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浅谈加拿大外交政策智库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罗辛顿•梅德霍拉 杨敏(译) | 时间: 2016-11-21 | 责编: 毅鸥

【译者注】2015年年底,加拿大全球治理创新中心(CIGI)主席罗辛顿•梅德霍拉(Rohinton P. Medhora)与联合国大学高级政策顾问约翰•德•布尔(John de boer)就外交政策智库的发展与影响力进行了一次长谈,追溯了外交政策智库的历史,探讨了未来外交智库的发展与定位等问题。本文截取了谈话中的部分内容,从中窥探加拿大外交政策智库的发展,以及加拿大与美国智库间的异同。

外交政策智库的发展

布尔:表面上看,智库致力于为公共政策提供观点和分析性的支持,迄今为止,智库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您看来,在百年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处理过程中,智库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梅德霍拉:我们通常认为成立于1831年的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and Security Studies)是世界上第一家智库,之后,“智库”这一名称才被人们广泛使用。第一家智库的成立,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在全球治理过程中,智库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加拿大而言,本国关于贸易、金融、气候变化、安全等领域的主张和声音透过智库得以彰显。

通常,我们认为智库的目的在于影响政策。举个例子,2005年,美国华盛顿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Development)的哈佛发展经济学家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委派了一个专家组去观察他思想的实施过程。两年后,经过勤奋的推广,加拿大、意大利、挪威、俄罗斯和英国5个国家与比尔盖茨基金会(Bill&Melinda Gates Founation)联合推出了一种治疗肺炎球菌病的疫苗。2010年,首批疫苗得以推广。之后在其他地区,甚至是农业等其他产业领域里都获得了成功。全球发展中心和基金会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只不过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导致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往往很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于某个单一的人或组织,甚至是某一篇学者的文章。

布尔:《纽约时报》、《卫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曾指责智库存在“以权谋私”的问题,智库因此而面临更加严厉的“审查”,您怎么看?

梅德霍拉:我认为媒体言之有理,但我们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思考“以权谋私”的问题。智库最终会影响政策或观点,好的智库是基于事实证据开展自己的研究活动,并对公众讨论做出贡献。对智库的资金、科研动机及其工作进行详细检查和监督是很重要的。2014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外国势力“购买”智库影响力》披露了资金或捐助者会左右美国一些智库的活动。作为该项调查的对象之一,全球发展中心的回应颇具启示性:全球发展中心确实曾接受挪威政府的资助,影响了美国对印度尼西亚森林砍伐的援助政策,但按照全球发展中心的说法,智库只是接受了挪威政府的资助,支持了一个既定存在的政策,扩大了影响力而已,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一个并不存在的立场。

“以权谋私”现象的关键在于智库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与之相关的协议。只要智库本身能够确保捐助者不会影响所捐助项目的进程和结果,那就没什么问题。政府、媒体和公众都可以通过一切信息去判断智库工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1   2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