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中国网评】中拉团结合作奏响“全球南方”最强音

2025-05-15 来源:中国网 作者:章婕妤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章婕妤

5月13日,第四届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圆满落幕。会议通过的《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和《中国—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7)》,为打造中拉论坛的下一个“金色十年”擘画宏伟蓝图,提供战略指引。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不减反增,冷战思维、强权政治、霸权扩张卷土重来,全球不确定、不稳定、不可预测性因素明显增多。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历史必答题,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是正解,“小院高墙”和“脱钩断链”没有出路,唯有联合自强才有未来。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大势和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大家庭成员,中拉携手并进、深化合作正当其时,共谋发展振兴、共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大有可为。

十年来,在元首外交的引领下,中拉战略互信更加深入,务实合作持续拓展,友好势能不断增强。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阶段,双方利益融合、理念磨合、情感契合同步提升,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新典范,也为增进“全球南方”团结协作作出重要贡献。

中拉合作既具有深刻历史渊源,也基于强烈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中拉政治互信更加牢固,高层互访愈发频密,实现了真正的“双向奔赴”。仅2023年,巴西、洪都拉斯、阿根廷等11位拉美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在今年中拉论坛上,来自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与会,同中方达成重要合作共识,签署大量合作协议,在中拉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中国已同地区16国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其中,中国同古巴建立命运共同体,同巴西关系提升为“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充分展现了中拉关系的光明前景。

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在经贸合作方面具备天然优势。2024年,中拉贸易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超70%,是本世纪初的40多倍。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拉美和加勒比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成为智利、巴西等国最大贸易伙伴,与智利、秘鲁等五国签署自贸协定。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存量突破6000亿美元,并从传统领域向绿色和数字转型方向拓展。与此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延伸至拉美,在大洋彼岸落地生根。地区三分之二的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哥伦比亚也正式成为第23个合作伙伴国。中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前景可期。

除此以外,中拉在加强国际战略协作、改善全球治理方面也拥有强劲合作动力。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坚决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抵制将政治经济议题武器化、安全化和泛意识形态化,致力于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共同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自1992年以来,中国连续32次在联合国大会投票,支持终止美国对古巴经济、金融和商业封锁的决议。中国同巴西联合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得到11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中国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平台发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发起的“三大全球倡议”更加深入人心,得到越来越多拉美国家的认可。

本届中拉论坛再次彰显中拉“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坚定决心,在中拉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拉应立足“五大工程”(团结工程、发展工程、文明工程、和平工程、民心工程),坚定合作信念,继续谱写“全球南方”合作新篇章。(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章婕妤)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