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医改办主任、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

2014年以来,四川省针对大型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现象,从政策、能力、技术、人才、机制五方面着力,全域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省市大型医院连续多年超负荷运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医疗费用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增幅降到合理范围内,医保基金使用更加合理、运行更加安全,更多用于支持健康精准扶贫。

强化基层能力提升。按照“填平补齐”原则,重点加强县域内发病率排名前十位、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五位疾病病种对应科室的临床专科建设,全省48所县级医院纳入全国首批综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标率分别达到98.89%、98.76%、93.76%。开展乡村卫生人员一体化管理改革,盘活乡村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全省村医乡聘率达31.28%。大力推进家庭(基层)医生签约服务,使城乡居民就近获得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指导和转诊预约等便捷服务,全省家庭(基层)医生签约率已达53%。

强化大医院“减量增效”。制定基本医疗病种和疑难复杂病种目录,规范和落实不同级别、类别医院的功能定位,推动大型医院“减量、提质、下沉”,为推进基层首诊留出发展空间。在加强急诊医疗资源配置基础上,逐步关停大型医院周末普通门诊和便民门诊,要求大型医院医师门诊日均诊疗量下降5%,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转诊号源不少于20%,省、市级大型综合医院门诊诊疗总量零增长,市(州)大型综合医院住院诊疗量增幅不超过2%。加强对大型医院门诊总量、医师日均诊疗量、预约诊疗量、住院疑难重症病人和三、四级手术占比等指标的监测考核。

强化技术服务下沉。放宽医疗技术准入对医院等级要求,把41项临床应用成熟、安全风险可控的限制类医疗技术下放到基层。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除外)配备35%-40%的非基本药物,保障基层病人治疗需求。强化民族地区对口支援、远程会诊和巡回医疗服务,近两年累计远程会诊22万人次,开展巡回医疗6604次,免费诊疗315.11万人次,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省级服务云平台,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和电子处方的应用,缩短了患者与医疗资源的时空距离,极大方便了群众就医看病。

强化医疗联合体建设。以5所部省级综合医院、3所省级中医医院、8所省级专科医院作为领军医院构建省级“医疗作战层”,以1—2所市级三级医院作为领头医院构建11个市级“医疗作战区”,建立起覆盖全省的“1+11医疗作战区”服务体系。编制《四川省基本医疗病种目录(试行)》和《四川省疑难重症病种目录(试行)》,印发21个专科173种常见病双向转诊指南,明确“医疗作战区”功能定位,逐渐改变“了散发联合、散在转诊”等无序转诊局面。同时,积极探索以紧密型医疗联合体为单位实施“超支自负、结余留用”的总额控制,实现“医联体”内利益重新分配。

强化医保政策支撑。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实施差别化的报销政策,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相差50个百分点,报销起付额度相差近1000元。实施严格的异地就医备案管理制度,对未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不予报销。加大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力度,门诊费用报销范围严格限定在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参保患者向上转诊只需交纳门槛费差额,向下转诊免交门槛费。将患者入院手术前21天内在手术医院门诊所做的与手术相关的检查费用符合规定的项目,统一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分级诊疗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事关整个医改成败,必须持之以恒推动。四川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践证明,构建合理分级诊疗制度,“核心”是基层首诊,“抓手”是政策引导,“关键”是机制创新。落实基层首诊,就必须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完善签约服务收费和激励政策,让群众患病后在基层就近就医。强化政策引导,就应充分发挥医保支付、价格等杠杆作用,加强科学合理就医知识宣传,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分级诊疗的便利性、优越性。推进机制创新,就是要通过医疗联合体的形式,将医疗联合体构建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强化城市大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畅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下一步,四川省将按此思路,增添工作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力争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符合省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为“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