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户建立大病兜底保障机制;按病种付费与分级诊疗制度相结合的模式;中医药广泛且深度参与医改;开展“1+1+1+1”家庭医生组合签约模式,……记者通过近日举行的甘肃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媒体沟通会和实地调研获悉,今年甘肃医改工作在这些方面进行多重探索。

    甘肃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省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层的问题,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医疗服务改革之路。对西部,甚至对于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医改都会树立榜样和起到非常好的借鉴作用。改革以来,群众就医负担大幅减轻特别是针对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覆盖面逐步提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 覆盖率达到25.8%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改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计数据显示,甘肃截止2017年4月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25.8%,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45.2%,建卡贫困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达50%以上。

    甘肃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签约服务,特别关注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重点人群。并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分层分类提供健康咨询、上门体检等服务。此外,甘肃还有很多服务在进一步完善中,例如为签约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健康咨询、健康指导、中医药服务、合理用药、普通转诊等服务。

省妇幼保健医院内问询台   摄影:李佳
 

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里的护士正对一名患病儿童进行检查   摄影:李佳

    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则离不开具体的人文举措。说起改善医疗服务,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可谓下了一番功夫,记者步入医院走廊,恍如感觉走进了一家美术馆,走廊两旁的墙壁上陈列着多幅精美的油画作品,其中还穿插摆放着精致的雕塑。在这样的环境里丝毫感受不到紧张的气氛,既没有患者的焦虑不安也没有对医院固有印象中的冰冷感。“我非常愿意在这样安宁的环境中就医,感觉病都好了一半。”一名前来就医的患者对记者说到,脸上都挂着笑容。“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善就医环境,让患者在等待的同时能欣赏艺术画作是我们院的一大特色。环境的改变,使医患双方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在沟通时也会更加顺畅,大大降低了医患矛盾产生的可能性。”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院长仇杰对记者介绍到。

   为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落实,甘肃省用“1+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对个性化服务进行“打包”,明确服务收费价格和支付标准。城乡居民可就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级医疗机构签约,村级医疗机构原则上与签约居民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乡级医疗机构)签约。乡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选择签约居民所在地1-2家县级医疗机构签约。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选择签约居民所在地1-3家省市级三级医疗机构签约。

    签约居民可按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等级的 “服务包”。 “服务包”实行按年收费,自愿缴纳,签约时需要进行一次性预缴。家庭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服务包中包含的服务,不再收取其他费用。当地百姓普遍认为“服务包”物超所值,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满足就医需要。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媒体一行对甘肃医改进行实地调研   摄影:李佳

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至3000元

罹患大病使医疗费大幅支出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扶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时期,因病返贫这个不容忽视的隐患无时不刻在威胁着脱贫成果。甘肃省2600万人口,截止目前还有十几万的贫困家庭,40多万的贫困人口。可见健康扶贫工程任务艰巨,作为医改之路上的重要任务,甘肃在大病兜底保障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目前的做法是对庞大的贫困人口每年组织一次体检,给他们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同时组建一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并全程提供医疗服务;对城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户建立大病兜底保障机制,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3000元,个人自负合规医疗费用超过3万元的部分,大病保险再次报销80%以上,大幅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

“我们下一步目标是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要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和保障,大幅度减轻个人就医负担。实现小病在乡村、大病不出县、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可就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省医改办主任郭玉芬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

甘肃采取按病种付费与分级诊疗制度的结合的方式,这种结合带来的效果十分显著。县内就诊率明显提高,从患者角度来说医保实际补偿比也提高很多。2016年甘肃的实际报销比接近67%,比全国(2015年)高出10多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也可能仅次于西藏。

“按病种付费的好处之一是不用纠结于目录问题,鼓励医生合理用药,不只是用价格最低的药,而是用性价比最高的药,这对患者来说是受益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顾雪非认为分级诊疗体系核心不是在分级,而是在分工,现在按病种分级诊疗,事实上划定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相当于是协作关系,在分工有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助推分级诊疗的落实。

连续三年门诊和住院医疗费全国最低归功中医药

甘肃不仅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不仅中医药资源异常丰富而且中医药文化底蕴也足够深厚。如今,它又是全国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整体中医氛围非常好,到处可以感受到百姓对中医的信赖和喜爱。记者在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榆中县和平中心卫生院等机构发现都设立了中医门诊和中医病床,96.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2%的乡镇卫生院、7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甘肃率先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中医药充分融入健康体检、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领域和环节。

榆中县医院内患者正进行中医火灸治疗   摄影:李佳

榆中县医院内陈列的中医药   摄影:李佳

甘肃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简单、方便、廉价、高效的特色优势,探索出了一条财政负担的起、群众承受得了、社会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深度参与医改之路。在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以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相对便宜、诊疗方便等特点深受百姓欢迎,特别是医改后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量和质上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志伟教授认为,甘肃省正是抓住中医药独特优势,主动把这些优势融入医改当中。据国务院医改数据统计,连续三年,甘肃省平均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居全国最低,这个成绩与中医的深度参与不无关系。但她也强调中医药发展与医改推进是相辅相成、互生互动的关系,学习“甘肃经验”的前提是基于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不可盲目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