进工地活动。因为好多灾害来的时候发生的损失往往发生这些意识薄弱的地方,像各种建筑工地设施比较简陋的地方,一定要加强,不留死角,确保各种信息进村入户到个人。
2014-04-29 14:56:41
- 陈振林:
五、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及“五一”节假日天气
(一)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降雨量偏多。未来10天,华南、江南南部及西南地区东部降雨量有40~80毫米,其中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有100~150毫米,局地可达200毫米以上,上述部分地区伴有强对流天气。主要降雨时段为4月29-30日和5月3-6日。
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未来1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其中东北、华北东部、黄淮等地的局部地区气温偏低2~3℃。
西北、华北等地将出现风沙天气。4月29日-5月1日,西北地区、华北、东北等地有4~6级偏北风,其中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浮尘或扬沙,局地有沙尘暴。
北方冬麦区天气。未来10天,一般有1~5毫米,其中陕西南部、河北、河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雨量有10~15毫米,主要降雨时段在5月1日—5月7日到8日。
东部海区有大风。5月3-5日,渤海、黄海有6~7级大风,阵风8~9级。
台风活动情况。今年第5号台风“塔巴”(热带风暴级,英文名:TAPAH;名字来源:马来西亚;名字意义:一种淡水鱼)于28日上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目前向北偏西方向移动,未来两天强度有所加强,之后逐渐减弱,对我国近海无影响。
2014-04-29 14:57:27
- 陈振林:
(二)“五一”节假日天气
五一节假日期间,主要受一股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及黄淮等地将有4~6级偏北风,大部地区并伴有4~8℃降温,其中华北北部、东北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受冷空气的影响,新疆南疆盆地、甘肃、内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区还将有浮尘或扬沙天气。
这一次冷空气和沙尘天气过程,跟刚刚过去的这次相比可能强度会弱。
“五一”迄今具体降水预报如下:
1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北部有小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
2日,东北、西南地区东部、华南有小到中雨,其中西南地区东部局地有大雨。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为晴到多云天气。主要强的降水发生在西南地区东部。
3日,华北北部、东北、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华南有小到中雨,其中贵州、广西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所以总的来说,这三天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地区东部较强的降水,我国北方降水对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土壤墒情还是有好处的。
中国旅游天气网也发布了“五一”天气专题,包括赏花推荐、踏青线路、出游安全等信息,欢迎大家关注。
2014-04-29 14:57:47
- 陈振林:
六、关注与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5月,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江南、华南等地强对流、强降雨天气诱发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将可能增多;西北地区大风、沙尘天气仍然活跃。各种灾害对农业、交通、旅游、健康及群众生活的影响。
5月份首先有一个“五一”假日,出行公众需防范降水、强对流、大风、沙尘等天气对旅游、交通等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雨水偏多,需关注较强降雨对出行的不利影响。
进入5月份,华南西南等地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各种灾害,包括城市的渍涝。
做好重点地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前期,云南、四川南部等局部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东北地区北部等局部地区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较高。请各有关单位加强防范,切实做好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草原安全。
进入5月份,东南沿海需防范台风活动。因为5月份,像台风开始进入活动期,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台风的发生和发展,做好防御准备工作。
受冷空气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地需防范沙尘天气。
2014-04-29 14:58:37
- 陈振林:
(二)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冬麦区要加强麦田后期水肥管理,防范干旱和干热风危害。冬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对水肥需求量大,各地应根据苗情和墒情,及时灌溉施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目前河北中部局部麦田存在旱情,各地要及时灌溉,减轻干旱影响。同时,北方冬麦区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干热风危害。
北方春播区要尽快适时适墒春播。北方春播区要抓住有利墒情趁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西北地区应在气温回暖后,尽快查苗补种,完成春播计划。东北地区东部土壤偏湿的地区应及时翻耕散墒,做好大田备播工作。
南方农区要做好夏收工作和春播作物田间管理,防范不利天气的影响。南方要及时清沟理墒,排湿降渍,促进小麦、油菜产量形成以及棉花苗期生长;并抢晴收获成熟的小麦、油菜。江南和华南地区要防范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四川南部、云南中部旱区要积极开发水源,防旱抗旱。西南旱区在雨季来临前,应积极开发水源,做好计划用水,确保一季稻、烤烟移栽用水需求和春播顺利进行。
各地应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5月,农业病虫害处于易发阶段,各地应加强冬小麦、油菜的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防止发生和蔓延。
祝大家“五一”节快乐,谢谢!
2014-04-29 14:59:23
- 洪兰江: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2014-04-29 14:59:47
-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新疆、甘肃、陕西部分地区4月出现飞雪,云南出现高温情况,这种情况是否异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也观察到,京津冀地区近期也比较热,今年夏季是否会进入比较热的情况?
2014-04-29 15:00:07
- 王秀文:
像今年新疆地区两度出现降雪,降雪的原因一般都是较强冷空气造成的,4月份,像云南元江进入干季,也出现了高温天气,今年出现的次数比较多、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究其原因,一个是很长时间在云南没有降水,再一个,天气持续的晴热,光照充足,空气干燥。另外,在地面有西南热低压系统发展,会在云南部分地区带来剧烈的升温,这也是造成云南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之一。
2014-04-29 15:00:40
- 中国气象报记者:
近期新疆、甘肃等地出现沙尘天气,部分地方出现强沙尘暴,想问一下成因。另外,今年总体我国沙尘天气的情况,和往年对比有什么异同点,想请专家解答一下。
2014-04-29 15:01:10
- 王秀文:
我们知道形成沙尘的原因还是比较复杂,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该地区前期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干旱少雨,加上植被少,有沙尘堆积,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强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大风,把大量的沙尘吹起来,所以出现了扬沙或者沙尘暴这样的天气。
2014-04-29 15:02:45
- 艾婉秀:
我来说一下今年以来沙尘天气的特点。今年以来沙尘天气到目前为止发生了4次,这4次都是出现在春季,3月两次、4月两次,从次数的特点来看或者从发生的时间、以及强度来看,今年沙尘天气与往年相比可以用三个字表示,一是“晚”,今年沙尘天气出现的比较晚,在3月19日才出现,近3年最晚是2012年3月20日,今年也是比较晚的一年。第二,沙尘天气“少”,刚才我也说了目前为止是四次,常年来说1~4月份次数比较多,所以这个次数来说2000年以来是最少的。第三个特点,整体的强度偏“弱”,今年的四次沙尘天气三次是扬沙,最近一次才是沙尘暴,总体强度来说沙尘天气还是偏弱的。
2014-04-29 15:04:31
- 记者:
4月份的气温又是比同年偏高的,世界气象组织4月15日发过预测,说今年中期有可能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发生?如果发生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2014-04-29 15:04:46
- 艾婉秀: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如果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持续偏高的时候,会对全球大气环境出现比较大的影响。而且如果这样持续偏暖的现象持续6个月,就会出现厄尔尼诺事件。
具体我们用一种指标来判断是否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具体的,中东太平洋这个地区的海表平均温度跟常年值的差别来判断,当海表温度持续3个月比常年偏暖0.5℃以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海洋这种状态是进入了一个厄尔尼诺的状态。当这种状态继续持续,它的这种偏暖持续达到6个月或者以上,也有可能就是说它达到了5个月,但是累计偏高的幅度达到4℃以上的时候,我们就认为这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这是判断厄尔尼诺的标准。
目前的监测,到4月份的监测来看,检测区的海温偏高的幅度达到了0.3℃,虽然中心达到0.5℃以上,但是整个平均来说达到了0.3℃,所以目前来说还只是处在中性偏暖的状态,我们的预测,根据模式以及统计方法、动力模式的预测来看,海温还将继续升高,所以我们预测它是在夏季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有可能它持续达到这个事件的标准可能会形成一次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了以后,对大气是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海水持续偏暖对大气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影响,表现在中东太平洋这个地区,因为海表温度比较高,就容易引起对流上升运动,所以上升运动会给中东太平洋的东岸就是南美这些国家因此引发暴雨洪涝,相对来说在西太平洋这边因为受到下沉气流的控制,所以对流活动是否一致,在东海岸这种就容易出现干旱,这是赤道地区受到对流的直接影响。
2014-04-29 15:18:13
- 艾婉秀:
对于中高纬度地区也会受到影响,但是不是直接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这种间接的影响是通过大气的交换实现的,所以在中高纬度包括我们国家受到厄尔尼诺这种影响,一般来说滞后3—6个月的情况。从我们的统计情况来看,一般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以后,对我们国家秋冬季影响比较明显,第二年也会受一些影响。比如说秋季有可能是南边雨水比较多、北边偏少,到了冬季可能是温度比较偏高,容易出现暖冬的情况。到第二年的时候,夏季降水,比如长江流域容易降水偏多,因此,发生在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是1997~1998年,1997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然后,1998年长江流域出现比较大的洪水,次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1982~1983年,1982年发生厄尔尼诺的,1983年出现明显的洪水,这是统计情况来看,当然也不是每一年每一次厄尔尼诺影响都是这样,会随着它的强度、发生时间和一些其他因素,比如中高纬度环境的影响还会有不一样的特征,但是总体来说,从统计的概率来说,对我们国家的这样一种影响比较突出,除此之外,还会有其它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监测。
2014-04-29 15:18:59
- 洪兰江:
五一”马上就要到了,在此预祝各位“五一”快乐,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4-04-29 15:19:18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举行2014年5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会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
陈振林司长介绍情况
“五一”小长天气及未来十天全国天气形势展望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气象专家王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气象专家艾婉秀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气象专家艾婉秀回答记者问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
新闻发布会现场
数据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7544/152_1_0101_desc.htm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举行2014年5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会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中国网 杨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
中国网 杨佳
陈振林司长介绍情况
中国网 杨佳
“五一”小长天气及未来十天全国天气形势展望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气象专家王秀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气象专家艾婉秀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杨佳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杨佳
气象专家艾婉秀回答记者问
中国网 杨佳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
中国网 杨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