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踏遍大江上下万水千山

这无疑是一场“急、难、险、重”的大硬仗!

成千上万个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废污水排放量大于300吨/天或10万吨/年),涉及长江经济带11省(直辖市)及河南、陕西、广西、甘肃4省(自治区),点多、线长、面广。要在短时间内逐一核查,建立台账,再纳入长江委“水利一张图”,难度可想而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长江委各部门、各单位紧急动员,水保局、委办公室、总工办、规计局、水资源局、水政与安监局(水政监察总队)、建管局、砂管局、水土局、防办,以及水文局、长科院、水生态所、设计院、网信中心、陆管局、宣传中心等诸多单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迅速拧成一股绳。

从5月16日开始,长江委派出11个核查组和14个监测组共160余人,星夜兼程赶赴江西、安徽、湖南、重庆、四川、湖北、江苏、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家放下行囊即开始工作,日夜奋战、马不停蹄。

在江西,核查组兵分九路,足迹遍布南昌、九江、赣州等地,穿过荆棘密布的树丛,越过沟壑纵横的山林,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在安徽,核查组头顶烈日,逐雨前行,靠着无穷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携手同行,宁可多跑一处,也绝不漏查一个。

在湖南,核查组兵分六路,日均驱车三百余里,徒步潇湘数个乡镇。虽遭遇今年最强降雨,虽连轴作战不分昼夜,但大家始终干劲十足,激情四溢。

在重庆,8个核查小组追随着江水的脚步,星夜奔驰。巴山渝水,道阻且长,山石滚落、山路堵塞时刻伴随,大家不畏艰险,“享受着”阳光雨露。

在四川,为了加快进度,核查组穷尽脑汁,摩托车、轮渡、顺风车齐上阵,路滑受伤、毒虫叮咬全然不顾,大家穿梭在密林中,行走在山路上,一路艰辛一路歌。

在湖北,核查组千里跋涉、用脚丈量,顶烈日、抗风雨,在“一个都不能少,一分都不能差”的坚持中,毅然前行。

在江苏,核查组常在深一脚浅一脚的烂泥中艰难行进,鞋子被泥水浸透、裤腿沾满淤泥。大家铆足了干劲,一心只想着:绝不能拖大部队的后腿!

在贵州,6个核查小组走遍9个地市州,穿行在杂草丛生的河滩地、茂盛的庄稼地、蜿蜒曲折的马道上,爬梯子、翻墙头、走“平衡木”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全组毅然放弃了端午节休假。

在云南,仿佛是一场闯山头、踏河谷的冲关之行,从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到灌木丛生的高山草甸,在到酷热难耐干热河谷,核查组风雨兼程,伴随着塌方、泥石流,冷热交替、蚊虫叮咬、车辆抛锚,大家始终砥砺前行。

在上海、在广西、在河南、在陕西、在甘肃……哪里有规模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哪里就有长江委人的身影。这个初夏,“长江委人来了”成为流域各地最鲜亮的一抹记忆。

“大家真的很拼!”这是核查组之间交流最常用的感叹语。白天,穿梭在各个入河排污口之间,脏乱不堪、气味刺鼻,大家根本无暇顾及,只想着用长江委“水利一张图”APP定位、拍照、录视频、录信息;晚上,挑灯夜战,复核资料,比对信息,将最新数据上传至长江委“水利一张图”信息平台,电脑键盘的敲击声、鼠标的点击声,汇成了寂静夜里最令人亢奋的节奏。

每一个核查队员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无论狂风暴雨、山高路险……各路人马如同流动的红旗,遍插每一个入河排污口,不核查清楚绝不离开最前线!他们用意志、责任、技术和经验将最准确的数据尽收囊中。

此次核查,还配备了14个监测组,水保局、水文局、长科院等单位抽调精兵强将,随机对核查的入河排污口开展监督性监测。对于他们来说,最难的不是白天跋山涉水采水样,而是每晚无法停歇的及时检测。从水样处理,到提取数据,再到逐一统计,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遇上干扰物质对水样的影响,所有的分析还得重来。忙完这一切,往往已是凌晨两三点钟,还要整理打包第二天的仪器设备……

在核查队员和监测队员中,有一批特殊的人群:有的是家有嗷嗷待哺幼儿的年轻妈妈,有的是妻子刚刚生产不久的新任爸爸,还有一齐上阵的“夫妻档”。有的放弃新婚假期,只为不耽误核查进度;有的身兼数职,每晚整理完核查资料,还要坚持完成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大家都有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坚守一线,无怨无悔。

“千军万马进四川,工作不完誓不还。待到回首来时路,一路辛苦一路甜。”“不管山高路远,还是坡陡路滑。即使烈日暴晒,即使荆棘野草,也要把你逐一寻找。”一首首核查人员发自肺腑的诗作,成为此行最温暖、最生动的印记。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