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新办就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6年10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袭艳春 :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又到了10月份,是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月份,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黄颂平先生作介绍。
2016-10-13 10:00:57
- 黄颂平: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之后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全球贸易延续放缓态势,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9%。其中,出口10.06万亿元,下降1.6%;进口7.47万亿元,下降2.3%;贸易顺差2.59万亿元,扩大0.6%。
2016-10-13 10:06:14
- 黄颂平:
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出口逐季回稳。第三季度进、出口实现同步正增长。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同比虽仍然下降,但从季度情况看,呈现逐季回稳向好态势。其中,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下降7.2%、6.3%和8.3%;第二季度,进出口、进口值分别下降0.2%和1.3%,出口值增长0.6%;第三季度,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分别增长1.1%、0.4%和2.1%,底部企稳的迹象逐步显现。
2016-10-13 10:07:02
- 黄颂平:
二、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0.1%,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6%,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三、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对巴基斯坦、俄罗斯、波兰、孟加拉国和印度等国出口分别增长14.9%、14%、11.7%、9.6%和7.8%。同期,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1.8%、对美国出口下降1.9%、对东盟出口下降1.9%,三者合计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7%。
2016-10-13 10:07:38
- 黄颂平:
四、民营企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首位。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6.76万亿元,增长4.1%,占我外贸总值的38.6%。其中,出口4.68万亿元,增长2.3%,占出口总值的46.5%,超过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比重,继续保持出口份额居首的地位;进口增长8.5%,延续增长态势。
五、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73万亿元,下降1.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其中,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6.3%,蓄电池出口增长5.2%,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2.7%。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2.15万亿元,下降0.6%,占出口总值的21.3%。其中,纺织品、玩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长,部分传统产品依然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
2016-10-13 10:08:31
- 黄颂平:
六、铁矿石、原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主要进口商品价格保持低位但跌幅较上半年收窄。前三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7.63亿吨,增长9.1%;原油2.84亿吨,增长14%;煤1.8亿吨,增长15.2%;铜379万吨,增长11.8%。同期,进口成品油2150万吨,下降7.1%;钢材983万吨,增长1%。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5.3%。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下跌8.6%,原油下跌25.9%,成品油下跌16.9%,煤下跌14.8%,铜下跌11.9%,钢材下跌7.4%,跌幅较上半年均有所收窄。
此外,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2.7%,由此测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02.8,意味着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2.8%的进口商品,表明我国贸易价格条件继续改善。
2016-10-13 10:09:11
- 黄颂平:
七、9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继续回升。自今年7月起,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已经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到9月份为35.8,这表明第四季度出口压力有望减轻。其中,根据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9.9,回升1.2;新增出口订单指数40.3,回升1.9;经理人信心指数45.5,回升1。
2016-10-13 10:09:58
- 黄颂平: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海关将继续贯彻落实稳定外贸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有效推动外贸结构优化,着力促进外贸回稳向好,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2016-10-13 10:10:31
- 主持人 袭艳春:
谢谢黄颂平先生的介绍,下面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还是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2016-10-13 10:11:26
-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黄司长,您如何评价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体表现?另外,在刚才介绍中,您谈到了我国的外贸现在呈现逐季回稳的态势,原因是什么?谢谢。
2016-10-13 10:11:50
-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从全球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需求仍然低迷,全球贸易继续萎缩,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仍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但是,国内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总体运行稳中有进。前三季度进出口值增速逐季回稳,第三季度进、出口实现同步正增长,呈现出回稳向好的势头。这是我们对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总体看法。
对于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三年来,国务院共出台了十多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不仅立足稳增长,更注重调结构、转方式以及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而且这一系列的措施针对性强、力度大。有关研究机构前一段时间也开展了评估,评估显示,外贸企业普遍反映国家对外贸的支持力度增大,各部门也狠抓政策的落实,为企业减负增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海关为例,我们努力为企业提供进出口货物通关便利,降低出口查验率,通关无纸化比例提升到95%,外贸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所提升。在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上,有关部门也提出了落实行动计划,加快44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建设,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这些都为我们对外贸易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发展。
2016-10-13 10:16:46
- 黄颂平:
第二,外部环境有改善的迹象,出口企业的信心有所增强。尽管总体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缺乏有效支撑,但从一些指标上看还是有积极变化的。例如,衡量全球贸易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今年2月初290点的历史低点,到9月底回升到900点以上,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反映全球贸易的外部环境在改善。同时,根据我们对近3000家外贸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三季度内各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分别为36.9、38.7和39.9,逐月提升。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和经理人指数也连续提高,这都表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信心在增强。
2016-10-13 10:18:42
- 黄颂平:
第三,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带动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进口价格跌势趋缓,同步推动进口值降幅收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态势继续保持,国内需求有所回升,带动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比如刚才我通报的情况,前三季度我国铁矿石、原油、铜等商品的进口量保持增长。与此同时,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跌势也有所放缓。前三季度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5.3%,较上半年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铁矿石进口均价同比跌幅较上半年收窄7.1个百分点,原油收窄6个百分点,煤收窄5.3个百分点,铜收窄3.8个百分点,这也同步带动了进口值的回升。
2016-10-13 10:19:48
- 黄颂平:
随着我国实行积极进口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加之进口价格跌势趋缓,使得进口总值降幅从上半年的下降4.7%收窄至前三季度的下降2.3%。
以上三点是促进我国外贸逐步走稳的主要因素。谢谢。
2016-10-13 10:20:47
-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十多个关于外贸稳增长的文件,有关机构也对这些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但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仍然呈现下降的趋势,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谢谢。
2016-10-13 10:21:16
-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近几年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应该说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回稳向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外贸领域的政策措施已经不单单是追求规模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了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实现我国外贸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体表现仍然是差强人意,绝对规模同比是下降的,但是底部企稳的迹象也是明显的。同时,在提质增效升级方面表现出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2016-10-13 10:21:41
- 黄颂平:
首先,在稳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转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值实现同步正增长,稳增长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在进出口的贸易方式结构、市场多元化、贸易主体和产品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改善。例如,前三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多元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和巴基斯坦、波兰、孟加拉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成了新的亮点。
2016-10-13 10:23:05
- 黄颂平:
其次,在优进优出方面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在出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仍然保持增长,其中纺织品、塑料制品和玩具出口分别增长2.5%、3.3%和17.1%,依然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同时,得益于我国充足的资本、完善的工业体系及强大的制造能力,我国企业在加快“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中带动了装备制造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部分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也都保持良好态势。比如,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增长5.7%,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6.3%,纺织机械出口增长1.2%。在进口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原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这表明了我国国内经济平稳运行需求有所回升。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值同比增长1.4%,其中电子技术进口增长4.6%,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增长5.8%,生命科学技术增长14.1%,航天航空技术增长2.2%,这些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较快增长体现出我国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实行积极进口政策取得实效。
2016-10-13 10:23:45
- 黄颂平:
未来,需要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进出口环境,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不断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效益,打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全面实现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谢谢。
2016-10-13 10:25:05
- 路透社记者:
请问汇率在外贸进出口方面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我们注意到人民币汇率从去年以来一直保持缓慢的贬值的过程,兑美元或者兑“一篮子”货币都有贬值,这对外贸出口有没有帮助?谢谢。
2016-10-13 10:26:27
-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关于人民币贬值的问题,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和“一篮子”货币较去年同期有一定的贬值,虽然人民币贬值使企业出口从中相对受益,但是会使企业进口原材料的成本相应的上升,而且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由于跨区域、上下游分工和产业内贸易的普遍存在,某一个经济体的币值变动及其对进出口影响都将快速正向传导至价值链上的其它经济体,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效应会弱化。同时,我国外贸进出口中加工贸易仍占较大比重,我们认为,汇率变化对我国进出口的具体影响较为有限。谢谢。
2016-10-13 10:27:48
- 经济日报社记者:
想问一下黄司长,我们刚才看到大宗商品在前三季度的进口量有所增加,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另外,针对这种大宗商品进口增加,有观点认为,这对于去产能的任务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想听听您对这方面怎么认识,谢谢。
2016-10-13 10:29:14
- 黄颂平:
当前,我国国内经济总体上是平稳的,但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还在释放,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今年以来,我国钢铁和煤炭产业去产能工作逐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认为进出口贸易有其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是国内、国际市场的一个风向标。但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特别是不能仅仅依据大宗商品的进口量的变化就简单的判断经济下行压力减弱,或者说与去产能任务相悖。以原油为例,前三季度我国原油进口量增加14%,其中既有国内产量下降的原因,也有国际油价低迷和民营炼油企业逐步获得进口原油配额的原因。再比如煤炭进口,受到国际煤价持续上涨和国际煤价弱势运营因素的影响,使得今年以来我国煤炭进口增加。进口钢材占国内钢材消费量的比重较低,前三季度进口量略增,其原因主要是有一定量的中高端钢材品种进口。我们认为目前不会影响国内去产能工作的推进。谢谢。
2016-10-13 10:30:02
- 北京电视台记者:
刚才您也提到了,现在加工贸易在我们的对外贸易中仍然是发挥很大作用,我发现近一段时间加工贸易出现了连续的下滑,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这是什么原因?您如何看待?谢谢。
2016-10-13 10:31:28
- 黄颂平:
谢谢你的提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是5.16万亿元,下降7%,占外贸总值的29.4%,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2亿元,下降6.5%,进口1.84亿元,下降7.9%。9月当月,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下降4.6%,进口增长3.7%。截止今年7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出口分别连续19个月和17个月下降,8月同步正增长,9月出口下降、进口增长。
2016-10-13 10:32:34
- 黄颂平:
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国际方面看,全球经济低迷,外需不振是主要原因,另外,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我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放缓,产业和订单转出有所加快。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依托低要素成本,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局面。
从国内方面看,企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也是重要原因。但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多年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带动形成了较强的国内配套产业链,内缘化和本地化趋势明显,国内采购料件比例上升,也是加工贸易进出口缩减的原因之一。
今年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7%,拖累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整体下降约2.2个百分点。今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我国加工贸易将全方位参与全球的价值链,不断提高我国产业在价值链中的地位,继续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和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谢谢。
2016-10-13 10:34:42
-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我们看到在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几乎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请问后面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我们国家进出口的份额是什么?
2016-10-13 10:36:22
- 黄颂平:
谢谢。关于一带一路的贸易情况,初步测算,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超过4.52万亿元,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强。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表现好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这是主要的原因。
下一阶段,海关将在国家总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国际海关间的合作,加强海关跟商界的合作,以促进区域的互联互通和贸易的互联互通,有效推进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为全球经济复苏和世界经济繁荣注入新的活力。谢谢。
2016-10-13 10:37:13
- 中新社记者:
黄司长您好,我的问题还是跟一带一路有点关系,我看数据里面说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是有所增长的,到今年底还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趋势会不会保持?全年贸易走势会是怎样?谢谢。
2016-10-13 10:39:18
- 黄颂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刚才也讲到了,对一些国家是增长的,总体上说,在国际贸易低迷的情况下,目前在一带一路贸易当中我们取得的成绩还是不容易的。今年还有两个多月,我们的外贸情况怎么样,我是这样看的,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还是呈现回稳向好的态势,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既有国家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出口企业信心增强的正面影响,也有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和进口价格跌幅有所收窄的带动作用。这些因素短期内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第四季度我国进出口的稳定增长。
2016-10-13 10:43:28
- 黄颂平: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影响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的。
一是世界经济延续低迷增长态势,全球需求仍然呈现疲态。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局势、恐怖主义威胁等等,对全球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都将影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抑制国际间经贸往来,导致全球贸易持续低迷。世界贸易组织9月27日发布的最新贸易展望报告,将201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由4月份预测的2.8%下调至1.7%,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预测,表明今年的全球贸易困难重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10月6日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前7个月,全球70个经济体(出口总值占我们全球出口值的九成)同比继续下降5.4%。其中无论是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等金砖国家的出口,都表现为下降。刚才提到的一带一路,我们尽管跟有些国家是增长的,而且增长的幅度也比较大,但是总体上说,进出口还是略微有所下降。前三季度进出口值同比下降了1.9%,这是今年以来全球货物贸易发展的大环境。
2016-10-13 10:44:30
- 黄颂平:
二是外贸增长空间受到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发达经济体为改善经济状况,增加就业,实施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工业4.0等战略,促进本国制造业重振发展,使得部分中高端制造业从我国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加工贸易为例,到今年7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出口分别连续19个月和17个月下降,8月进出口值和9月进口值才略有增长,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出口值下降拖累整体进出口下降约2.2个百分点,占同期进出口值比重从去年全年的31.5%下滑至29.4%,不足三成。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凭借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加大,中低端制造业崛起的步伐在加快,对我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市场份额产生了一定的挤压。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下滑1.1个百分点,在日本份额下滑1.7个百分点,而同期有的东南亚国家同类产品在美、日的市场份额分别提升0.7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2016-10-13 10:47:03
- 黄颂平:
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贸易环境蒙受贸易摩擦加剧的危险。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加剧。世界贸易组织今年6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20国集团经济体实施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有超过20项新措施出台,月均新措施数量为2009年世界贸易组织开始监测贸易限制措施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时,我国商务部数据还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共遭遇20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03.2亿美元,案件数量同比上升49%,涉案金额同比上升94%。
2016-10-13 10:48:18
- 黄颂平:
总体看来,尽管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呈现出了回稳向好的态势,但支撑外贸持续反弹的基础尚不牢固。我们认为,今年我国外贸的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所面临的困难也不是短期的,传统外贸竞争力优势出现弱化。因此,在今年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要进一步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巩固外贸发展的积极变化,精准发力,切实为企业减负,为增长助力,努力在全年实现回稳向好的外贸发展目标。谢谢。
2016-10-13 10:49:01
-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
想问一下黄司长,我们注意到人民币开始纳入到SDR之后,不知道有没有对近期的贸易的数据和包括对外贸企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不知道我们这边有没有注意到?另外,您认为对于第四季度以及更远期来看可能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2016-10-13 10:49:28
- 黄颂平:
关于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篮子,这反映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不断上升,将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事件,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金融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向前推进。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篮子以后,对外贸企业而言,开展货物贸易进出口、跨境交易投资可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可以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提升竞争力。谢谢。
2016-10-13 10:50:16
- 主持人 袭艳春: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黄颂平先生,也谢谢大家。
2016-10-13 10:51:08
图片内容:
国新办就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新办就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主持发布会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邀请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路透社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北京电视记者提问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回答记者提问
国新办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视频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10/13/201610131476332230548_367.mp4
图片大图:
国新办就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国新办就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宗超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
中国网 宗超
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路透社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北京电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宗超
国新办2016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