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
2020-08-17

下半年我国外贸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为什么?怎么办?

目前,中国已和30多个经济体签署了20多份自由贸易协定,但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的使用率并不高。张建平认为,外贸企业现在到了加大力度和覆盖度使用已签署自贸协议的时候了。

文丨中国网记者 申罡 时畅


近日,商务部部长钟山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下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外贸企业生存压力仍然很大。


导致“更加复杂严峻外贸形势”的原因有哪些?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见智》采访时表示,首要原因是疫情在全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在美洲、印度和非洲等地区,全球经济复苏和复工复产受到很大影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强。


全球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在所难免。IMF预测,今年只有中国能够保持微弱的正增长,其他所有经济体都是负增长,而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尤其严重。“发达国家是拉动全球消费的重要市场,这样的动力缺失使得全球贸易增长的前景非常暗淡”张建平说。除此之外,疫情也使得很多国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疫措施和检疫措施,交通物流运输体系的障碍明显增大,这无疑增加了全球贸易的成本。根据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至少下滑13%,做最坏打算将下滑高达30%。


除疫情影响,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见智》采访时说:“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常严重,贸易壁垒越来越高,中国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也与其他国家产生了利益冲突。而产业分工的变化,使得一些东南亚国家对我们的替代性正逐渐增强。”但白明同时指出,中国产业链结构相对完整,更能有效抵御冲击。即使受到疫情冲击,我们产业链、供应链还可以内循环。有些国家产业链比较短,国际产业链一旦发生断裂,国内产业链立刻停摆。同时,中国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也会释放较大空间,现在启动国内大循环,已经不仅是应对外部订单的减少,有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接下来也要着眼于国内市场。


张建平也表示,中国产业链的整体优势是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产业体系,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体系当中扮演着核心和关键的角色,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近30%。此外,中国产业链上下游的关联配套能力也是世界首屈一指。再加上中国整个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使得中国在全球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性价比优势,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甚至在疫情之下,仍可以看到中国的全球外贸市场份额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提升。


张建平同时认为,当前中国产业链也面临风险和挑战,主要来自于美国宣称要跟中国“脱钩”和疫情叠加下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的破坏。对于风险和挑战,张建平建议,中国要坚定地支持全球化,支持区域经济合作,号召所有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能够进一步的加强全球的协作,保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同时,我们要加大技术投入和加大创新力度,使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体系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


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商务部部长钟山在采访中指出,要在稳住外贸主体方面下功夫,稳住产业链供应链,稳住全球贸易大国地位。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张建平认为,加大对外贸主体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减税降费和普惠金融的支持,出口信用和担保的结合。同时还要加快自贸试验区经验的复制推广,努力降低企业的营商成本,提升外贸企业的经营效率。外贸企业能够盈利,就敢抓订单。


目前,中国已和30多个经济体签署了20多份自由贸易协定,但这些自由贸易协定的使用率并不高。张建平认为,外贸企业现在到了加大力度和覆盖度使用已签署自贸协议的时候了。在目前疫情的形势之下,这样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于企业降成本和挖掘潜在市场空间变得非常珍贵,希望企业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市场开拓。张建平指出,在拓展市场多元化方面,企业一定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都要抓。主做海外市场的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去拓展新兴市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这些市场的贸易潜力比较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之下,中国外贸企业要跟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紧密合作,跟商协会紧密协作。


张建平最后说,从政府的角度来讲,相关部门需要利用现在已有的双边、多边贸易政策对话机制和渠道来加强跟有关国家的政策对话和沟通,在做好防疫基本工作的同时,尽量降低不必要的壁垒,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


责编:蒋新宇


审核:蔡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