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国新办就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6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欢迎光临。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6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欢迎光临。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袭艳春: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年入汛以来,大家对防汛形势非常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请来了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先生,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督查专员新闻发言人张家团先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先生。下面请刘宁先生做介绍。

    2016-06-29 09:52:25

  • 刘宁: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防汛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今年入汛以来防汛抗洪工作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今年我国入汛早,强降雨过程多,洪水来势猛,部分地区遭受了较重的洪涝灾害。南方地区先后出现20多次强降雨过程,为近5年同期最多,全国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多23%,列建国以来第2位,最大点日雨量达493毫米。全国有22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也是近5年同期最多,有26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6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主要江河共出现23次洪水过程,洪水总量较常年偏多34%。

    2016-06-29 09:53:48

  • 刘宁:

    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对防汛抗洪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级防指认真贯彻落实,有力有序应对洪涝灾害。

    一是提前部署,细化责任落实。针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国家防总先后组织召开全体成员会和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召开全国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长江崩岸治理和应急度汛现场会,落实各项工作,落实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就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排涝、汛期安全生产、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等工作作出专门部署。国家防总总指挥、汪洋副总理到安徽长江一线检查指导。各地、各部门也及时采取措施落实各类防汛责任人,细化责任内容。

    2016-06-29 09:56:43

  • 刘宁:

    二是深入排查,夯实度汛基础。国家防总先后组织19个工作组,对大江大河重点区域的防汛抗旱防台风等工作进行了检查;组织修订完善江河洪水防御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预案,加强军地对接,配合解放军、武警抗洪抢险部队强化防汛实战培训演练。预置抢险物资和救援设备。各部门、各流域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全面开展检查,及时消除防洪隐患,为确保安全度汛奠定基础。

    2016-06-29 09:59:18

  • 刘宁:

    三是快速反应,强化应急处置。针对汛情,国家防总加强会商研判,先后发出52个通知、派出117个工作组,2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各流域防总和地方各级防指28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入汛以来,各地紧急转移受威胁人员105万人,其中有关地区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布预警近9000次,发送预警短信433万条,启动预警广播2.7万次,转移受威胁群众57万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2016-06-29 10:00:07

  • 刘宁:

    四是科学调度,发挥工程作用。各级防指科学调度各流域骨干防洪工程,通过提前预泄、腾库迎汛等措施,有效发挥了水利工程拦洪、削峰、错峰的作用。在防御江西赣江、湖南沅水等洪水过程中,流域水库累计拦蓄洪水达95亿立方米。为缓解太湖持续高水位压力,加强太浦闸、望亭水利枢纽等控制性工程调度,累计排水43.7亿立方米。

    2016-06-29 10:00:59

  • 刘宁:

    五是全面排险,奋力抗灾救灾。为有效应对多发的洪水,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各地全面排查防洪风险隐患。各地积极应对险情灾情,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各地累计投入抢险人员61万多人、机械设备3万多台班,消耗防汛物资3.3亿元;中央财政安排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11.65亿元,支持地方防灾减灾。武警部队累计用兵1.6万人次,动用装备机械395台(艘),积极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016-06-29 10:01:46

  • 刘宁:

    截至6月28日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23省(区、市)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受灾面积和倒塌房屋分别比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偏少43%、45%、23%和77%。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工作到了关键时期。据预测,今年主汛期我国降水总体较常年偏多,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气候水文形势复杂多变,江淮、松辽、太湖等流域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可能多发,登陆台风强度偏强,可能深入内陆,防汛形势严峻。

    下一步,国家防总、水利部将从最不利的情况着手,有力有序高效地做好防汛抗洪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谢谢。

    2016-06-29 10:02:14

  • 主持人 袭艳春:

    下面请郑国光先生作介绍。

    2016-06-29 10:03:25

  • 郑国光: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和广大网民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在此见面,借次机会也代表全国广大气象工作者衷心感谢大家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根据安排,我就近期全国天气气候的特点及未来气候的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关系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简要介绍。

    2016-06-29 10:04:18

  • 郑国光:

    一、近期全国天气气候特点及气象灾情。入汛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复杂,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入汛早、累计雨量大、涝重于旱。华南地区3月21日入汛,比常年偏早16天;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二是暴雨过程多、强度大。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55个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广东信宜等15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三是强对流天气重发多发,造成的灾害重。入汛以来,全国共发生26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20多个省(区、市),尤其是冰雹灾害发生点多、面广、强度大、损失重,为多见。雷暴大风频次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偏大,10级以上大风站日数超过2012-2015年总和。4月13日飑线天气横扫广东省,出现8~11级大风,东莞麻涌镇龙门吊倒塌导致18人死亡;6月4日四川广元突发大风天气,导致游船翻沉,造成15人死亡;6月23日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造成了99人死亡;

    四是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明显偏多偏重。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入汛以来,全国已发生地质灾害超过1100起,明显多于前几年。5月8日福建泰宁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38人死亡;江西、湖北、广西、重庆等地发生了多起严重洪涝灾害。

    2016-06-29 10:05:16

  • 郑国光:

    与1998年同期相比,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偏多5%,暴雨过程偏多6次。但今年雨带位置南北摆动大,暴雨过程的最长持续时间不如1998年同期。1998年6月12日至27日的一场暴雨天气过程持续了16天,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最长一场暴雨持续时间仅为7天。

    近期,全球气候也出现反常现象:非洲多国及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也先后发生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非洲南部及柬埔寨、印度等地发生严重干旱;印度、美国等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强雷电和龙卷风灾害,印度一次雷电灾害就造成了56人死亡;法国巴黎遭遇了近百年来最严重的洪水灾害;美国也相继发生了多起EF4级以上的龙卷风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

    2016-06-29 10:10:52

  • 郑国光:

    二、异常天气的气候背景

    造成近期全球和我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主要推手还是2014年9月开始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于2016年5月结束,共持续21个月;峰值强度为2.9℃,海温距平累积值为30.2℃。其持续时间之长、峰值强度之高、海温累积距平之大,均为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之最。

    厄尔尼诺事件是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区的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5℃,并持续3个月以上,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时,由于热带海洋温度偏高,通过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就会改变正常的大气环流,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也会对我国气候产生明显影响。

    2016-06-29 10:13:42

  • 郑国光:

    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南美沿海岸国家易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非洲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对我国而言,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当年,北方地区冬季易出现暖冬,第二年夏季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易出现洪涝,夏季东北地区易出现低温。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1951年以来共发生了3次(另两次分别是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与1998年相比,今年中高纬的环流形势存在明显不同,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因此,虽然今年我国夏季洪涝灾害较常年明显偏重,但其程度弱于1998年。

    2016-06-29 10:13:58

  • 郑国光:

    三、未来气候趋势与防灾减灾形势

    尽管厄尔尼诺事件已于今年5月结束,但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仍将持续。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盛夏(7-8月)我国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黄淮、华北东南部及东北南部等地降水可能偏多,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黄河下游和辽河流域可能发生暴雨洪涝,应继续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下半年影响我国的台风平均强度偏强,需提前做好防台风工作。

    大家知道,全球气候正在变暖,2014年和201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连创新高,今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再次打破同期纪录。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气候越来越不稳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人类面临的气候风险增大,加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财、物集中度增加,未来防灾减灾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气候规律,高度重视未来气候安全,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主动适应变化了的气候。

    2016-06-29 10:14:09

  • 郑国光:

    四、全国气象服务情况

    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的指示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着力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认真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各项工作。

    一是早动员、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3月1日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会议,3月24日、6月27日分别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会议和再动员会议,对全国气象部门各项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地气象部门也及时动员部署。中国气象局领导分别带队到各地检查气象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省(区、市)气象局分别派出多个工作组深入业务服务单位、基层气象台站,专项检查和指导气象服务工作,努力做到组织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装备到位、技术到位、保障到位。

    2016-06-29 10:14:28

  • 郑国光:

    二是强化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预测预警。利用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强化省、市、县气象部门的短时临近灾害天气预警业务。此外,还加强了厄尔尼诺事件的滚动监测分析,每周更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监测和展望,每10天更新一次汛期全国气候预测意见和影响。5月31日开始,风云二号E/G双星转入加密观测,实现每15分钟获取一次云图。组织全国44个高空气象观测站于2016年5月开始加密观测。3月17日、4月27日、5月26日和6月28日四次联合水利部门召开全国汛期气候趋势会商会议,对今年汛期天气气候形势进行科学判断,中国气象局及时根据重大过程和服务需求,启动了8次应急响应和特别工作状态响应,应急天数达32天。

    2016-06-29 10:14:42

  • 郑国光:

    三是加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今年以来(截至6月28日),全国通过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预警140419条。全国通过12379短信平台向应急决策人员发布预警短信约3600万人次。努力推动预警信息进村入户,提高了预警信息覆盖面。

    四是加强气象部门与涉灾部门合作和应急联动。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深化与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等部门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业务会商与联合预警、信息数据实时共享等方面的合作。3月17日、4月14日,与水利部门先后联合举办了两次气象水文业务技术交流会。4月8日,与农业部就春播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及今年农业生产形势联合召开会商会。入汛以来(3月21日以来),与国土资源部联合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动员会,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7期;联合水利部发布山洪灾害联合提醒4期、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53期;发布渍涝风险气象等级预报18期。

    2016-06-29 10:14:58

  • 郑国光:

    五是着力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抓住汛期气象灾害多发、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的时机,各级气象部门广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努力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积极推动各级政府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明确了应急责任人,并组织开展了演练,有效提高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全国气象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再接再厉,毫不松懈,密切监视天气气候变化,认真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主动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就讲这些,下面也乐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6-06-29 10:15:09

  • 主持人 袭艳春:

    刚才发布人介绍的时候提到了大量的数字,大家在报道的时候以网上的文字实录提供的为准。下面开始提问。

    2016-06-29 10:22:35

  • 新华社记者:

    我这个问题提给气象局郑局长,厄尔尼诺走了,拉尼娜会来吗?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拉尼娜一般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厄尔尼诺之后的影响会与拉尼娜的影响重叠吗?

    2016-06-29 10:23:32

  • 宋连春:

    通常情况下,根据历史记录,厄尔尼诺结束以后拉尼娜会接踵而来,历史上也不尽然,比如1990到1995年连续两次发生厄尔尼诺,中间没有拉尼娜,根据目前的监测情况,赤道中端的海位已经比常年偏低了,国家气候局的预测,未来到秋末初冬有可能发生一次拉尼娜事件,尽管赤道中端海温的表现是和厄尔尼诺是相反的,但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并不是相反的,拉尼娜发生的时候也容易造成全球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就我国来讲,通常情况下秋季容易出现秋汛,北方的雨比较多,冬季容易发生冷事件,冬季的温度比较容易低,我们现在密切监视对我们国家的气候产生的影响,关键看拉尼娜发展的速度。最新一周的监测,现在的海温比常年偏低0.4度,发展还是比较慢的,我们密切监测,关键看它的速度。谢谢!

    2016-06-29 10:23:53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刘宁副部长,咱们国家在近些年来一直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些工程在防洪减灾的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谢谢!

    2016-06-29 10:25:44

  • 刘宁:

    谢谢记者同志的关心。近年来我国确实高度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特别是'98大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整个“十二五”期间,防洪设施建设投入是“十一五”期间的2.6倍。“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重要位置。现在我们正在推动建设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已经顺利开工88项,后续的一些项目正在全力推动当中。今年汛期降雨来得急,汛情来得猛,但是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河水势平稳,防汛减灾工作一直处于可控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016-06-29 10:26:19

  • 刘宁:

    一是控制性水利工程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近些年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拦蓄上游的洪水,我只是举两个比较大的工程,每一条河流都有一些控制性的工程。拦蓄和滞蓄洪水可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使得水库下泄的洪水和下游的洪水减少遭遇的机会。

    2016-06-29 10:32:46

  • 刘宁:

    还有堤防的建设。比如'98大水以后,国家投入对长江3900公里的干堤进行了加固,使得干堤更加坚固,减少了人员上堤防守的压力。

    二是这些年中小河流防洪设施建设、山洪灾害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防御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防御了中小河流暴雨洪流造成的灾害。

    三是近些年投入加大了预测预报预警设施建设,比如水文监测预报设施,现在有十万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江河上的水文测站,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对雨量水位进行自动报测,及时监测江河洪水的情况,为争取提前预警、转移人员避免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建设等,这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认为,工程体系对于防洪抗洪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仅靠工程体系也是不够的,大家都知道,在防汛抗洪工作当中还需要采取非工程措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防洪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人员生命安全,这方面我们国家也做得非常好,很有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谢谢!

    2016-06-29 10:37:04

  •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关于极端天气的谣言,对于公众而言,如何获取天气预警的信息呢?谢谢!

    2016-06-29 10:42:25

  • 郑国光:

    我认为天气预报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它要有科学性、权威性、实时性。天气预报实际上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根据我国的法律,气象主管机构所说的气象台站发布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的预警,对于极端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是一件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从当前科学认知和科技水平来讲,要提前十天半个月乃至几个月预报一个具体地方、具体时间、具体强度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最近仍然社会上有极端天气预报的谣言,我认为这既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违法的。目前,气象主管机构的气象台站通过常规的电视、广播、短信等等方式及时发布滚动的天气预报和预测信息,我们气象部门也建立了一些官方网站、微博、微信来发布气象预报预警的信息。各级气象部门也采取了很多手段,比如有些显示屏,一些农村的大喇叭,能够及时把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给广大公众,提高预报的覆盖面。

    2016-06-29 10:42:55

  • 郑国光:

    我们也出台了《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媒体来传播由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实时的气象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最近各级气象部门还将加大力度向社会公布获知预报预警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我们也恳请公众根据各地气象部门的通报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主动收听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的信息。谢谢!

    2016-06-29 10:44:31

  •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刘部长,我国山区每年包括今年都会因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2016-06-29 10:47:27

  • 刘宁:

    请国家防总办公室督查专员张家团回答。

    2016-06-29 10:47:52

  • 张家团:

    您说得很对。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安全威胁非常大,每年洪涝灾害中造成人员死亡中,山洪灾害约占70%以上。山洪灾害防御是我国防汛抗洪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它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防御起来难度非常大。这些年来,我们国家为了防御山洪灾害采取了多项措施。

    2016-06-29 10:48:13

  • 张家团:

    首先,国家专门制定了山洪灾害防御规划,从2010年开始,中央几部委联合开展了山洪灾害防御的治理工作,重点做了几件事。

    建设了一大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在全国2058个县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在这几年山洪灾害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来每年洪涝伤害造成的死亡都在一两千人,2011年以来,这套系统建设之后,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人数一般在三四百人,因灾死亡人数大幅减少。通过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让群众提早转移,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今年入汛以来,这套体系发布预警9000次,发送预警短信433万次,启动预警广播27000多次,转移人员达到57万多人。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这些项目都在防御山洪灾害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06-29 10:56:03

  • 张家团:

    山洪灾害防御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监测预报预警。二是落实好乡村的责任,真正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三是做到人员及时避险、及时转移。

    2016-06-29 11:01:45

  • 香港中评社记者:

    刚刚刘部长说我们国家正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政府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哪些政策,目前社会资本参与的情况如何?谢谢!

    2016-06-29 11:04:50

  • 刘宁:

    这个问题虽说跟防汛关系不大,但是仍然非常重要。国家高度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也专门出台了一些引导性政策,目前也有一些个人投资和一些私人企业愿意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来。由于水利建设工程公益性很强,投入产出论证、经济效益论证方面,还需要一个过程。可喜的是,这些方面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政策正在落实和推动当中,谢谢!

    2016-06-29 11:05:10

  •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记者:

    刘部长,您刚才介绍今年水利部一直强调防御98年洪水,刚才您也说了水利部将从最不利的情况着手防御大灾,刚才提供的材料里提到,我国的华北以及东部地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旱情,防大汛的背景下,这种旱情是否会被忽视,各级防指已经提前把水库腾空防大汛,这样的调度会不会影响到后续的防旱?

    2016-06-29 11:07:37

  • 刘宁:

    谢谢,这个问题提得很专业,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今年防汛形势确实很严峻,98年不只一条江河发生洪水,刚才郑局长已经介绍了,除了长江,在松花江流域,也就是东北地区,还有珠江流域,洪水都挺大的。因此,一些部门和一些防汛的同志强调要按照防御98大水这样的要求来防御。刚才郑局长已经分析了今年和98年洪水的相似性,也就是在入汛到6月份以前,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洞庭湖的水位和来水,都高于98年同期,但6月26号开始,水位开始低于98年同期。我们不仅要强调洪水的相似性,更要强调用98抗洪精神来防御今年的洪水灾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敢于胜利,今年的工作部署也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的。

    2016-06-29 11:09:05

  • 刘宁:

    第二,目前来讲,全国的旱情主要集中在内蒙、宁夏、华北、黄淮之间,这些地方少雨,目前我们了解到的旱情总体是偏轻的,常年这个时段干旱面积接近1亿亩,现在统计到的受旱面积不到3000万亩,只占1/3。同时,因旱饮水安全受到影响的大概是40万人,常年同期大约400多万人,占同期1/10左右,今年旱情总体偏轻。

    2016-06-29 11:16:25

  • 刘宁:

    第三,关于水库的汛限水位问题。汛限水位是具有防洪要求和防洪功能水库的特征指标,在设计水库之初,就考虑了这个地方来水丰枯变化,考虑水库下游防洪安全,设定了特征水位值。这样的水库多数都是库容比较大、防洪能力比较强、后期江河来水比较多的。以往防洪过程中,特别是南方地区,较少发现泄到汛限水位、后期来水不丰的情况。另外,根据中长期的预测预报,也做好了相应的安排。我国《防洪法》有一个规定,要求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在汛期要将水位控制在汛限水位以下,一方面为确保水库本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为下游防洪提供支持和条件。谢谢!

    2016-06-29 11:18:54

  •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今年以来还没有一个台风登陆和影响我国,同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报告显示,5月份全球平均气温为摄氏15.67度,较上世纪平均值高了0.87度,是1880年以来最热的5月份,并且预料今年也将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这些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吗?

    2016-06-29 11:26:13

  • 宋连春:

    您刚才提到的没有台风登陆我国,这个现象确实跟厄尔尼诺事件有关。大家知道,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在台风生成的原地,也就是在西太平洋出现了下沉气流,上空的热量不足,水汽不够,对流不活跃,因此台风生成很少,到目前为止一个台风都没有生成,历史上有两年,分别是1973年和1998年。1972年和1997年分别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是典型的厄尔尼诺次年带来的气候响应。

    2016-06-29 11:27:06

  • 宋连春:

    温度问题,中东赤道太平洋海温偏高,使得上空大气温度偏高,通过能量平散扩展到其他地方。美国监测到的连续13个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的现象,应该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和厄尔尼诺事件叠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有科学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大概是10%左右。

    2016-06-29 11:32:36

  • 北京电视台记者:

    我的问题是,我们现在预警预测大概是多长时间就能够对极端天气预测到,即使预测到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由此引发的人员伤亡。今年,尤其是极端天气偏多偏重的情况下,我们目前在哪个环节上更好地加强落实?谢谢!

    2016-06-29 11:32:43

  • 郑国光:

    如何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预警的提前度,我们气象部门首先是加强气象监测能力的提高,利用各种手段,对天气过程,特别是灾害性天气过程强化监测,做到测得准、测得细、测得及时。预报能力方面,加大数值天气预报能力研发,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比如现在从“十二五”初期,全国预报分辨率是20公里,现在可以达到5公里的分辨率,而且预报的时间从每24小时三次预报,做到每3小时一次预报,甚至可以逐小时预报。24小时晴雨预报的准确率去年已经达到了87.3%。温度24小时预报准确率也超过80%,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注重预报总结,提高预报员在判断预报天气能力和水平,提高预警能力,特别是对强对流天气,加强短时临近预报的能力,加强上下联动会商机制的建立。

    2016-06-29 11:34:08

  • 郑国光:

    提高预报预警发布能力、预警覆盖面、预警发布的及时性,让社会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预警信息。这些年来,我们推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的建设,让预报信息,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的信息能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事业单位、进工地,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益。同时,加强气象科普,使公众能够认识气象灾害,了解自救、互救基本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此外,还要加强部门间联动,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谢谢!

    2016-06-29 11:40:31

  • 刘宁:

    我稍微补充一点。从防汛的角度来看,降雨和洪水有异位的过程,在空间上不一定是一块降雨的地方对应一块洪水的发生,有一个径流产生的过程。刚才郑局长讲的,气象预报和水文预报有密切衔接,根据统计,水文预报如果能够提前半天到一天,所产生的防洪效益可以减少灾害损失1/5到1/3。这个数字是专家学者的统计,关乎着社会的响应程度。如果说防汛意识、安全意识很强,积极响应这个预报,效益和收效就会好得多。

    防汛抗洪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防汛抗洪的根本目的。除了刚才讲到的工程体系建设以外,有一个很大方面就是社会响应程度和社会支持程度,也就是我讲的非工程措施这块,需要全民全社会高度重视防汛的安全,同时也要时刻给洪水以出路、考虑洪水的危险,加强防汛意识和政策支持。谢谢!

    2016-06-29 11:43:48

  • 主持人 袭艳春:

    谢谢四位发布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6-06-29 11:51:54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6/29/20166291467171809960_360.mp4

图片大图:

  • 国新办就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中国网 宗超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的督察专员、新闻发言人张家团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

    中国网 宗超

  •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 国新办防汛抗洪和气象形势有关情况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