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征程。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为什么要依法治国、要走什么样的法治之路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等重大问题做了系统阐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取得了辉煌成就。
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法制日报》从今天起推出喜迎十九大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
在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指引下,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成就卓著
开辟法治中国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纪实
《法制日报》记者组
导言
从亚里士多德到孟德斯鸠到卢梭,法治一直是人类走向文明的追求和梦想。
从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到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依法治国,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战略部署,领导全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这五年,是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指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年。
这五年,是依法执政扎实推进成效卓著的五年。
这五年,是科学立法夯实依法治国基础的五年。
这五年,是严格执法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的五年。
这五年,是公正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五年。
这五年,是全民守法实现法治共建共享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法治中国新天地!
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前夕,回顾总结五年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程,目的是继往开来、坚定信心,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提供良好的法治秩序和法治保障。
第一章: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指引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既是立足于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考量,也是着眼于长远的战略谋划。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五年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此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关键部署、核心举措
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始系统形成是在他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并直接运用于系统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实践。
习近平同志自2002年11月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浙江发展总要求,主持省委全会,先后作出了推进“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建设文化大省、建设法治浙江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构成了浙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习近平同志是法治浙江建设的思想者、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持续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实践中逐步系统形成了法治思想:建设法治浙江是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地方立法要为发展服务,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突出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
自2006年法治浙江提出以来,浙江历届省委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法治先行先试的新路子,使浙江成为全国公认的法治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浙江是习近平施展治国理政雄才大略的试验田和试金石,正是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的实践中,习近平开始形成系统的法治思想。”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从建设法治浙江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标志着习近平的依法治国理政方略更趋成熟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此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关键部署、核心举措: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三十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思想。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各类社会矛盾,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