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中国网评】从对抗到对话:中美经贸关系的破冰抉择

2025-05-13 来源:中国网 作者:乐水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评论员 乐水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发布经贸高层会谈联合声明,宣布双方在降低关税、建立磋商机制等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这份声明不仅意味着中美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迈出重要一步,也为未来进一步弥合矛盾、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然而,回顾过去数月激烈的关税博弈,美方单边主义的错误政策对全球经贸秩序造成的冲击仍历历在目。此次会谈虽取得积极成果,但中美经贸关系的长远发展仍需双方以更大的智慧与诚意相向而行。

根据联合声明,美方承诺取消2025年4月8日和9日两项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91%关税,并暂停实施4月2日行政令中34%关税中的24%部分,保留剩余10%;中方则同步取消对美反制的91%关税,暂停34%反制关税中的24%,且也保留剩余10%。此外,双方同意建立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牵头的定期磋商机制,未来可在中美或第三国开展对话。

这份联合声明既是双方基于现实利益达成的共识,也是中方坚持底线、据理力争所取得的成果。美方此前对华加征的关税总额一度高达145%(含基础税率叠加),而中方的反制措施亦使美国输华商品几乎丧失市场竞争力。该联合声明将双边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既缓解了两国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释放了稳定全球供应链的积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仍保留10%的关税作为博弈筹码,且暂停的24%关税仅设90天窗口期。这意味着未来中美仍需通过进一步协商解决余下的关税分歧。

此次关税冲突的根源在于美方所奉行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政策。自2025年2月以来,特朗普政府以所谓“芬太尼问题”“贸易平衡”等为借口,先后对中国商品加征数轮关税,以致税率一路攀升至145%,部分商品税率甚至叠加至245%。其间,中方被迫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但始终强调“不愿打、不怕打”的立场,并多次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畸高的关税税率不仅冲击了中美经贸关系,更令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苦不堪言。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环比萎缩0.3%。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研究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家庭平均损失4400美元,且到2025年底失业率将上升0.5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将减少70万个。

日内瓦会谈的成功表明,美方已部分认识到“对华脱钩”不可行。中美建交40余年来,两国的产业链已经深度融合。2024年,中美贸易总额达6883亿美元,其中美国自中国进口额为5246亿美元,占其全年进口总额的12.8%。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是众多美国企业无法切割的“生命线”。例如中国市场占据了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40%的销售份额,而且全美约三分之二的电子产品都依赖于中国制造的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芯片。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决定了中美关税战没有赢家。

尽管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两国关系的深层矛盾并未被彻底消除。一方面,双方保留的10%关税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因为政治变量被重新激活。若美方重拾“极限施压”伎俩,不排除局势有再度恶化的可能。另一方面,美国仍在不遗余力地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3月26日,美国商务部将54家中国科技企业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遏华战略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决定了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此次联合声明无疑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破冰开了好头,但其历史意义取决于后续落实。若今后特朗普政府继续玩弄“极限施压”的把戏,那么只会重蹈“加税—反制”的恶性循环。我们也希望美方以联合声明为起点,以行动兑现承诺,与中方共同书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毕竟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将会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正如联合声明中强调的,“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才是正确选择。

编审:蒋新宇 张艳玲 蔡晓娟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