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理论中国>

“牛鼻子”该怎么牵

2025-05-09 10:4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越是千头万绪,越是要讲究方法、抓住关键。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论,这既是推动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改革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该怎么牵“牛鼻子”?

“牵牛鼻子”,找准问题是前提。从“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到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思想僵化格局,再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问题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突出问题导向,提高对问题的敏锐性和辨识力,才能从问题所在找到改革方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务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务的倾向性,哪里的问题和矛盾突出、就重点抓哪里,认准的事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真正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出改革成效。

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统筹摆布、系统推进,但并不意味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当下,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的领域广、牵扯的群体多、触动的利益大,唯有扭住关键、抓住重点,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从最关键的地方抓起,在最重要的环节用力,方能通过重点领域改革的“一子落”,带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满盘活”。要抓好具有牵引作用的关键领域,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好改革任务的先后顺序与时机节点,不断寻求破解改革难题的关键思路与最优流程,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牵牛鼻子”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狠抓落实。如果缺乏抓落实的韧劲和本领,再好的蓝图和愿景都会沦为空中楼阁。在接手一份任务时,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认真研究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把握工作节奏,分清轻重缓急,既要因时因地、统筹考量,也要集结力量、科学布局,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胡子眉毛一把抓”。当然,“牵牛鼻子”也不能用蛮力、使横劲,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不断从基层的鲜活经验中为改革大局注入强劲动能与活力。(山嵩)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