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经济每月谈: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三期“经济每月谈”定于2015年7月22日上午9:00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期主题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经济每月谈: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活动描述

  • 中国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三期“经济每月谈”定于2015年7月22日上午9:00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行。本期主题为: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七十三期“经济每月谈”现在开始。

    第七十三期每月谈是一次比较特殊的每月谈。我们原来前面的七十二期基本上都是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和各方面有影响力的人物。但是今天,我们特殊在什么地方呢?我可以跟媒体朋友谈一下。

    第一,今天的经济每月谈我们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包括国际战略形势发展变化,进行一个全方位、立体的解读。我们没有一次论坛是从国际战略、国际形势解读到国内形势,都是就某一个专题来谈。

    第二,今天的经济每月谈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搭台,中心内的研究人员唱戏,而且对这个戏我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三位主角的研究是建立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持续研究、跟踪研究的基础上。

    第三,今天发布的很多观点都具有超前性,都有独特的视角。我可以负责任地跟媒体朋友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6年以来做了很多重大国家战略的研究,包括国际战略,我们也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了很多重大政策建议,有些重大政策建议已经转化为国家决策和重大政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按照理事长的要求,要保持低调,不在媒体上过多亮相,但是我们搭建了社会化的平台,为发出中国声音做了很多的努力。最近光明日报、光明网发布了一篇采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文章,这篇文章首次披露了亚投行的建议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出来的。包括中美“二轨对话”已经进行了六轮,都是闭门会议。

    我开场时说这些话是有感而发,我们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朋友,也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研究人员,也衷心对今天各位参加会议的媒体朋友,表示真诚的感谢,谢谢你们!

    第一个发言的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的副部长,我们的研究员任海平同志。任海平曾经在国防科工委进行过研究工作,在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担任过国际室的主任,在国家环保总局综合司担任过处长,目前在我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从事战略研究。他对全球战略问题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和看法,今天我们想听他讲一讲,他对近期,也不局限于上半年,对近期的国际战略方面一些重大问题的跟踪研究,都有哪些想法、看法和思考,大家欢迎!

    2015-07-22 09:02:40

  • 任海平:

    谢谢大家。借此机会也跟大家交流一下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些看法以及对中国所做的一些展望。

    2015年大家知道是个重要的标志之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标志之年,大家可能看到,我们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变动频繁的时期,一个多事之秋,在这些变动之后,我们大家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国际秩序在发生变化,今年上半年已经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大家看到乌克兰危机,美国、俄罗斯、欧盟在乌克兰的持续较量,已经成为冷战之后美欧同俄罗斯最激烈、最持久的一次较量。俄罗斯在前两个月也举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红场阅兵,也是在向世界、向西方显示俄罗斯的意志和决心。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今年我们也有重大的动作出现,继“一带一路”之后,亚投行成立,中国也在世界上掀起了改变世界金融秩序的一些重大举动。在我们周边,日本动作更是很多了,右倾化不断加剧,安倍政府的各种动作层出不穷。总的看,我们这个世界在进入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今天的交流想用一个简单的框架给大家留一个印象,就是“一二三四五”,一是我们当前的形势,有一个大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一个“变”字;二是两大趋势,在这个变化当中呈现出两大趋势;三是三大热点;四是四组关系;五是五大启示。下面逐一同大家交流分享。

    2015-07-22 09:16:41

  • 任海平:

    一是“变”。我们以前讲世界是和平发展的世界,今天是不是还能说和平与发展?当然也不是战争与危机,但是客观的事实更多的表现出是一个“变”字,各个方面都在变,而且在加速度地变,从政治、军事,到科技、文化各方面都在变。政治上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力量不断的崛起;经济上全球化的趋势尽管有众多的利益之争,但是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升华;军事上安全威胁越来越多元化,即使从我们国内环境看也是越来越多元化;科技上大家更能感受到,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已经让我们难以预测,社会变化也越来越网络化,越来越扁平化。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越来越快。就像我们手里拿的手机一样,二十年前我们想象不到今天的样子,我们也想象不到未来我们的世界会怎么样,一切都在“变”,都在加速地“变”。

    二是两大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突出。这两个趋势,一个新旧力量的对比越来越明显,这个新旧力量对比是什么呢?既有传统大国和新兴大国力量的对比,也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力量的对比,这些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个就是国际秩序在发生变化,从力量对比可以看到,美国尽管还是历史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经济份量都在相对下降。相比较,我们这些新兴的经济体,在这个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话语权越来越增加,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也越来越增加。这个可以在很多的数据中看到,一会儿有PPT可以给大家看到。国际秩序方面,区域合作、国际合作、新的协议、新的组织,不断涌现,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这都在改变着我们已有的一些体系。从这两大趋势可以看到,新旧力量在发生变化,国际秩序发生变化。

    2015-07-22 09:22:27

  • 任海平:

    三大热点,秩序、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秩序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在这个地球上某些地方集中爆发出来,就像地震一样,压力到一定时候,就会在什么地方爆发出来。今天看这些主要的热点集中在三个地方。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中东,一个是亚太。乌克兰危机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也许将来会改变世界,它是冷战以来可以说是西方和俄罗斯之间最激烈、最大的一次较量,而且至今尘埃未定。它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对俄罗斯国际战略的影响,对美国的全球战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第二个热点就是中东。中东比来就矛盾重重,错综复杂。近两年来,新的事情不断出现,从利比亚事件之后,叙利亚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伊朗的问题虽然有了重大进展,但是未来后续的讨价还价仍然是很复杂、很长期的。还有伊斯兰国趁乱发展起来,我们都是没有预想到的。再就是亚太地区,现在最主要的热点是集中在西太平洋,特别是沿中国的东海岸一带,从朝鲜半岛到日本到南海到东海。所以这三大热点地区目前是在影响着我们这个世界今天和下一步的走向。

    四组关系。影响到世界变革,影响到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有四组大国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中美关系,一个是中俄关系,一个是美俄关系,一个是欧美关系。中美关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世界上大家都普遍认为,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这几年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两国都是全世界第一大、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关系对双边、对全球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中美关系既存在着竞争的关系,也存在着合作的关系,中美相互需要,但是在战略上由于美国推行全球战略,它对中美关系也带来了很大的干扰。还有中俄关系,中俄关系也非常重要,现在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了,这对维护地区和平,反对世界霸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一组关系就是美俄关系,美俄是两个传统的超级大国,都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所以美俄关系的好坏和发展程度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关系是欧美关系,他们是传统盟友,这两年时分时离,这些年由于乌克兰事件,由于欧债危机,欧美关系重新获得了一些动力,也在积极推行着欧美的合作,像跨大西洋两岸协议的合作,所以欧美关系的走向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将来也是巨大的。

    2015-07-22 09:25:46

  • 任海平:

    五大启示。国际上出现这样的形势,作为中国来说怎么做?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在引领国际秩序变革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个就是中国要更好地积极运筹好大国关系,在运筹大国关系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第三就是我们要更加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一方面要使广大的发展中世界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后援,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做努力。第四个是做好周边关系,做好家门口的事情,周边关系目前来说,既有好的一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周边国家有一些想搭中国顺风车的心态,但是由于美国战略东移的影响,由于美国的多种方式的介入,使我们周边关系出现很多复杂的态势,这都需要我们要有更好的战略筹划处理好周边关系。第五个是中国要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上各种多边的活动,参与各种国际组织,要不断增强我们的话语权,维护我们的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015-07-22 09:30:17

  • 任海平:

    这是我为大家勾画出的一个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看法或者说判断,以及我们的一些想法。总的看,国际秩序之争在今年的标志之年表现更加突出,上个月我们在北京国经中心举办“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在这个峰会上很多代表都对国际秩序的变革提出了见解、看法,说明大家对这个问题是有共识的。大家普遍认为当前国际形势呈现出这些新的特点,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特别是希望中国和一些新兴的经济体积极引领和推进国际关系的变化。这里我想引用一些这次峰会上国际知名专家的看法。

    华盛顿特区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研究员卡萨力谈到,现行的国际组织都是西方建立和主导的,新兴的经济体国家越来越有力量,但是全球的治理结构不能很好反映今天的世界。

    美国的一个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首席执行官坎普也谈到,现在世界正在进入“后西方时代”的新发展阶段,要保持可持续性,发达国家需要和新兴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特别是要建立起21世纪的开放贸易体系,推进体系改革。

    中国博鳌亚洲秘书长周文重也谈到新型的国际环境要以合作共赢为基本特征,政治上要结伴不结盟,要以对话代替对抗,经济上谋求共同发展,安全上谋求共同安全,文明上大家要包容,取长补短。

    2015-07-22 09:40:41

  • 任海平:

    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对国际秩序变革都有着鲜明的看法和明确的一些意见。在智库峰会上,许多代表都谈到,我们现在全球治理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就存在效率不够高,协调性不够强,规则不合理等等问题。都是在呼吁要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更好地发挥联合国20国集团这些全球治理平台,在危机治理,解决全球共同问题和热点问题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形成国际机构、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协调合作的治理机制。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在会上表示,全球处于充满变革的时代,和平的、有秩序的变革,要求普遍地接受机制与规范,加强联合国的能力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波兰的前副总理克鲁德克特别谈到,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是一个赢家,中国应该在G20中发挥更大作用,甚至明确倡议G20要成立一个常设机构,要成立一个秘书处,并且把它设在中国。我们的总经济师,陈总也谈到了这个看法,我们也感到非常新颖。陈总在会上提出,全球应该进入一个共同治理、建立共同秩序、建立共同规则的新时代,提出了六个“共”,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全球治理要实现“共存、共享、共治、共进、共赢、共建”。

    2015-07-22 09:40:59

  • 任海平:

    所以,总的看,一系列重要国际事件的相继爆发,欧洲、中东、亚太三大地缘政治板块,呈现出一个相互影响、加速演变的态势,使得地缘政治博弈更加复杂,当然这个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世界上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合作、竞争与较量。

    展望未来,在欧洲,美欧与俄罗斯围绕乌克兰问题发生的这场冷战是最为激烈的地缘政治碰撞,出现的制裁与反制裁的斗争可能会继续焦灼化、长期化,乌克兰局势继续对欧洲的安全格局、对全球大国关系的走向,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能源市场都将产生复杂和长期的影响。在中东,未来极端恐怖势力很可能会继续发展,地区的教派、民族和地缘矛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进一步冲击着中东的地区格局,给世界带来重大的影响。在亚太,特别是西太平洋,美国尽管由于乌克兰军事影响,他的战略东移可能会放慢,但是由于美国霸权战略目标的设定,它的亚太动议战略不会改变,而且美国在西顾乌克兰的同时,在东边并没有减力,一直在升级盟友体系,拉动新兴伙伴,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等等,特别是利用日本,所以亚太、西太平洋的环境未来可能会更加复杂化。

    2015-07-22 09:41:09

  • 任海平:

    在大国激烈的博弈中,实际上大家看到,今年上半年各方都有重大的行动出手,对美国来说,美欧与俄罗斯的博弈实际上是更加激烈,金融制裁在不断升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巨大的。4月28日美国发表了一个声明,对俄罗斯普京总统核心圈的7名官员采取了资产冻结和签证限制等等一系列制裁措施,美国除了对17家公司实施资产冻结外,还对其中13驾驶室许可证管制,美国和欧盟还对俄罗斯发出警告,如果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实施军事干预,扰乱乌克兰的政治进程,将会对俄罗斯实施第三阶段的制裁。5月13日,俄罗斯针对美国制裁也搞了反制措施,内容涉及到国际空间战、火箭发动机和全球微型定位系统等多个领域,而且明确表示要拒绝美国以前提出的俄罗斯在2020年后继续维持国际空间站运行的提议。美欧对俄罗斯经济制裁产生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不仅是对俄罗斯的影响,美欧此前因为乌克兰军事对俄罗斯裁决的制裁已经开始产生效果了。西方银行正在对俄罗斯的公司采取更为严厉的贷款限制,受到以上制裁措施的影响,也鉴于地缘政治和经济风险的上升,美国标准普尔评级机构已经将俄罗斯主权信用展望评级由以前的“稳定”调至到“负面”,如果美欧启动第三阶段制裁,制裁范围将超越个人和公司,扩大到整个金融经济部门,如果美欧利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等全球金融支付系统对俄罗斯采取金融制裁,将会直接限制俄罗斯的资本流动,引发流动性危机,对俄罗斯经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俄罗斯也是不甘示弱,今年举办历史上最大的反法西斯战争75年阅兵,由于乌克兰危机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已经降到冷战以来的最低点,这次阅兵俄罗斯把最先进的武器全部拿出来了,被西方解读为莫斯科在周边以及全球展示其投射力量的决心,当然这也是俄罗斯的宣传战,向全世界宣示俄罗斯依然强大,也是在告诫美国以及那些追随美国的邻国们,俄罗斯不可忽视,也想借此来震慑欧洲和周边。当然大家可以想象,如果乌克兰、波兰、格鲁吉亚以及众多前苏联的独联体的国家投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影响是不可承受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观察,俄罗斯这次阅兵是一个形式,但是它也是在力图起到减缓欧美压力的作用。

    2015-07-22 09:59:43

  • 任海平:

    这次阅兵上,大家也看到,似乎来的国家不多,有些单薄。但是这实际上也是目前世界格局的真实环境,美俄已经再次走向对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至于这个走向,不是一时一事的局部性分析,这是俄罗斯力图再次振兴,而美国要继续维护在世界上的绝对霸权,这是结构上的矛盾,因此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这次俄罗斯红场阅兵已经不单纯是缅怀历史的意义了,更多的是我们当前国际格局和形势的深刻变化的反映。在我们的周边,日本也是在利用国际秩序变革之际积极行动,不断加快它的右倾化和走向世界经济政治大国的步伐。4月27日,美日正式修改了美日防卫合作指针,允许日本武装力量在全球扮演更加具有竞争性的角色,日本在海外派兵问题上获得突破。5月14日,日本政府又通过了与行使集体自卫权相关的一系列安保法案。未来可以预见,安倍政府将会继续为修改和平宪法而竭尽全力,最终希望回到正常国家中,美国可能会对日本这一举动提供支持和利用,但是美国也不会为日本承担它所承担不了的风险。对于日本的右倾化和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趋势,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强烈反响。在日本国内,5月20日,日本各党党首围绕法案进行激烈的辩论,遭到了猛烈的批评,世界上有超过450名学者,以西方人为主,签署了公开信,敦促日本直面战争历史,所以安倍政府所搞的这些行动,与世界的认同背道而驰,终究难以走向正常大国。

    2015-07-22 09:59:56

  • 任海平:

    还有一个印度,5月份印度总理莫迪来华访问,这是首次来华访问,中国进行了隆重接待,世界舆论也在评论,中印正在从“龙象之争”走向“龙象共舞”。中印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增长最快的两大经济体,所以中印的关系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再看我们中国,我们中国在今年“一带一路”之后,成立了亚投行,也被世界评论为首次打造国际金融的新范式。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不顾美国的劝压和阻力后,提交申请加入亚投行,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发达国家相继纷纷申请加入。面对大势所趋,美国也转变态度,奥巴马也公开表示,提议亚投行和与美国主导的开发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此之下,韩国、澳大利亚、日本也都按耐不住。所以面对国际社会改革,国际旧金融秩序的愿望,美国往往是言行不一,明里推动,暗里阻止,多次成为新秩序形成的阻力,即使它的盟友都感到失望。这次美国众多盟友对亚投行投来积极态度,不仅仅是向“钱”看,也是希望有新的投资点,拉动起经济增长,更是希望在新的秩序下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所以通过亚投行,中国首次,这是很多的世界媒体的评价,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主导权。

    2015-07-22 10:02:15

  • 任海平:

    关于我们中国的应对,我们叫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当今世界,危机频发的背后是世界新旧国际秩序过渡期的一种失序和无序,是各方重点围绕国际秩序进行的复杂博弈。

    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外事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要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看清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罩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

    我们把脉当今世界多事之秋,其根本的症结就在于世界地区有关国家等多个层面的秩序转换,在这个过渡期中,各方围绕国际秩序的复杂博弈,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们需要稳中求进。积极引领周边地区以及国际秩序的新变革。要运筹好大国的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要秉持亲诚惠融的周边外交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要全面推进多边外交,推进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首先是要经营好我们的家门口,对周边我们要主动塑造,要趋利避害,要迎难而上。从当前看,我们要妥善运筹好中、美、邻三方四边的关系,要兼顾中美、中邻、邻国之间以及美国和邻国之间的四组关系。既要重视中美关系,美国和我们邻国之间的互动,更要重视中国和邻国的关系,邻国之间的互动,还要重视某些邻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与投机性,要有的放矢,要破解难题,在东北亚方向我们要预防日本右倾化的新举动,要关注朝鲜半岛的局势。东南亚方向我们要预防南海出现新的风浪,要关注缅甸形势。南亚方向我们要关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形势,强化反恐合作,中亚方向,我们要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关注政局新变化。要积极推动和构建“一带一路”,筹建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加快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使地区和国家人民不断从中受益。

    2015-07-22 10:04:51

  • 任海平:

    虽然我们的周边环境还存在很多挑战,但通过积极的引导和塑造,我们周边环境总的形势是完全可以好起来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将是亚太和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这是当前。从长远看我们有四组关系也要予以极大重视,这四组关系如果处理的好,将会改变世界的版图。大家知道在我们中国东西南北有四个大国,或者说大的集团。北边是俄罗斯,东边是日本,南边是印度,我们的西边是广大的伊斯兰世界。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如果中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中俄的版图加起来对世界上是什么样的改变?同时中俄的军事力量也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所以中俄力量非常重要。还有中日关系,中日关系尽管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但是客观的事实是,中日是世界上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日经济加起来在世界上的份量是举足轻重的。中国和印度又是一种特殊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大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合作对世界版图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我们西边虽然没有大国,但基本上全是伊斯兰世界,从阿富汗、巴基斯坦到伊朗,到中东,一直到北非,到摩洛哥,全是伊斯兰世界,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是是一个“体”。中国同西边广大地区的关系,如果有一个发展,对世界版图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从当前看、未来看,我们面临的机遇都是巨大的,当然挑战也很复杂。但是我们相信在我们中央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妥善运筹各种关系,中国的国际战略会走出一个新的良好局面。

    我就简单说这些,供大家批评。

    2015-07-22 10:10:27

  • 主持人陈文玲:

    刚才我们的战略研究部的副部长任海平研究员跟大家讲了他对国际战略的一些研究和思考。我相信大家会有所启发,他概括了当前的特点,一二三四五,他提出当前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还提出未来在国际战略上应该采取的一些对策,我想这些不是他临时想出来的,而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持续研究,他参与其中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在国际战略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先后做了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关于美国新一轮全球战略布局以及应对的研究,关于中美经贸未来十年经贸关系的研究,关于负面清单的研究,关于美国TTP、TTIP的研究,关于中美经济关系的研究,还有我们现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研究等等,还有美国亚太战略以及对策的研究,我就列举这么几个,这是我们研究的一部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到目前为止6年以来,已经做了160多个重大经济课题,我们今后会专门召开一些发布会,发布一些我们的研究内容。任海平在做这些研究中,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都有他的独特的研究成果,所以我们对任海平研究员表示再一次感谢!

    第二位研究人员是我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的研究员,也是一位博士后,从中心成立以来就一直在中心工作,他是我们优秀的研究人员王天龙研究员,也是我们的处长。他向大家介绍的是他对上半年国际经济形势的跟踪研究,大家欢迎!

    2015-07-22 10:13:07

  • 王天龙:

    我准备了一个PPT,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经济每月谈跟大家相见,向大家报告我们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一些研究体会。

    国经中心今年成立了一个课题组,专门跟踪国际经济形势,课题组在陈总经济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国际经济形势进行了持续的跟踪。今天我代表课题组把我们的一些研究体会跟大家做个交流,主要想分成三个部分,跟大家进行报告,第一个是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特点。第二是国际经济形势当中,有几个我们认为非常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第三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应该给中国宏观政策提哪些建议。

    2015-07-22 10:16:04

  • 王天龙:

    第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特点。我们研究,有一个总的体会,当前的国际经济增长是非常缓慢的,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好多年,仍然没有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整体还是温和复苏的,但是动力不强,这里引用世界银行的预测,2015年增长率调低到2.8%,2016年和2017年到了3.3%和3.2%,这是个什么概念,我们看到过去这15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情况,2.8、3.3、3.2,仍然处于持续下行的态势,这是全球增长的情况。作为我们全球经济发展一个重大的动力,就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仍然是一个非常低迷的状态,世界贸易组织有一个新的预测,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为4%,这4%实际上是远远低于危机之前年均增长率6.7%的水平,贸易仍然没有恢复,全球经济的增长前景是比较悲观的。

    第二,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情况,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发达经济体各有苦闷,首先看美国,美国的经济复苏还是不错的,毕竟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发达国家,而且2015年以来,经济增长也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认为美国的复苏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因为动力在减弱,因为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很重要的一块,消费、投资、出口增长都比较乏力,去库存的压力在加大,而且美国有一个问题,是跟全球很多国家非常相似的问题,就是通缩压力也在上升,我们看一下通货膨胀的数据,发现通缩的阴影也在向美国靠近。

    2015-07-22 10:17:04

  • 王天龙:

    为什么说美国的经济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呢?我们发现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美国的银行业借贷意愿非常低,很多现金滞留在银行体系没有贷出去,美国银行业出现囤积资产的现象。我们引用彭博社的报道,他说今年美国银行业连续在增持美国的国债和机构债,这些比较安全的资产,规模已经超过2万亿,而今年2月份,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去年全年的水平。为什么美国的商业银行囤积资产和现金?可能我们会得到两个比较好玩的启示,一个是美国的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没有很多的机会,是无利可图的。另一个因为市场的机构总是走在前面的,我们非常担心它在为另一次危机做准备。

    2015-07-22 10:19:15

  • 王天龙:

    第二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板块就是欧洲。欧洲爆发欧债危机以来,经济复苏一直是比较温和的,而且是比较低速的,今年一季度增长2.5%,而且在欧洲央行量化宽松的政策下,通缩情况有所缓解,比如说他的通胀率1月份是负的0.6%,到6月份已经转正,是0.2%,我们认为欧洲经济的增长前景比较不乐观,主要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认为欧洲经济仍然缺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个人跟踪欧债危机有7年的时间,我对欧债危机有一个判断,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欧元区实体经济的危机,欧洲实体经济在这一轮的全球周期中正在丧失竞争力,而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变弱,一定会有问题。第二个是欧元区有一个固有的制度缺陷,它的货币政策是统一的,财政政策是分散的,如果无法控制货币政策,就要用财政政策维持高福利,就会导致问题。我们认为他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是制约欧洲经济复苏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二是失业率高,一方面对经济做一个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另一方面要支付很高的失业救济,所以就加大了财政压力,陷入了一个紧缩、失业率高、再紧缩的恶性循环。第三是债务危机,对经济影响形成一个很大的制约,主要是要求这些债国要遵守一些苛刻的财政纪律,会导致紧缩和增长的矛盾,当然他的银行业也在去杠杆。欧洲银行业借贷的问题很严重,中小企业很难融到资。最后一个,在债务危机影响下,企业持续去杠杆,使得投资在下降,这些也是制约欧洲经济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第四是政治影响因素比较突出,刚才海平同志已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说过了,在欧洲很重要的是乌克兰的问题,对乌克兰问题的解决,美欧一个主要的办法是制裁,制裁是一柄双刃剑,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欧洲跟俄国在贸易上是有很重要的一个联系的,所以它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对他自己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当然还有一些政治上的因素,是欧洲自己的问题,欧债危机爆发以后,我们看到欧洲政治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左翼在抬头。很多欧洲民众认为欧盟是比较庞大的官僚机构,根本没有考虑到他们根本的问题,所以左翼抬头,包括希腊也是左翼政党上台,会对欧债危机的解决形成很重要的制约,特别是在让渡主权这方面会进行一些干扰。

    2015-07-22 10:21:41

  • 王天龙:

    再来看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复苏稍微好于预期,很出乎意料,一季度环比增长2.3%,是近15年来一个最高的涨幅。我们过去讲日本陷入了迷茫的十年,这个迷茫期可能还会持续,现在的增长主要是因为货币贬值带来的,持续的量化宽松,导致大幅贬值,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日本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但是日元贬值的负面效果也是存在的,而且日本本来是个岛国,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包括老龄化带来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长期困扰日本的经济,日本经济的复苏基础仍然是比较脆弱的。这里有一张图,看(图),有三个主要的经济板块,美国是一条黑线,美国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欧洲是在零附近,是低速的温和复苏,日本的波动比较大,说明它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一些改变的话,包括贬值,对它有一些促进,但是是不可持续的。

    2015-07-22 10:26:27

  • 王天龙:

    我们再看新兴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脆弱性在上升,动荡在加剧,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增长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源,但是在经济好的时候,在顺风的时候,应该是搞改革,但是那时候经济一片欣欣向荣,所以忽略了改革的必要性,在经济逆风的时候再搞改革比较困难。新兴经济体的这几个国家,他们的经济增长处于明显分化的趋势,比如说印度,印度还是不错的,一季度经济增长7.5%,成为增长最快的金砖国家,巴西一季度GDP在下降,俄罗斯也是处在一个下降的态势,南非经济保持低速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到了一个中高速的阶段,在7%左右。我们再看一下新兴经济体历年的增长经过,从2013年到2016年,这里我们引用的是IMF的数据,俄罗斯从2013-2015年经济下行态势非常明显,包括中国,IMF认为我们2015年增长6.8%,我们仍然认为我们会增长7%左右,这个是稍微有一点分歧,这个要根据后半年的情况看。印度的经济情况好一些,在持续的往上走,东盟五国在持续下降,巴西在持续下降,墨西哥,在2015年IMF对他的预计比较乐观。总之,新兴经济体在分化,但是我们认为新兴经济体面临一个调整和动荡,这是当前国际经济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风险,它会面临哪些调整?第一是金融动荡,新兴市场6月份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资本流出,IMF有一个数据,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总额出现了1995年以来首个年度下降,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可能新兴经济体面临动荡的时候在消耗自己的外汇储备。第二,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在放缓,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问题,在经济顺风的时候,经济推进结构性改革,但是经济繁荣掩盖了这个矛盾,但是到经济逆风的时候,现在全球进入一轮紧缩和下行周期,逆风的时候再来搞改革非常困难。第三是新兴经济体的债务总额不断上升,根据麦肯锡的数据,2013年新兴经济体债务总额增加了49万亿美元,当然总的来看债务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仍然比较低,但是问题在于增长速度非常快,2007年以来,全球债务增长有47%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如果债务增长过快,可能面临的违约风险也会加大。这是从面上对全球经济的总体印象。

    2015-07-22 10:27:38

  • 王天龙:

    第二,国际经济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和趋势。首先第一个问题,非常值得大家重视的,就是债务危机会成为新全球危机的爆发点,2008年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现在来看,如果有一轮新的全球危机的话,可能是债务危机。我们来看希腊,希腊大概有15亿美元已经确定违约了,成为IMF史上首个违约的发达国家。当然,很多人在希腊危机之前预测这次欧元经济区熬不过去了,会解体,我们一致认为欧元区不会解体,因为希腊的债务就是几千亿美元的事儿,而建立欧洲合众国是欧洲政治家怀抱的远大理想,这是更加宏大的东西,不会因为几千亿美元而导致分崩离析,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我们看到,7月13号,欧元区领导人就希腊问题已经达成了一致,希腊也接受了他们提的一些比较苛刻的条件,避免欧元区解体的情况,我们仍然认为希腊问题实际上只是欧债危机冰山一角,希腊问题解决了,不代表欧债危机没有问题。

    第二个层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2014年的时候,全年我们认为欧债危机是比较温和、稳定的。我们在去年有一个报告,预测今年可能会重回动荡的态势,所以在希腊这样的情况下,欧洲主权危机的风险正在加剧。加剧的原因一个是经济非常疲弱,所以经济增长放缓,会导致恶性循环。第二是欧洲整个债务负担非常重要,第三是欧洲的政治架构,本质上是比较松散的政治联盟,它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政治团结,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跟欧洲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我们也是货币政策统一的,财政分散独立的,但我们是一个主权的国家,所以有一个很强的政治团结,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优势,但恰恰欧洲不具备。第三,重债国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包括希腊,他们的债务负担仍然非常严重。当然欧元区的制度缺陷短期内没法改变,只要这个制度缺陷在这,债务危机不停困扰他,所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没有消除,今年受希腊的影响可能会加剧。

    2015-07-22 10:32:47

  • 王天龙:

    从全球来看,全球主权债务增长过快,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应该进入一轮去杠杆的阶段,但恰恰却没有发生这件事,金融危机以后全球又在开始加杠杆,而且债务不断的增加。这里有一个数据,以2013年的汇率折算,到2014年的二季度末,全球的债务存量增长了57万亿美元,债务杠杆率,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从270%上升到286%,现在全球债务的总额比2008年爆发危机之前还多,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当然看全球债务,其实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问题主要是债务增长过快。这里有一个数据,债务占GDP的比重,发达经济体整体上来说,从2009年以来一直在上升,在GDP比重100%左右,新兴市场,发展中经济体和亚洲的发展中经济体,都低于60%,60%被公认为是一个国际警戒线,所以我们认为债务总规模还是比较可控和安全的,主要的债务负担是在发达经济体,但是就像我们刚才强调的,主要的问题是债务增长过快。我们为什么说全球债务可能会成为新一轮危机的爆发点呢?我们认为全球债务出现危险的概率在上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原油价格在重挫,从100多美元,腰斩到60多美元,这个大幅的下跌会导致能源类的公司会违约。我们观察到,全球的国债收益率在飙升,特别是5月份以来,投资者加速抛国债,全球的国债收益率上升,欧元区国债收益率上升到1%以上,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的国债收益率都出现了上行的情况。

    2015-07-22 10:36:06

  • 王天龙:

    我们做了一张图,(图),从4月29日以后,5月份以来,全球的国债收益率是明显飙升的态势。为什么国债市场会成为全球性危机的引爆点呢?因为国债市场是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石,很多金融产品跟国债市场是挂钩的,如果国债市场大跌,可能会导致大量以国债为抵押和质押的杠杆产品平盘或者清盘,进而传导到股市和商品市场,这可能是比较大的风险。第二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风险,一个大的问题就是美联储加息,当然,美联储加息这个事儿,大家说了很长时间了,而且我认为市场是走在美联储前面的,虽然美联储遮遮掩掩,觉得还没到时候,但是市场已经走在了美联储前面,我们看到美元在持续升值,最近一次美联储的会议,美联储主席已经透露出要加息,我们对美联储加息的判断是一定会加息,原因就在于引导国际资本流动是美国国家利益所在,如果美元不进行流动的话,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一定会引导国际资本流动,一旦美联储加息会诱发国际资本产生异动,可能会冲击各国的金融体系,一些比较脆弱的国家难免受到影响。第二个以美元计价的债务比重非常高,当美元流动性收紧,美元汇率走高,会使得债务国还本付息的难度变大,而大宗商品低迷的条件下,很多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这些靠大宗商品出口获得收入的国家,债务负担会变得更大,会变得更加脆弱。

    当然我们有一个悲观的感受,我们觉得当前的形势怎么看跟1997、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的时候有点相似,因为1997年,1998年的时候,也是石油价格下跌,美元比较强势,美国利率在上升,新兴市场债务负担沉重,以及国内都面临一些市场疲软的问题,我们知道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亚洲发生了货币危机,俄罗斯违约了,我们当然不希望美联储加息导致这样一个灾难性后果,还是希望美元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应该担负起所具有的稳定全球货币和金融形势的职能。

    2015-07-22 10:38:21

  • 王天龙:

    第三,全球的主流央行政策分道扬镳。美联储加息,而另一些主要的央行在放水,所以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加速了资本的流动。今年年初就出现了全球的宽松潮,欧洲央行今年3月份以来推出了量化宽松,每个月600万,到明年9月份释放1万亿的流动性,包括印度、巴西、俄罗斯新兴市场也在降息,丹麦、瑞士也在降息,降到了负利率,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全世界开花。日本央行最近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也是维持宽松货币不变,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我们全球货币宽松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我们有两个方面是非常值得关注和忧虑的。第一是导致全球资金流动发生大的变局,现在我们看到,欧元区的资金向美国和澳大利亚进行涌入,而且去了新兴经济体,包括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很多机构也在撤离欧元。我们有一个IMF的数据,2009年,全球央行有28%的资产储备是欧元,到了2014年3季度已经降到22.6%,说明资源正在离开欧元资产。第二,全球的宽松潮可能会诱发新兴市场货币竞相贬值,会导致全球汇率体系产生比较大的波动,我们知道汇率如果波动过大,会对实体经济,会对全球贸易继续带来不利的影响,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阻碍。

    2015-07-22 10:42:30

  • 王天龙:

    第四,美欧联手为全球经济建章立制,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规则之争超过市场和商品之争,现在大家都在求“变”,我们看到“T协议”的三角,TPP,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还有与欧洲的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还有美欧正在主导的服务贸易协议,所以“T三角”为什么值得关注呢?是T三角在确定主要的规则,美欧服务贸易协议谈判启动于2013年,旨在推动更高标准的服务贸易协议,跨境的数据流动、国有企业等方面设立新的规则,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把金砖国家排除在外,而且谈判是独立于WTO框架之外的,是我们先谈,谈完之后谁想加入再跟我们谈,所以制定规则的时候就没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参与,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都不在这个谈判协议之内。而且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规则之争在“T”协议三角之下还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则的制定,包括信息技术的领域国际标准,现在美欧在TTIP的谈判中打造这样的国标。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它把这个标准定了以后,可能会对信息产业有一些影响,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这个产业,遵照他的标准会有一些限制和制约。

    第五,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而且变得非常快。比如美国,现在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进行产业的升级和创造市场,并把这个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这些产业也成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我们也认为这个产业前景是非常广阔的,而且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升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享经济,美国有一个Uber,中国是“滴滴”,我认为是非常好一个东西,过去打车不好打,现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共享经济的特征就是整合信息的数据库,建立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第三方平台,线上聚合消费需求并牵线搭桥,线下进行服务交易和移动支付,帮助消费者获得更加便利和实惠的服务。而我们认为共享经济有一个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加速我们的专业化和分工进程。我们都知道专业化和分工是劳动生产率的来源,是国家贫穷和富裕的根源。所以共享经济可能非常重要,美国也出现对共享经济的投资热潮,2014年的时候风投资本大概有17.3亿美元,共享经济的理念和实践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全球有很多这样的机构在涉及这个领域。

    2015-07-22 10:55:27

  • 王天龙:

    这是我们讲的全球经济五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不可能在一个报告当中,包括整个地缘政治动荡的问题,就是现在伊拉克打也门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也门那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石油通道,会对全球的石油价格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会有影响,这方面也提示大家关注。

    2015-07-22 11:00:05

  • 王天龙:

    第三,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和建议。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问题,在全球经济都在进行紧缩和下行的周期,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宏观经济政策是一个总需求政策,是逆周期操作的,所以在全球经济在进行紧缩和下行的周期,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逆周期操作,应该更加积极,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们也面临比较大的通缩风险,CPI和PPI在持续下行,经济下行导致了需求不足,可能再转回来影响经济形势。为什么通缩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通缩的风险,一旦通缩,公司会裁员来维持利润,而且在债务很高的时候,通缩会使债务实际负担加重,加大了违约风险,而且加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累积。所以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总的低速复苏的背景下,我们的政策基调应该更加积极,应该逆周期操作,应对通缩风险。

    第二,我们特别强调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的同时应该增加灵活性,为什么要增加灵活性呢?我们面临的情况,大家特别担心,货币政策放松以后,会强化我们的结构矛盾,但实际上如果不增加货币政策灵活性,可能会导致经济结构的逆调整。比如说僵尸企业,本来是市场上存在很长时间,而且有一定的地位,只要有点流动性他们就会融到资,反而挤出了那些没有硬资产抵押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会加剧经济结构逆向调整。而且利率过高也会刺激和倒逼更多实体经济的资金从实体经济出来,进入金融体系,形成了资金的空转,增加了未来经济发展的风险,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可以继续采取降息、降准的方式,在我们国家来说都是有空间的,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

    2015-07-22 11:01:08

  • 王天龙:

    第三,我们认为面临着全球债务的风险。我们中国的债务风险也应该值得高度关注。我们应该警惕和防范我们出现财政悬崖,今年我们的经济下行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目前来看,我们的债务规模总体可控,远远低于国际警戒线。2014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是41.06%,远远低于60%的警戒线标准。但是我们的债务跟新兴经济体的情况比较相似,债务增长太快,太快可能会有一些风险,比如说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一旦一个国家的私人部门信贷规模与GDP比值显著超过你长期的均值水平,银行业的经营困难,可能会在未来三年出现,它的乌鸦嘴不一定准,但是我们应该警惕这样的风险。我们的债务确实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第一,保险公司加入影子银行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动态,保险业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建设最大资金来源,2014年保险业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7%,到1.1万亿人民币,保险资金大部分投向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第二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回落。今年经济下行以来都导致不少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有很大困难。第三,中国债市违约的趋势已经出现了,过去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发行的债券有一些违约,目前较大型的企业发行的债券也有一些违约,大家都从广泛的新闻报道中已经了解到这种情况,而且我们认为,有了第一次,以后一定还会有,债市违约慢慢变成常态化,我们不说违约就一定是坏事,因为它向我们提醒着债事是有市场风险的,换个角度看也是一个好事儿。但是违约趋势已经出现了,债市的走势和风险,关系到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怎么来应对呢?我们想到应该考虑一个“有序的去杠杆”,为了有序去杠杆,我们社会主义有制度优势,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去杠杆,是无序的去杠杆,我们有制度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儿,可以想办法进行有序的去杠杆,避免无序去杠杆导致剧烈的波动。当然我们还要建立中国债务危机的应对机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从欧债危机的应对来看,我们国家在应对债务危机时,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应该适当扩大财政自治,并增加发行长期国债,当然这是中央政府统一来发债,我们债务占GDP比重相对比较低,有很大空间,我们可以考虑以这种方式进行发债。

    2015-07-22 11:04:45

  • 王天龙:

    第四,我们高度警惕和防范应对货币战争。其实主要面对全球这一轮宽松潮,货币竞争性贬值,我们认为汇率的稳定对全球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大国角力的工具,主要发达经济体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本币贬值,人民币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侵蚀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导致我国内需外流,不利于我们扩大内需。特别是看到日元的贬值,中国老百姓到日本清仓性扫货,所以导致我们的内需外流,包括这些年的出国旅游,把很多购买力流到国外去了,对我们自己扩大内需进行经济调整非常不利。怎么应对这个货币战争呢?我们认为可以考虑适当扩大人民币的货币波动幅度,在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时候,允许人民币适度贬值,也能够稳定我国的出口,特别是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化解人民币的汇率风险。

    2015-07-22 11:09:44

  • 王天龙:

    第五,针对国际上出现的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产业这样一个趋势,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对新技术革命持有一个包容的态度,我们现在提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绝对是中国经济转型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如果这条路走不好,中国转型升级的动力抓手就是一个未知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对新技术革命,我们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我们政府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变得更加包容,要积极予以支持。比如说共享经济,国外非常重视,英国的商务部已经非常清楚地表示出他的欢迎和支持态度,并且力争推动英国在共享经济上成为前沿的领先者。我们认识到,政府的监管总是落后于创新的,监管机构应该开明、包容,要与时俱进创新监管体系,当然这个工作是需要付出人力、成本,但是作为一个政府机构,你就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这届政府已经非常明确的提出,要以壮士断腕的方式要进行各项改革,所以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还可以做一些事,第一是大力推进我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的建设,应该超前布局,来构建智能的物流骨干网络,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新的、比较重要的趋势,必须要有一个。如果“互联网+”发展得好,线上发展的很好,线下一定要有一个非常高效、非常通畅的物流体系,所以智能物流骨干网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还应该把信息基础设施投资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过去讲基础设施投资大家就想铁路、公路、行业,现在在新的技术革命下,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可能对一个国家经济转型升级是更加重要的因素。现在看到日本,日本宽带互联网发展时间不长,但是目前他们已经走在前面,特别是民众上网是不按流量收费的,会极大促进日本互联网的发展。政府应该拿出真金白银实实在在对互联网提供补贴。

    以上就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情况,向大家汇报。谢谢大家!

    2015-07-22 11:11:21

  • 主持人陈文玲:

    谢谢王天龙研究员,他刚才系统地向大家汇报了他的研究成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连续多年跟踪国际经济形势的研究,而且我们连续出了6本世界经济形势研究报告,2015年的报告也有王天龙的重要文章,他的文章主要是对欧洲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王天龙研究员在我们中心做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还有重大的研究。跟踪国际经济形势的研究是其中完成的重要工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今后会请更多年轻的研究人员登上我们经济每月谈的讲坛,向社会公布他们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得到媒体朋友的支持。

    刚才王天龙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国际经济形势,而且对美国的形势做了比较深入的解读,还有日本的形势,还有亚洲的形势。他的解读是比较系统的,在全球智库峰会上,经济学家罗奇在会上曾经说,他说美国没有加入中国的亚投行,中国没有加入美国的TPP,这表现出中美两个大国关系不够正常。我跟他在同一个论坛发言,请主持人给了我两分钟,我说刚才罗奇先生的发言,我有感而发。美国没有邀请中国加入TPP,中国亚投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除了亚洲国家,英、德、法、日、意,还有非洲国家加入,因为开放所以才有亚洲之外的国家加入,这个平台对美国也是开放的,没有加入不是中国的原因,是美国的原因。TPP是封闭的,但是亚投行是开放的,正如美国前贸易谈判代表和前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所指出的,美国没有加入亚投行是犯了双重的错误。在会上有这么小段插曲。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对国际经济形势的跟踪,我们在研究的时候,研究国际经济是为国家制定经济战略、经济政策服务,我们不可能关起门来制定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的研究是开放的,我们研究国际问题,一定要有国际视野。所以我们始终把国际经济的跟踪研究作为中心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研究的跟踪分析也始终是我们最重要的内容,我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每年出版一本国情报告,2015年国情报告也已经送给媒体朋友,总报告是我们经济部的部长亲自撰写的,世情报告是我撰写的,如果大家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对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感兴趣的话,你们可以再进一步看一看这两本书。当然欢迎你们给我们批评指正。

    第三位推出的演讲嘉宾是我们经济研究部的研究员,我们的一位处长,刘向东博士,刘向东也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在中心工作,而且他和王天龙一样,都是经过非常严格的考试,包括外语的考试,到国经中心来工作的。他本身参与了很多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战略的研究,是我们中心的研究骨干。下面欢迎刘向东给大家汇报一下他的研究成果。

    2015-07-22 11:16:10

  • 刘向东:

    大家上午好。刚才非常感谢陈文玲司长对我做的自我介绍,其实我对这个平台也很熟悉,因为我经常组织这个每月谈,帮助我们的徐部长,现在也在做这个工作,这期也是我们在做这个工作。可能因为统计局是15号发布的数据,可能这期每月谈稍微滞后了一点,很多上半年形势分析的报告可能都有了。但是我们内部也做了一些工作。陈司长领着我们几个研究部门成立了几个研究小组,包括战略组的任海平老师,世情组的有王天龙他们一个团队。国内宏观组是我们来做的。我就讲一些比较短期的问题,短期的问题是上半年的形势。我希望尽我自己的个人能力,也有部分是包括我自己的个人观点,希望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和交流。我的题目原来是做上半年的形势分析和下半年的展望,现在我们改成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中的几个问题。

    2015-07-22 11:23:44

  • 刘向东:

    第一,从问题的角度来探讨我们国家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主要是短期来看,第一个问题,经济增速是否存在高估的问题。很多外媒比较惊讶,中国的GDP,一季度、二季度都是7%,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据,大家的估测都没有这么高,为什么突然这么高?《金融时报》有一篇文章,认为中国GDP的评监指数相对比较低,现在是负的,GDP去除这个,应该更低才对,所以认为我们GDP存在夸大的情况,是有水分的。

    我们认为是没有这个情况的,下面分析来看,我们经济增速是能够保持这样一个势头的,为什么友邦对我们非常惊诧呢?是因为超过了他们的预期,特别是二季度,当然也有人认为一季度的数据也有水分,一季度是从去年的7.4%下降到7%,我认为下降0.4%个百分点已经很大了,二季度的数据超出预期,他们是从评监指数这个角度来说的,统计局的盛司长已经讲过了,评监指数不是像物价指数一样计算出来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的GDP核算一定要考虑,因为实际GDP的核算肯定是要按一个不变价来计算的。特别是服务业,不受到外来商品价格的影响。比如说理发肯定不受影响。这个方面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的GDP从现在来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状况。为什么他们认为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就认为中国的GDP高估或者低估呢?我认为一个观念还是在中国整个GDP的算法没有向大家公布,他们也是从推测的角度,推测GDP出现高估的情况。当然我们也说他们会出现低估的情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讲这个故事,才能把这个事情说好。这是我的理解,从这个引子上来说,高估不高估,这个GDP,包括美国的GDP,过两年之后也要重新调算的,如果将来统计局能够推进GDP算法的公开化,这样就不存在质疑这个数据的问题。

    2015-07-22 11:27:15

  • 刘向东:

    第一,从上半年的形势来看,我们认为GDP增速没有存在高估的问题。我们概括上半年4个亮点,第一个是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日益显著,从GDP的贡献度来说,第三产业贡献的比重达到了49.5%,其实一季度更高。从这个数值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达到60%、70%,那就是很理想的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的程度。其实我们国家调结构的目的,就是服务业、第三产业能够提高比重,这个目标正好是我们调结构的预期目标。在工业拉动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我们回升的动力来源是第三产业,房地产有一个明显的下滑,6月份有了一个小幅度的回升,但是总的来说,房地产是在下滑的。第二点,为什么说第三产业好,主要还是金融服务业,大家知道上半年股市行情变化非常大,成交量非常大,前6个月的交易金额统计比例是达到了500%多,我们知道GDP计算,一进一出就算的,所以交易量大的话,对经济的贡献也就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金融业贡献了将近20%,另外还有一些新兴产业,也有一个比较好的上涨的过程,我们调结构的过程确实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情况。

    2015-07-22 11:30:33

  • 刘向东:

    第二,我们消费驱动的增长循环正在形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当然这个方面确实是因为投资下滑厉害,消费才上来。另一方面,确实消费的结构和情况是在升级的,从对GDP的累计贡献比来说及消费上半年达到了60%,这个是测算出来的,投资统计局没有公布,从这一个数来说,发达国家,美欧包括日本,消费对GDP的拉动贡献也就在60%-70%的情况,我们一季度已经达到这种情况,所以消费驱动增长循环的情况是已经在形成的。第二点为什么消费对GDP的贡献越来越大?从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虽然有一个下降的情况,最近有一个平稳的回升,虽然达到了10.4这样一个水平,这是上半年的情况,只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7%,下滑不是很多。因为我们的消费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日元、欧元贬值了,我们到别的国家去消费了,如果把这些消费吸引过来一半的话,就能够拉动至少2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就达到年初预期12%。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很平稳的。第三点,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的依赖。当然投资有很多种,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方面的投资,一个是制造业的投资,这两个投资的动力都在下降,从这个图上也可以看出来(图)。如果从大盘子上来看,整个固定资产的投资下滑比较厉害,房地产投资比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得更厉害。为什么说这次经济掉到7%?主要还是说这两个投资确实出现了下滑,所以投资不足是经济下滑主要的原因,关键是房地产方面投资下滑太明显。第四点,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超过了GDP增速的情况,城镇没有超过。为什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亮点呢?因为农民的收入基础比较低,月均收入不到1000块,半年平均不到6000块,这个角度来说,城乡之间的差距原来很大,这与国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所以农村收入水平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只有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说明他将来生活水平的改善,从这个角度讲,农村好过GDP,城镇没有好过GDP,这个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是有一个好的情况,城乡居民差距在缩小。中国的二元体制将来会要打破的,特别是农村的小孩现在基本上都进城了,在这种情况下城乡二元体制肯定要打破,将来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就是在收入水平上能够拉齐,这是最理想的目标,拉不齐也要缩小差距。

    2015-07-22 11:32:28

  • 刘向东: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投资持续下降,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新一届政府这几年做这个,当然改革是一个大方向,除了改革之外,我们是在做减法的过程,肯定加法也有,我这里只说做减法的过程,导致投资持续下滑。习总提到一个形势就是“三期叠加”,经济增速肯定要过渡到中高速,因为更重视质量和效益。另外是结构调整的镇痛期,国家做结构调整的痛点在哪?原来是完全依赖于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加,还有第三制造业,我们要把第三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它的调整就是痛点。另外大家也会注意到,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当年应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带来产能大幅度扩张,当时为了救经济出现了一些投资项目,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去库存、去产能的问题,原来积累大规模扩张的东西,现在看没有需求了,就变成过剩了。

    2015-07-22 11:43:27

  • 刘向东:

    另外一方面要控制中间的风险,原来的资金下去了,可能还有配资和银行借贷,杠杆就上来了,所以这两方面就做减法,去产能和去杠杆,导致这两方面的投资下降。房地产领域,虽然“3·30”新政之后,房地产有起色,当然主要还是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库存量还是比较大。我们有一个数字,全国商品房的待售面积同比增长20.8%,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9%,新开工面积降到20%以下,这个可能就是去库存的情况,库存还没消化完,再新建确实是一个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分积压了很大的资金量。制造业领域也面临去产能化的需要,PPI十个月为负,这会影响二季度产业的增速,所以二季度第二产业的增速只有6.12%,比一季度还要回落、下降。主要是重工业产能面临这样一个长期去化的问题,也进一步制约了再投资,以钢铁业为例,钢铁业供大于求,钢材现在还没有白菜是贵,螺纹钢每吨1900元,相当于每斤不到一块钱,所以说企业肯定会亏损,亏损面还在继续,现在必须要面临转型,普通的钢材卖不出去,导致企业盈利出现恶化,政府的财政收入就上不来,这是一个问题。企业利润一季度是最差的时候,现在还有一个好转,相对来说好转的速度不会那么快,特别是制造业、重工业的拖动。另一方面,钢材这么过剩怎么消化,对国内来说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是最有效的办法,所以现在政府和企业都想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来消化产能和过剩的库存。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还需要钱,目前面临没有钱去投,谁来投的问题。从去年9月份开始,因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有一个清理过程,有一个加速去杠杆的过程,导致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受到了抑制,银行信贷也有一定的调整,导致很多资本要么流到股市里面要么流到外面去,导致基建有下降。之后,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措施,以保证资金回流,所以出现了现在短暂的小幅度的回升,所以基建回升会成为带动经济投资的动力。增量资本的产出率,原来大家认为3和4的水平是比较好,但是现在上升到5以上,去年更高,5.5左右的水平,说明我们的投资多了,但是产出的GDP少了,中间的黑洞去哪了,投资的钱到底流哪里去了?所以也面临必须做结构调整和结构优化,为什么投资会下降,对GDP的贡献确实在减少。

    2015-07-22 11:44:02

  • 刘向东:

    第二个是去杠杆的需要,包括全球范围内债务的问题也都面临去杠杆的问题。我从第一点,我们的股市从6月份开始很大的下跌,很大的原因就是去杠杆的需要,政府对两融和场外配资进行控制,因为预示到了风险,因为上半年确实涨得太快了,资金吸引到股市里面的幅度太多了,所以导致流动性缺失,所以要去杠杆。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的债务,也是在去杠杆的过程,为什么中央政府今年出了三轮的债务置换,就是减少地方的债务,因为它不可控,利息负担也很大,债务风险也很大,有可能发生局部债务风险的问题。2012年的时候是10万亿,2013年的时候就讲到17-18万亿,增速很快,这个中央政府要采取措施控制,特别是债务到期的话,地方政府可能面临破产的情况,中国是有中央政府在兜底,所以不可能破产,中央政府要管这块,对地方政府要有一个去杠杆的需要。因为我们企业特别是工业的盈利性下降,再加上前期融资成本比较高,现在利率刚降了没多少,前几年利率比较高,企业兑付利息的负担很重,所以债务违约的风险也很大,特别是企业债务这一块,规模也非常大。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的负债的总额与2014年的GDP几乎相当,2015年已经出现了违约的情况,包括珠海中富等违约案例,已经引起了重视,所以对企业债这一块也是需要很大的关注,它已经打破了刚性兑付的情况。

    2015-07-22 11:45:50

  • 刘向东:

    还有一点,我们国家的信贷密度,主要还是以间接信贷为主的信贷融资的渠道,所以我们的信贷密度是比较高的,我们原来考察过,每月谈也专门探讨过M2比GDP的比例高之谜,我们也请到央行主管研究局的领导跟我们说这个问题,总的来说,融资成本高的话,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利息支出比较大。融资成本高,你的货币信贷规模大,为什么会导致投资又出现下降呢?所以说货币传导是有问题的,流动性到底是怎么流动的,是不是听命于你的货币政策,这中间出了问题。我们政府需要有一个预期,就是随时有去杠杆的需要。这是我刚才讲的为什么投资出现持续下降的两个大的问题,我们在做减法,这两个减法确实引起了经济上的波动,但是这两个减法都是政府主动的,都是可控的。

    2015-07-22 11:48:56

  • 刘向东:

    第三,经济增速是否会筑底企稳?一二季度GDP都是7%的情况,是不是已经到底了?无论是官方的PMI还是汇丰的PMI,官方连续四个月已经在荣枯线以上,但是没有大幅度的上升,所以复苏的动能比较弱。官方的PMI和汇丰的PMI出现了背离,汇丰的PMI一直在荣枯线之下。这个说明什么呢?它的抽样调查可能会不一样,大中型企业的经营预期比较好,大多是国有企业为主导,好于中小企业的情况。总的趋势来看,二季度我国制造业整体是一个趋于活跃的,经济的企稳迹象是渐趋于显著的。

    三个指标是克强总理提出来的,一个是发电量和用电量的情况,我们中国的发电量和用电量的情况一季度是最差的,二季度有一个回稳的情况,用电量有回稳的情况,工业用电量处于下降趋势,但是下降的幅度已经在收窄,环比连续4个月为正。电力从这两个角度,从发电量和用电量来说,经济是有一个回暖的迹象。

    另外一个指标是铁路运输的情况,它的同比是一直往下下行的,而且6月份更差了。上半年是一季度下滑为9.4%,上半年累计下滑到9.1%,看到没有回暖的迹象,企业货运的需求不足。而且6月份是更差的一个点,同比下降了11.7%,比金融危机的低点还要低,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速还是动力不足,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另外一个指标是中长期的贷款,我们从中长期贷款来看,我们是经历了4、5月份,6月份有一个大的回升,查这个回升,我们基建投资是解决的失血的问题,解决了资金需求不足的问题。中长期贷款的回升当然跟我们的货币政策有关,货币政策是经历了连续的降准降息,M2的同比增速上半年11.8%,基本与年初12%的目标比较接近,这样一个指标是向好的。

    2015-07-22 11:49:32

  • 刘向东:

    从三个指标合成的“克强指数”来看,二季度确实出现了一个企稳的迹象,筑底的迹象已经出来了,有明显的好转。只是说6月份比5月份上升的幅度较大,这是从累计同比和当月同比来看。但是5月份比4月份还有一个小幅度的回落,也就是说,下行压力还可能存在,小幅度的回落只是说不是很稳定的状态。

    总的来说上半年经济增速已经止住了下滑的态势,目前已经到底了,一季度是一个底,二季度比一季度的增长应该更稳一些,如果下一步稳增长的政策实施到位的话,下半年经济还会有进一步回升向好的情况。短期来看,4·30之后,政治局提出高度重视经济下行的压力,累积的积极因素一直在增多,我们预计三四季度经济增速会维持在7.1或者7.2左右的水平,全年可能会在7.0或者7.1左右的水平。原因之一,政府的重视程度在加强,政府引导的7%左右的预期在加强,一系列的政策在引导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加速,消费和出口也有向上的预期。另外政府也采取有力措施平息了股市的风险,防止情况的恶化,要保持股市健康稳定的发展,控风险近期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2015-07-22 11:50:40

  • 刘向东:

    第四,如何应对下半年经济下滑压力。第一点我们还要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因为政府还是有钱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政府的钱,一个方面是今年财政存款的余额大概还有4万亿,再加上清查盘查还有几千亿的钱,这种财政资金盘活的话,对我们的基建投资,对其他的投资可能是有一个很好的回升作用。

    另外政府的赤字空间仍然还很大,刚才我的同事说国外的财政空间不大了,他们还在一个上升杠杆的过程,我们国家在去杠杆,我们去的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杠杆,中央政府的杠杆还是比较低的,可以在这个范围之内可接受的,所以通过财政赤字,我们可以把财政赤字扩大一点,仍然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政府债务,包括他们提的40%,其实在60%以内我们都是安全的,我们还有20%的空间发债,当然如果用中央政府替代地方政府发债更好。刚才说政府的财收是下滑的,二季度我们的财政收入整个是好转的情况,6月份全国财政增长的非常好,所以财政政策为下一步的投资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我们不用担心,我们政府还是有钱的,政府这一块总的来说,从财政角度来说,更积极的财政还是有底可以保的。

    2015-07-22 11:52:15

  • 刘向东:

    第二点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还可以继续宽松,可以保持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因为刚才提到投资下滑肯定是受资金来源的限制,货币传导机制有问题,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信贷融资的方式,转向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包括股权和债权融资,股市虽然占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不是很大,为什么还要维护呢?因为这是政府引导的一个方向。另外中央银行可以采取多种的货币政策,包括连续的降准降息,把短期的利率压下来,更重要的是促进中长期融资的增长。我们现在一些大的措施,比如基建,包括一些重大的项目,都需要长期融资来保障。另外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情况,我刚才也说了,已经打破了,企业债方面已经有三家破产,要建立一个更好的机制,让市场发挥作用,不是说你只要在市场上,就永远保本,关键时候,还要发挥股市融资的功能,无论是创新需要还是其他需要。股市的融资功能是可以的,为什么被套的都是散户?因为你不是专业的人士,没时间全天的盯盘去做这个事情,所以将来应该发展专业的理财机构,包括公募和私募代理财这种形式,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完善,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我们的养老基金和关心民生的这些钱进去的话,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专业机构和稳健的资本市场,来保障后期养老和医疗的需要。

    2015-07-22 11:53:38

  • 刘向东:

    第三点就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问题,我们最近要申请加入SDR,人民币既不能大幅度的贬值,也不能大幅度的升值,大幅度升值可能对出口不利,大幅度贬值对人民币的信誉造成打击。确实美国的加息的做法,原来金融危机的时候是把有毒的资产向外进行扩散,现在是把优质的资产往他们国家回流,我们要保证我们的优质资产、优质的资金、资源不能回流到美国去,我们的人民币政策也要做一些保证,特别是要推进人民币可兑换项目开放的有利条件。我们要保持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才能保证你资本不向外流,紧急的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经济动荡,我们还是要借鉴巴西的那些经验,做一些资本管制的政策储备,有些是临时性的措施也是需要的。

    2015-07-22 11:55:05

  • 刘向东:

    第四,我们要谨防房地产市场出现异常的波动。股市的波动切身的痛点不太多,大家的资产配置,一个家庭的资产配置房产是最高的,房产被定为非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在我们国家大概占70%左右。美国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占比大概是70%左右,我们跟他们是倒的结构。现在我国家庭的金融资产不到10%,包括今年股票行情这么好的时候,今年二季度家庭股票资产仅占到金融资产比重的36%。所以可见股票的波动对大家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房产开发在下降,房产市场的主体也在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对市场来说,主要是去库存,如果这个泡沫消失过快的话,很多房子都是抵押的,不光是企业的抵押,包括家庭也都在抵押,抵押的资产如果缩水,还供的压力就比较大。下一步可能就是银行的坏账,如果银行的资产再缩水,坏账率提高,银行系统有风险。对于土地供应,对土地要维持正常的开发,现在是一个极端情况,我们在去库存,但是我们的开发不能下滑的太厉害,要保持稳定。另外高杠杆的家庭也要着手去杠杆化,修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无论是做金融资产配置还是做房产配置。

    我的汇报到这,谢谢大家!

    2015-07-22 11:56:17

  • 主持人陈文玲:

    谢谢刘向东研究员,刚才做了一个非常详尽的PPT来介绍他演讲的内容,他从三个方面,包括我们的经济增速怎么评价,包括投资下降主要的原因,还有我们的增速是不是企稳了,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我们需要进一步稳增长的一些对策建议,也是下了很大工夫,也非常系统。

    从去年以来,我们连续给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就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写了若干个报告,包括怎么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怎么回应唱衰中国,包括防范通货紧缩的风险,包括中国经济新常态分析,包括预防经济失速,也包括经济新常态的理论研究等等。对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这种持续的跟踪研究,我们认为应该制度化、常态化,而且要有客观的分析,不是按照一些主观意愿,大概的判断,而且要有科学、量化的研究。对有一些数字的量化科学研究,还是要转变旧常态的评价标准,刚才刘向东谈的很好,比如说对于库存下降的分析,我想库存下降它不是说我们需要补充库存,库存下降可能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有经济运行下降的因素,也有我们现在加速物流体系建立,建成社会化物流体系、物流平台,社会化物流体系最重要的要求是通过现代物流的设计,达到零库存。当然,这里面也有我们的通过,推进现代物流信息化先导、月库配送、互联网+、快递发展、门到门的服务,势必导致库存量的下降。因此我们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库存下降就会有一些问题。我们现在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的理论,就是要对比新技术常态,到底有什么不同,未来对于经济运行,宏观的调控这些手段要发生什么变化,对宏观经济评价的指标应该有哪些调整。

    三位研究人员对国际战略、对国际经济、对国内经济分别向媒体朋友作了他们研究的汇报,下面请媒体朋友提问题,今天时间可能比较紧,请大家提问题简短一点,就是一人一问。下面开始提问。

    2015-07-22 11:59:45

  • 新华社记者:

    今天已经开始编制我们的“十三五”规划,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已经出现企稳的迹象,在“十三五”期间内,各位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速应该保持在怎样一个合理区间之内?

    2015-07-22 12:03:43

  • 王天龙:

    谢谢您的提问。今天非常巧,正好我们中心今年有一个关于“十三五”总体思路的研究,关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看法,我们认为“十三五”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个必须要保持。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如果在人均3千到1万,出不去,就进入了经济增速陷阱。我们做了一个测算,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每年6.8%就够了,我们为了打点余量,觉得7%左右还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会实现我们既定发展战略的目标,也能保证我们的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谢谢。

    2015-07-22 12:04:15

  • 中国招标周刊:

    我想问一下“世行”和“亚投行”是一个什么关系,世行金融行长前两天到中国来,就一直重申他本人和世行一直欢迎亚投行的成立,以及中国在其中发挥的领导作用,他提出了几个原因,一个是中国是世行强大的合作伙伴,亚投行和世行都致力于2030年消除极端贫困,还有一个是都共同从事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这会最终惠及世界最贫困的人群。我想问一下各位专家对这个作何评价?世行和亚投行之间除了合作关系之外,有没有竞争性关系?再一个问一个股市问题,前两天中国股市振荡,各方面有好多意见出现,我想问各位专家对前一阶段股市振荡作何评价?

    2015-07-22 12:05:52

  • 任海平:

    世行和亚投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亚投行也是我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以我们为主导搞的多边金融机构,我们的主要方向也是要解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发展和基础融资方向巨大的缺口,我们和世行有共同的业务和投资方向,是不是存在竞争,我觉得目前世界上基础设施存在这么大缺口,竞争还是次要的,合作还是主要的。

    2015-07-22 12:08:19

  • 刘向东:

    股市这一点,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我觉得引导股市正常健康发展,这肯定是国家与我们的改革必须有的保障。但是5000点的时候跌下来,比8000点的时候跌下来肯定是一个好的情况,风险提前释放,国家和政府有这个能力做这样一个工作,保持风险控制的能力。现在从国家来说,目的很明确,现在很多市场经济的说法是不应该强烈的干预,我们认为中国正处于这么一个改革当中,股市中有人捣乱肯定不利于我们改革大的方向。另外去杠杆的目的主要是以控风险为主,因为股市如果崩盘的话,对我们预期和信心都会有很大的打击,特别是有可能引发整个区域的系统性风险,这个方面政府是不能容忍的,所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强烈的干预,使他能够恢复到正常的情况。第一点我刚才说到,政府是不差钱的,能够通过市场化调节,来保证股市平稳健康发展。另外一点,股市有人捣乱的时候,不要不把国家当回事,因为国家还是有这个力量和条件保持股市平稳健康发展的。

    2015-07-22 12:09:23

  • 中评社记者:

    任海平教授,您刚才提到五大启示当中要运筹好大国关系,同时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学术界一直有一种争论,发展中美关系更重要,还是周边关系更重要,日前阎学通教授也提出来周边可能比中美更重要,想听听您的看法,包括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和中美关系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015-07-22 12:12:13

  • 任海平:

    中美关系和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同样重要,中美关系不仅影响双边,也影响全球。中国与周边关系当然主要是我们双边的关系,可能是对全球影响要弱一点,本身性质有所不同,一个是地区影响全球,一个是双边关系,对我们都很重要。第二个他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有他的全球战略,这几年也推行战略东移,在周边有很多战略的举措,对我们和周边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无论是朝鲜半岛的局势,还是中日关系的变化,还是我们东海、南海周围的一些争端、分歧,背后美国的影子都非常重要。所以说周边关系和中美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一定程度上讲,处理好中美关系,周边关系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应该这样看中美关系和周边关系。

    2015-07-22 12:13:02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CPI已经连续多月处于1时代,近几个月来,由于猪价的大幅上涨,近三个月涨幅差不多超过30%,这个对我们CPI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有没有什么影响?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2015-07-22 12:14:07

  • 刘向东:

    我在我的汇报中对CPI讲的比较少,一方面CPI确实处在比较好的一个情况,我没说通缩风险比较大,确实不是通缩的问题,现在CPI已经在回升的势头上,刚才这位女士所说的,确实中国CPI这一块,猪肉的周期表现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表现来说,中国今年CPI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国际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小的,特别是油价最近可能又下滑了,所以说,PPI也是在一个下滑的通道中,温和通胀是有可能的,下半年CPI比上半年CPI会高一点,不会太高,所以我们通胀的预期不会那么强烈。

    2015-07-22 12:14:38

  • 华夏时报:

    关于最近美联储在今年年内加息不断的问题,大家现在对新兴市场的债务有非常大的担忧,这种担忧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国外有学者觉得新兴市场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来应对这个债务危机,另外还觉得现在新兴市场这些国家呈现衰退的迹象,主要由于内因引起的,所以请问您对这个观点是什么看法?这个危机只是暂时的危机,还是会带来非常大幅度经济的波动,产生深度危机?谢谢。

    2015-07-22 12:15:43

  • 王天龙:

    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判断,美联储要引导美元进行流动,是它的一个国家利益,如果美元没有流动的话,通过美元汇率的上下波动,从中获得很大的好处。经济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原因,美国的经济复苏的比较好。所以我们认为加息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关于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我觉得新兴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从1998年的危机当中学到一个很重要的教训,危机来的时候,想靠国际上的救助是靠不住的,必须增强自己的外汇储备,所以我们看到新兴经济体普遍外汇储备都比较雄厚。外汇储备是不是一个随意被别人通过汇率波动的方式拿走的东西?实际上这是一个全民的财富,新兴经济体是用自己的廉价的劳动力、新兴的资源、环境的代价获得的资源,所以使用起来还是应该比较谨慎,很让人心疼的。所以盯着新兴市场的外汇储备,不太道德。把这个事情归结到新兴市场内部来说,有很大的原因。这些年新兴市场确实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在经济顺风的时候没有很好的调整,逆风的时候比较困难,但是我们看到,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储备,想想一个国家就清楚了,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央行不负责任,经常通过一些方式扰乱经济主体的预期,这个央行绝对就是不负责任的。现在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如果它不停地在外部制造一些波动,不但对全球经济发展,而且会对新兴经济体带来很重要的冲击。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研究来看,我们相对来说是比较悲观的,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较危险,主要的问题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太快了,外币的波动尤其是美元的波动,有可能导致一场比较大的调整,这也是我们想特别提醒大家关注的事情。谢谢您。

    2015-07-22 12:17:02

  • 主持人陈文玲:

    今天提问就到这里。刚才那位记者提了美元的走势,我想简单的补充一下天龙的发言,美元经过了三个贬值周期、三个升值周期,也就是三个轮换,三贬三升。1971年到1979年是贬值的第一个节,1985年到1991年贬值的第二个阶段,2002年到2008年是贬值的第三个阶段。升值的三个阶段,1980到1985是升值的第一个阶段,1992年到2001年是升值的第二个阶段,目前是美元升值的第三个节,美元要走入第三个升值通道,这是大致上对美元走势的归纳和判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的经济每月谈三位嘉宾都做了很好的准备,发布了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当然我们以后还要逐步提升我们的研究质量,使大家对我们未来的发布越来越有更强的预期和参与的愿望,一个方面我们要练内功,使我们发布的成果对媒体、社会、政府决策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希望今后能得到更多媒体朋友的支持、关注与帮助,谢谢各位!

    今天的第七十三期经济每月谈到此结束。

    2015-07-22 12:19:14

图片内容:

图片大图:

  • 经济每月谈与会媒体嘉宾陆续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做开场白

    中国网 张若梦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部长任海平讲话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王天龙发言

    中国网 张若梦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陈文玲做发言嘉宾介绍

    中国网 张若梦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发言

    中国网 张若梦

  • 经济每月谈现场

    中国网 张若梦

  • 新华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王天龙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招标周刊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陈文玲聆听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若梦

  • 陈文玲做总结发言

    中国网 张若梦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著的智库报告

    中国网 张若梦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