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谁是主力军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义平
    时间:2008年11月13日10:30
    简介: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消费增长空间巨大。扩大内需不仅是为了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那么谁将成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做客中国访谈,为您分析解读。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扩大内需 谁是主力军

活动描述

  • 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义平
            时间:13日10:30
            简介: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消费增长空间巨大。扩大内需不仅是为了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那么谁将成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的主力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做客中国访谈,为您分析解读。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正在为您直播的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消费增长空间巨大,扩大内需不仅是为了应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那么谁将成为扩大内需、增加消费的主力军?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义平做客中国访谈,为您分析解读。李教授您好!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2008-11-13 10:34:22

  • 李义平: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2008-11-13 10:38:03

  • 中国网:

    首先想问一下,前几天我们看到了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是否可以理解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了一种改变呢?

    2008-11-13 10:38:18

  • 李义平:

    我想应当是这样的。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几次近乎于免费的午餐。97年的时候,很多国有企业改革不好,于是想造大船,大企业,当时是泰国开始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韩国的大企业都出了问题,我们也不造大船了,着重于企业实力的考虑。前段时间,我们对金融衍生产品也非常感兴趣,从美国开始,特别是今年五月份,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我们对金融衍生产品兴趣度大大的降低了。

    2008-11-13 10:39:32

  • 李义平:

    另外,你刚才提到的问题非常好,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因为缺少资本,我们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对外贸易,可以说是几头在外了,一方面是原材料在外,一方面是产品的销售在外,甚至包括核心技术品牌都在外。那个时候我们没有资本的积累,我们像所有的国家一样实行了一个古老的重商主义政策,我们多卖少买,积累了很多的外汇。这样一个经济增长模式,取决于劳动力原材料的便宜,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的看好。

    2008-11-13 10:40:20

  • 李义平:

    2004-2007年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很好,需要大量的中国产品,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发展的很好。现在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从金融危机到实体经济,消费能力大大的降低,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大大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济发展碰到了巨大的障碍。这次我们出台十项措施,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措施问题,它预示着我们经济发展模式从战略上要进行调整。我们原来主要是依靠外需,现在我们依靠外需和内需并重,这个东西有理论根据的。

    1776年,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写过一本书《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世界搞市场经济,这本书中说了市场经济是使人类和国家致富的体制。他在这本书中专门针对中国的情况来说,说中国和欧洲不一样,欧洲国家小,欧洲必须要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国家大,中国不仅要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而且要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内需。因为这样巨大的内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省与省之间的贸易,就可以支撑巨大产业的发展。这是亚当斯密当时说的。

    2008-11-13 10:42:13

  • 李义平:

    后来还有一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对各国做了一个考证,说大国的发展模式和小国不一样,小国的资源有限,必须要依靠对外贸易。当时他说大国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大概在12%左右。我们现在大大超过了这么一个比例,超过这个比例一旦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美国可以向全世界转嫁它的通货膨胀,转嫁它的经济紧缩,这个世界虽然是平的,但是是不公平的。次贷危机说白了,就是美国穷人的住房让全世界人民来买单,这种情况下传染到我们,因为我们的对外贸易有一个相当大的依存度。所以这次国家有一个正确的决策就是启动内需。

    我们看到十条措施,这显示出一个信息,就是我们经济发展模式来了一个战略性的调整,我们不仅要依靠对外贸易,还要依靠对内贸易。这种情况下一旦世界经济碰到问题,我们才有可能独善其身,不能只是相对被动的。

    2008-11-13 10:48:10

  • 中国网:

    所以现在我们要扩大内需,改变以前的模式。

    2008-11-13 10:52:03

  • 李义平:

    原来我们自己资本,所以是这样的模式,现在我们有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再加上国内确实需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也确实需要启动内需,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需要,国内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需要,当前的经济形势也需要扩大内需,改善人民生活也要扩大内需。

    2008-11-13 10:52:49

  • 中国网:

    刚才您分析了我们现在需要扩大内需的种种必要的原因,您认为政策的调整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008-11-13 10:53:10

  • 李义平:

    现在经济下滑,出口出不去,目前已经下滑到了百分之九点多。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的出手这一系列的措施,当然长期来看肯定是消费起作用,短期看肯定是政府的投资起作用,然后拉动内需。而且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拉动内需,包括通过政府出手这些措施振奋人们的经济信心,信心的问题相当重要。

    1933年,当年的罗斯福总统,当时是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大萧条,从1929年开始,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他上台时有一个演说,有一句话在他后来不断的重复,他说唯一惧怕的是惧怕本身。如果大家都不害怕,消费者敢消费,投资者敢投资,经济就会启动起来。问题是大家有钱不敢消费,有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投资。温家宝总理最近也不断的重复着这样的意思,在中国讲,在联合国讲,要有信心,要坚定信念,实际上讲的也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目前采取这些措施,一个是实实在在的启动经济,二是要振奋人们的经济信心。

    2008-11-13 10:53:26

  • 中国网:

    谢谢李教授。此次的会议还提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2008-11-13 10:55:40

  • 李义平:

    从经济学来讲,通常在经济箫条期间,这个东西是从凯恩斯那里来的。当年罗斯福总统走马上任他是美国的总统,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出版了一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宣传的思想就是要政府打破预算平衡,你不要量入为出,可以发散和赤字。政府要干预经济,而且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萧条期间干预经济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我们的说法,凯恩斯的说法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两个意思差不多,在经济萧条期间通常利率政策的作用是比较小的,降低利率大家有时候还要等着,要等的到什么时候不知道了。所以政府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直接投资,包括减税。特别是通过这些直接投资,马上就可以见到效果,所以在经济萧条期间,各国基本上都使用积极或者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说明中国政府这么一个选择是很正确的。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期间是有十分明显效果的,中国的历史也是这么证明了。当时美国的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是怎样证明的呢?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启动内需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所以这一次依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仅仅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当说中国政府的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2008-11-13 10:56:01

  • 中国网:

    在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当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些有利的影响,是这样吗?

    2008-11-13 10:57:55

  • 李义平:

    对,97年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对中国当时的影响不大,亚洲金融危机局限在亚洲,对全世界影响不大。当时各国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办法纷纷是宣称本币贬值,中国一方面宣布本币不贬值,一方面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所以,中国在那次金融危机中还是比较顺利的。亚洲金融危机的18个月,但是经济萧条要好几年。

    2008-11-13 10:58:42

  • 中国网:

    所以这也是历史证明了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应对金融危机或者是经济萧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好的,李教授我们看到此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中,改善民生是被放在了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工程之首,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2008-11-13 10:59:40

  • 李义平:

    启动内需有各种各样的投资项目,现在投资项目的选择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结合起来,既改善人民生活又扩大内需,所以它把这个结合起来,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的地位。因为中国已经提出来要建设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所以对于民生方面的欠帐很多,我们以往的发展在哪些方面对民生欠帐很多呢,比如说经济发展了有时候环境污染了,环境污染的相当严重,这就涉及到民生的问题。

    整个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得并不显著,所以启动内需有各种项目的选择,你可以修公路、修机场、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选择的空间很大,你选择的项目在启动内需国家投资的时候,你选择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相关的项目,这样就把改善民生和启动内需紧密的结合起来了。

    2008-11-13 11:00:46

  • 李义平:

    在启动内需时可以选择项目,可以选择什么样的项目?有的项目和改善民生结合不是那么紧的,你就先不要选择,和改善民生结合比较紧的你先选择这样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比如说提高牛奶的质量,不要再来一个三鹿奶粉,牛奶质量的改善,环境的改善既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启动了内需,这就把民生工程和启动内需紧密结合到一起了。

    2008-11-13 11:02:04

  • 中国网:

    我们的老百姓也可以从这些工程中得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实惠。

    2008-11-13 11:03:10

  • 李义平:

    对。启动内需最终就是要让广大的老百姓得到实惠,所不同的是有的时间长一些,有的是马上就可以见到效果的。所以,肯定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因为启动内需,道路、交通包括铁路的建设,最终是改变人民交通运输的条件,改变人民生活的空间,使人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更便于生活、经营和旅游。

    2008-11-13 11:03:57

  • 中国网:

    从出台的十项措施来看,您认为老百姓在短时间内或者是说可以享受到的一些实惠在哪些方面?

    2008-11-13 11:06:05

  • 李义平:

    短时间内的实惠就是减税,降低利率,减税、降低利率都是比较实惠的。减税以后,包括在房地产降低贷款买房的利率,首付减少了,这都是买房、减税、降低存款银行利率从这个角度来刺激股市,这些都是眼下,特别是前萧条中比较实惠的。

    2008-11-13 11:06:23

  • 中国网:

    长期来看,我们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呢?

    2008-11-13 11:06:48

  • 李义平:

    长期来看就更多了。实际上,启动内需有一个长期的效果,要讲长期效果主要是消费,这个消费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的提升他的消费水平,不断的时尚,普及时尚,最终通过消费推动经济,人们都有欲望,这种欲望就是消费的欲望,整个人类社会的前进就是不断提出新的消费的目标,然后满足这种目标的奋斗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前进,长期来看肯定是消费。

    2008-11-13 11:07:03

  • 李义平:

    但是,短期来看,眼下最有效果的启动内需,最显著的就是温家宝所讲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实际上在这么一种情况下真正起作用快的是政府投资,是行政干预。快的话“出手要快,出拳要重”,出手要快就是要马上的反应过来,不要贻误战机。出拳要重是投下去要马上见效果。

    措施要准是你选择的项目既有利于我们经济模式的转变,提升我们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又有利于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转变我们经济增长的模式,有利于能够带动其他项目的投资,因为政府投资毕竟是需要带动民间投资、带动老百姓的消费、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不仅是有长远的标准,而且应当有近期的标准,应该要统一的结合起来。工作要实,就是不能搞花架子,不能搞亮点工程,真正的做到了这些就可以振奋人们的信心。长期的看是消费,短期看是投资见效果。

    眼下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就是减税,鼓励消费和鼓励买房。眼下对老百姓还有什么好处,就是在提高低保和提高工资方面,还有让企业的所得税改革,改革之后企业更愿意生产了,可以安排更多的就业,这都是眼下的好处。

    2008-11-13 11:08:57

  • 中国网:

    刚才您列举了一系列的好处,比如说买房什么的,我觉得可能对城镇的市民消费者来说,大家可以更近的体会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十项措施中,还有一些措施是针对我们农民朋友的。扩大内需对农民消费市场也是非常需要的。您能否给大家分析一下有关农村改革和扩大内需的一些必然联系呢?

    2008-11-13 11:11:20

  • 李义平:

    最近我一直在强调一个问题,扩大内需应当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中国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改革开放本来是从农村开始的,承包制、传统的计划经济靠农业支援工业,使农民的日子最终过不下去了,于是在1978年从农村开始拉起了中国改革的序幕。

    改革30年了,中央又专门开了一个十七届三中全会来讨论农业问题,说明农业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我们现在讨论内需,如果八亿农民都有足够购买力的话,八亿农民市场不亚于欧洲市场,关键欧洲市场有钱,我们农民没有钱。说明农业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说明我们的中国农民收入还是相当有限的。以往我们只是从农村转移了很多的剩余劳动力,不以为是农村问题的解决。只是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农村人跑到城市来了,农村的青壮劳动力跑了,男的跑了,女的也跑了,土地撂荒了,农民怎么增收呢?其实农业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亮丽的经济点。

    2008-11-13 11:11:52

  • 李义平:

    美国的农业就搞得不错,搞了两百年是一个农业大国,日本的农业也不错,中国的内蒙和山东的农业也搞得不错,所以农业可以成为一个亮丽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成为了亮丽的经济增长点,粮食安全问题也解决了。前段时间物价上涨是以粮食为核心的物价上涨,而且粮食涉及到安全问题。把中国八亿农民的收入问题解决了,农业问题解决了,启动内需的问题大概就真正解决了。

    中央十条措施中有一条专门讲到投资农村,要我说投资农村应当大有作为,给城市投资了几十万、几千亿,再投资还需要更足够数量的投资才能见到效果,现在同样的一万元,给了一个已经有了投资的行业和地区,比如说投资到城市效果要差得多,给一个没有人曾经投资过的,打个比方比如说农村原来没有人投资过,你现在投资一万元的话效果要显著得多。

    2008-11-13 11:13:18

  • 李义平:

    经济学上的话,前面叫做边际效应递减,第一个一万元的投资效果最好,第二个一万元的投资效果没有第一个好。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投资效用最大化,要寻找新的投资地区和新的投资亮点,我想就是农村。农村应该投资到哪些行业呢?农村的交通、农村的道路、农村的通讯、农村的电力、农村的教育,不仅是义务教育的问题,包括农民的培训。我们原来说到工业哪个省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可以发现它的基础设施比较好了,它就发展快,山东当年路修得好,山东发展得就快。对农村也是这样,道路交通方便了,通信业方便了,农民就拉近了,农民知道很多市场的信息,原来很多农产品卖得很便宜,因为拉不出来,现在能够运出来了,就可以卖得高点,农村的收入问题就解决了。

    2008-11-13 11:14:55

  • 李义平:

    美国有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人力资本的问题,他发现美国农业的土地减少了,农业发展的相当之快是在二十世纪的四十、五十年代,他提出一个概念是人力资本的概念。他通过核心的技术、关键的技术,认为农业完全可以承载巨大的高新技术,土地的改良、农业机械的使用、种子、化肥的改良、农民素质的提高,所以现在的高新技术完全可以用来装备农业,农业完全可以承载大量的高新技术,和它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立足于在农业内步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所有的人、所有的地都转移出来,农业问题怎么能够解决呢?所以这次我们启动内需,应当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做的关于农村问题的决定结合起来,应当和解决农民的问题、解决农村的问题、解决农业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2008-11-13 11:15:51

  • 李义平:

    十七届三中全会是解决的是土地产权可以流转,承包权长期不变,可以流转、可以规模经营,可以向种田能手中转移,这是十七届三中全会讲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要实现必须有一些硬件的工程,我去过韩国,韩国农田的基本建设就搞得相当好,机械化的程度也高,水利建设、包括农村道路、地里面的路都修得很好,它不是土路。所以我们农村要达到这样一个基础设施的程度,农民的收入问题就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了,很多现在卖不出去的产品,由于国际市场上出了问题卖不出去的产品,农民都可以消费。家用电器、鞋、服装等等,农民都可以消费。

    2008-11-13 11:19:43

  • 李义平:

    现在一个是农民没有钱,二是很多东西没配套,没有电怎么消费,很多东西它不懂,不懂电脑,需要培训,培训要花钱。投资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应该是中国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可以和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做出决定的精神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008-11-13 11:21:27

  • 中国网:

    您认为此次出台的十项措施中,对于农业这部分的关注力度足够强吗?

    2008-11-13 11:21:57

  • 李义平:

    十项中的一项吧,但是这个是有很大的弹性了。虽然是十项中的一项,因为中国经济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太多了。虽然是一项,但是你要认真的思考,认真的落实的话,有很大的空间。这个很大的空间就是我刚才说的农村的道路,农村的通讯,农村的教育,包括农民高新技术的培训,包括给农村能人的小额贷款,把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通过龙头公司组织起来,解决他们的素质、解决他们的交通、解决他们的技术水平问题,解决他们短缺的资金,这完全可以在这次关于农业问题的措施中列出来。国务院不可能把这个东西讲得那么细,但是它里面有很多的方向,这个方向中有很多的内容可以展开。

    2008-11-13 11:22:12

  • 中国网:

    谢谢李教授。我们看到在十项措施中还有一项措施是非常受关注的,就是增值税转型的问题。按照部署,要在全国所有的地区、所有的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预算将会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您认为是否会达到这个预期吗?

    2008-11-13 11:23:13

  • 李义平:

    这确实需要减轻企业的负担,减轻老百姓的负担。GDP我们这几年增长是11%左右,百分之十点几,我们的税收增长是百分之三点多,增值税的改革核心是减税,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让企业有更多的钱可以去生产,钱给企业、给消费者、给人民群众他们使用的效果好一点。这是国家的措施了,国家给企业减税,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还有企业来说,企业如何面对冬天,面对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现象,有高涨、萧条和复苏,就像一年四季一样,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完全可以在夏天做夏天的事,冬天做冬天的事,宏观经济潮起潮落,总有船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有的船到半途就冲垮了。所有的企业都想从容的面对这种经济危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应该有一个思想观念的变化,应该看到世界上不会没有问题的时候,世界上充满了矛盾。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的企业家和一般的人不一样,不能等待国家给你优惠的政策,国家已经给予了增值税改革,这种情况下你自己还要努力,应该把问题转化为机遇。

    2008-11-13 11:23:55

  • 李义平:

    这个问题日本当年也碰到了,日本1973年石油危机。日本70%的能源依靠石油,90%的石油依靠进口。这种情况下日本进行了一个调整,耗能大的、浪费资源的企业不进行了,所以日本的汽车是节能环保的。日本今年有一个俄学者写了一个《日本是资源大国》,其实日本不是资源大国,它为什么成为了资源大国,是因为它节约、寻找替代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韩国也是,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冲击很大,把问题解决了,韩国三星电子就发展得很好。比如我国也有这样的,玩具产业中有的把高新技术和玩具结合到一块,结果技术含量提高了。

    我去过江苏的木地板企业,他们的需求量非常大,他的木材来源是非洲的和国外的,市场也在外面,他可以做到成本上涨了,也给客户适当上涨一点钱。还有的是寻找一些外面的市场,我们去的有的木地板企业是寻找中等质量的,这种木地板可以卖给城乡结合部。城里人装修房子用贵的木地板,而农村的用得便宜就是了。雅戈尔就是,雅戈尔现在就是开拓国内市场,节约成本,把问题转化为机遇。

    2008-11-13 11:24:38

  • 李义平:

    另外把问题转化为机遇还有很多很多的做法,开拓市场、节约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包括在这个时候的兼并重组。有的企业活不下去了,对于还有品牌、有能力的企业来说,这时候是适当的收编也是一种机会,活不下去让人家收编也是活下去的一种办法。另外一种最消极的办法,就是蓄势待发,在冬天调整、训练、拓展,完全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机遇。既有国家调整税收的政策,自己再积极的努力,你要想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永远都是夏天,你要适应春夏秋冬,因为这就是市场经济。

    2008-11-13 11:25:44

  • 中国网:

    说到市场经济,其实我们中国人从历史上来说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市场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概念才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作为我们普通民众或者是市场、政府来说,是否也要学会在经济市场下成长保护自己,这需要怎样的心态,请李教授给大家支支招。

    2008-11-13 11:26:37

  • 李义平:

    你的问题提得很好。我觉得我们中国政府已经学得相当不错了。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时候胡总书记提出一个概念,要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所以中国政府在此次经济萧条中间,出手措施非常快,非常准,非常有实效。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说,也应当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应该说是一个好东西。

    我们五千年的自然经济,后来我们落后了。西方国家在走向市场经济之前也是比较落后的,也有一百多年、两百多年的事,步入市场经济之后,西方世界迅猛发展。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寻寻觅觅中选择了市场经济,这是一个重大的贡献。中国的辉煌、中国的国际力量和国际地位,全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结果。

    2008-11-13 11:27:05

  • 李义平:

    中国的经济为什么发展,是因为这几年中国人选择了市场经济。不要从大的方面说,还可以看中国各个省,凡是经济发达的省份全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我们充分的尝试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市场经济短缺,哪还有服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饭也吃不饱,中国人民现在吃得穿的国际地位比原来好得多了,这完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市场经济的这么一个结果。

    既然我们享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任何东西不可能都是好处,你应当学会在市场经济下生活,计划经济也有萧条。58年大跃进就是泡沫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就吃不饱饭,那时候比我们现在的萧条还萧条,我们不是也从那时候过来了吗?你应当学会在市场经济下生活,首先你的观念是要认识到市场经济肯定有波动,不可能永远有夏天,就像刚才我说企业家的情况一样,要有平常心对待市场经济的波动。

    2008-11-13 11:28:26

  • 李义平:

    另外,你平常对自己要有保护,怎么保护自己呢?比如说你的投资,你要研究中国的房地产,你要研究中国的股市。社会保障制度很重要,不仅要有人民群众增收的问题,还要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健全了大家才敢消费。当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时你要学会给自己保障,你要学会研究股市、研究房地产市场,研究在经济低潮时干什么。你如果有了足够的力量,现在进行收购。

    美国的股神巴菲特说了,你有足够的钱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是好事,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你出国留学也是好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个是心态的问题,一个是基本的知识的问题。应当有所准备,而不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非常的被动。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2008-11-13 11:29:57

  • 中国网:

    我们广大的民众朋友真的就像刚才李教授说的一样,我们之前没有那样非常良好的心态,没有非常辩证的来看待一个问题,但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有没有一些可以实用、备用的一些措施呢,使自己更好的保护自己。请李教授给大家提点意见。

    2008-11-13 11:31:22

  • 李义平:

    更好的保护自己是相当具体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风险大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在经济萧条期间,其实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石油涨价了,你可以节约、可以少开车等等。我相信每个具体的人都会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他在这个切身的体会中可以寻找到在他这个位置最切合的一种措施和想法、做法。

    2008-11-13 11:31:47

  • 中国网:

    好的,今天非常感谢李教授做客中国访谈,我想通过李教授的一番解读,大家应该具备的就是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这一场国际的金融危机。

    2008-11-13 11:33:09

  • 李义平:

    十项措施很好,很及时,中国政府、中国共产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已经相当不错了,才搞了三十年的市场经济,这种能力已经不错了。如果没有这种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获得历练,我们只会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相信,老百姓也可以积累一些经验教训,中国的政府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中国的政府也会做得更好一些,渡过目前的情况,使我们的经济平稳的发展。

    2008-11-13 11:33:29

  • 中国网:

    李教授最后这一番话,也是给了我们广大的观众朋友一个有力的强心剂,让大家更加有信心。

    2008-11-13 11:34:22

  • 李义平:

    对我们应当有信心,应当对政府有信心,对我们的经济形势有信心。因为温家宝总理讲了,经济形势长期是看好的,信心是相当重要的。

    2008-11-13 11:34:50

  • 中国网:

    好,让我们更加有信心的面对问题。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谢谢大家!

    2008-11-13 11:35:06

  • 李义平:

    谢谢大家!

    2008-11-13 11:35:18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wms_content/fangtan/2008/388_081113a.wmv

网友发言:

  • 老百姓:

    请问专家,中央说扩大内需,提高消费,对股票市场是不是一个利好呢?

    2008-11-13 09:34:22
  • 兔子:

    听说这次投资很多钱用于住房建设,我举双手赞成!!房价正在下降,这个投资会不会影响房地产市场变化?

    2008-11-13 09:36:39
  • 朵朵:

    物价的平稳最重要,否则老百姓承受不起,消费也就有限了。比如我想去旅游,就是太贵!

    2008-11-13 09:38:54 //end for

图片大图:

  •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义平做客中国访谈

    中国网 杨佳

  • 现在我们依靠外需和内需并重

    中国网 杨佳

  • 这次国家有一个正确的决策就是启动内需

    中国网 杨佳

  • 中国访谈现场

    中国网 杨佳

  •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对中国当时的影响不大

    中国网 杨佳

  • 其实农业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亮丽的经济点

    中国网 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