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主任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

    嘉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时间:2010年4月26日 10:00
    简介:在“世博阅读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网记者对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进行了专访。赵启正先生表达了他对世博会的期望并介绍了他与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合作的新书《对话:中国模式》。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赵启正主任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

活动描述

  • 时间:2010年4月26日 10:00  嘉宾: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简介:在“世博阅读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网记者对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进行了专访。赵启正先生表达了他对世博会的期望并介绍了他与未来学家那斯比特合作的新书《对话:中国模式》。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访谈,在“世博阅读论坛”召开期间,中国网记者对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进行了专访。曾担任上海副市长和上海浦东新区主任的赵启正,对这一届的上海世博会有怎样的期待呢?赵主任您好,欢迎您再次来到我们中国访谈栏目,我们知道您曾经领导过上海浦东创业,也担任过上海副市长和上海浦东新区主任,您对上海一定有着不同一般的情感。今年也正好是浦东开发二十周年,您也出过一本书叫《浦东奇迹》,为什么会称它为“浦东奇迹”呢?

    2010-04-26 11:11:22

  • 赵启正:

    “浦东奇迹”这个说法最初不是我们自己说,是很多国外的参观者这样说的,他们说既然有“四小龙”的奇迹,有韩国的“汉江奇迹”,相比浦东说是奇迹不为过。事实上经过二十年的开发,浦东原来是占上海的十分之一以下的GDP,而现在占四分之一了,而且上海整个经济规模是原来的八倍,四分之一就是两倍,也就是浦东今日的经济规模相当于二十年前的两个上海,这去掉了通货膨胀,是实实在在的两倍。

    并且它的经济结构比二十年前合理,二十年前的产业相对落后,比如说纺织业、糖果、玩具,一些轻工业品,暖瓶这种东西,这都没有了,都是高科技产业、IT产业、生物工程等等。现在世博会选择在浦东,因为浦东有能力来承担世博会的一大半。浦东、浦西是并肩前进的,浦西沿江也能承担世博会的一部分,所以是东西的联合。这种东西联合在二十年前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候只有一座桥,只有一个隧道,现在桥加隧道是21座,所以对河流已经不是障碍了,可以说上海的金融区是浦东、浦西,这一个圆包括陆家嘴,包括黄浦区。那么,世博会也是一个圆,也是浦东、浦西,所以没有经过这二十年的努力,上海不能承担世博会,而现在能承担世博会,这是大家比较高兴的一件事情。

    2010-04-26 11:12:12

  • 中国网:

    这次上海世博会选择在浦东,那它给上海乃至整个中国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2010-04-26 11:12:54

  • 赵启正:

    中国花了很大的力量争取到世博会,还花了很多钱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长久的留下去,为上海公共服务。而展馆部分,一部分留下作永久的展览馆,一部分要拆除,我们为什么要争取它在中国举行呢?为什么要它在上海举行呢?原因有多种:第一,世博会的各国的展览,相当于联合国都来了,它集中了本国的近代的发展,甚至于历史上的光辉和明天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观察世博会可以观察整个世界的今天和对明天的预计。假如你到美国去旅行,旅行一周,不如在世博会看一天美国馆,在日本去一周不如在日本馆看一天,我绝对相信是这样的,因为我去过在外国举行的世博会。那么,上海人首先沾一个光,家家户户都有票,都会去的,整个中国人都沾了光,都有可能去的,这7000万人当中95%以上都是国内的人,所以不是出国胜似出国。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个意义,给世界一个交往的机会,因为任何国家都想了解世界。所以,像我们要了解世界是一样的,这是世界一个交融的地方,但它不是联合国,不是在那里辩论政治问题,是大家心平气和地观察别人的发展,互相的学习。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和谐的活动。中国人为了创造这样一个和谐交往的机会做了贡献,也是中国二三十年以来我们经济逐渐强大了对世界的一个报答、一个感恩,因为中国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也是在国际的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我们也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我特别想对志愿者说几句话,青年志愿者参加世博会的准备工作有的人长达两年,有的人一年,有的人半年,195个国家50个地区,在世博会开幕之前的谈判每天有上百场,各种的交流都是很复杂的,还很具体,这些青年志愿者得到了一次公共外交的训练,可以说如果用心的话,他比在外国留学半年一年收获不小,他就是把公共外交念好了,一个不拿文凭的硕士,这批青年人就成长起来了。这不只是一个语言锻炼,而是一个跨文化的锻炼。

    2010-04-26 11:13:14

  • 中国网:

    您的新书《对话中国模式》刚刚发行,您能不能为我们的读者推荐一下他们应该关注哪些部分,这本书试图在阐述哪些方面的观点?

    2010-04-26 11:14:15

  • 赵启正:

    “中国模式”这个词已经出现四五年了,但是在我们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国庆六十年的时候,又广泛的被外国媒体报道和评论,中国媒体对此也做了转达或新的评论。这里面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如果问“中国模式是一个完全成功的模式吗”,“中国模式是想向世界推广吗”,“中国模式是想和华盛顿共识或者后华盛顿共识进行竞争吗”,这都是报纸评论的题目。其实“模式”这个词在中文中都有示范和样板的含义,中国并没有认为我们想把它作为样板向世界推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彼此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把某一点拿过来在本国应用,这是可以的。但是中国人不认为中国的做法拿出去就可以用,因为我们强调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对中国是对的,对外国也是对的。所以,我们没有推广中国模式的意思,并且说到“中国模式”,没有一个定义,共同的定义没有,各国的说法都不一样,有人这么说,有人那么说,我们可以搜集到十几种说法,差异很大。

    所以,有的时候我说中国案例是指那个过程,中国政府的思路、理念、政策、法律、实施的办法、结果,也包括不满意的结果,如民生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多事情,教育、医疗、卫生、东西部的不平衡、社会的工业农业的二元化。所以,我们中国人在谈到“中国模式”的时候,应当想到它是现在进行时,我们知道它会逐渐完美的,并且我们还有改革的余地,如果没有改革的余地,我们就没有希望了,我们当然有改革的余地。

    所以,中国案例是现在进行时,如果说是中国模式,我们认为它的适合中国的,外国参考某些个别的点是可以,中国毫无推广的意思。我这本书是和“那斯比特”夫妇就“中国模式”的看法、定义做了讨论,他也对中国的成长欢欣鼓舞地提出了很多赞扬,但也指出中国对外表达得不够,就是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他们认为很好,但是外国去了解得不够,甚至有很多曲解,如何克服呢?这是我们讨论中的一个重点。同时讨论到中国的教育、科研、知识产权保护、农民问题等等,这是一个中国、美国、欧洲三位作者的交流,可以说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有功夫可以看一看。

    2010-04-26 11:14:45

  • 中国网:

    谢谢你。

    2010-04-26 11:15:20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whmr/zhaoqizheng.wmv

图片大图:

  • 现在世博会选择在浦东,因为浦东有能力来承担世博会的一大半。

    中国网 兰少赓

  • 我们观察世博会可以观察整个世界的今天和对明天的预计。

    中国网 兰少赓

  • 中国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也是在国际的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世博会也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

    中国网 兰少庚

  • 这些世博会青年志愿者得到了一次公共外交的训练,这不只是一个语言锻炼,而是一个跨文化的锻炼。

    中国网 兰少庚

  • “模式”这个词在中文中都有示范和样板的含义,中国并没有认为我们想把它作为样板向世界推销。

    中国网 兰少庚

  • 我们在谈到“中国模式”的时候,应当想到它是现在进行时,它会逐渐完美的,并且还有改革的余地。

    中国网 兰少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