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世纪三代人的教师情结(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8-13 发表评论>>

      晋升二级教师

      回民工作委员会很快在西北中学的基础上成立了回民学院,杨富魁当了总务处干部,主管整个回民学院的基建工作。虽然脱离教学,但他晋升二级教师,每个月拿76块钱的工资。

      最让杨富魁骄傲的是,他主持建了回民学院的一栋教学楼。“那可是整个牛街第一栋小楼,很惹眼呢。”每天上课,琅琅的读书声传到整个牛街。

      这个时候,杨立也在回民学院附属小学读书。

      1959年后,整个国家都处于困难时期。

      让杨富魁深感骄傲的是,家里的四个孩子,虽然生活有些困难,但都热爱学习,成绩优异。

      “就拿我来说吧,学习成绩特别好,还在班里担任干部,初中升高中还是保送的呢。”想起读书时光,杨立的脸上洋溢着笑意。

      杨立记得,父亲在学校基建工作上大展手脚,几年时间就牵头负责修建了回民学院好几栋教学楼。

      “那时候很忙,每天很晚回家,就在饭桌上跟家人讲讲学校的情况。”杨富魁指着不远处伊斯兰经学院的绿色屋顶说,那就是他牵头修建的房子,直到现在都是宣武区的一个地标建筑。

      时光滑到杨立的高三,他面临一个重要抉择——考大学还是工作。作为家庭的长子,他最终放弃大学梦,决定工作。

      “要么参军或进工厂,要么当老师。”杨立说。

      儿子的教学成就

      杨立跟父亲说出自己想当老师时,是在一顿晚饭的桌上。杨富魁听完,不假思索地点点头,连说“挺好,挺好”。

      事隔两年,杨立才体会到当时父亲对自己的支持和子承父业的骄傲,其实是藏在这种淡然的表情里。因为杨立的大妹也要工作,说想当电影演员。杨富魁想了几分钟,大手一挥微微皱眉“不行啊,这是不务正业”,一句话,让杨立的大妹改了志愿,进了工厂。

      1963年9月,杨立和其他19名同学被挑选为教师,历经半个月的培训后,被分配在宣武区各个小学。与此同时,13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老师离开学校,转业或者参加培训,以达到中师水平。

      正式上岗前,杨富魁帮儿子分析了小学各个年级的状态,建议他挑一个中年级的班开始教课,比如三四年级。杨立果然在挑班级时说出三四年级,他也被如愿分配到宣武区中恒街小学四年级,教语文课。

      课本上开始有了毛泽东诗词,学校开始号召学生们向刘文学、雷锋等英雄人物学习。杨立记得那次少先队观摩会,就在他的班上举行,有区里不少的教育领导参观。黑板立在前排,上面有醒目的大字“纪念刘文学”,旁边还有他的头像和事迹。

      几年下来,杨立从模仿老教师讲课,已经学会自己摸索教学。“我教的班成了红领巾班,特别有成就感。”杨立说。

      此时,他的工资是每个月37块钱,全部交给母亲补贴家用。

      学校大发展

      “文革”期间,教学工作曾经停滞了两年。

      复课后,杨立重新回到讲台。虽然工资没变,父亲也还在湖北农村下放,但杨立还是重新燃起了对工作的热情。

      “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激情一点也没退减,因为一直相信教育本身的力量,也坚信国家一定会再重视教育。”

      1971年,杨立结婚了。第二年女儿出生,他们搬到输入胡同的一所平房里。

      拨乱反正后,杨富魁从湖北回到北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

      国家给杨富魁分了一套楼房。他闲暇时,还是喜欢到学校转转,也曾跟经学院的同事们一起出国,到西亚参加朝拜。“我们都赶上了好时候”。

      因为此时,教师又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社会上又开始敬重老师。

      杨立的工资一下子涨到四十多,没过一年又涨到六十多。“有天听说工资可能涨到一百块,真不敢相信。”

      后来不但工资涨到一百,学校的教学设施也飞速进步。

      第一台电脑进学校时,杨立觉得很新奇。“我还记得,那是几台苹果电脑。老师们都围着看,高兴得很。我回到家后,也情不自禁地告诉了妻子和女儿。”

    

两个世纪三代人的教师情结(组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实习生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