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中国气象局2016年12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定于12月2日(周五)下午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12月新闻发布会,发布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2016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等信息。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页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6年12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将于12月2日(周五)下午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12月新闻发布会,发布11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2016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等信息。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主持人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6年12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服务首席王秀荣

    国家气侯中心气侯服务首席周兵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11月全国天气气侯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侯事件的回顾及未来十天全国天气趋势预报;第二部分就是2016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备选事件和评选活动。

    下面先请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介绍情况。

    2016-12-02 14:36:25

  • 张祖强:

    一、11月及秋季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天气气候事件

    (一)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分布不均

    2016年11月,全国平均降水量30.7毫米,较常年同期(18.8毫米)偏多64%。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江淮大部、华南大部、江南南部、云南大部、重庆、新疆中北部、西藏中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2倍,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福建中南部、广东东部、新疆西部、西藏中部等地偏多2倍以上;西北中东部、内蒙古西部、西藏西部和东部、四川西部等地偏少2~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

    (二)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持平

    2016年11月,全国平均气温2.9℃,与常年同期持平。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西藏、青海、山西大部、宁夏、甘肃东部、云南大部等地偏高1~2℃,西藏北部、青海南部等地偏高2~4℃;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4℃,东北北部等地偏低4℃以上。东北、黄淮、江淮、江汉、西南、华南等地180站出现极端日降温事件,其中吉林罗子沟(19.3℃)、黑龙江呼玛(18.2℃)等30站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2016-12-02 14:42:38

  • 张祖强:

    (三)11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新疆北部发生雪灾。11月10日-18日,塔城、阿勒泰、伊犁河谷、昌吉州东部等地出现持续性强降雪过程。塔城、阿勒泰地区平均降雪量40毫米以上,其中塔城裕民县降雪量77.7毫米、塔城市降雪量60.3毫米,两站累积降雪量均突破11月历史同期极值。塔城北部、阿勒泰大部积雪深度达20厘米以上,最大积雪出现在阿勒泰东部青河县(67厘米)。阿勒泰的青河县持续降雪107小时、富蕴县89小时;塔城的裕民县37小时、塔城市45小时;昌吉州北塔山44小时。最大日降雪量:青河(29.3毫米)、裕民(36.3毫米)、霍尔果斯(26.3毫米)、尼勒克(26.6毫米)、巩留(20.3毫米),均居当地11月历史同期第1位;霍城(30.6毫米)、伊宁县(27.1毫米)居11月历史同期第2位。此次强降雪致使G216线、G3014、 S201、S115线等地部分路段实行双向交通管制,部分高速公路全线封闭;共滞困人员千余人,机动车300余辆;阿勒泰吉木乃16万头(只)未转场的牲畜陷入困境;受灾人口84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约100人;损坏房屋约900间;农作物受灾6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500万元。此次具有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新增积雪厚、极端性强、影响较大等特点。

    2016-12-02 14:44:53

  • 张祖强:

    中东部遭受寒潮袭击。11月19日-24日,除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西部和南部外,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其余大部地区出现6~16℃降温,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温幅度超过16℃,陕西定边最大降温幅度达26.1℃。华北北部和西部最低气温降至-10℃以下,华北东部和南部、黄淮最低气温-6~-9℃,气温0℃线南压至长江沿线;河南、湖北等地30多个县市最低气温为当地11月历史极小值。11月19日开始,东北、华北至江南北部自北向南先后出现降雪或雨夹雪天气,河南中部、陕西关中、安徽中部及河北北部等地出现暴雪。河北北部、北京、天津、河南、苏皖中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关中等地降水量有10~25毫米,河南中部、安徽中部达30~40毫米。河北北部、河南中部、安徽沿淮大部地区、陕西关中东部等地积雪深度达10~25厘米。雨雪天气给中东部运输及群众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河南、陕西等地多条高速公路封闭,西安铁路局有29趟高铁列车停运。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等地部分设施棚膜被雪压塌损毁,江淮、江汉部分农田土壤过湿现象加重,对水稻、棉花等作物的收获扫尾和秋种作业进程有一定影响。但此次过程利于土壤增墒蓄墒及冬小麦抗寒锻炼,对减少病虫越冬基数有利。

    2016-12-02 14:45:25

  • 张祖强:

    江南及华南地区雨日多,雨量大。11月,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以及贵州等地降水日数普遍在10天以上,其中江南大部有20天左右。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区降水日数偏多3~6天,其中浙江西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等地偏多6~10天。皖湘赣浙闽桂粤7省区域平均降水日数15.3天,比常年同期偏多4.3天;同时平均降水量109.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86%。雨日多、雨量大,致使部分农田出现土壤过湿现象,对冬小麦、油菜生长不利,部分晚稻收晒受到影响。

    北方地区出现2次雾-霾天气过程。11月,我国华北大部、东北部分地区、黄淮大部以及陕西中部、江苏等地出现雾-霾天气过程。上述地区出现了2次明显的雾-霾天气,分别是3日-6日、17日-19日,其中3日-6日雾-霾天气影响范围相对较大。

    2016-12-02 14:45:49

  • 张祖强:

    (四)11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016年11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雾-霾、暴风雪、暴雨洪涝、台风、干旱等。

    雾-霾。11月上旬,印度首都新德里及周边地区遭遇了近17年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其中5日新德里南部地区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甚至超过每立方米900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安全指数的90多倍。雾-霾天气致使大约1800所小学被迫停课5天。11月中旬,伊朗首都德黑兰及周边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受其影响,首都德黑兰幼儿园及小学宣布停课,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政府采取交通限号管制。

    暴风雪。11月9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迎来百年一遇大雪,导致交通瘫痪。11月9日-10日,莫斯科出现大范围降雪,人们出行及交通正常运行受到不利影响,多处发生交通事故,交通拥堵严重,近100架次航班被迫取消。11月14日,乌克兰多个地区遭遇暴风雪,西部积雪深度达50厘米。暴风雪导致交通受阻,仅罗夫诺州有200多辆汽车被困雪中,输电设施毁坏,近千个居民点断电。

    风暴。11月13日,30年不遇的风暴横扫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南部,导致近3万家房屋断电,飞机受损,多处设施损坏,机场瘫痪。

    暴雨洪涝。11月9日,南非约翰内斯堡遭遇暴雨,导致至少4人死亡,多人失踪。

    飓风。11月24日,飓风“奥托”在尼加拉瓜东南沿海登陆,侵袭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造成哥斯达黎加10人死亡,上万人受灾。

    干旱。受持续干旱影响,非洲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地粮食减产,约有800万人口面临粮食危机,肯尼亚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

    2016-12-02 14:47:23

  • 张祖强:

    (五)11月全国预警信息发布情况

    2016年11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14451条,气象部门发布14235条,林业129条,国土30条,环保29条,海洋20条,公安3条,农业2条,交通2条,安监1条。国家级发布120条,省级发布756条,市级发布2821条,县级发布10754条;包括红色预警233条,橙色预警2324条,黄色预警7869条,蓝色预警4022条,未知级别预警3条。在已发布的120条国家级各类预警中,霾预警37条、大雾预警22条、寒潮预警19条、暴雪预警17条、海浪预警13条、台风预警10条、风暴潮预警2条。在已发布的14331条全国各省(区)预警中,大雾预警4563条,道路结冰2195条,霾预警2175条,大风预警1960条,寒潮预警1683条,其他1755条。

    (六)秋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极端降温事件多发

    2016年秋季,全国平均降水量164.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7%,为1951年以来最多。除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西藏西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外,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江淮、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大部及黑龙江西部、吉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新疆西南部和北部、西藏西北部等地偏多5成~2倍,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全国有54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事件,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云南、新疆等省(区市),其中浙江文成(388.7毫米)、福建寿宁(273.5毫米)等11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另外,浙江文成(559.7毫米)、福建福州(381.7毫米)、吉林图们(256.1毫米)等11站连续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秋季,全国平均气温10.4℃,较常年同期(9.9℃)偏高0.5℃。全国有194站出现极端日降温事件,其中吉林罗子沟(19.3℃)、黑龙江呼玛(18.2℃)、辽宁羊山(16.4℃)等33站日降温突破历史极值。有309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温事件,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安徽阜南(25.8℃)、河南虞城(25.7℃)等36站连续降温突破历史极值。

    2016-12-02 14:49:12

  • 张祖强:

    二、11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一)中东部日照偏少、新疆等地强降雪不利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11月,受北方雾-霾和南方阴雨天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日照时数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江南部分地区偏少5~8成。长时间寡照导致设施蔬菜、瓜果、花卉等光合作用降低,生长缓慢,易发生病害、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

    新疆北部、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部月平均气温偏低1~6℃,且多降雪天气,最大积雪深度达10~50厘米;新疆北部还出现1~6天大到暴雪天气,部分设施温棚和牲畜棚圈受压垮塌。11月19日-24日受寒潮天气影响,黄淮西部、江淮和江汉大部出现降温和雨雪天气,河南、安徽、湖北等地降雪强度较大,导致部分温室大棚被压塌损坏,草莓、蔬菜等受灾。

    2016-12-02 14:50:11

  • 张祖强:

    (二)北方大部冬小麦长势较好,寒潮天气未造成明显冻害。

    北方冬麦区大部播种以来≥0℃积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月降水量有10~50毫米,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幼苗生长及分蘖扎根,长势总体较好。19日-24日受寒潮天气影响,冬麦区大部日最低气温降至-12~-4℃,但由于低温持续时间短,未对冬小麦造成明显冻害;另外,降温同时伴随着降雪,利于冬小麦进行抗寒锻炼和麦田增墒、蓄墒。

    (三)南方多雨、强降温天气致秋收和秋冬种进度总体偏慢。

    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大部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雨日有10~23天,且19日-24日的寒潮雨雪天气使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农田土壤过湿状况加重,影响冬小麦、油菜根系生长,部分作物和蔬菜生长缓慢、长势较弱;阴雨天气也导致冬小麦、蔬菜等秋冬种进度偏慢,水稻、棉花、柑橘等适时收晒受到一定影响,部分水稻发生霉变。另外,受寒潮天气影响,江淮和江汉大部出现较强降温,日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部分油菜、露地蔬菜被冻伤,江苏和湖北部分晚播、长势弱的小麦叶片也轻度受冻。

    (四)西南地区大部气象条件适宜,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生长。

    西南地区大部热量较充足,光照、土壤墒情基本适宜,利于冬小麦播种出苗、幼苗生长及油菜移栽活棵。仅西南地区东部部分地区上旬出现阴雨寡照天气,对冬小麦播种出苗、油菜生长和移栽略有不利。

    2016-12-02 14:50:44

  • 张祖强:

    三、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有两股冷空气将先后影响中东部地区。未来10天(12月3-12日),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总体偏弱,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华南南部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4-7日,先后有两股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具体预报为:4-6日,一股中等偏强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上述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4~8℃,其中,内蒙古东北部、东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10~12℃,局地可达12℃以上;6-7日,受另一股冷空气影响,淮河以北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6℃。

    全国大部地区无明显降水。未来十天,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累积降水量有1~5毫米,其中新疆北部和东北地区东部的局部8~15毫米,其中4日和7日,新疆北部塔城、阿勒泰、伊犁等地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青藏高原东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5~15毫米;我国其余大部地区无明显降水。

    华北中南部及黄淮等地有两次雾-霾过程。3-4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有轻到中度霾,其中,京津及河北沿山有中到重度霾。10-1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还将出现雾-霾过程。

    2016-12-02 14:51:26

  • 张祖强:

    四、关注与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中东部地区须防范雾-霾天气对交通和健康的影响。12月,中东部地区已进入雾-霾天气的多发季节。各地须防范因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物增多,对道路交通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注冷空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入12月,冬季风将明显加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起伏较大,需防范强寒潮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地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

    关注低温雨雪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2月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增多,需防范雪灾对农牧业的危害,以及局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未来农业生产建议

    北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要做好冻害和雪灾的防御工作。东北地区大部、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部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设施蔬果受冻;雪后及时清扫积雪,以防棚舍垮塌。牧区要做好牲畜防寒保暖、饲料储备等工作,防范强降温和白灾危害。

    北方冬麦区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目前尚未越冬的麦区要加强冬前管理,促弱转壮,力争壮苗越冬;已越冬的麦区要适时增施冬肥,提温保墒,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

    南方地区要注意清沟理墒,促进作物生长。南方土壤偏湿地区要及时清沟理墒,苗情偏差田块应合理施肥,促进冬小麦、油菜稳健生长,并注意在冷空气来临前及时采取覆盖、熏烟等措施防止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受冻。同时,做好冬种工作。

    2016-12-02 14:56:08

  • 张祖强:

    最后介绍一下2016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备选事件和评选的情况。 这个活动气象部门连续持续开展很多年了,目的是宣传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有关意识,现在已经举行了10届。这次中国气象局组织了一些评审专家,初选出了国内国外十几个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提供给社会公众进行投票评选。最后要根据公众的投票结果选出国内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这项工作12月1日已经开始启动。 国内天气气候事件我们一共挑选出了16个,分成这么几类,一是暴雨;二是台风、龙卷等强天气;三是寒潮天气,是今年年初或者刚刚过去的11月份寒潮天气;四是厄尔尼诺的影响;五是雾-霾天气。分成这五大类提供给公众选择。国外天气气候事件分为四大类,一是风暴、飓风,在国外把台风称之为飓风或者风暴,就是我们说的台风;再就是高温干旱的影响;再就是寒流、暴风造成的影响;厄尔尼诺的影响;以及雾-霾、雷电等等,总共挑出17项事件供社会公众进行投票。 我今天的介绍的内容到这儿,谢谢大家!

    2016-12-02 14:56:37

  • 余勇:

    谢谢张祖强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提问的时候通报一下所在单位或者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2016-12-02 15:17:14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前几天咱们国家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个认知体系被认为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专家怎么看?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对现在预报预测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2016-12-02 15:19:04

  • 周兵: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总结出来的,具有科学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实践经验积累总结出来的。我国在五千年前左右就开始有一些记载,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一本书里,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夏小正》最早记录了节气以及物候,都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在二十四节气里头,我们一般以五天为一个候,3个候为一个气,六个气为一个时,也就是季,四个时就是一岁,就是一年。所以说二十四节气某种程度上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实践创造出来宝贵的科学遗产,也是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主要最早是形成在黄河流域,几千年前黄河流域一带农业生产非常兴旺,华夏文明在黄河流域的两岸繁荣,两岸的劳动人民在实践当中不断总结摸索,就凝成这么一个节气概念。 这个概念主要是用来一方面说明当初黄河流域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地方之一,农耕时代几千年里,黄河流域的古人们依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由此随着文明不断向外传播,二十四节气也传到了东亚其他一些地方,像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二十四节气是华夏文明的科学遗产,也是文化遗产。 在气候变化过程当中,我们的研究也发现,二十四节气也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二十四节气最早适应黄河流域地带,实践当中,我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二十四节气适当进行调整,用于指导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等等。我们的分析也给出了变暖背景以后,节气发生了变化,比如全国平均来说早春到初夏的节气提前6-15天左右,夏末到初冬节气推迟了5-6天左右,大暑增加了将近8天,所以随着气候变暖,节气也在悄悄变化。不管怎么样,二十四节气确确实实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把它当成第五大文明,我想某种意义上也是比较正确。

    2016-12-02 15:19:41

  • 农民日报记者:

    今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非常重要,可是咱们今年的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评选里面,备选事件没有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事件。我个人建议能不能考虑加上?想听听领导、专家的意见。

    2016-12-02 15:59:23

  • 张祖强:

    这位记者朋友提的建议很好。我们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指自然事件,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是文化事件,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回头把你的意见反馈给我们评审组,把意见提供给他们。这个想法很好,是好事情,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智慧的结晶,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16-12-02 16:00:22

  • 中国天气网记者:

    我想问一下拉尼娜的最新监测结果,想问一下综合多种因素,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冬季气温的预测或者预判的情况怎样?

    2016-12-02 16:01:54

  • 周兵:

    后面这个问题,对温度的预测我们会及时通报给相关的部门机构。今年8月份进入到拉尼娜状态以后,这个应该在圣诞节诞生的“小妹妹”也有点“调皮”。目前来说,最近两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的温度指数已经到了负的0.4℃,也就是说在它的阈值比负的0.5℃高了0.1℃,监测是这么一个情况。对拉尼娜形成更不利的消息是赤道的西太平洋近两个星期来,西风在发展。我们以前讲厄尔尼诺的时候,希望它西风暴发,西风增强,有利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增强,但是西风不利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的发展。事实表明最近两个星期,冷水慢慢地减弱,跑到了阈值之上。我们也有一些研判,总体上来讲,近期热带海洋大气特征不利于拉尼娜进一步维持和发展。能否在冬季形成一次拉尼娜,还有不确定性,国家气候中心将进行专题会商,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但是作为目前监测结果来讲,不太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国外主要的一些机构,对拉尼娜的预测概率也纷纷调低,基本上调到40%左右,但是也没有进一步调低。像澳大利亚、英国气象部门认为冬季不会形成拉尼娜,它的冷水,可能维持冷水状态或者是中性冷水这么一个特点。

    2016-12-02 16:02:12

  • 余勇:

    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2016-12-02 16:07:49

图片内容:

数据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29566/152_1_0101_desc.htm

图片大图:

  • 发布会即将开始

    中国网 郭天虎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郭天虎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网 郭天虎

  •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郭天虎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郭天虎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郭天虎

  •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周兵答记者问

    中国网 郭天虎

  • 农民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郭天虎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答记者问

    中国网 郭天虎

  • 中国天气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郭天虎

  •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服务首席王秀荣

    中国网 郭天虎

  •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郭天虎

文字实录 查看全文  正序 倒序 刷新

打印 合并称谓 显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