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网首页 | 观点中国
 
 

【中国网评】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为何不断升级?

2025-06-03 来源:中国网 作者:林铎
大字体
小字体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林铎

5月28—29日,第三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线下举办。11个同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外长或代表应邀来华参会。中国同与会的太平洋岛国共同发表《第三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联合声明》,并达成《中国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倡议》等一系列共识。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太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发展,不仅为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更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注入新动能。

“四个充分尊重”是中太关系持续深化的根本遵循。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到访的时任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时指出,中国的太平洋岛国政策秉持“四个充分尊重”。中方充分尊重岛国主权和独立,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岛国意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充分尊重岛国民族文化传统,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充分尊重岛国联合自强,支持岛国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安全、包容、繁荣的蓝色太平洋作出贡献。这不但精准概括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太平洋岛国政策,也将长期指引双方合作全面走深走实。中国始终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中国同岛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发展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共同维护多边主义都将紧紧围绕“四个充分尊重”,把中国外交平等待人的鲜明品格落到实处,助力岛国的发展。

中太合作不断提质升级的驱动力强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合作逻辑顺应历史潮流。中太交流互鉴契合太平洋岛国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中国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推进南南合作交流互鉴的重要内容。太平洋岛国大都土地面积狭小,人口规模有限,产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但海洋、渔业、植物、太阳能等资源能源丰富。2024年,在瑙鲁、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斐济和萨摩亚六国领导人访华之际,中方结合自身绿色发展、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帮助太平洋岛国寻找构建契合自身禀赋的产业政策框架,缓解气候变化造成的冲击。这是“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共荣共生的应有之义。

二是合作内容回应时代命题。近年来,中国不断突破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次外长会是织密合作纽带的重要契机。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乏力,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遭受侵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中方值此发布深化同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倡议,坚定同太平洋岛国一道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动力和活力;中方将同有关岛国协定商谈双边自贸协定,为世界自由贸易体系提供稳定因素;中方还将增加对岛国提供的奖学金名额、人力资源培训名额,研究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智库对话机制,促进双方社会交流,以“民间外交”织密对华友谊的纽带。中国与太平洋岛国致力于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平等对话道路,努力开拓“全球南方”国家同频共振、同舟共济的战略协调机制。

三是合作重点扩容,从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到能力、制度建设。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资中企发挥产业和技术优势,不断帮助太平洋岛国建造或升级重要基础设施,翻新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改善民生设施。从第三次外长会联合声明和中方落实共识的举措清单来看,中太发展合作涵盖越来越多“以人为本”的能力建设项目。中方支持太平洋岛国派遣人员来华留学深造或者接受培训,中国也派出多批次各领域专家赴太平洋岛国开展交流,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进行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帮助当地管理部门设计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框架。

太平洋岛国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核心地带,也是南太平洋地区的核心成员。随着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实现新的突破,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国走向深海远海的步伐更加坚定,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交集会越来越多。第三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标志着中太交往又一个高光时刻的到来。未来,双方在太平洋上同舟共济、相向而行,必将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发展作出更多表率。(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林铎)

编审:高霈宁 蒋新宇 张艳玲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 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