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其人

谢绍东

   谢绍东,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的理论与技术、区域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和能源与环境的研究。 [进入人物库]

精彩瞬间

  • 标题图片
  • 标题图片
  • 标题图片

舆论坐标

以论对策

治霾需要公众管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雾霾与公众有着直接关系#现在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及过去,近年来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更值得关注,这与公众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公众要管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详细]

2017年北京空气质量难达标

#2017年北京空气质量难达标#2013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年日均为90微克/每立方米,经过四年时间要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从过去控制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非常艰难。 [详细]

治霾:政府与公民需各尽其责

#政府与公民需各尽其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多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执法力度一直不大。因此,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作为个人,要注意卫生习惯,政府与公民需各尽其责才能治好雾霾。 [详细]

文字直播

环保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部署2014年环保工作方向。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深入落实《大气十条》各项政策措施,尤其是突出抓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这一重中之重。组织开展2013年度评估考核。发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作用,深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协作机制建设,推进珠三角区域协作,解决区域突出问题。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推动地方政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应急管理措施。

雾霾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当面临大气污染与现实利益相遇,如何调节?

在空气污染问题上,政府和公众在大气治理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哪些方面是公众最欠缺的?中国网记者日前专访了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谢绍东。

中国网:“十二五”期间,全国要建设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将超过20多亿元。但是很多地方出现数据不统一,中国监测标准是否科学?

 谢绍东:目前在线监测PM2.5的设备有两类,一是基于β射线衰减原理的设备,另是基于微量天平振荡法的设备,这两种设备在全世界均已商业化生产。在我国,这两种设备在环境监测部门都有使用,北京也在使用这两种设备进行监测,但主要还是以微量天平法为主。

这两种设备所监测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应该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中国网: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去年在其使馆官方微博公布了北京城的PM2.5数据,这一做法在北京乃至中国引发轩然大波,怎么样看待这一问题?

谢绍东:美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使用β射线法和微量天平振荡法监测PM2.5,而且这两种设备都产自西方国家。据我所知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使用的设备是基于β射线衰减法,是一个台湾经销商出售并协助安装的。

大使馆在官方微博公布的数据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他们把仪器安装后,并没有专门人员维护。而我们国家环境监测部门是有专门人员定期调整校正和维护,所监测出的结果如果没有人为因素干扰应该是可靠的 .

况且,北京不同于其它地方,这里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院所都在同步监测北京环境空气中的PM2.5,亦即不同单位或部门都有独立的监测数据,也就是说所发布的数据能够做假的机会较少,因此我觉得北京所公布的数据还是值得信赖。

中国网:空气的流动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城市针对这个雾霾都无法单打独斗,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地方依然以经济利益为重,因此,空气污染的联动性就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当面临大气污染与现实利益相遇,如何调节?如何建立联动机制?

谢绍东: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大气细粒子也就是PM2.5的特性,一是寿命长,另是可以随空气远距离传输,因此各区域所排放的细粒子可以相互传输。如河北的石家庄和保定等所排放的大气细粒子,在遇南风时可以输送到北京,当遇北风时北京所排放的大气细粒子也可以输送到河北。

目前,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当中,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如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就是如此,已形成城市群区域,这些地区所排放的大气细小粒子在空气中相互传输和混合,常常表现出同步重污染现象,形成所谓的区域性污染。因此,要控制区域性污染,需要大家一起进行区域污染的控制才可能使其环境空气中的细粒子浓度降低。

我们之前已经有很好的例证就是北京奥运,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周边七省市实施了区域联防联治,进而保证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达到了我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组织承诺的标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区域污染控制成功的案例。

当然,实施区域污染控制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差不多,如果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太大,就象现在的北京与河北,要能实现区域污染的联防联治就比较困难。因为发展还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就要求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此外,要进行区域污染防治的联动,还需要建立一个区域间的协调机制。

中国网:北京奥运会时期,周边七个省市一起联动控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现在当雾霾袭城时,我们可否采用当时的方案,建立联动机制?

谢绍东:北京奥运期间是周边七个省市共同实施了区域污染的控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当然所花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应该说是一个特殊时期的典型案例,不具有常态化实施污染控制的条件。因此,研究常态化实施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和政策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网:那在空气污染问题上,公众和政府都是有责任的,各占的责任占到多少?公众在大气治理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哪些方面是公众最欠缺的?

谢绍东:公众和政府都是有责任的。

政府肯定是有责任的,因为政府拥有强大的资源和信息,有实施污染控制各种手段,政府应该有所为。目前我们各级政府已经意识这个问题,并且已有很大压力,也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法规,应该说已经行动了。

当然,作为公众来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加,才能取得有效的效果。

为此,北京市环境保护宣教中心举办了很多活动,目的是是让公众意识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过程自己的责任和污染物减排所能做得贡献。简单地讲,就是公众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粗放的生活方式,以减少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如出行方式的选择,是选择公交系统还是私家车;又如扬尘污染,实际上是来源于每个人卫生的习惯,垃圾、烟灰的随意丢弃等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中国网:原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如此,为什么过去没有这么严重的雾霾?

谢绍东:原来人口相对较少,工业汽车尾气的排放较少,所以体现不出来现在的这个状况。

因此,公众要管好自己的生活方式。

北京市提出了一个要精细化管理,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管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管生物质的燃烧,垃圾的燃烧。烧烤、垃圾的燃烧都是向空气中排放很多的细小粒子的污染源。

烧烤本身来说对人体健康也不是很好,城管进行管理又有可能发生纠纷,但我们公众可以管住自己拒绝吃露天烧烤。

其次,购买排污比较少的产品。当然这需要政府在企业的产品出厂之前做一个评估,标明什么是绿色产品,贴上绿色的标志,让消费者容易辨认那些是高污染排放的产品,我们公众有义务和责任去购买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中国网:随着新一轮的城镇化的开启,中国未来的空气污染情况一样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的空气污染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随着西部的经济发展,怎样避免重蹈中东部覆辙?

谢绍东:实际上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就提出来并意识到了,我们绝不走资本主义国家走的老路,要边发展边治理,环境保护要优先的口号提了很多,不是说这些口号没有用,提的口号也是很有用的,如果没有这些做法,也许可能我们的环境比现在还要差。

我国在中东部这些发展中遇到环境问题,我相信西部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这些问题,但如果能吸取这些教训,可以做到减少污染的程度。

从国家整体来看,东部经济实力发展较好,但是,西部或者西北部发展的时候需要借鉴的是,不能以那种粗放型的方式去发展,也就是高耗能的方式去发展,各个地方政府在选择产业发展的时候,应该吸取中东部在选择产业发展的经验,耗资源、高耗能这种排放污染物较高的企业、产品就要慎重选择。

过去好很地方为了追求GDP的增长,实际上是不太注重产业的选择。现在中西部要发展,就应该有所选择,可以选择技术含量高,排污少的产业结构。

中国网:中国环境保护法是否健全这个治霾根本之策到底是什么?法制是否健全,一些地方政府本来有这个法律,但是不按照法律行事。

谢绍东:中国是一个法律相对较多的国家,而且法也是比较严的。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出台多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执法力度一直不大。所以,需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在第七条中,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所以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实际上要引起领导的重视和公众的监督,责任要相互监督。在目前来说相互监督我们做的相对欠缺,不仅环境方面,而且其它方面都如此,需要加强相互监督。

中国网:根据《北京市2012~2020年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北京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是,2015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60微克/立方米,2020年达到50微克/立方米。从目前情况看,这样的目标是否能达到?如何在顶层设计上对空气污染进行规划?

谢绍东:国务院出台“国十条”就要求大家去落实,所以北京市实施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国家规定的标准值就必须达到,2017年北京市环境空气PM2.5年的日均浓度要达到 60微克/立方米,2020年达到50微克/立方米。

2013年北京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年日均为90微克/每立方米,也就是经过四年时间,需要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从过去十多年控制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个人认为是非常艰难的。

因为细粒子PM2.5很大一部分不是排放出来的,而是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就是在空气中污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以后,转变成PM2.5,这一部分大概能占到50%。所以说北京的主要精力和工作还要放在控制导致PM2.5生成的那些前体污染物上,也就是减少排放到大气里面的这些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但是,一些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已经很艰难的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的二级标准,如果再往下降,其下降空间已经很小了。

 中国网:目前,从全球看,中国并不存在发达国家崛起时比较优厚的资源、环境方面的条件,雾霾已经给了我们严重的警示,我们的发展该秉持怎样的原则?

 谢绍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用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来建设路子。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习近平经常讲,哪怕我们经济慢一点,也要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实际上应该走这样一条路,虽然这条路当然很艰难,要看怎么调整,过去的发展是结构上出了问题,现在宁愿降低经济速度,也要对结构经行调整,这个调整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结构调整好,我觉得经济还是非常有活力的,我们国家是一个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国家,相信一定能够把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包括城市人员结构调整和优化到满意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