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4年1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将于12月31日(周二)下午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举行1月新闻发布会,重点发布12月天气气候特征、元旦假期天气展望、公布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洪兰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国气象局2014年1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出席发布会的领导专家,他们是: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 王志华;
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室正研级高工 王秀文;
国家气象中心气侯与气侯变化评估室研究员 姜彤。
今天介绍的主要内容是:
(一)12月国内外天气气候主要事件和2013年全国天气气候盘点;
(二)2014年元旦假期及未来十天天气展望;
(三)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请王志华副司长介绍有关情况。
2013-12-31 14:18:00
- 王志华: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12月全国天气概况,2013年天气气侯特征,元旦天气以及未来十天的天气情况。
一、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华南大部降水显著偏多,北方大部降水偏少
12月1-30日,全国平均降水量15.4毫米,较常年同期(10.2毫米)偏多51%。从空间分布上看,新疆北部和南部局部、西北地区中东部部分地区、内蒙古东部局部、西藏东南部、西南地区中南部、江南南部以及华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南部和华南大部偏多2倍以上,华南平均降水量118.6毫米,较常年同期(31.4毫米)偏多2.8倍以上;北方大部地区降水稀少,其中华北、黄淮大部及陕西大部、甘肃西部等地基本没有降水,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二)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呈现"北暖南冷"分布
12月1-30日,全国平均气温-2.8℃,较常年同期(-3.1℃)偏高0.3℃。从空间分布看,总体呈现"北暖南冷"分布,其中四川西北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以及华南大部等地气温偏低1~2℃,局地偏低2℃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西北部等地气温偏高2~4℃,局地偏高4℃以上。
12月1-30日,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和广西五省(区)共35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天津、河北、甘肃、青海、江苏、云南等省(区、市)共19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 ,其中河北唐山(13.3℃)等3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2013-12-31 14:44:36
- 王志华:
国外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1.暴风雪
12月中旬,中东地区多国遭遇强暴风雪袭击,以色列因灾死亡4人。
12月中旬,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州遭遇暴风雪袭击,导致1300多户居民断电。
12月21-24日,美国及加拿大部分地区遭受暴风雨雪和冻雨袭击,导致两国至少24人丧生(其中美国境内死亡14人),50多万户家庭或商家断电,全美超过2万个航班延误或取消。
2.暴雨洪涝
11月底至12月初,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不拉士达易山区连降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灾害,造成9人死亡。
11月底至12月初,古巴首都哈瓦那连降暴雨,造成100多栋建筑倒塌,导致2人死亡。
12月14-16日,肯尼亚东南部发生洪水灾害,导致至少12人死亡。
12月16-22日,巴西东南部连降暴雨引发严重洪灾,截至26日已导致至少44人死亡,超过6万人无家可归。
12月23-24日,欧洲多国遭暴风雨袭击,其中英法两国因灾死亡6人,超过10万户家庭断电。
3.浓雾
12月3日,比利时西部浓雾弥漫,数十辆汽车连环相撞,造成至少2人死亡。
12月11日,英国遭遇浓雾,迫使伦敦希斯罗机场取消了近200次航班。
12月22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遭遇浓雾引发连环车祸,造成2人死亡,25人受伤。
2013-12-31 14:57:08
- 王志华:
(三)低温寒冻害和雪灾使云贵等地农业受灾
南方大部地区12月上旬气温偏高,利于冬小麦和油菜等越冬作物生长。13-30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温天气,气温偏低1~4℃,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部分地区气温偏低4~6℃;云南大部、贵州、两广北部、福建大部出现霜冻,云南中北部和贵州西部、福建西北部日最低气温≤0℃的天数有3~12天;云南南部、华南中北部日最低气温≤5℃的天数有3~16天,部分地区蚕豆、豌豆、小麦、油菜等作物以及花卉、蔬菜、经济林果、烤烟等遭受冻害或寒害,水产养殖、家禽家畜越冬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5日,云南北部和东部、贵州西部出现小到中雪、局地大到暴雪,积雪厚度有1~6厘米,局地超过10厘米,作物、林木被雪压折倒伏,大棚被雪压垮倒塌。其中,云南农业受灾较重。
以上就是12月天气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2013-12-31 14:58:37
- 王志华:
下面介绍一下2013年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时空分布不均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653.4毫米,较常年同期(629.6毫米)偏多3.8%。
从空间分布看,新疆西部和南部、西藏西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大部、华北西部经西北地区东南部至四川北部局部、以及华南南部部分地区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其中新疆西部、西藏西部和内蒙古东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5成~1倍;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局部、青海中部局部、黄淮西部、云南东南部局部等地偏少2~5成。
降水阶段性变化明显。今年1-4月、8月和10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1月偏少50.8%;其余各月都接近常年或偏多,其中12月偏多51%。
汛期降水偏多。汛期(5-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494.7毫米,较常年同期(459.8毫米)偏多7.6%,出现33次暴雨过程。其中,7月西北地区降水量(123.8毫米)为近63年来最多,东北降水量(239.2毫米)为近22年来最多。全国有62个气象观测站的过程累计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有60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
华南前汛期(3月28日-7月3日)降水量为830.3毫米,较常年偏多16.9%;长江中下游梅雨期(6月23-28日)降水量为470.5毫米,较常年偏少62.3%,入梅时间偏晚,出梅偏早,梅雨期短;华北雨季(7月9日-8月13日) 降水量为205.9毫米,较常年偏多68.9%,开始和结束时间均偏早;华西秋雨(8月31日-11月6日)降水量为258.8毫米,较常年偏多12.5%,开始偏早,结束略晚。
入秋以来东北和华南地区降水偏多明显。入秋以来(9月1日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137.9毫米,较常年同期(130.1毫米)偏多6.0%。全国降水分布不均,华南、东北降水偏多明显,分别较常年偏多42.2%和23.2%;而西北、黄淮和华北分别偏少22.2%、21.8%和5.0%。
2013-12-31 14:58:56
- 王志华:
(二)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气温10.2℃,较常年同期(9.6℃)偏高0.6℃,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高值,仅次于2007、2006和1998年,与2009年持平。
从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北东北部等地气温偏低0.5℃左右,局地偏低0.5~1℃;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北部和西南部、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中东部部分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局部、江南西部等地气温偏高1~2℃。
全国逐月平均气温总体偏高。除1月和4月气温略偏低外,其他各月气温都偏高。3月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高值,8月为历史同期最高值。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2.8℃,较常年同期(-3.1℃)偏高0.3℃。
2013-12-31 14:59:36
- 王志华:
今年以来,全国共有541个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205个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共有436个站发生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其中144个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共115站发生极端低温事件。全国共有227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其中23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降水方面,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95站发生极端日降水量事件,其中77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共有212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17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2013-12-31 14:59:48
- 王志华:
下面介绍一下2013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特点。
2013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局地灾情重,主要气象灾害及特点如下:
(一)区域性暴雨过程集中,局部地区灾害重
2013年暴雨日数多,全国平均有2.8天,为1999年以来第三多。今年汛期(5-9月)全国出现33次暴雨过程,主要集中在6-8月,东北、四川等地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较重。
2013年7月,四川省出现了4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共有42站次出现(特)大暴雨,都江堰市幸福镇7日晚-11日累计降雨量达1151毫米,相当于当地年均降雨量。持续强降雨造成四川多地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大桥垮塌等灾害,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2013年7-8月,松花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97.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7%,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嫩江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2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5.5%,为199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干流出现超警洪水。8月15-17日,辽宁省出现区域性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抚顺清原县日降水量245毫米,为该站有气象纪录以来最大值。
2013-12-31 15:01:40
- 王志华:
(二)登陆台风多,强度强,经济损失大
登陆多。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31个台风,较常年(25.5个)偏多5.5个,是继1994年之后台风数量最多的一年。登陆我国的台风达9个,较常年(7.2个)偏多1.8个。
强度强。登陆我国的9个台风登陆时的平均风速达34.6米/秒,强于历史平均强度(32.6米/秒),"尤特"、"天兔"和"菲特"3个强台风先后登陆广东和福建,其中19号台风"天兔"登陆广东汕尾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45米/秒,是今年登陆我国大陆强度最强的台风;11号台风"尤特"和23号台风"菲特"给广东、浙江等地带来的大风都突破了当地的历史极值。
经济损失大。据民政部提供的资料统计,台风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2001-2010年同期平均值明显偏多,为1990年以来最多。台风灾害死亡人数较2001-2010年同期明显偏少。
2013-12-31 15:02:08
- 王志华:
(三)中东部地区霾日数偏多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雾日15.6天。大部地区有5天以上,其中华北南部、黄淮中东部、江淮东部、江南大部及四川中东部等地在20天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国以偏少为主,其中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大部、湖南北部、福建和云南南部偏少10天以上。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平均霾日数达35.9天。大部地区有10天以上,其中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南、华南及四川中东部在40天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中东部地区以偏多为主,大部地区偏多10天以上。
(四)盛夏南方出现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热浪
2013年7-8月,南方地区出现1951年以来最强的高温热浪天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重。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8省(市)平均高温日数达31.6天,较常年平均(15.1天)多出一倍以上,为1951年以来最多;南方8省平均最高气温34.3℃,为1951年以来最高;中东部地区有477站次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为历史同期最多。
(五)阶段性、区域性干旱不断显现,但影响偏轻
2012年10月上旬-2013年3月上旬,西南地区出现冬春连旱,3月中旬开始降水增多,气象干旱逐步缓和。
2013年7月1日-8月21日,浙赣皖鄂湘黔渝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35.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2%,为1951年以来最少,出现了严重伏旱。8月下旬以后,降水增多,旱情逐步缓解。
2013年入秋以来(9月1日-10月28日),华北南部、黄淮西部及江南中部和贵州西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9成,出现了明显秋旱,对秋收秋种产生了一定影响。10月29日-11月24日,北方冬麦区大部出现4次较明显降水过程,河南、陕西等地大部旱情陆续得以缓解。
2013-12-31 15:02:14
- 王志华:
介绍一下元旦假日天气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元旦期间,除青藏高原东部以及东北地区中北部有降雪外,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以晴为主,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风力不大,有利人们外出活动。
未来十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预计1月7日之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之后呈逐渐加强趋势。就平均气温而言,除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外,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1℃左右,其中西藏气温偏高2℃以上。
预计1月5-8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东北、黄淮地区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区有大雪;江淮、江南地区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雪),局部地区有大雨;其中贵州西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冻雨。7-8日,江南南部、华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雨。
2013-12-31 15:06:23
- 王志华:
介绍一下元旦假日天气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元旦期间,除青藏高原东部以及东北地区中北部有降雪外,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以晴为主,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风力不大,有利人们外出活动。
未来十天,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预计1月7日之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之后呈逐渐加强趋势。就平均气温而言,除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1~2℃外,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1℃左右,其中西藏气温偏高2℃以上。
预计1月5-8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东北、黄淮地区有小到中雪,局部地区有大雪;江淮、江南地区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雪),局部地区有大雨;其中贵州西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冻雨。7-8日,江南南部、华南地区将出现小到中雨。
2013-12-31 15:06:23
- 王志华:
东北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和西部可能遭受低温雪灾,西南地区的南部和华南部分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华北南部、黄淮西部及江汉等地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可能发展。
基于这样的预测,我们提醒公众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关注冷空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进一步增强,各地要密切关注阶段性强降温对人体健康、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公众需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地添衣保暖,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室内燃煤燃气取暖用户需注意通风换气,预防煤气中毒。
防范低温雨雪对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的影响。1月,低温雨雪天气较多,西北部分地区处于雪灾发生期,西南和江南部分地区易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贵州西部山区局地易有冻雨,需做好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的防御工作,及时做好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的除冰作业,确保春运和电煤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
中东部地区须防范雾和霾天气对交通的影响。1月,仍然是雾和霾天气发生期,高速公路、航运部门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确保交通安全;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出行天气详情可到今天正式上线的中国天气网交通气象频道查询(http://www1.weather.com.cn/jt/index.shtml)。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公众交通气象服务专业平台,该频道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高速公路气象服务方面的成果,填补了此前国内没有面向公众的全国交通气象服务产品的空白。频道的主打产品“公路天气通”提供国内52条高速公路及西部主要国道、机场、城市天气实况和预报信息,通过对具体路段天气的便捷查询,公众可及时根据沿途天气调整出行。
我要介绍的内容就是这些,谢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
2013-12-31 15:09:52
- 洪兰江:
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
2013-12-31 15:27:11
-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
十大天气气侯评选当中十个,它有排名吗?第一个是投票人数最多的吗?另外一个问题,想请问一下雾和霾的问题是一个天气现象吗?或者说是天灾还是人祸?中科院也提出来说汽车尾气的排放关系也不太大,未来一年雾和霾的天气都有可能被选在十大天气气侯当中,如果找不出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我们很难做改善的措施了,谢谢!
2013-12-31 15:27:27
- 王志华:
我来回答一下。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关于十大天气气侯事件评选的一个清单,是按照公众投票的多少来进行排名的,排在前面的是公众投票最多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你刚才提到雾霾,雾和霾都是一种天气现象,自然界会发生这样一个自然现象。应该说,最近这几年,刚才我前面也讲到了雾的日数减少,霾的日数增加,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前面很多次的新闻发布会也讲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是因为污染排放增加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因为气侯变化的因素,我们也做了统计,平均风速是在减少,雨日数也在减少,两个方面综合因素导致这样的现象。我想我们国家针对这样一些现象开展了一些研究,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而且制定了一些很好的方案,通过这些方案实施,我们希望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谢谢!
2013-12-31 15:29:23
- 新华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之前媒体报道今年以来霾天数是35.9天,创了52年的新高,年底了我们总结这个数字,跟历史横向比较一下,有没有创造类似一个记录值?第二个问题,气象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里面谈到利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来消除雾、霾的影响,这方面有什么进展?
2013-12-31 15:29:39
- 王志华:
好的,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关于霾,今年的日数和常年的比较问题,这块我们正在做一些分析,最新的资料后面才会出来,到时候如果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个问题,关于你提到的人工影响天气的问题,实际上这块我们前面有些专家也做了一些解释。通过人工增雨或者(人工消雨)对雾和霾天气进行一些干预,这方面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在局地开展一些局部的实验,目前气象部门正在开展这样的实验和探索。真正减少雾霾天气还是得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个方面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的排放,另外一个确实要建立重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根据我们的天气预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或者避免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我觉得从这个方面需要一些更多的工作。人工干预只是从科学角度做一些探索,要形成实际的能力,目前的科学水平是很难实现的。
2013-12-31 15:30:09
- 中国气象报记者:
刚才王司长提到一个交通天气服务的平台,感觉对今年的春运是蛮实在的一个服务。天气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也看交通部门和气象部门的合作,想问一下现在交通气象服务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2013-12-31 15:41:11
- 王志华:
为了做好今年的春运服务,气象部门也是提前谋划,制定了相应的气象保障服务方案,将会在春运期间加强值班值守,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重点是针对一些低温雨雪冰冻雾霾等等影响公众出行出游方面的天气我们要加大预警的力度,另外一方面也是强化和相关部门的合作,我们也是跟交通部、发改委这块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和会商,为我们的春运调度保障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你刚才提到交通气象能力建设的问题,中国气象局一直把气象为交通服务作为我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几年和交通运输部共同努力下面,我觉得取得了很好的进展,进展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高速公路监测网更加完善,我们在全国的高速公路上面已经建立了将近1千个左右的高速公路的气象监测站对,对高速公路沿线的能见度、气温、降水的情况包括路面状况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而且这种监测可以获取到分钟级的数据,这样为老百姓服务信息就会更有针对性。
第二个方面,开展了一些交通气象专业预报方法的研究,目前针对影响交通的雾、霾,路面结冰包括路面的温度等等研究了一些,研制了一些专业的预报模式和平台,交通气象预报的针对性还是在不断的增强。
还有一个方面,面向公众交通气象服务信息的发布渠道更加多样化。我们现在也跟交通部门在合作,在高速公路的电子显示牌、中国气象天气网开通了专业的频道,在电视节目里面也有交通天气服务内容,通过多手段的服务让公众更加便捷获取到交通气象的信息,这样可以更好安排自己的出行,我就简单回答这么多。
2013-12-31 15:48:19
- 农民日报记者:
近期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包括提出让农民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一个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我想问一下中国气象局如何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如何做好三农的工作,谢谢!
2013-12-31 16:17:38
- 王志华: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气象为农服务一直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为了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气象局一直在谋划明年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我觉得重点可能从三个方面来强化气象为农服务。
第一,要进一步的抓好农村的防灾减灾的工作。因为我国的农村也是气象灾害的高发区,气象灾害导致了人员伤亡大部分发生在农村,我们要依托重点气象工程强化对农村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尤其要解决一些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气象信息进村入户。这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农村我们开展了一些北斗卫星进行预警信息发布的试点,最近也在推动气象频道上农村的直播星,解决农村的一些信息覆盖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些手段来加强我们对农村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为农村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你刚才提到了粮食安全的问题。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方面我们跟农业部门加强合作,一个方面要做好一些关键农时的气象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包括病虫害。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能够提高农业防灾减灾的水平。我们准备在明年强化面向农村农业保险的气象服务。气象灾害发生后,农民怎样理赔,怎样制定合理的入保保费等等这方面我们都会开展一些气象服务,我们也注意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农村保险作为很重要的任务。另外,我们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为粮食生产提供保障服务。
除此之外,气象部门将适应农村农业改革的需求提升服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包括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到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大户,在明年我们要加强直通式的气象预报服务,点对点发送给农业大户,做好防灾减灾,由农业大户辐射周围农民,这样提高我们气象信息为农服务。
2013-12-31 16:18:22
- 工人日报记者:
我想问一个问题,今年电子商务企业经济的发展异军突起,在每年双十一、双十二的时候快递环节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在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中,应战双十一,他们提出和气象部门展开密切合作,开展定制型的天气预报数据合作,我想问一下气象局相关领导,我们的气象服务有没有开展过相关的合作?
2013-12-31 16:18:36
- 王志华:
谢谢您告诉我这个信息,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安排专家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第一次听到。我感觉有这方面的需求,气象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刚才前面讲到气象本身对交通影响非常大,快递物流也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的通畅,如果交通受到灾害性天气影响,物流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实际上对我们气象的延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会根据服务的需求,来制定一些相关服务计划,谢谢!
2013-12-31 16:18:57
- 北京晚报记者:
今年冬天北京初雪迟迟未来,专家说是水汽不足有关,是否还有其它气侯方面的原因?北京有没有旱情出现?谢谢!
2013-12-31 16:19:12
- 姜彤:
我来回答一下。北京今年初雪到现在没有来,主要原因刚才谈到了,由于北方的冷空气比较弱,南方水汽没上来,所以造成这样一个情况。不久的将来,1月7号、8号,新的冷空气会到达,也可能会给北京带来初雪。
2013-12-31 16:19:34
- 洪兰江:
明天就是元旦佳节了。在新的一年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福祉,气象部门将发挥更大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对各位媒体对气象工作的理解和关心表示感谢,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下面公布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侯事件评选结果,请大家共同见证。
2013-12-31 16:19:50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4年1月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研究员姜彤
中国气象局2014年1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左2)介绍12月国内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介绍我国2013年主要气象灾害及特点
国内首个公众交通气象服务专业平台上线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就交通气象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研究员姜彤回家记者关于北京初雪问题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公布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相关新闻:
- 中国气象局:结合部门实际 研究部署气象部门改革
- 中国气象局就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印发通知
- 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委员到中国气象局参观考察
- 中国气象局出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
- 中国气象局2013年12月新闻发布会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4年1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正研级高工王秀文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研究员姜彤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2014年1月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左2)介绍12月国内重大天气气候事件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介绍我国2013年主要气象灾害及特点
中国网 郑亮
国内首个公众交通气象服务专业平台上线
中国网 郑亮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报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就交通气象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评估室研究员姜彤回家记者关于北京初雪问题的提问
中国网 郑亮
新闻发布会现场公布201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中国网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