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中国网评】台湾问题绝不是美国对华谈判的筹码

来源:中国网    2021-10-12    作者:唐华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评论员 唐华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2019年初,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通篇都是围绕着国家必须完全统一这个中心展开。10月9日,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再次表示,“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在美国对台小动作不断的背景下,习近平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再次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于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笃信不疑,对于推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决心如磐。

近期,紧张的中美关系似有缓和迹象。9月10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当地时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晤;三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举行视频通话。

然而,在中美高层频繁互动期间,美方还在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日前,美国官员通过媒体放话,称一支大约24人的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及海军陆战队一直在台湾秘密活动,协助训练台湾部队,且时间至少已持续一年;上月,在中美元首通话后不久,美国“不具名的官员”也曾放话给媒体,称美国政府正考虑民进党当局提出的请求,将台湾在美机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两次似是而非的消息,皆挑战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且通过媒体放风试探中国反应的手法也如出一辙。正如台湾学者陈一新指出的,这是美国的惯用伎俩,意图在中美关系即将改善之时,通过“挺台”为未来的谈判积累筹码。

自中美建交后,台湾在美国人眼中就一直扮演着“筹码”的角色。中美关系交好时,美方刻意冷落台当局,甚至会主动敲打,警告其莫要轻举妄动;两国发生龃龉,美方就或明或暗加强与台当局勾连,助其“拓展国际空间”“提高防卫能力”等招数接踵而至;特别是美国以“战略竞争”定义两国关系,开始四处围堵打压中国之后,美高官接连“访台”、频繁对台军售、鼓动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策划“台湾驻外机构”更名等丑剧轮番上演。近来台海局势持续紧张,蓄意在两岸间挑起是非的美国正是最大推手。

然而,台湾问题事关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事关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岂容美国拿来讨价还价?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12世纪中叶,中国宋朝政府就在台湾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此后,历代中国中央政府先后设置澎湖巡检司、台湾府、台湾省,延续着对台湾的管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因此而改变,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性、同一性、连续性并未受到影响,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是中国在联合国系统中的唯一合法代表。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台湾问题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台湾问题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明清两朝后期,中央政府日渐衰微,荷兰和日本先后占领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特别是日据历史对台湾遗毒甚广,丢失台湾与那段被外敌蹂躏的历史,一直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疮疤。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此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下,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与中央政府对峙到今天。这些往事使中国人民更加珍惜国家统一,更加坚信落后就要挨打、强大才能卫国的道理。特别是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祖国统一既是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也是抚平历史创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因此,一个中国原则始终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各项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对此,美国政客心知肚明。一向叫嚣对华强硬的美国参议员卢比奥就曾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红线,美国需要谨言慎行。然而,为了达到自身政治目的,本届美国政府中似乎仍有人铤而走险,企图火中取栗。

正如习近平所说,“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若美国一再插手干预台湾事务,中国并不排除依照《反分裂国家法》采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美国玩弄“切香肠”的把戏,最后切断的只能是自己的手指。(责任编辑:李小华 蒋新宇 蔡晓娟)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