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全球治理不再是西方大国的“专属舞台”

里约金砖峰会昭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全球治理不再是西方大国的“专属舞台”,而是各国平等参与的“共同体工程”。

加拿大对海康威视下“逐客令”为哪般?

加拿大对海康威视下达“逐客令”与对美“认怂”的时间重叠或许并非巧合——不排除加方有借封杀海康威视向美纳“投名状”之嫌。

作者:乐水    2025-07-03

若搞砸了对华关系,欧洲将更加被动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一直都是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机制平台,在中欧消除战略误解、密切务实合作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吕蕴谋    2025-07-03

国安法何以助香港涅槃重生?

在香港国安法的有力护航下,“东方之珠”必将更加光彩夺目。而香港的繁荣昌盛,也会为其长治久安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作者:华章    2025-07-02

为全球治理树起共商共建共享标杆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亚投行必将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龚婷    2025-06-30

英国应珍惜来之不易的中英关系暖意

中英关系的长久稳定发展,需要英国摆正姿态,摒弃过去既要同中国交往中获利,又对中国内外事务指手画脚的两面做法。

作者:董一凡    2025-06-30

欧盟应摘下对中国制造的“有色眼镜”

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分歧完全可以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协商解决。高举保护主义大棒从来不是化解贸易纠纷的出路。

作者:乐水    2025-06-27

中国对中东外交一贯坚持中立原则

西方反华势力对华“新冷战”图谋已形成,中国对外工作的重心是“伐交”,不会将整个西方、某个西方国家整体视为敌手。

作者:梅新育    2025-06-25

美国借“中国威胁论”强索军费,加速北约分崩离析

美国及其在北约内部的“代理人”,一遍遍以“安全威胁”为由,对欧洲盟友“敲竹杠”,则会进一步加快其分崩离析的进程。

作者:华章    2025-06-25

中国和新加坡:全球变局中的坚定伙伴

黄循财此访将中国作为东盟国家之外的首访目的地,反映出其对中国经济韧性与中新合作前景的高度认可。

作者:苏畅    2025-06-25

在变乱交织中寻觅世界经济增长新动能

本届夏季达沃斯专门设置“中国展望”议题,作为主办方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前景备受关注。

作者:徐雪梅    2025-06-25

中新关系何以走在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前列?

拉克森总理访华,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和相互了解,为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未来新的10年实现更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宁团辉    2025-06-24

中方“四点主张”明确中东危局出路

中方在以伊冲突的关键节点提出的“四点主张”,明确了中东危局的出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和支持。

作者:余国庆    2025-06-23

中国外交理念如何培育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依托“战略耐心”与持续投入,经过30多年的战略互动,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已铸就坚实基础,必将开启更加光明的未来三十年。

作者:潘子阳    2025-06-20

“中国—中亚精神”生动诠释真正多边主义内涵

从西安到阿斯塔纳,六国用两年的时间构建起了中国—中亚机制的“四梁八柱”。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已经落幕,但六国之间的合作正在迎来新的起点。

作者:乐水    2025-06-20

“中国—中亚精神”,对地区合作有何指导意义?

中方将与中亚五国共同弘扬“中国—中亚精神”,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取得更大成就,为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正能量。

作者:汤中超    2025-06-19

巴拿马对华合作何以让美国如此恐慌?

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巴拿马与中国的正常商业合作,让人不禁要问,美国到底在怕什么?

作者:华章    2025-06-18

中哈命运共同体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

近年来,中哈命运共同体成色更足、内涵更丰富,实打实、惠民生的成果持续涌现,有力提升了两国人民的获得感。

作者:张也    2025-06-17

中国周边首个战略伙伴集群何以构建?

面对新的时代机遇,双方将深化战略对接,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共同开启中国—中亚关系新的“黄金三十年”。

作者:潘子阳    2025-06-16

中非携手按下现代化“加速键”

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经济霸凌乱象频出的背景下,中国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为中非携手实现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马汉智    2025-06-16

希望美方珍惜来之不易的对话成果

对比中美双方的立场差异不难发现,中方更加注重共识的具体落地与执行,而美方则将协议视为阶段性的“权宜之计”,而非长期战略选择。

作者:文千字    2025-06-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