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谈中国世博之路与世博理念

  时间:2010年5月1日 09:30
  嘉宾:中国前驻挪威 葡萄牙大使 马恩汉
     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 施燕华
  简介:他们是中国资深的外交官,节目中他们和我们一起回顾中国百年的世博路,也向我们介绍作为世博礼仪大使的使命与荣誉。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大使谈中国世博之路与世博理念

活动描述

  • 时间:2010年5月1日 09:30
             嘉宾:中国前驻挪威 葡萄牙大使 马恩汉
            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  施燕华
             简介:他们是中国资深的外交官,节目中他们和我们一起回顾中国百年的世博路,也向我们介绍作为世博礼仪大使的使命与荣誉。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大家的收看。万世注目的世博会终于开幕了,今天我们中国访谈也是做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两位大使跟我们一起聊聊世博之路和世博理念。为您介绍今天的两位嘉宾,他们是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施燕华女士,施大使好欢迎您作客中国访谈,另外一位是中国前驻挪威葡萄牙大使,同时也是本次世博会30位礼仪大使之一的马恩汉大使,马大使好。欢迎两位嘉宾作客我们今天的中国访谈。首先想请两位给我们谈一下像世博会这样的一次盛会,对我们外交来讲有什么意义和作用呢?

    2010-04-30 10:00:50

  • 施燕华:

    世博会本身就是政府的一个外交行为,怎么说呢?大家也许有的人知道,奥运会是以城市的名义申办的,北京是北京申办奥运会代表团,而世博会是以中国国家的名义、政府的名义办的,只不过是地点选择在上海,所以这本身就是在申办的过程当中马大使也知道,我们在外交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这些外交行动,我们同各个国家沟通的更加好,他们更加了解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申办世博会,说明我们希望打开大门,让世界各国进来介绍他们的国家,使中国人更加了解世界。

    2010-04-30 10:02:18

  • 施燕华:

    世博会本身有些工作是很简单的,在世博园区里面有那么多馆,有那么多外国人来,中国人去参观可以跟他们直接交流,而且可以直接看到他们一些新的产品,他们发展的理念。另外还有很多的文艺演出,而且里面还会有很多的论坛,各种方面的论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怎么解决城市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有论坛。

    2010-04-30 10:04:02

  • 中国网:

    马大使,谈谈您的看法。

    2010-04-30 10:05:01

  • 马恩汉:

    今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外交部的领导非常重视,把今年的世博外交列入今年下半年的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并准备派精兵强将到上海去支援和配合上海有关方面办好世博会。为此,我们专门在3月22日外交部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的阐述了办好这次世博会的重要意义,并给即将参与世博会的大使和外交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要求大家振奋精神、开动脑筋、全力以赴做好这次世博会的各项工作。我个人作为前驻挪威和葡萄牙大使,我认为这次世博会对我们中国的外交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会对中国的外交发挥重大的作用。原因是什么?刚才所讲,迄今为止有192个国家,50个国际组织报名参展,届时将要举办188场国家馆日,39个国际组织的荣誉日的活动,有100多位国家的政要莅临上海,有300多万的外国观众到上海参观世博会。可以说这是盛况空前的一个活动,为世博外交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么大型的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它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人文的盛会,而且还是一个外交的盛会。世博会应该说既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国取得的成就,展示中国的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的一个很好机会,同时也为我们向世界各国学习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窗口,无疑这对中国外交是一个很大的推动。我也同意这次世博会也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极好机会,公共外交,顾名思义做工作的对象是国内外的公众和新闻媒体,这次明确计算出将有7千多万公众参观世博会,而且我刚才提到有300多万外国的观众也要参观世博会,这对我们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一方面增加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是我们向他们学习,互相开展人文交流的机会。

    2010-04-30 10:05:27

  • 中国网:

    这次世博会虽然是以城市的名义申办的,但是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次盛会。我手里有一些数据想向施大使求证一下是否准确,是关于中国世博之路的:“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59年前第一届世博会上就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1982年以来先后12次参加世博会。”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请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的世博之路。

    2010-04-30 10:07:18

  • 施燕华:

    对,是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第一次世博会,当时它不叫世博会,叫工业产业博览会,在这个世博会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是一位上海的商人,他带去了茶叶和丝绸,而且得了奖,当时不是中国代表团。而且此后一直到我们解放前也可以说是二次大战以前,当时中国都参加了,但是率团的不是中国人,率团的是海关,是一个英国人,经常是一个海关总署的头头,在清政府的时候,中国的海关是外国人当海关首长的,所以这些组织等等都是外国人来弄,他们想要弄,英国商人感兴趣的跟中国商人有关的往往是丝绸。在以前参加世博会的过程当中,一方面是我们没有主导权;另一方面是我们的能力。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我们茅台酒得了金奖,我们茶叶得了奖,但是他们不知道在那个世博园区里面有一个叫做“中国地狱馆”,那里面完全弄了一些中国监狱里的狱具,比如有一间小房间,很阴暗的,弄了两个蜡人躺在床上吸鸦片,灯光打在脸上蜡黄,还有小脚,女人穿的鞋子。别的世博会也有这样的东西,我们没有主导权。解放以后,因为二次大战停了,一直到1958年才有比利时世博会。1956年我们听说比利时要开世博会,我们特别想参加,因为中国当时还是想跟外面联系的,我们通过当时苏联的商会去联系,被拒绝了,因为我们跟比利时没有外交关系,他们不请我们。一直到1982年美国的诺克斯维尔博览会请我们,因为在那时候我们已经和美国建交了,在那次世博会上,我们也是尽量想做好,但诺克斯维尔题目是“能源”,我们对这方面研究还不是很够,尽管我们在布展各方面吸引了很多观众,受到了好评,但是我们对主题研究不够,所以在美国报纸上有写批评的,说中国显然不知道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但是幸好他们还是参加了,这也是对我们委婉的批评。所以我们的世博之路是从我们对世博会从不是太了解,到慢慢了解,到后来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深深感到世博会是我们走向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日本在内,通过举行大型的活动,使它的经济很快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在1999年我们申办了园艺世博会,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2010-04-30 14:13:17

  • 中国网:

    从这以后我们在世博会上的每一次亮相一次比一次精彩,那从哪一年开始我们想要申请举行一次世博会?

    2010-04-30 14:13:46

  • 施燕华:

    我们要举办园艺博览会必须是国展局的成员,所以我们新申请加入国展局成员,然后再竞争申请园艺博览会。从世博之路里面,我还想讲一点,我们老说百年梦想成真,百年梦想是不是有根据呢?确确实实是100年,1910年的时候,那时候清政府摇摇欲坠,当时东部地区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了,东部浙江、上海、广东、福建那些商人特别想搞世博会,后来有一个东南亚的华侨提出来,他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同意,决定在南京举办世博会,时间也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有14个国家参加,很不容易,在那种情况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家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克服了很多困难,把世博会搞的很好,所以最后一共是30万人参加,在当时已经很不容易了,交通很不发达,最后组织的相当好,因为所有的世博会这么大,时间那么长,难免会有一些偷盗或者火灾事故出现,但1910年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事故,这要归功于中国的组织者。但是1911年成功之后,上海的一些报纸也写了很多评论,好多人说下一届世博会该何时举行,这是中国人的一些期盼。直到100年之后我们才可以在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我们应该珍惜。

    2010-04-30 14:14:00

  • 中国网:

    说到1999年世博会对我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2010-04-30 14:14:12

  • 施燕华:

    昆明世博会是我们第一次举办世博会,和上海不一样,昆明世博会是专业性的,世博会分两种,一种叫认可类、一种叫注册类。注册类就相当于综合性的世博会,认可类是比较专业性的。它是认可类里面的一个园艺博览会,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为上海世博会做了铺垫,让世界了解我们是有组织能力的,这么大的一个国际盛会组织的很好。另一方面,1999年对世界认识中国更加开放也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像昆明这样一个地区他们觉得还是很不错,很开放的。对于昆明来说,我去参观过世博会,他们感觉非常好,因为一个是把昆明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了,好多外国人知道昆明,而且知道云南,所以昆明旅游人数增加了。另外为了搞园艺世博会,使昆明的建设提前了10年,这对我们中国的影响,对我们中国形象的提升,对昆明这个城市,乃至云南这个省的知名度开放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2010-04-30 14:14:22

  • 中国网:

    在两位大使参加世博会当中,有哪一届是你们印象比较深刻,有一些什么样的难忘故事和感想跟我们分享一下。

    2010-04-30 14:14:31

  • 马恩汉:

    在我任葡萄牙大使期间,葡萄牙1998年举办了上一个世纪最后一次综合性的展览会,这次展览会搞的还是非常成功,我在任职期间曾经接待过几次代表团到葡萄牙考察,葡萄牙举办的世博会对于推动城市建设,乃至对于推动葡萄牙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葡萄牙1998年的世博会,它选了一个地址是在本市的一个北部的地区,原来是荒芜人烟的地方,没有什么开发,通过举办世博会把整个的地区开发起来了,在1998年世博会结束之后,这个地区成为里斯本最发达的现代化地区,在这个地区还留下了很多1998年世博会留下的比较有名的建筑,同时在那里还盖了很多商业楼和写字楼,还有商务中心,建设了非常漂亮的火车站,大的售货市场,吸引了很多人,平时到那里参观的人都非常多,成为了一个吸引游客的景观,无论是外国游客还是国内到葡萄牙参观访问代表团或者旅游者,到里斯本看98年世博会的旧址,这是必看的一个项目。而且上海代表团跟我讲,葡萄牙举办1998年的世博会,他们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学习、借鉴,特别是这次世博会本着勤俭的原则既办的很成功,同时也非常节俭,预算数字不是非常大,葡萄牙不是很大的国家,没有办法和中国上海相比,还特别注重世博会后期的利用,世博会之后包括一些大的活动,很多国家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之后,有很多的建筑,在会之后不能充分发挥效应,这是一个大问题。葡萄牙利用的非常好,世博会结束之后,所有的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没有什么空的现象,而且成了很好的旅游景点,很多的政府部门也都搬到那里去办公,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为推动亚洲经济的继续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个经验。

    2010-04-30 14:14:56

  • 施燕华:

    2005年我的先生是国展局的主席,我能够陪着他一起去了两次世博会,从组织方面说是很好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的素质。世博会主要参观的都是国内人,日本爱知世博会也是从国内各地坐火车的、开汽车过来的。每天都要排长队,九点钟才开园,我们从高架路上往下一看都是人在那排队,非常有秩序。建了世博园区之后,那一年那个地区本来夏天比较热,那一年更加的热,根本没有什么雨水,他们倒是挺高兴得,说天气挺好,但是参观者等的时间很长,都是在那排队。他们有好多小的广场,人在那里呆一天吃完饭觉得很困,很多老人小孩东方人的习惯,拿着报纸铺在地上躺在那里睡觉,我走到那一看,我想看看等他们起来之后是不是垃圾扔一地,等我回来以后看整整齐齐,而且看到老人小孩都把报纸叠起来装到垃圾箱里,垃圾箱分了九类,是厨房垃圾、报纸之类的、化学方面的,分的很细。他们就有耐心这里扔一下那里扔一下,非常仔细,没有一个人乱扔,而且特别注意环保,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

    2010-04-30 14:15:24

  • 施燕华:

    第二个印象,在索尼馆有一个表演很精彩,机器人吹喇叭,那是很稀罕的,因为机器人玩各种乐器,但是吹喇叭气怎么出来,是一个乐队,不是一个人,排队很长,有的人说要排六个小时,我们也进去看了,进去以后先给我们开房间,整个大厅是空的,我们有五、六个人坐在那边,等到门一开,要是中国的话门开了人一下就会拥进来了。他们先是小孩,都是小学的小学生、中学生,排着队一个一个在前面走,完了之后就是大人,普通的观众。

    我看了之后印象特别深,特别感动。我说这么有秩序,等了那么长时间一点不着急就排着队进来,也没有喧哗,也没有冲在前面抢位置,不管是在索尼馆,在其他的馆也是这样的。后来我就听我们上海市一位领导跟我说,他说我们办世博会硬件肯定都会很好的,我担心的是人的素质。但是我相信因为这是百年不遇的一次盛会,我们中国人还是要给世界展现一个我们文明的形象,这就是看了爱知世博会后的一个期待。

    2010-04-30 14:15:41

  • 中国网:

    施大使为我们讲了这些细节,可能会让网友有一个思考,就是我们怎么去更加文明的来看上海世博。

    2010-04-30 14:16:05

  • 施燕华:

    这里每一个人的行动都代表国家的形象。外国观众去参观一看,只要碰见五、六个中国人在那乱吐痰,乱扔东西他就会感觉很不好。

    2010-04-30 14:16:55

  • 中国网:

    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世博会,很多网友也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申办世博会呢?

    2010-04-30 14:17:18

  • 施燕华:

    申办世博会首先要有经济实力,因为所有的馆要建立起来,园区什么的,这是很费钱的,好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这个经济实力,所以有的人就说你能够主办世博会,说明你进入了世界强国的行列,这也有一定的道理。另一方面,对外开放方面应该更加开放,有这方面的要求。还有要提出一个很好的主题,在申办世博会的过程当中,人们关心的是你的国家的支持,还有组织大型国际活动的能力,还有就是主题好不好。我们这次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特别好,比较切合当前世界上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这么快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让城市变成一个使人们住在里面觉得生活很美好的地方。

    2010-04-30 14:17:51

  • 中国网:

    说到这次上海世博会刚我向大家介绍了马大使是30位世博礼仪大使之一,而且还参加了培训,我想知道大使参加礼仪培训是什么样子,为我们介绍介绍?

    2010-04-30 14:19:16

  • 马恩汉:

    我非常的有幸在3月26至27日,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礼仪大使训。但是培训时间非常短,议程安排的非常紧凑,我觉得收获还是非常大。这次到上海参加培训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将来做好礼仪大使工作,请上海世博局的同志全面介绍了世博会的筹备情况、进展情况,这样使我们对上海世博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我们将来做好礼仪大使工作会很有帮助的。

    第二,在培训期间明确了我们要做些什么,任务是什么,我个人理解有两项主要的任务:一是协助上海方面做好外国政要的迎送接待工作,刚才我已经提过,在世博会期间大概有100多位外国国家的政要,因此工作量非常大,派30位大使做礼仪大使,这是其中一项任务。二是根据当时情况时间的安排,礼仪大使作为中方代表的身份,有选择的出席一些国家馆日的活动和国际组织荣誉日的活动,这个量比较大,我是处于第二批到上海参加,我们这批是从5月17日-30日,有14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我们有三位大使在第二块,我们轮流做这项工作。为了做好礼仪工作,我们也观摩了一下外国国家馆日的全过程,他们演练了一下,世博中心相当于人民大会堂中部的位置上给我们演练了一下,从升旗仪式,代表团的团长发表讲话,赠送礼品,然后再进行会见,最后由中方带着外方代表团先参观一下中国馆,再参观他们国家馆,回来之后再回到世博中心举行一个欢送午宴,整个一系列活动就算结束了。

    2010-04-30 14:19:49

  • 马恩汉:

    由于我们时间很紧,大家好不容易有机会到上海去,都呼吁多看几个馆,我们去的时候还像一个大的工地一样进行建设,所以我们也没有时间看更多的馆,我们只是看了一下中国馆和世博中心,大致的看了一下各个馆的一些外形,内部没有装修完,所以没有时间看了。通过这几项工作,我觉得对礼仪大使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通过这次培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做好工作很有好处。

    2010-04-30 14:20:11

  • 中国网:

    马大使您说作为世博礼仪大使心里有点底,因为您做过奥运的礼仪大使?

    2010-04-30 14:20:30

  • 马恩汉:

    不是大使,那是志愿者。刚才提到世博会也是圆了我们国家百年的世博梦,奥运会是圆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应该说这是中国的两大盛事,也是全国人民非常期待的两大盛事,我本人非常荣幸接任了葡萄牙大使之后,作为2008年派出去的志愿者以联络员作为挪威代表团的联络员,参加整个的全过程,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挪威参加奥运会的代表团同奥组委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他们服好务,使整个奥运会能够顺利的进行。这次的任务作为礼仪大使跟作为奥运会的志愿者联络员还稍微有所不同,这是一项新的任务,也是我一次新的挑战。我在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之后,在2008年10月份在北京举行亚欧首脑会议,那时候我作为礼仪大使在北京机场迎送参加亚欧首脑会议的欧洲和亚洲的领导人,我估计这次在上海作为礼仪大使可能大同小异,我相信学习和了解情况能够把这项工作完成好。

    2010-04-30 14:20:43

  • 中国网:

    我们一直说外交官是“文装军人”,这个职业依然面对着考验、挑战、奉献。在世博会期间,这三点是不是也依然会体现的非常明显?

    2010-04-30 14:20:55

  • 马恩汉:

    我想应该是这样子,刚才提到首先来说奉献,作为外交官确实要有奉献的精神,作为在世博会期间作为礼仪大使也应该有奉献精神,奥运会取得巨大的成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奥运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所付出的辛苦,所付出的各种各样的努力,为我们奥运会的成功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这次在举办世博会,据我所知在上海方面也组织了很多志愿者来服务,我个人体会所谓奉献精神首先对志愿者的工作要热爱,有了热爱前提之下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做好这项工作,这样就有很大的热情,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和回报,这种奉献绝对必要。

    2010-04-30 14:21:06

  • 马恩汉:

    至于你说的考验,有一点点的考验,毕竟这次世博会是做礼仪大使,跟上一次2008年的奥运会作为志愿者联络员的工作性质不同,同时我刚才也提到,因为这次时间紧、任务重,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接待14个国家的政要,还要参加很多国家的馆日和荣誉日的活动。比如接待挪威和葡萄牙的政要,这对我来说对他们大使的情况比较了解,可能稍微轻松一些,但是这次不限于这两个国家,还有其他的国家,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很好的学习,了解这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了解这个国家同我们关系的状况,要利用这个代表团的团长本人的情况及代表团的情况,这样作为礼仪大使才能恰如其份的做好这份工作,应该说这也是一个考验。

    考验还有一点就是需要有很好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之外,对体能也是一个考验,工作不是特别规律,可能有飞机耽搁或者不能很好的到达,这也是一个考验,也需要奉献,也需要做一个适当的准备。

    挑战,做好这项工作也是新的工作,也是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在2008年亚洲首脑会议的时候做过礼仪大使的工作,我相信这次经过我的努力能够较好的应对这次挑战。

    2010-04-30 14:21:41

  • 中国网:

    我知道咱们的外交官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血,整理了一套关于世博会的书,叫《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和世博会的关系。

    2010-04-30 14:21:59

  • 马恩汉:

    因为这本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外交部的外交官笔会合作打造,书名叫《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大型系列的图书,第一批43本,将来可能还会多,特邀中国驻各国的前外交官执笔,力求用生动的笔触、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来描述各国的文化、风土人情、旅游特色,同时也收入了他们若干年在国外生活的一些个人的经历。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书籍,也为世博会和各参展国,7000多位中国的参观者和外国的参观者架起了一座有友谊的桥梁。这也是向上海世博会献上了一份厚礼,本人很荣幸的写挪威的丛书,这本书名字叫《峡湾之国挪威》,现在已经基本完稿了,正在编辑出版之中,争取在5月28日能够跟观众见面。

    2010-04-30 14:22:31

  • 中国网:

    这是为世博会专门出版的一套丛书,两位作为其中的作者,在执笔的过程中会不会选择的角度跟写其他的文章是不一样的。

    2010-04-30 14:22:53

  • 马恩汉:

    对,它要从外交官的视角,不是介绍一般的旅游基本知识,介绍旅游的书籍很多。要从外交官的视角,并且自己的经历和过程写到书里面去,包括一些刚才我讲的自己的经历和一些奇闻轶事,从外交官的角度带你游览国家,使精华的东西写的生动,能够引人入胜。

    2010-04-30 14:23:11

  • 施燕华:

    写旅游的书很多,我的角度不一样。你到法国旅游,主要看什么?我提出来主要是看文化,因为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所以我的体验叫文化盛宴,在法国到处都有文化方面的积淀。为什么法国是这么一个民族?为什么法国的南方北方有很多的不同?法国历史上有好多故事,跟你所参观的景点都密切相连,从文化上享受,慢慢的你会体会到为什么资产阶级大革命会发生在法国。这本跟一般的旅游书不一样,当然也写一些旅游景点,值得看的地方,作为外交官常住在那边,我在法国住了快5年的时间,跟人的接触,看到的景点就有一种不同的视角,而且从法国人当中了解,他们对这些旅游景点,他们是怎么来解释的,这是一套丛书,很独特的,跟其他的旅游书不一样的。为什么要挑世博会期间来出呢?大家看世博园很多国家的展馆,也对这些国家有所了解了,但是不可能全都看了,也不可能对这些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世博园区也有一点准备,得到了一些启发以后,再看这本书你可能有更深的理解。

    2010-04-30 14:23:21

  • 中国网:

    这让我们很期待这套书。看场馆看的是一个方面,但是阅读一下大使们的著作,对这个历史和背景会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刚才施大使为我们介绍了一些爱知世博会上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接下来我想请问两位大使对于上海世博会两位最关注的是哪些方面,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点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0-04-30 14:23:37

  • 马恩汉:

    刚才我提到这次在上海的培训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天的时间,也没有机会看更多的展馆,现在对上海世博会谈很多的感受还为时过早。根据我们培训期间,包括最近我看了大量的上海方面提供的介绍,世博会的素材,包括外交部各个相关的司向礼仪大使提供的背景材料,国内和国外媒体大量报道的情况,应该说增加了对世博会的了解,大家都期待开幕之后能够自己到那亲眼目睹世博会,可能会有更深的印象。对我个人来讲,通过我看大量的材料和各方面报道,我对世博会最关心的有三个方面:

    2010-04-30 14:23:54

  • 马恩汉:

    第一,世博会的科技含量,这方面很独特。世博会各国的展馆据我们报道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展馆,特别是18个企业馆,科技含量特别高,很值得一看。围绕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么一个世博会的主题,通过高科技大量的使用,使人们对于生活在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更加舒适会了解更多的知识。

    第二,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世博会的文化,这应该是一个大看点。因为通过192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的参展,使各国的文化同时在一个地方展出,有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的机会,这为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相互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了平台,特别是中华民族有悠久文化的历史,首先我们展出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一个活生生的一个动态的一个清明上河图。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个会给各国的观众,包括中国的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次法国馆把国宝都拿来,丹麦也把国宝——美人鱼拿到这里,反正各国除了推销自己的高科技产品之外,文化是一个大的看点。

    2010-04-30 14:24:50

  • 马恩汉:

    第三,看未来。通过有50个城市的优秀范例,我看上海都介绍了50个城市范例有什么特点,读起来很引人入胜,引领着我们的人类城市生活的未来。未来是什么样子?再过50年,比如到2050年看看那时候的城市跟现在就是很大不一样了。读了材料之后,给我的印象,核心就是十个字“低碳、环保、生态、创意、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达到这五个方面就达到了未来城市的一个标准,这都是我们非常期待的。

    2010-04-30 14:25:01

  • 中国网:

    您说的也让我们觉得特别的期待,施大使觉得有些什么好的点能给我们再推荐一下。

    2010-04-30 14:25:12

  • 施燕华:

    我没有什么所推荐的,因为我没有去过世博园区,我所看到的世博园区那时候还是一片平地,之后我没有去过,我也没去参观过世博会,以后我会抽出时间参观的。但是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去参观世博会不要抱着只是玩的目的,当然世博会是娱乐,里面有各种演出好看的东西,如果光抱着玩的心态去看,很好看,这个很漂亮,那个怎么样,回来以后可能收获不是很大。我们要抱着一方面有娱乐,一方面要学习。我举一个例子,日本明治维新初期的时候,他们派出了60多个庞大的各行各业的专家代表团去参观世博会,回来以后写了90多卷厚厚的他们学到的东西,因为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大展示,每届世博会都有一些新的技术,像刚才马大使说的,那些高新技术的东西都可以拿过来,你去看坐的这个车很好玩,这就完了,但是有些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日本人就是这样,推动了明治维新之后的改革,科技的进步。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可能各行各业都有,搞建筑的看建筑,搞文化的看怎么展示的,搞科学的看某一方面人家所展示的最新的科技,这些东西我觉得也是很重要的。当然马大使提到了最佳城市实践,这个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在预想当中很多城市很积极的要求参加,它要把它城市发展的理念告诉大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当中,人们面临水资源、能源、环境、教育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的,这是我们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个区也是很值得看的,每个区都有它的特点和好看的地方,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看。当然文化内涵也是很值得看的。

    2010-04-30 14:25:56

  • 马恩汉:

    我再补充一点,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不出国门看遍世界,这是很难得的机会。据我所知各个国家为了展示自己的国家,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关注,各个国家都力求把自己的馆建设成为最好的场馆,使劲了浑身的力气,拿最好的设计师展示自己的馆,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出家门就可以看遍世界,这是我们向世界学习的一个极好的机会,除了推销自己,还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我们每个国家都非常关心,每个国家馆都很关心,如果有时间将来礼仪大使工作完成以后我会多抽时间好好看看,机会不多,以后很难再有这样好的机会。

    2010-04-30 14:26:08

  • 中国网:

    我们也盼望两位多参观一些场馆,再回来把故事在这里跟我们的网友一起来分享一下。

    2010-04-30 14:26:19

  • 施燕华:

    一般大家都非常重视大馆,但我在爱知世博会的时候,我看见安第斯联合馆,叫做安第斯国家联合馆。爱知世博会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睿智”,他们把这个馆设计的很好,他们把自然怎样受到人的破坏,每年世界上多少垃圾怎么怎么样,有些树可以怎么利用,不遭到破坏等等,到最后是一个电脑在那说,说你想想每天你对改善环境是不是做出了贡献,你的生活方式是破坏了它,还是有利于保护环境。大家看完带着思考走出了这个馆。所以有些小馆创意很好,很深刻,不是大馆就好。

    2010-04-30 14:26:31

  • 中国网:

    你对我们很多即将去看上海世博会的朋友来讲,真的非常的实用,非常的有帮助。世博会与中国外交的意义是什么?今天这个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想请两位嘉宾对于上海,对于中国它的意义在哪里?

    2010-04-30 14:26:44

  • 施燕华:

    世博会的主意最早是上海的老市长提出来的,我们曾经访问过这位老市长,想着他怎么会提出这个主意的。80年代初他是市长,他就想上海要发展,怎么发展?一方面要开发,另一方面上海的金融业等几个方面都要推进,所以他几次派团到日本考察,日本办了五次世博会,大阪的世博会1970年办的,大阪的世博会一共是6400万人参加,创了世博会历史的记录,我们打破它的记录是毫无疑问的。大阪世博会举办之后,它带动了整个日本叫做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另外1985年中国世博会,是一个专题的世博会,专门讲科技的,中国原来一个不知名的城市,但是由于这样世博会提高了知名度,它在日本吸引了很多日本很重要的大公司在这边搞研发,也吸引了一些美国公司在这边搞研发。通过别人的经验和他们收益的情况,往往提出来,当时我们的时机不成熟,现在能够实现百年梦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上海申办世博会整个过程对上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现在上海的交通状况改进了很多,轨道和路面的交通现在都能够连在一起了,市容面貌有的说可以超前,通过这次上海的世博会可以逐渐的把上海打造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吸收很多的高科技的东西。

    另外,像奥运会一样,对人的素质提高是有很大好处的。奥运会之后他们说北京人素质提高了,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位了。上海我相信这些也会慢慢的通过世博会来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2010-04-30 14:26:52

  • 马恩汉:

    我觉得世博会对于中国和上海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它将为上海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些契机包括城市的建设、包括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上海的知名度,向国际城市迈进的步伐都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会对中国长远的振兴发挥重要的作用。世博会是在上海举行,既是上海世博会,更大的意义上是中国的世博会,既会对上海的发展有特殊的推动作用,对我们国家长远振兴也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同时强调一点,我们也不能太急功近利,我们还是要冷静、理性、客观的看待世博会的意义,既不要被媒体的一些追捧而飘飘然,也不要因一些媒体的冷嘲热讽而灰心丧气。现在,我个人感觉在现在要对世博会做出一个全面的评价恐怕为时尚早,因为世博会时间很长,从5月1日开幕到闭园要184天,我认为现在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首先集中全力把世博会的每一天办好,要全力以赴把世博会的每一天办好,使上海的世博会真正成为中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大舞台,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奉献给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人民。

    2010-04-30 14:27:53

  • 马恩汉:

    我觉得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世博会,也是世界人民的世博会,愿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外人民对话的平台,友谊合作的桥梁。

    2010-04-30 14:28:26

  • 中国网:

    谢谢两位大使在中国网作客,也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2010-04-30 14:28:37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0-4-30-maenhan.wmv

数据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6646/152_1_0101_desc.htm

图片大图:

  • 中国前驻挪威 葡萄牙大使马恩汉

    中国网 王锐

  • 中国前驻卢森堡大使 施燕华

    中国网 崔钧洋

  • 访谈中

    中国网 王锐

  • 访谈中

    中国网 王锐

  • “愿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外人民对话平台,友谊的桥梁。”

    中国网 王锐

  • “作为在世博会期间礼仪大使也应该有奉献精神。”

    中国网 王锐

  • “昆明世博会,对昆明乃至云南知名度有很大的影响。”

    中国网王锐

  • “世博会也是圆了我们国家百年的世博梦。”

    中国网 王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