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各地各部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不断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从现实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完成中心任务,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实践动力。任何时代的理论创新都是为解决时代主要矛盾和完成时代中心任务而展开的。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指引百年大党开辟了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才能更好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因地制宜,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务实选择。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创新发展,要提质升级。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历史是最富有智慧和力量的营养剂,党员干部要自觉深挖党史“富矿”,汲取蕴含其中的信仰之力、为民之力、奋进之力,一步一印,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诠释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
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巩固好文化主体性,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持走自己的路,自觉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本领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效。
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生命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有利于激发广大青少年投身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