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召开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发布会

   全国妇联定于2008年2月27日上午9:00—11:00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二层大会议厅(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7号)召开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直播

直播摘要

图片实录 更多

相关新闻

相关专题

相关站点

活动标题

  • 全国妇联召开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发布会

活动描述

  • 全国妇联定于2008年2月27日上午9:00—11:00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二层大会议厅(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7号)召开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发布会。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张世平:

    我是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组长张世平,本次发布会由我主持。

    2008-02-27 08:42:28

  • 张世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新春佳节刚过,恰逢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妇联在这里通过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发布会发布调查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

    2008-02-27 09:08:28

  • 张世平:

    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到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海荣、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李希如,全国人大(内司委公卿处室)于建伟,国家督学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傅国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郑新蓉,国务院农民工办副处长吴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行动计划和促进儿童权利处处长马思婷女士。

    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农业部、团中央、中国关工委、司法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公安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卫生部等同志,有全国妇联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即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组成员,和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有中国家庭教育协会的领导和理事,还有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组。

    2008-02-27 09:09:37

  • 张世平:

    此外我们还邀请参与两项调研的有关省区市的基层代表。在此,我代表全国妇联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并在多处强调要解决好农民工及其子女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也明确指出,要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权益保护。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儿童的桥梁和纽带,从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认真履行维护妇女儿童的权利,反映妇女儿童的基本诉求职能,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工作的重要任务。

    2008-02-27 09:11:55

  • 张世平:

    2007年中央文明办把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调查列入工作重点,国务院农民工办也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纳入了农民工工作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委托全国妇联组织开展。为全面了解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准确把握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

    在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农民工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农民工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国妇联书记处的领导支持重视下,在有关部门同志以及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下,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主持开展了这两项全国性的大调研。

    2008-02-27 09:13:02

  • 张世平:

    一是开展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调研,成立了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杂志社华困女性调研中心以及有关专家共同组成的课题组。

    课题组对全国十个省区市、28个地县上万名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进行监护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在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国家庭教育取得的新进展,进一步摸清了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形成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

    2008-02-27 09:14:30

  • 张世平:

    二是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联合成立课题研究所,在全国妇联2006年开展的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专题调研基础上,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摸清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了解了不同年龄阶段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村留守儿童以及需求的政策建议,形成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2008-02-27 09:15:18

  • 张世平:

    这两项调查的开展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农民工办领导的指导,两个调查组的成员以及相关的专家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参与调查的各省区市基层单位也给予了大力的配合,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也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与参与。在此,我也代表全国妇联向大家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02-27 09:16:01

  • 张世平:

    下面,就将发布这两项调查报告。首先请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邓丽发布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

    2008-02-27 09:16:49

  • 邓丽:

    大家上午好!现在我向大家简要发布一下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其他相关数据在给大家的文字稿中都有详细介绍。

    为了解当前我国城乡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现状,探索新形势下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工作干预措施,全国妇联于2007年开展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这项调查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与合作。下面我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发布如下:

    2008-02-27 09:17:21

  • 邓丽:

    一、调查实施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城乡现有未成年人的部分家庭,包括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

    调查范围:覆盖全国10个省的28个市区县。调查方式以问卷为主,辅之以焦点小组访谈。问卷调查采用多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共发出样本11592份,其中学生样本5040份,家长样本6552份,回收率为99.5%。

    本次调查在执行过程中采取调查员培训,现场独到、审核回收问卷、数据筛查等多项质量控制,保证了调查质量。

    2008-02-27 09:18:04

  • 邓丽:

    二、家庭教育取得的新进展

    (一)广大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调查显示,9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城乡家长、不同性别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一致肯定。

    80%以上的家长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在回答“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时,按照回答比例的高低排在前3位的是:“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08-02-27 09:19:19

  • 邓丽:

    (二)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权利逐渐成为家庭教育的新理念。

    家长和儿童心目中好家长的首要优点是“尊重孩子,善于与孩子沟通”;其次是“努力工作,也有家庭责任感”和“对家人有耐心,遇事商量”。

    儿童参与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在家庭里得到尊重。在列举的家庭里与儿童生活有关的8项事务中,“同性伙伴的选择”、“课外书的选择”、“课余时间的支配”、“兴趣的发展”和“与异性朋友的交往”等5项事务都是以儿童决定为主。

    2008-02-27 09:21:19

  • 邓丽:

    (三)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内容丰富,方法有所更新。

    调查显示,众多家长学习法律,依法施教。近80%的家长知道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且不断扩展。加强儿童理想道德教育,注意将保护环境和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其中。

    家长家庭教育方法逐渐更新。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代”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时,87.6%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家长能按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

    2008-02-27 09:25:05

  • 邓丽:

    (四)家庭教育知识来源多元化,成功家长的交流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家长非常重视获取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家长自述家庭教育知识来源,按顺序排列在前5位的是:自己经验的积累、家教书籍、学校老师、自己的父母和家长学校。

    家长十分注意从媒体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各类媒体中,家长认为对他们科学育儿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其次是报纸杂志,再次是广播。网络、手机、声讯电话等新兴家教服务手段虽然起步时间不长,但是也已经开始引起家长的注意。

    在家教知识培训、专家咨询等多种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中,超过五成的家长表示,与成功家长的交流最受欢迎。

    2008-02-27 09:26:45

  • 邓丽:

    (五)家庭教育机构建设发展迅速、宣传教育活动影响有所扩大。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全国城乡学校、社区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70%以上的家长参加了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在全国妇联与相关部委联合开展的多项宣传教育活动中,有关家庭教育的活动影响扩大,其中“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和“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知晓率分别位居第3和第4位。

    2008-02-27 09:28:05

  • 邓丽: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宣传普及不够,20%婴儿吃母乳不足半年

    调查显示,20%的母亲给孩子母乳喂养的时间不足半年,其中7.1%的母亲从未给孩子喂母乳。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母乳喂养时间城镇短于乡村。年收入越高的家庭,母乳喂养时间越短。

    2008-02-27 09:31:52

  • 邓丽:

    (二)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睡眠时间均未达到国家的规定,儿童身体发育可能受制。

    调查显示,各个年龄段儿童的睡眠时间,均未达到我国规定的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2/3的儿童没有午睡的习惯或没有午睡的条件。

    2008-02-27 09:32:51

  • 邓丽:

    (三)学校和家庭给儿童双重学习负担,超半数中小学生视学习压力为最大烦恼

    调查显示,有95%以上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要用一定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有近七成的学生每天要用一定的时间完成家长布置的课外补习作业。

    30%以上的学生上学业补习班。超过20%的学生上兴趣特长班。53.4%的城镇中小学生和53.8%的农村中小学生自述,他们“最大的烦恼”是“学习压力”。

    2008-02-27 09:33:35

  • 邓丽:

    (四)家长对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调查显示,家长认为自己“比较熟悉并能给予辅导”的,只有“人际关系问题”一项。家长认为自己“懂得一些,能帮助点”的,有:“历史知识问题”;“作业碰到难题”;“体育运动技巧”和“文学艺术知识”四项。

    家长认为自己“没学过,指导不了”的,有:“如何利用网络”和“电脑使用问题”。

    2008-02-27 09:34:30

  • 邓丽:

    (五)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家长的需求差距较大

    调查显示,家长反映近半数的城乡学校和社区,均未建立家长学校或家教指导机构。

    超过20%的家长从未参加家长学校和家教指导机构的活动。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家庭教育工作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不平衡。

    2008-02-27 09:35:08

  • 邓丽:

    四、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需求

    家长对孩子德智体发展、理想教育知识以及家庭教育方法的需求迫切。调查显示,在所供选择的15项知识中,回答比例较高的5个选项是:“孩子的心理健康知识”;“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的学习辅导”;“孩子的道德引导”;“孩子的人生理想” 。

    2008-02-27 09:35:44

  • 邓丽:

    (二)家长对家庭教育服务渠道的需求

    家长对家庭教育服务渠道的需求,按选项的比例排在前5位的是:“成功家长的交流”、“家教电视节目”、“专家的直接指导”、“各类家长学校的帮助”、“家教图书/报刊”。

    2008-02-27 09:36:18

  • 邓丽:

    (三)家长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需求

    调查中,就家长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的需求,共列出12个选项,排在前5位的是:“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沟通”;“优化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帮助家长提高家教能力”;“严管网吧”;“减轻儿童学习负担”。

    2008-02-27 09:36:43

  • 邓丽:

    五、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本次调查显示,家长普遍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有关方面为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目前家庭教育的发展状况难以适应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

    应进一步重视发展家庭教育,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2008-02-27 09:36:59

  • 邓丽:

    (一)制定家庭教育法,优化家庭教育法制环境

    伴随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政策不断制定和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立法状况与其在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相适应。

    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条款散见于多部法律之中,不够系统,缺乏专门的家庭教育法,与国家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法制进步相比,家庭教育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

    2008-02-27 09:37:38

  • 邓丽:

    应将研究制定我国家庭教育法列入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确认家庭教育的立法宗旨和目的,确立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和原则,明确家庭教育的主管部门、机构及职责,规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长及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共同责任,加强对家庭教育活动的监管,为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2008-02-27 09:38:11

  • 邓丽:

    (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家庭教育持续发展

    发挥政府部门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组织和服务功能,强化对家庭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家庭教育的投入力度,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家庭教育财政预算。

    明确家庭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开展旨在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公益项目。

    2008-02-27 09:38:22

  • 邓丽:

    建立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搭建全国性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层层发展建立多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

    在巩固发展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基础上,积极创建社区家长学校、网络家长学校等,特别要大力推进农村家长学校建设。

    拓展家长迫切需求的服务手段和渠道,积极建立学校与家长沟通互动的桥梁。重视发展培育社会组织,使其能够承接政府转移的家庭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2008-02-27 09:38:50

  • 邓丽:

    (三)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在全社会树立现代儿童观,倡导尊重儿童、儿童优先等先进理念,并依此指导和影响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家庭领域的儿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充分考虑未成年人成长进步的需求,创作出版并积极推荐适合未成年人的读物和视听产品,使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走进学校、社区、乡村、家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社会宣传和倡导,引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倡导平凡教育,切忌将培养“神童”、“考重点大学”和当“博士”等作为家长学习模式。

    2008-02-27 09:39:05

  • 邓丽: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深入普法、严格执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广告、网吧、游戏软件、图书和影视的管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2008-02-27 09:39:42

  • 邓丽:

    (四)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大力发展家庭教育工作者队伍

    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既注重家庭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将家庭教育纳入国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又注重家庭教育经验研究和应用研究,制定全国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实施意见,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家长进行分层次指导。

    重视并促进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充实科研力量,促进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和课程,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层层组织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指导水平,使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不断壮大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发挥他们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儿童中的积极作用。

    2008-02-27 09:39:54

  • 邓丽:

    (五)重视儿童早期发展的社会综合干预,科学指导婴幼儿家庭教育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联合国把儿童早期发展列入千年发展目标。

    许多国家制定了儿童早期发展社会综合干预的国家行动计划。应制定我国儿童早期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教育政策,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的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婴幼儿家庭教育。探索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家庭、社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模式。

    2008-02-27 09:40:20

  • 邓丽:

    (六)重视特殊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促进家庭教育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地区发展、群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城乡家庭教育统筹协调均衡发展。重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办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监护网络的作用,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提高科学教养子女的能力。关注单亲、残疾、困境等家庭的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设立重点项目,开展救助与支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

    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2008-02-27 09:40:46

  • 张世平:

    张世平:下面,请《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傅国亮发言。

    2008-02-27 09:41:22

  • 傅国亮:

    各位来宾大家好!就家庭教育的抽样调查报告,我有三点认识:

    第一,这个报告说明了家庭教育是决定国家命运的一项教育。

    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想引用两句名言来阐述一下,一位是德国哲学家马克斯,他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第二位是德国的一位教育家夫鲁贝尔,他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中。”这句经典的话也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决定国家命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2008-02-27 09:42:01

  • 傅国亮:

    第二,这个调查报告的意义和价值。

    这个调查报告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家庭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决策,进一步科学化、专业化。据了解,对于家庭教育做专业化、系统的调研还是第一次,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报告。它表明我们以后在家庭教育工作的研究和决策上要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进行这样的专业调查,它所提供的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就为正确研究、正确决策做了基础和条件。

    这个报告它的价值在什么地方?我觉得这个报告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提供了新时期很多新的信息和变化,成为家庭教育工作今后发展的一个新依据和指向。因为数据很多,我就选择感触很深的地方讲一下。

    2008-02-27 09:44:05

  • 傅国亮:

    首先,就是子女的崇拜对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次调查报告显示,子女首先崇拜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熟悉不熟悉,大约在若干年前,也有过一个对子女崇拜的对象次序的调查,那个时候主要调查的是中国、美国和日本,在中国的儿童崇拜对象调查中,前三名没有自己的父母,都是当时的歌星等。而在美国和日本的儿童调查中,他们对父母的崇拜都排在前三名之内。当时新闻媒体为此也议论了一番。

    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新信息,它对我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做了一个新的估价。所以在教育界有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这次调查是子女对父母是这样的崇拜,那么对家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条件。

    2008-02-27 09:45:32

  • 傅国亮:

    第二个数据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就是关于家长教育误区的一个数据。70.4%的家长认为孩子必须听家长的话,这个数据也是引起我关注的,说明家庭教育当中家长不够民主的意识很大程度是一种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是很普遍的,这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也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2008-02-27 09:46:58

  • 傅国亮:

    第三,我想谈一下对策方面的认识和意见。它的对策里面提到六条,我觉得每一条都十分重要,而且针对性很强。这里面我想谈三点建议:

    1、我觉得家庭教育工作除了要路线图以外,应该有时间表。现在六条建议都很好,比如说立法等都非常重要,就是说我们的路线图初步框架有了,但是缺乏时间表,或者有一个大体的时间表,这样的话对工作有一种紧迫感。

    特别是立法,我觉得立法应该看作是今后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拐点,或者是转折点。有了立法以后,整个的工作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我在教育部门,像在教育界有义务教育法和没有义务教育法的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推动情况就大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必须要有一个时间表。

    2008-02-27 09:47:32

  • 傅国亮:

    2、中国的特色是工作要从上向下推动,这样速度比较快。主要是针对构建全国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在全国妇联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依靠地方做也可以,但是从中国来说,主要要从中央做起,这样各省、市也会做起来,所以要考虑中国特色。

    2008-02-27 09:49:36

  • 傅国亮:

    3、我觉得这是个关键问题,我印象中以前全国妇联抓工作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为国教子,以德育人”,我们以后家庭教育工作的核心观念和理念,一是牢牢抓住不放,二是真理不怕重复。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这也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的讲话中讲到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有一句话说“小圣在智,大圣在德”,我觉得家庭教育主要是德育方面的,所以这个观点我想应该强调一下。

    2008-02-27 09:50:33

  • 张世平:

    谢谢傅国亮同志的发言。下面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发言。

    2008-02-27 09:51:17

  • 陆士桢:

    很高兴参加这样的发布会。我想首先这个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家庭教育具有完整的、全面的理念、方法和模式,和今天中国社会变迁当中的所有问题一样,家庭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应该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是社会问题当中影响面最广的问题。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精英还是草根,在今天很多人都遇到了教育子女的问题。

    2008-02-27 09:51:35

  • 陆士桢:

    另外一个方面,它也是社会问题当中典型个案,影响社会震动最大的一个社会问题。无论是杀父母还是父母杀孩子的恶性案件,影响社会全面的震动,都源于家庭教育不能应对新的问题。它同时也是解决起来,影响社会因素最广、最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抽象的理念、意识,也涉及到具体的方式、方法。所谓一把锁只需要一把钥匙,这是家庭教育的特殊之处。

    2008-02-27 09:52:27

  • 陆士桢:

    所以,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建设的时候,家庭教育是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最艰难的、影响面最大的元素。我们对家庭教育的总体感觉基本上是感性的、模糊的、个案型的。

    这次调查以科学的方法,以足够量的样本,将近一万多的样本,以广泛的范畴、严谨地考察、诠释了中国家庭教育目前的问题。所以,它在中国当前社会变迁、社会建设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想法。

    2008-02-27 09:53:25

  • 陆士桢:

    第二个想法,它确实提供了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资讯。

    我觉得改革开放之后,和我们看社会上所有问题一样,大家总体上对家庭问题的看法是个“问题世家”。我们觉得改革开放以后家庭教育存在了很多问题,而且很多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2008-02-27 09:53:39

  • 陆士桢:

    这次我自己感觉到,我们可能需要用一个进程当中的发展视角去看今天的家庭和家庭教育。正是因为这样的角度,首先用数据表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家庭处于积极正常的状态,这和我们得到零散的、模糊的、长期以来觉得家庭教育问题太多了的这样的传统印象不一样。

    数据表明,最值得重视的一个是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态度以及对儿童权利意识的不断增长,这是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给家庭教育、给传统的家庭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是非常可贵的。

    2008-02-27 09:54:18

  • 陆士桢:

    同时,从孩子的角度,这些年来孩子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从社会改革家庭相对封闭,和父母的强烈冲突,到目前逐渐的、更多的变化,我注意到一个报告说,家庭总体是和谐的,包括对父母的认同,这是10年来家庭当中亲子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也表明了中国青少年对家庭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源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也源于家长在社会变迁中的成熟和发展。

    我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资讯。我们可能把那些负面的视角要转变过来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家庭所带来的新的生命力,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变革的基础,是最具生命元素的。

    2008-02-27 09:55:28

  • 陆士桢:

    第二,要看到普遍性的问题,不可忽视。两个问题最重要:一是社会变迁和改革过程中如何整体构建中国家庭教育的新模式,这一点不管是家长和孩子都要注意。从这个调查中大家可以看到,大家是缺失这一块的。

    今天如何教育孩子,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一个很好的个案。最早我们的一个教授打出“家教”的旗帜,这些年无论从决策上、理论构建上、方法探索上、普及家庭教育上,理论上我们是滞后的,我们和这个社会的变迁发展中间存在着差距,这一点从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

    2008-02-27 09:56:04

  • 陆士桢:

    第二个问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存在着值得重视的问题。前不久,中央对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体制健康问题做了非常认真的部署,同时针对相应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身心健康的问题是社会变迁当中带给青少年发展的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它需要家庭、需要学校、社会应对这种变迁。家庭应该是最前沿的一个战场,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这个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2008-02-27 09:56:38

  • 陆士桢:

    所以我觉得,这个调查一方面警醒了我们很多,同时也要求全社会对新时期的家庭教育,无论从理论构建和方法上都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需要学术届和工作者和各个群众团体、工作部门、教育部门齐心合力,应对这些新产生的问题,把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期能够改变发扬。

    2008-02-27 09:56:54

  • 张世平:

    谢谢陆士桢的发言。下面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行动计划与促进儿童权利处处长马思婷女士发言。

    2008-02-27 09:57:14

  • 马思婷:

    尊敬的张世平女士、尊敬的邓丽女士,亲爱的各位嘉宾和媒体的朋友,我非常高兴能够代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来参加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发起和举办的中国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发布会。

    在家庭教育方面进行全国的抽样调查在中国是第一次,这是以更科学的方式对待家庭教育方面重要的一步,家庭教育不仅对家庭和孩子的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个科学的重要研究。

    2008-02-27 09:57:26

  • 马思婷:

    家庭是在孩子的养育、教育和保护的前线,中国在1992年批准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在这个公约当中它明确表明,父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父母亲应该按照孩子的能力发展提供不断的养育,以便能够保障每个孩子都健康发展,按他们最大的能力得以成长。

    2008-02-27 09:58:08

  • 马思婷:

    大多数的父母都能够直觉地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也会按照他们的水平进行辅导。但是即使是最好的父母也需要支持,作为父母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学会,并且终生不用再学习的一件事情,父母是终生的学习者,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以便能够更好的养育他们的孩子。

    2008-02-27 09:58:42

  • 马思婷:

    在中国,应该和社会发生着快速的便这对传统的家庭结构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在家庭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加,他们和父亲或者是母亲单独生活,或者是和祖父母和其他照管人生活。

    2008-02-27 09:58:57

  • 马思婷:

    家庭的条件、家庭的需求和期待已经发生了变化及家长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技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足够的关照,特别是他们面临多重需求的时候,他们有时需要远离家庭到外面去工作,有的是单亲父母在辅导孩子,有的是离异父母在辅导孩子,他们缺乏安全感。

    2008-02-27 09:59:47

  • 马思婷: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在和中国政府、其他合作伙伴,特别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在这些关键的问题上寻找答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非常欢迎今天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所举办的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的发布,这是第一次在这个领域付出全面的努力,以更科学的方式收集和分析父母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这方面的挑战如何影响到了孩子。

    2008-02-27 10:00:38

  • 马思婷: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政府也采取了非常重要的步骤,以便能够不断改进家庭教育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以便能够更好保护儿童的权利,不断的加强家长在这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地方的层次上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服务水平。

    2008-02-27 10:00:58

  • 马思婷:

    1990年、2001—2010年的儿童发展全国行动纲要都为家庭教育设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同样在2007年6月1日开始生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也明确指出,父母、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该具备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完成他们作为监护人的责任,能够照料好并且教育未成年人,相关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在这个领域,给父母亲或未成年人其他监护人提供指导。

    2008-02-27 10:02:06

  • 马思婷: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从1979年开始一直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进行合作,我们一起实施了预防家庭暴力以及解决对女童歧视等各种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妇联开始了一个叫“家庭教育儿童平等”的新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来促进儿童权利以及性别平均,并且能够保障家长和其他看护人完成对孩子的责任,我们在全国八个示范点进行工作。

    2008-02-27 10:03:35

  • 马思婷:

    在2007年为了能够对家长与孩子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一个更好的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妇联进行一个全面的关于家庭教育和性别平等的调查,这在八个示范点同时进行。

    这项工作得到了全国妇联和地方各个组织的支持,我们有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的支持,这些专家有教育届、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心理统计、沟通等领域的,我们还有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国际专家对这项工作进行支持。

    2008-02-27 10:06:11

  • 马思婷:

    我们这个调查的一些初步的结果会从今天下午开始的两天的研讨会中向大家呈现和进行讨论,我们非常相信这个基线调查的发现和结果会对刚刚发布的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调查做一个补充。

    与此同时,我们也相信它对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和能够进一步开发出性别平等的创新型干预模式打下一个基础。非常感谢各位。

    2008-02-27 10:07:38

  • 张世平:

    下面我们进行这次发布会的第二项内容。请全国妇联负责研究所政策法规室主任蒋永萍同志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报告。

    2008-02-27 10:08:06

  • 蒋永萍:

    各位领导、专家、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代表全国妇联农村留守儿童前瞻性研究课题组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008-02-27 10:08:29

  • 蒋永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已达一亿四千万。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且较为庞大的儿童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8-02-27 10:09:53

  • 蒋永萍: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07年国务院农民工办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列为前瞻性研究课题,全国妇联为此联合有关专家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2008-02-27 10:10:28

  • 蒋永萍: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

    本研究的目标: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基本特征;深入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和问题,认识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特征与需求差异;认真总结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落实和发展相关政策服务。

    2008-02-27 10:10:59

  • 蒋永萍:

    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 的界定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

    2008-02-27 10:11:22

  • 蒋永萍: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的特色和切入点在于:按年龄分层,并将性别作为贯穿年龄分层与问题分析的一个基本视角和主线。

    现将课题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介绍如下。

    2008-02-27 10:11:38

  • 蒋永萍: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现状与基本特征

    本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分析,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户的方法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选取。本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

    2008-02-27 10:12:00

  • 蒋永萍:

    1、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规模和发展变化

    按照前述定义,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2008-02-27 10:12:20

  • 蒋永萍:

    2、农村留守儿童的结构和分布

    农村留守儿童中,各年龄组均占有一定比例。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7.05%、34.85%、20.84%和17.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情况基本接近。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适龄儿童较多;河南、湖南、广西、山东等省区幼儿的比例更大。

    2008-02-27 10:12:38

  • 蒋永萍:

    性别比偏高,特别是在低年龄组,大部分省份的农村留守男童多于女童。

    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53.71%,女孩占46.29%,性别比为114.75。各年龄组男孩数均多于女孩数,而且年龄越小,性别比越高。各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比差异,与当地儿童的性别比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农村留守男童少于女童的省(市、区)只有北京、上海、内蒙古、宁夏、新疆。

    2008-02-27 10:13:01

  • 蒋永萍:

    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分布在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等省。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多数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广东、江苏由于省内劳动力流动,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

    2008-02-27 10:13:27

  • 蒋永萍:

    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超过半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在一起生活。按其监护类型,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两大部分和“与母亲单独留守”、“与母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与父亲单独留守”、“与父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与祖父母一起留守”、“与其他人一起留守”等七种类型。

    2008-02-27 10:13:44

  • 蒋永萍:

    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儿童占47.14%,父母双方外出留守儿童占52.86%。在单亲外出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流动的比例大大高于母亲外出的比例,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中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48.35%。

    2008-02-27 10:14:18

  • 蒋永萍:

    不同年龄组儿童的家庭结构有一定差异。

    从不同年龄组的分析可以发现:年龄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外出留守的比例越高。而在年龄更小的儿童中,双亲外出留守的比例反而更大。数据显示,双亲外出并与祖父母一起留守的儿童中,0-5周岁所占比例最高,达40.19%。

    2008-02-27 10:14:28

  • 蒋永萍: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并非“年迈体弱”,但受教育程度偏低。

    通常认为,留守儿童被留在家乡由“年迈体弱”的祖父母照顾,但从数据上看,情况并非完全如此。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农村留守儿童祖父的平均年龄为61岁,祖母的平均年龄为59岁。

    2008-02-27 10:14:47

  • 蒋永萍:

    50-59周岁的祖父、母分别占43.19%和47.64%。留守儿童祖父母的受教育状况主要为小学或者未上过学,留守祖父的受教育程度略高于祖母,祖父中只念过小学和未上过学的比例为74.96%,祖母的该比例为84.02%。

    2008-02-27 10:15:20

  • 蒋永萍:

    4、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基本能得到保障,受教育状况好于农村其他儿童。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念书,男孩在校的比例为92.58%,女孩在校的比例为92.01%。男孩未上过学的比例为1.75%,女孩的这一比例为1.82%。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男女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差异极小。

    2008-02-27 10:15:28

  • 蒋永萍:

    比较而言,各个年龄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都高于全部农村儿童的在校比例,特别是15-17周岁年龄组,农村留守儿童的在校比例仍然达80%,而农村儿童的在校比例只有70%。

    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辍学比例高于其他省份。

    2008-02-27 10:15:58

  • 蒋永萍:

    5、农村留守幼儿状况

    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比例为30.46%,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

    农村留守幼儿数量超过100万的省份有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这7个人口流出大省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65.97%。

    2008-02-27 10:16:10

  • 蒋永萍:

    监护类型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

    农村留守幼儿隔代监护最为常见,占38.%。在单亲监护中,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比例高于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男童和母亲单独留守或者和母亲及祖父母一起留守的比例为42.1%,女童相应的比例为40.03%。

    2008-02-27 10:16:50

  • 蒋永萍:

    6、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就业状况

    三分之一的15-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以后开始外出打工。

    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虽然较高,但与小学和初中学龄儿童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2008-02-27 10:17:20

  • 蒋永萍:

    绝大部分已经就业的农村留守儿童依然从事农业工作。

    15-17周岁农村留守儿童中在业的比例为12.53%。在业农村留守儿童中83.15%为土地承包经营者。男性务农者多于女性,女性进私营企业者多于男性;女性雇员多于男性,而男性自营劳动者多于女性。

    2008-02-27 10:17:46

  • 蒋永萍:

    三、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易产生的问题

    亲情缺失。相关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60%—70%以上的父母在外省打工。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怀。

    2008-02-27 10:18:00

  • 蒋永萍:

    生活抚育。一些农村家长缺乏科学的喂养知识,不能合理搭配日常饮食。据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

    2008-02-27 10:18:40

  • 蒋永萍:

    教育监护。多数留守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由于老人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加之还有近一半委托监护人同时监护几个儿童,所谓监护往往主要是照料孩子的生活。更多的教育监护责任被“转嫁”给学校,但由于教育资金不足,专业资源匮乏,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常常是有心无力。

    2008-02-27 10:18:54

  • 蒋永萍:

    安全保护。相关调查表明,相当多的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据有关部门反映,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一些离校大龄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

    2008-02-27 10:19:04

  • 蒋永萍:

    2、不同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和工作更多地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40%以上的留守幼儿和大龄儿童问题一定程度上被农村留守中小学生问题所掩盖,以致对留守儿童问题认识存在普遍化的倾向。目前,各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均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他们各自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存在较大差异。

    2008-02-27 10:19:13

  • 蒋永萍:

    (1)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

    科学喂养问题。近20%的务工父母在儿童1岁前外出,其中30%在儿童出生1—3个月外出,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由于母亲外出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

    2008-02-27 10:19:38

  • 蒋永萍: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问题。0—5周岁留守幼儿有55%和祖辈或其他人一起生活,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少。农村幼儿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机会明显少于城市儿童。留守幼儿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2008-02-27 10:20:06

  • 蒋永萍:

    (2)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父母外出导致对孩子的监管弱化,留守儿童特别是留守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

    寄宿制教育需加强和规范。目前寄宿制学校在一些地方还不能满足农村儿童包括留守儿童的需求。部分已建立的寄宿学校由于管理薄弱,资源有限,监护范围、监护现状也达不到要求。

    2008-02-27 10:20:17

  • 蒋永萍:

    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面临困难。以公办中小学和流入地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在一些地方尚未全面落实。部分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城市教育。

    2008-02-27 10:20:40

  • 蒋永萍:

    (3)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父母流动对学业完成具有一定影响。大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大幅下降,辍学比例上升。初中阶段后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就读和继续升学受到一定限制。

    2008-02-27 10:20:48

  • 蒋永萍:

    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低,学历上处于劣势,多数农村大龄留守儿童只能进入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子承父业或延续低层次就业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

    大龄留守女童的性侵害问题值得关注。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屡有曝光,而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有效保护以及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

    2008-02-27 10:21:09

  • 蒋永萍: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1、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要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政府为主导,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

    2008-02-27 10:21:56

  • 蒋永萍:

    2、推进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建立以家庭监护为主,以社区、学校或其他人员监护为保障,以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要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探亲休假等制度。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公共服务资源。

    2008-02-27 10:22:14

  • 蒋永萍:

    3、重视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指导培训。

    建议在政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要发展各类家长学校,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监护意识和能力。

    2008-02-27 10:22:39

  • 蒋永萍:

    4、加强相关调查研究和政策研究。

    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研究,加强相关创新性政策制度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对不同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分层研究。

    2008-02-27 10:22:52

  • 蒋永萍:

    5、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工作。

    要克服过于笼统、表面和形式化的倾向,建立动态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分层信息,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农村留守儿童的需求、状况和问题,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工作。

    2008-02-27 10:23:06

  • 蒋永萍:

    6、解决农村留守幼儿面临的突出问题。

    要强化留守幼儿的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确保农村留守幼儿享有应有的医疗服务。要加强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托幼机构,提倡形式多样的托幼服务方式。

    2008-02-27 10:23:20

  • 蒋永萍:

    7、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要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等适合农村学生需求的教育管理模式。努力构筑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监护网络。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和服务。

    2008-02-27 10:24:48

  • 蒋永萍:

    8、解决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和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大龄留守流动儿童创造更多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的性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女童性安全防范意识,强化留守儿童父母、农村社区对留守女童的监护责任。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8-02-27 10:25:04

  • 张世平:

    下面请国务院农民工办副处长吴勇同志发言。

    2008-02-27 10:25:38

  • 吴勇:

    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国发20065号文件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工作深入开展的一项工作内容。

    2006年10月,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前瞻性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等方面的研究,由全国妇联牵头,12个部门参与组成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开展了大量研究。

    2008-02-27 10:26:28

  • 吴勇:

    特别是去年,我们又开展了20个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被列入很重要的内容和课题进行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今天听了研究报告,觉得很振奋,也看到了大量的数字。

    其中,内容详细、分析透彻,特别是切入点很准确,既有横向的大量数字对比,有0—5岁、6—11岁,这是年龄阶段的,第二有受教育程度的,还有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这些调查特别详细,这是很好的报告。

    2008-02-27 10:29:24

  • 吴勇:

    另外,还有纵向的,深入的提出了好多建议、意见和对策。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报告。在此,我再一次对全国妇联、各个部委对这项工作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同时我们会把相关报告上报国务院参考,因为这是相当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希望下一步,全国妇联、各个部委还能够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和发展,为我们共同做好这项事业作出各自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2008-02-27 10:29:51

  • 张世平:

    谢谢吴勇处长。下面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郑新蓉同志发言。

    2008-02-27 10:31:03

  • 郑新蓉:

    看了这个报告我和吴处长的感觉一样,很振奋。因为这些年我花了相当多的精力做农民工子女教育。我问这些出外打工的年轻父母,你们为什么出来,在外面这么辛苦。他们的共同回答都是为了孩子,要让孩子比他们更好,更多讲到的为了孩子受教育更好,发展的更好。

    我想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就是我们看看这些离乡背井的农民工走了以后,他们的孩子发展的究竟怎么样。从这个意义来看,而且根据我的经验性判断,留守的孩子总体来说比流动的多一些。

    2008-02-27 10:31:16

  • 郑新蓉:

    这样一个大群体的孩子,究竟父母不在身边或只有单方父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们发展得怎么样。这可能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关心的问题。

    这个报告是一个以定量为基础的科学的、综合性的报告。它的定量数据基础来源于人口普查的基本数据,而且做得很规范。另外,它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它基本是05年的数据,以这个数据为基础。

    2008-02-27 10:33:09

  • 郑新蓉:

    它也是综合性的研究。除了有大量的定量研究,还有定量的定性研究。因为这个报告的研究压缩不能呈现它的定性研究,同时它也是非常深入的、有说服力的一项政策性分析研究。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大量的基于政策建议、政策分析的研究。尽管这些年我看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的研究,有很多研究成果让我感觉振奋,或者从某种程度吻合了过去对很多事情的观察或者感觉,通过这个这个报告呈现了。有些甚至出乎我们意料的,它呈现的数字和我们平常没有想到的东西。

    2008-02-27 10:34:39

  • 郑新蓉:

    我分享一下对这个报告特点的看法。

    第一,这个报告通篇一反很多留守儿童研究,把留守儿童当成问题课题来看,而是基于儿童的需求来进行分析,把儿童当成主体。这个报告通篇不管是谈留守儿童现阶段的困难,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以儿童为本,不是以其他的效率为本,秩序为本,而是以儿童为本。这是一个特点。

    2008-02-27 10:35:45

  • 郑新蓉:

    第二,这也是不同于其他很多研究的,这个报告大量的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儿童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是统一讲留守儿童到底怎么样。过去我们一谈要不只关注读书的孩子,这个报告比较好的让我看到原来义务教育的儿童其实是学有所教,而且性别差异也不大,入学的机会保障做得非常好,这可以看得出义务教育的留守儿童问题不是主要儿童,相反让我看到了学前儿童,可能包括低龄阶段,处于母乳抚养阶段的儿童存在很大的问题。

    2008-02-27 10:36:30

  • 郑新蓉:

    20%的儿童可能都没有吃到妈妈的母乳,他们的营养有问题。也看到过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比如我们说大龄分成15—17岁的儿童,这些儿童可能辍学了,可能处在父母很难监管的隔代抚养控制下,也可能他们处在各种诱惑中,他们是一个危险的人群,他们即使就业层次也比较低。这样一分年龄段,就把很多具体问题凸显出来了。

    2008-02-27 10:37:25

  • 郑新蓉:

    也看到了还有些东西应该纳入教育工作服务的。比如农村的学龄前教育,把这些东西通过比较具体的分析列到了议事日程上。还有一些研究,也是和过去的研究相互印证,同时提出了新的东西。过去我们谈隔代抚养有一些问题,结合到家庭教育报告,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在很多问题上作主,父母在很多问题上作主,老人其实做不了很多主,只是在儿童的饮食上给予一些支持。

    2008-02-27 10:38:21

  • 郑新蓉:

    结合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尤其是留守问题上,大多数父母外出以后,交给老人真的是管着孩子不生病,不出大事,那么他的监护水平停留在这个程度上,和他的经历、年龄和教育程度有关。而这代孩子,他们的而这代孩子,他们的父母期望以及国家对他们的期望应该高出他们的父母,他们应该是中华民族未来的栋梁之材,应该是20年后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数量上减少以后,在质量上代表中华民族下一代劳动力的主体人群。

    2008-02-27 10:39:27

  • 郑新蓉:

    所以这个报告让我看到了这种隔代抚养不光在年龄上是主要问题,在父母监护责任方面,的确由于父母外出带来的缺失比较大。

    第三,关于大龄的儿童。我看到一个数据,学龄前的孩子抚养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其次最高的是小学阶段,34%的孩子都是留守在当地。紧接着到了初中阶段或者大龄阶段,数量依次减少,甚至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孩子在农村留守。那么原来34%阶段的小学生到了这个阶段去哪儿了?我们知道,其实留守儿童在农村也是几个层次的,可能游离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其实做流动儿童研究的,在城市里也是他们最难就学的阶段。因为教材不一样,升学不一样,所以这个报告让我关注到,大龄的孩子去哪儿了。

    2008-02-27 10:39:51

  • 郑新蓉:

    这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包括对性别、性别比的特别关注,都是这个报告不同于其他以往我看到的研究报告的突出亮点。这个报告最后在政策上面着笔比较重,而且是我看到的很多政策报告所提到的特别合理的、特别重要的政策建议点,在这个报告中都提到了。

    第一,他们提到了建立关于儿童流动和留守的动态监测网络。这个可能是很困难的,从国务院的角度可能要统一起来才能建立这个网络。我们在大规模建网的条件不成熟时可以做试点,这是目前我们在监测流动、留守儿童情况的基本数据,因为没有这个监测网说不清楚,他们把这个作为最重要的建议提出来。

    2008-02-27 10:40:39

  • 郑新蓉:

    第二,他们提出把幼儿教育纳入新农村教育规划。我补充一点,纳入下一步国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幼儿教育可能是最薄弱的阶段,我接触过很多农民工,他们都觉得孩子在这个阶段是养的问题,而养只要有人,有米汤、有奶粉就能养。这不牵扯到教育、社会情感、基础情感等东西,对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他们是意识不到的。

    2008-02-27 10:41:17

  • 郑新蓉:

    在城市里带出来的可能也是条件比较差,甚至比较恶劣的、不安全的环境里。义务教育阶段的检查措施很明确,这个阶段可能把农民工的留守儿童,尤其是幼儿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养育问题作为公共服务的一个部分纳入体系,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提议,也到了这个时刻。

    2008-02-27 10:42:10

  • 郑新蓉:

    第三,我们说今天的农民工外出,甚至抛妻别子,其实还有一个方面,在20、30年内我们不可能让核心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的这么一个大势下面,我们怎么能够创造条件,让我们离开孩子的父母,还尽教育的责任,让离开孩子外出打工的父母还有机会和孩子在一起,在这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上,它提了两条。

    2008-02-27 10:42:34

  • 郑新蓉:

    第一条,所有接受培训的农民工,不管在城市还是留守地,都应该把做家长的责任作为培训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做农民工的这代人,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时,关于家庭抚养,关于儿童营养健康教育接触的很少。加上他们在孩子几个月时就和孩子分离,他们的责任感会淡掉。如果我们通过免费或者强迫的,在技术培训过程中给他们附加做父母责任的技能、态度、情感方面的教育,对这些父母联络农村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2008-02-27 10:43:16

  • 郑新蓉:

    第二条,创造城乡一体考虑,创造外出打工的父母和他们的子女在一年当中或者半年中,有可能和自己的孩子团聚的机会,这也是很重要的。虽然现在有很多代理母亲、代理家长的机构,但是亲子之间的相处,以及父母尽责任对孩子的指导还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些建议中,它都提的很具体。我也觉得非常欣慰地看到了这些内容。

    2008-02-27 10:43:56

  • 郑新蓉:

    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谈到关于对女童的保护。性别的关注是这个报告的特色,女童的关注又是特色当中的特色。尽管我们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通过媒体的报道或者个案的研究,女童可能遭受性侵害,包括在寄宿教育阶段由于上学路途中,监管教师等不利问题时有发生。

    由全国妇联研究所做这个课题,把女童的安全问题、女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列到政策建议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报告中体现的非常充分。

    2008-02-27 10:44:57

  • 郑新蓉:

    总的来说,这个报告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这个报告的特殊意义,我们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家庭是核心的细胞。但是属于我们细胞当中一个细胞主体的单位,它流动出去了,那么这个细胞能够健康发展,可能是社会和谐更要关注的问题。

    流动的儿童有各种不利,但是他和父母在一起,这个群体的家庭细胞身处两地,怎么让他和谐有机发展,这个报告提出了好的建议。希望为下一步各种部委出台关乎儿童权利,关乎农民工的家庭和谐健康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这就是我的期待,谢谢大家。

    2008-02-27 10:45:31

  • 张世平:

    谢谢郑新蓉同志。下面,我们留一点时间请在座的各位对以上发布的情况进行提问。

    2008-02-27 10:46:18

  • 成都商报记者:

    我看到在这个报告中谈到了留守儿童产生的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户籍制度方面。我不知道我们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谢谢。

    2008-02-27 10:46:31

  • 张世平:

    关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和推进,主要是国家公安部门做这方面的工作。实际公安部在这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还是从怎样建立对进城流动儿童的管理上着手,首先是户籍的登记。这个登记是进城之后在教育、医疗、保健,包括社会救助等各方面的重要基础。现在很多地方,包括一些大的城市,劳动力的流入地比较多,留守儿童比较多的地区,都建立了流动儿童的户籍管理政策。

    2008-02-27 10:47:09

  • 张世平:

    比如和父母的随迁证,过去这部分把孩子挂在父母身上,说父母有一个暂住证,这个暂住证写着我带了一个几岁的孩子,没有一个独立的卡片。

    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对进城的流动儿童专门建立了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另外从输出地而言,留守和流动儿童之间在变化,他们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在输出地对这些孩子的管理提供了数据上的依据。

    2008-02-27 10:48:00

  • 司法部:

    我提一个建议。我听了这个报告以后,感觉这两个报告做的非常好,因为我也非常关注这方面的工作,与我们的工作有密切的联系。我提一个建议的补充,我感觉在留守流动儿童中,防止儿童的拐卖是很重要的问题。

    2008-02-27 10:48:38

  • 司法部:

    这里除了加强对监护人和家长的监护责任教育以外,还应该对儿童,特别是未成年人进行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的教育,这一点是不是应该在教育报告里加一个补充,特别是法律知识、安全知识、自救、自护意识的教育。像遇到陌生人跟你说话怎么办,给你吃的东西怎么办,防止儿童被拐骗。还有遇到火灾情况,遇到危险怎么办,这样对于儿童的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防止儿童被拐卖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希望能够补充进去。

    2008-02-27 10:49:21

  • 张世平:

    谢谢你的建议。

    2008-02-27 10:49:40

  • 外文期刊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全国妇联下一步有没有一些项目或者行动,来针对刚刚发布的研究报告做行动上的跟进?谢谢。

    2008-02-27 10:49:49

  • 张世平:

    我们现在是在国务院农民工办的指导下,我们联合十几个部委共同推出全国“共享蓝天,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大行动。在这个大行动当中,包括政策的支持行动、维权行动、宣传行动和关爱行动四个具体行动。

    2008-02-27 10:50:48

  • 张世平:

    支持行动主要从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我们确定四个政策方面推进的重点,包括户籍管理、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

    维权行动中主要推动相关的法律完善和现有法律的实施。宣传行动主要强化社会的宣传、正面的引导。关爱行动主要是强化现在的成功关爱模式的推广,像代替家长、亲情卡。

    2008-02-27 10:51:02

  • 张世平:

    我们想通过大行动的实施,强化对留守流动儿童两个层面的推动,一个是政策层面的支持、政策立法的源头推进,另一方面就是利用社会力量推动关爱,对于不可能完全解决孩子和家长共同生活的前提下,给予社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留守儿童是这样的情况。

    2008-02-27 10:52:50

  • 张世平:

    家庭教育我们推出的是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双合格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的有效实施,特别是大力发展家长学校,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包括组织家庭教育的讲师团,促进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

    另一方面我们在积极推动家庭教育的立法,尤其是针对怎么样强化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包括即使你在外地,和孩子不在一起,同样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履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之责。另外还包括家庭教育市场的管理,这方面的规范和法律的推动也是我们工作的侧重点。

    2008-02-27 10:53:12

  • 马思婷:

    非常感谢,刚才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发布报告非常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我们要表示感谢。而且特别是这样的报告,把留守儿童分成各个不同的年龄组进行分析,尤其是把0—5岁的儿童进行分析。

    2008-02-27 10:53:31

  • 马思婷:

    对于0—5岁的年龄组的留守儿童要引起特别的关注,因为我们知道在这样的时期,在儿童发展早期他们要和自己的父母产生感情,而且其他国家研究表明,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情感联系对他们后来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对他们的行为也会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年龄组的工作上做更多的努力,比如通过家长学校以及养育工作的辅导等等,能够让家长了解到他们这么早离开自己的孩子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谢谢。

    2008-02-27 10:54:10

  • 张世平:

    谢谢你的建议。

    2008-02-27 10:54:21

  •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刚才看到报告中提到在当今的监护中,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比例高于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比例,这种状况应该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在调查中有没有考虑过,比如从孩子母亲的角度切入,对母亲的培训对留守儿童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谢谢。

    2008-02-27 10:54:29

  • 蒋永萍:

    其实刚才你也说了,和母亲一起留守的比父亲一起留守的比例更高,对于我国男女两性,特别是成人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就业劳动力市场的问题有关。男性相对更容易找到工作,或者他们能找到更高收入的工作。

    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所以在农村外出流动、劳动力打工的选择中,通常男性会出去打工。另外还有家庭性别劳动分工,通常认为母亲更应该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在一些关键时刻,我们也发现特别是上学以后,有些母亲回来,留在家里照顾儿童。这种情况相对比较普遍。

    2008-02-27 10:55:09

  • 蒋永萍:

    在我们的政策建议中,我们及时提到监护人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以及针对监护人受教育程度,通常也是留在家里的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父母。

    针对他们受教育程度低的状况,要对他们进行关于科学养护、科学喂养,包括孩子的心理、生理需求方面的教育。这在我们的报告中也有所提到。当然因为祖父母的情况比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会更低,那么对祖父母的教育也要跟进。

    2008-02-27 10:56:11

  • 张世平:

    邓丽和蒋永萍发布了两项调研报告,几位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同志,包括联合国的官员也进行了认真的点评,刚才几位记者也提了问题。我相信我们大家都从这当中获得了大量信息,同时给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我想补充两句,一是关于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三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刚才讲到,这一块最主要的工作一个是推进立法,再一个是怎样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水平。

    2008-02-27 10:57:44

  • 张世平:

    今天主要研究留守流动儿童,是农民工外出产生的问题,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民生问题之一。

    这两个问题实际都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同时关系着社会各界的稳定,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从全国妇联的角度,我们作为社会团体,要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开展工作。中央文明办和国务院农民工办把这两项工作的牵头任务交给妇联来做,我们想积极的推动这个方面。

    2008-02-27 10:58:39

  • 张世平:

    留守儿童是2000多万,流动儿童近2000万,过去的2000万的数据是在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结果,今天发布的是2005年根据1%抽样调查发布的数据,都是0—14岁,现在是4000多万。

    流动儿童的情况略有攀升,也是2000多万。实际上,这些年留守儿童是成倍增长,流动儿童是略有增加,大部分的家长还是选择了把孩子留在家里。

    2008-02-27 10:59:09

  • 张世平:

    从妇联本身,通过这两个调研希望更加客观准确反映目前的现状,能够使我们在研究对策上更加具有针对性,使我们的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和有效,这是我们的初衷。

    下一步,我们还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我们进一步的推动工作的开展。

    2008-02-27 11:00:07

  • 张世平:

    在此,也希望各级党政部门把这两个方面工作内容纳入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体系,针对新时期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研究,吸纳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出台有利政策,保证这两项工作有利发展。

    希望各级妇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根据调查中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围绕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两项重点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有关问题的结果。

    2008-02-27 11:00:42

  • 张世平:

    希望有关专家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深入分析调查报告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一方面影响决策,另一方面对指导工作实践的指导,我想更多的重点要放在应用的研究上。

    同时,希望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加大对这两项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促进儿童健康、全面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作出努力。会议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参加与支持。谢谢!

    2008-02-27 11:00:59

图片内容:

1   2     lastpage


文字实录 全文 [打印] 升序 降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