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前方核查只是数据收集的前置环节,大量的数据处理还等着武汉大本营的内业信息化组。

每天早上7点30分,在长江委红楼集中办公的内业信息化组已经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依托水保局、网信中心、长科院组建的内业信息化组有近20人,从5月17日开始到现在,外业核查工作已全面完成,而他们的工作却仍在继续。

内业信息化组的工作人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前方传回的数据开展对接。下载照片,核对照片编号信息,运用“水利一张图”找到排污口所在位置,确定照片与入河排污口对应关系,填写内业核查工作日志表……这一系列流程每天要操作几十次。

待初期摸排结束后,所有核查工作中的文档、资料、表格、核查结果等数据将会统一制作处理,上传到长江委“水利一张图”,与最终核查报告一同上报。成千上万个入河排污口数据的处理,还将持续半个月的时间。

魏山忠在内业信息化组检查指导工作时,对大家的大局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赞赏:“此次核查内业外业协同作战,现场核查与内业信息化处理密切衔接,高效开展工作,‘水利一张图’得到了很好的实战检阅,为核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为前后方协调的“中枢”,设立在水保局的综合协调组在此次核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厂家倒闭,排污口还去查吗?”“排放单位性质该如何界定?”“地方不掌握排污口的排污量,我们如何判断是否在规模以上?”……

每天,“长江委入河排污口核查”QQ群都十分热闹,特别是核查组刚刚出发之时,遇到各种问题,都在这里提问、交流、解答。为此,水保局综合协调组成立了6人“智囊团”,每问必答,随问随答。如在线无法解释清楚,就电话沟通。大家在讨论中查缺补漏、统一标准,确保前方数据都有理有据、取之有道。

除了释疑解惑,综合协调组还承担着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水利厅对接沟通、为各小组打好前站的重要任务。“每个省我们会派哪些人、与谁对接,我们都要协调安排好,便于前方核查工作顺利开展。”具体负责前后方协调工作的水保局监督处处长邱光胜说。

长江大保护,需凝聚各方力量。核查的成功开展,也得益于与太湖局和流域各省水利部门的精诚合作、周密配合。

在湖北,刚刚上任的水利厅长周汉奎陪同魏山忠深入核查现场指导工作,并要求水利厅及地方水利部门鼎力支持、全力以赴!

在江西,水利厅长罗小云收到魏山忠亲笔信之后,立即表示:“这次长江委有多少人来核查,江西就按照1:3的人员配置,我们全力支持!”

在重庆,水利局长王爱祖专门给魏山忠写了一封回信,明确表示“加强组织、周密安排,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抽调骨干技术力量,全力配合!”

在云南,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省、州市、县三级联动与核查组密切配合。水利厅长刘刚还实时短信向魏山忠主任汇报核查情况。

在四川,为了共同的目标,省水利厅和地方水利部门的核查员发挥属地优势,积极协调,冲锋在前,为核查工作进程增添“加速度”。

在安徽,水利厅提前自查,积极对接地方水利部门,为长江委“地毯式”摸底创造最佳条件。

……

攥指成拳,集沙成塔。各级水利部门细化核查方案,优化核查路线,提供新增入河排污口线索,填写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调查表……各地全力支持,千方百计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为顺利完成此次核查发挥了重要作用。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