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摘要

    把市民作为民生工程运转的核心,使得整个民生工程的建设过程非常民主,市民成了民生建设的真正主体,自然决策科学民主、施工过程和谐、结果令人满意。这不仅仅是一种城市民生建设的方式创新,更是体现了理念和体制的创新。

嘉宾档案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李长安

·对外经贸大学讲师 陈健伟

·主持人 煦菲

论坛简介

·举办地点:中国网

·举办时间:2014年9月5日 14:00—16:00

专家言论

让市民做政府的监督员
让市民做政府的监督员 老百姓有更多的话语权,与政府的互动程度会越来越深

    成都市的做法能够具有参与到政府公共服务的提升,以及监督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过程中,这是成都市政府在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做出一个非常有利的尝试。

成都免费社区公交“问需于民”开先河
成都免费社区公交“问需于民”开先河 这种定制的公交服务满足了多样性的需求

    从现在成都市情况来看,免费社区公交确实给广大的社区居民在出行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的方便不仅仅体现在节约了路上时间,而是多方面的好处。

标题图片
民生工程,安居还要乐业 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就扩大了,体现了公平原则

    成都市真正按照“三问”的原则坚持做下去的话,相信成都市的老百姓会真正发自内心去拥护政府所推行的这些公共服务,未来在新的互动过程中,政府也会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喝彩。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好,这里是成都大智慧,我是主持人旭菲,今天我们主要就成都的民生工程展开讨论,首先为大家介绍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二位嘉宾,他们分别是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李老师你好。

李老师:各位观众大家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对外经贸大学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博士讲师陈健伟,陈老师你好。

陈老师:大家好。

主持人:二位老师,我们今天主要就成都的民生工程建设展开讨论,其实说到民生工程我们好多老百姓并不陌生,因为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政府都会有一定的民生工程的一些建设,但是似乎好像之前的监督都是由当地政府来完整的,好像跟我们老百姓离的稍微远了一点,没什么关系,不过我们看到成都有一个创新的做法,它的民生工程不再是政府自己说了算了,而是市民代表说了算,二位嘉宾对于他这种创新做法有什么样的一种评价,李老师。

李老师:应该说成都的这个做法很值得向全国进行推广,因为我们现在在政府这个职能改革过程当中以及在为广大老百姓提供相应的民生服务过程当中,过去的是一头热,就是政府那边特别的积极,积极地筹划,但是广大老百姓有的时候可能对此并不知情,结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往往还很容易产生政府想做好事但是老百姓还不领情的这种很尴尬的情况,所以这一次成都市请市民来当这个监督员,来当这个在工程过程当中来进行监督,我觉得这是一个促进双方互动以及双方了解以及实际上也有利于公共工程推进的一个非常好的做法。

主持人:的确如此,像在这种全媒体时代,像我们公众在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当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一种参与度,而且更高的一些话语权,陈老师你怎么来看?

陈老师:我非常同意刚才李老师的观点,我也认为是这样,为居民提供优秀的服务是我们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实际上我们过去做了很多事情实际上也是刚才李老师说的那样一头热,老百姓并不知道他们缺的东西政府有没有提供,或者提供的怎么样,因为他们都不知情,他们没有参与这样的过程,我想这一次成都市这种做法能够具有参与到这种政府公共服务的提升,以及监督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提供的这种质量和过程中来看的话,我觉得这是做了一个非常非常有利的尝试,而且我就觉得这是成都市政府在建设现代政府,提高政府的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做出一个非常非常有利的尝试。

主持人:二位老师可不可以理解成这样一种创新它的核心是问计于民,很多的事情由我们老百姓作主,老百姓说了算呢,李老师你觉得。

李老师:对,成都市这次我看他们提出来叫三事三问,实际上就是一个刚才所讲到的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一个良好的一个机制,那么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当中,其实信息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其它一些城市里面有的时候因为为了举办一项公共工程,有的时候矛盾非常尖锐,那么你怎么去化解这样的一些矛盾,有的时候政府想我其实是想做一些好事,想增加当地民生的福利,想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好像说你老百姓怎么就不领情,这个矛盾其实我觉得主要就是一个信息的透明度的问题,那么如果你能够让市民主动参与到决策过程当中,来参与这个决策资讯包括后面监督,我相信广大的市民他能够理解政府的初衷的,这样一来的话,我觉得对于政府也好,对于广大的老百姓也好,他都是一个有效地建立这种相互信任的机制,在这种信任的情况下咱们来推进公共工程的话,它的阻力会小很多,它的质疑的声音也会少了很多。

主持人:其实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希望双方的信息能够更加对称,可以说我们老百姓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更多参与进来,这种互动的程度越来越深,要如果拔到一定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体现了当地政府可以说整个国家对于我们民众的一种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陈老师你的关键。

陈老师:确实是这样的,我觉得成都市这次非常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它的三问,确确实实是这样,公共服务当然最核心的一个基础就是它需要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政府的需求,而是老百姓的需求,如果说我们的政府他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当中他不去问需于民的话,我可能就觉得它的这个公共服务可能会偏离当地老百姓最喜欢的或者最偏好的,如果政府在做决策的时候,首先做到了问需于民的话,我想他这个事情,他提供的这种公共服务应该说是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一点就是问计于民,这个问计于民也很关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政府的公共服务它都非常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也可以看到比方说政府要改造一个公路或者改造一个社区,这些东西都要听听老百姓对这个社区的改造具体怎么看,对这个路该怎么修,要怎么看,所以我就觉得这三问还是体现我们成都市委市政府对老百姓真正的需求的一个切身的思考,也是他们自己在做,改进他们自己的治理能力做了非常非常多的思考。

主持人:说到成都我又想到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建设好像也有一些创新,比如说它在全国首开了一个先河,推出了免费社区巴士,这个没有办法想象它是怎么样运行模式,请李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

李老师:因为现在随着市政建设的推行,有很多小区建在相对来说离交通枢纽比较偏远的一些地方,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很多居民出行就很不方便,有的时候从小区去上班的话,从家里出发去上班的话,他到公交站有的时候走路就得花到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觉得非常累,另外一个距离很远,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么一个问题呢,实际上在其他的城市都面临同样的情况,包括在北京也是如此,那么在成都市这一次推出社区公交,社区公交本身不是一个新的东西,但是说免费的社区公交可能从全国情况来看成都真是开了先河,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政府的投入,包括车辆,包括司机,需要付出很多的成本。

主持人:维护正常运行的这种成本。

李老师:所以成都市政府下决心来做这么一个事情的话,我觉得应该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这种理念,从现在成都市情况来看的话,这个免费的社区公交确实给广大的社区居民在出行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也看到相关的一些报道里面讲,很多居民出行减少了十几分钟的路程,在上班的路上减少了很多时间,实际上从建设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有利于营造一种更好的生活氛围和工作氛围,你想一个人上班就花了一两个小时在路上的话,对他工作的心情积极性是一个很不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在大城市里面推行社区公交,应该说是一个创举吧。

主持人:你说到这儿我就想到其实这个我觉得在北京也可以,北京越建越大,好多人去买一些远郊的房子,确实房价太贵,不可承受之重,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交通能不能解决,一般地铁修到的地儿基本上房价就起来了,地铁没修到的地儿房价是低了,但是人们怎么出行,这个时候可能更多时候就是好多人会去打一些非法运营的出租车或者打一些三轮摩的这些,这不仅有安全性的考虑,同时我觉得也是对市政的包括建设,包括交通的压力都有一定的负担在里面的。

李老师:主持人刚才讲的非常好就是提供这种社区免费的公交服务,它带来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节约了路上的时间,他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包括刚才讲到的黑出租车,摩的等等这样的东西,另外还有一点它的好处,因为现在远郊区就是处于交通枢纽比较远的这些社区,大部分都是一些包括像保障房,自住性商品房,换句话说其实住在远郊区的有很大一部分是普通老百姓或者中下收入者,那么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些免费的这种社区的公交,实际上是有利于把他们这些人跟中心城市拉近了,不至于说他们好像在这个城市周边被边缘化,这样实际上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建设,社会治安的这么一个水平的提高,我想它是多方面的东西。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

陈老师:我也非常支持和赞同刚才主持人所说的,确实非常关键,因为我们所说的我们成都在做三事三问,这个三问确实问的很及时,问到我们的需,刚才我们所讲的问题,真的是我们老百姓切身的需求,因为我们平时的时候上班也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往往地铁附近房子我们是买不起的,可能我们会离地铁大约一两公里左右,那个地方稍微偏一点,如果说没有我们公共服务的触角就没有延伸到那个地方的话,有可能给我们老百姓带来损害、伤害或者利益的损伤或者说不方便,不是说我们用金钱价值能够衡量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做到这一点尤其我们成都市做到这一点而且才采用免费的方式,确确实实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很多的便利,这种便利不仅是当前的,还有利于未来长远的政府和百姓之间这种和谐互动关系的处理,或者说提高我们政府的公信力,为更加为我们政府未来更好地去社会服务百姓方面会提供大量的便利,因为这增加了政府和百姓的互信的问题。

主持人:说到公交方面好像成都还有一个新的创举,就是为百姓去定制交通出行的定制公交,这个是怎么定制的,这么多人怎么去统筹,这是一种什么模式?李老师。

李老师:定制公交现在在一些大城市里面,现在有这种模式。

主持人:好像在北京有了。

李老师:北京到CBD地区的也有。

主持人:通州到CBD的,有时候我开车的时候碰到过什么商务公交是那种形式的。

李老师:有,在深圳、南京等一些地方也有,那么这个定制公交有点介于公共汽车跟出租车之间的这么一个交通工具,它主要是采取这种私人定制的这个方式,满足部分人去某个特点地点的这么一个需求,当然它提供的这个服务,因为它是私人定制,它提供的服务质量各方面都比较高,包括车子的质量,包括提供的相应的服务,比如有些车子里面还提供免费的wifi,有这个电视等等或者有空调,他提供的这种服务,但是另外一方面价格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这种定制公交它的做法,应该说对于某些需要的,就是有这方面需求的人来说,比如说我们讲北京去CBD的一些地方,包括成都的去某个特定地点的这些工薪阶层来讲,或者说普通的居民来讲,它就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就是我虽然付出了相对较高的价格,但是我能够享受到更高的服务,而且更加便捷,因为它是点对点,一对一,所以这个应该说是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提出的这么一个具体的一个服务于居民的一个方法。

主持人:其实你说成本可能相对来说较其它的公共交通工具高一些,但是要看怎么看了,如果说看做地铁的话,北京早上我知道有的地铁站好像没有半个小时排队是上不去的,这时间成本挺高的,如果点对点的话,首先时间成本上是少了,如果有的人有急事或者说今天有需要拿很多东西他要打车去的话,打车费恐怕肯定是要比这个所谓定制公交要高很多,所以不管怎么说而且从环保的角度上来看,好多人放弃了私家车,像北京这两天雾霾这么重,好多人都觉得这可能汽车尾气造成雾霾空气污染一定的原因,所以怎么来算这是一个更加惠及于民的这样一种工程。

李老师:这个定制公交我觉得它能够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解决一部分人他的特定需求,那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比如去某一个地方或者比如说去上班也好,办事也好,如果我们政府公交公司能够把这一部分人的需求都汇集,然后采取提供特定服务的这个方式,实际上也是有利于包括像缓解公交压力,针对某一部分特定需求的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使得这一部分人在愿意付出更高价格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运行效率,我觉得对于这种探索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一个大城市里面,每个人实际上需求都不是一样的,包括有些人有车族,他死活不源于挤公交,虽然路上堵,但是我觉得我自己在车里面有一个私人空间,你在公交上,虽然相应大家号召坐公交什么的,但是有一部分人他一定是有自己特定的需求的,政府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他一定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提供,不能够搞一刀切,那么这样一来的话实际上对于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也好,包括他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也好,其实都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谢谢你,陈老师。

陈老师:确实是我觉得也是这样,这种定制的公交服务还是满足了多样性的需求,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的提高,可能对单纯我们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化的需求,我们的公交系统如果不及时做出回应的话,我们居民的需求就满足不了,还是回到我们前面所谓的三问,问需于民,这个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以及收入的提高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所以这个需还是要满足动态的变化,但是我看到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成都的这种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可能还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比方说我们两个人的下班时间或者上班时间碰在一起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要满足一辆车,比如说三四十名乘客他的所谓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都拼在一起可能会有他们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或多或少遇到这种情况,比方说我们如何统一把所有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因为我们人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可能是灵活的,但是公交车既然要运营起来它就必须遵守发车时间和收班时间的规则,这种规则跟人工作的灵活性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不匹配的地方,但是没关系这种还是可以通过我们不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过程中不断尝试了改进的过程中能够克服这些困难,这也是我们政府为百姓做事的一个体现吧。

主持人:那么二位老师对于成都其它的民生工程的开展有没有什么了解,给我们分享一下,李老师。

李老师:在成都这一次提出的公共服务的这个里面,也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东西,包括像公立幼儿园向全体市民开放,包括向城乡居民的开放,我觉得这个事情是一个大事,对于广大居民来讲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事情,因为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在政府提供的所有公共服务当中,应该像教育包括像医疗都是老百姓最关注的,像这个幼儿园在教育领域里面投入的特别多,就是有的人认为,教育向幼儿园阶段应该是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但是有的人认为还是应该实行收费制,但是我们从这一次成都的实践来看,它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就是除了正常的这种保教费之外,还有就是午餐费之外,其它一律不让收费,而且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分城乡,也就是让广大农村村民也能够享受到这项服务,这个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一下扩大了,而且它这里面也体现了一个公平的原则,就是说你农村的孩子来市里面上幼儿园的话,只要你符合一定条件的话也可以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待遇,我们可以看到在其他的一些城市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有些地方规定没有这么细,还有一些地方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很有顾虑,因为有些人老觉得说我这个幼儿园要是吸纳了一大棒农村孩子过来,是不是对我的孩子有影响,包括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不是也有影响,甚至有的人认为会不会对我孩子学习教育产生影响,但是我觉得成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是很有益的,他能够让城乡的孩子在一块成长,而且提供服务的内容方式、质量是完全一样的,这个不仅仅是体现了一个公平,实际上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帮助,我们现在不管是教育经济学还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这个结论就证明了,其实越小的时候对孩子教育,对他未来的工作,对他未来的收入,以及职业选择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过去经常讲到的就是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我们在幼儿园阶段,如果一开始产生这种城乡的区别等等或者说不同的收费,同一个幼儿园不同的收费,体现不同的教育质量,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一部分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我觉得成都在像教育特别是幼儿园这一块进行积极探索,也希望能够给全国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样板。

主持人:你说这个我特别同意,因为现在在北京的话,从一个孩子去幼儿园,之前因为我有朋友家里有小孩我就问了一下,可能平均每个月花在幼儿园上的钱都得2600到3000块钱,而且这还不是什么特别我们所谓的高大上的幼儿园,如果说我们所谓知道那几个高大上的幼儿园,我想是光花钱可能都解决不了可能进幼儿园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很多时候不仅是家长的压力大,同时孩子之间可能从心理上他都已经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人为把这个社会上很多人划分成三六九等,会有这种对孩子不良的影响在里面的,陈老师。

陈老师:对,我也非常同意,就是说从现在来看的话,比方说改变我们这一代人命运的靠医疗,靠社保,但是改变下一代人命运还是得靠教育,我认为教育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这个功夫,可以说是排在三大功夫的之首,这是我的观点所以说成都市他做出这个尝试是非常有千秋万代的,据现在统计数据看,成都现在新增公办和公益性的幼儿园达到40多所,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他不仅仅是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布局,还在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方面都有一些布局,义务教育现在还在两免一补,已经推开的范围非常广,它的职业教育也提供了非常多的补贴,在高中阶段他也推出了一些政策,比方说给一些低收入的家庭提供一些助学金或者提供一些生活补助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有益的尝试,如果说我们前面比方说2000年以来,做了这些事情是扩大教育的覆盖面的话,现在教育的覆盖面这个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重点是要对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进行公正,因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他们在家里面所得到的援助或者得到的家庭教育可能稍微不是那么好,但是我们一定要通过在公立教育系统里面给他们进行一些很好的补充,所以成都市现在在做的这些事就是往这个方面进行尝试,重点开始慢慢向低收入家庭倾斜,这就是我们政府所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政府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要首先去看低收入家庭的需求,然后针对他们的需求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去帮助他们,去扶持他们,我认为成都市在做这个三事三问里面他在很多事情上都体现了这种问需于民的精髓,问需于民的思想,然后需一般有很多普遍老百姓的需,还有低收入家庭的需,我认为在现在这个阶段,尤其讲到公平和正义是最有光辉的事情,也是我们政府最应该追求的事情,我认为去保障低收入家庭的需要是我们去提高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这也是我们成都市政府在这方面做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尝试。

主持人:谢谢,说了公交又说了教育,成都市在保障性住房,因为全国都是很关注房子,老百姓是否有所居,在这方面成都在这一次民生工程当中是怎么做的呢?李老师。

李老师:保障性住房是民生工作当中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保障房,但是我观察到成都市在保障房建设过程当中它也有一个做法上很有独特的方面,就是它提出来了服务的三性包括它的各种各样的服务,包括公交也好,社区的相关的服务方面,管理方面,他提出来了要完善各个方面的服务设施,这实际上就使得每一个保障房的建设过程当中以及广大的符合条件的人住进去之后能够享受到比较完善的这种服务,也就是说我进去之后不会因为没有商场,没有菜市场或者说没有公交等等这样感到不方便,那么我们从其它一些城市的保障房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就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保障房建的非常偏,没有任何的配套设施,买个菜也买不到,也没有什么商场,也没有什么学校,那么这一次成都市提出来了要进行所谓服务三性这种,包括教育,医疗,包括商场,交通等等,都同时进去,使得我的所有的享受保障房的这些居民,同时也能够享受到这些公共服务,这个实际上是对于住保障房的这些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完善生活的一个措施,不至于说我只是把房子建了,就是保障房的含义不仅仅是一个房子的问题,只要是住在那儿肯定还有衣食住行其它的一些问题,所以成都市在这方面说我建完了房我还有其它的配套服务同时都进去,这个也能够有效解决一些城市在保障房建设过程当中出现的所谓像弃购,有些人中标了,他不愿意去,不愿意去的原因就是没有什么服务,什么都没有我去干什么,有一些城市里面保障房的弃购率非常高,那么如果我们都能够像成都市这样,把所有的设施都做的非常完善的话,我相信低收入者他不会轻易放弃保障房的这个政府服务的。

主持人:就是完善周边的这种配套设施,其实不仅也是带动了,在这个地方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商圈,还有也是带动很多就业在里面,因为我关注到北京的一些保障房比如说有一些地产商在拿地的时候,这边用一块保障房的用地,而这边可能是商品房,我发现这两个房子如果从远观来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很多设施,包括之后的一些物业,维修等等方面差很多,可能住了几个月之后就会立马发现这就是保障房,这是商品房,所以这方面确实是会给居住在里面的百姓带来很多不方便?

李老师:北京的做法,跟其它地方有点不太一样,北京市要求在建商品房的时候必须配套建设,就是建一百套商品房必须配建五套或者十套保障房,它这样做也有好处,因为如果保障房建的太集中的话,他很容易形成像国外出现贫民窟,因为大家都是低收入者,他很容易引发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果我是在商品房里面来建这个保障房的话,它的本意就是我能够促进这种融合,但是在全国其它一些城市里面,可能还不是这样,有一些地方就是集中建保障房,集中建保障房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公共服务能不能跟进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跟进的话,它自己也有这种自生能力,就是他自己也可能会形成,比如说你只要建到房子可能就人会去卖菜,但是如果政府不去对他进行归置的话,不去进行规范的话,很容易出现比较乱的情况,包括我们前面讲到的黑车,随地占道经营,还有污染等等这样一些问题,可能都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可能还会引发犯罪等等其它一些行为,所以政府在做保障房的时候,眼光不仅仅是盯着房子本身,我们提供其他一些保障措施,像教育、医疗其它的公共服务,都跟进的话,实际上就是对这些穷人来讲,他可能觉得我住在这儿也挺舒服,我真正能够体会到政府给我的这种保障。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

陈老师:我也非常赞同刚才李教授所说的那些观点,我们经常讲安居乐业,我们现在政府就建这个保障房,很多地方是解决居没解决安这个字,我们认为现在我们讲公共服务,提高现代政府治理能力,很大一部分的精力要放在安这个上面,如果让我们的百姓在保障房住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一个安字,可能需要像我们成都市所做的那样,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这个我们不仅仅是要居还要有安,安是怎么做的,现在成都已经建了这么多保障房,保障房可能1.7万套左右了,他在棚户区改造,这个力度都是非常大的,物质的投入非常大,未来还是需要在服务上面下功夫,把保障房地区的配套设施建起来,然后我们的百姓真正安居乐业,可能在过程中还是需要我们刚才所说那样,我们更多的百姓参与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让我们的百姓真正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更好地让我们政府感受到我们百姓真正需求,我们需求的重心或者说他们现在最关心的地方在哪儿,可能不仅仅是简单有这个住的问题,还有安的问题,所以我想可能我们成都市,如果说我们可预期的未来,我们成都市真正按照三问去坚持一直做下去的话,我相信成都市的老百姓会真正发自内心去拥护我们政府所推行的这些公共服务,未来在新的互动过程中,政府所做的那些实事也会赢得更多的角色,可能这就是我所说的。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今天二位能够作客我们的节目,也感谢各位的收看,更多精彩内容我们也将持续与你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中国新世界 世界看成都

往期回顾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话: 86-10-88828000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