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主任:高考应有“平常心”

5月20日,中科院心理所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抗震救灾小组副组长高文斌做客新华网,就灾区孩子的心理重建和调试、如何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和救援等问题接受了专访,以下是内容要点和访谈实录。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主持人:

  您是在地震发生之后几个小时候到达灾区的?


  高文斌:

  我这个比较有戏剧性,我当时正好出差在外地,不是在震中,主要是在湖北和甘肃一带,也是在震感必须强烈的地区,所以我在甘肃南部那边就停下来了。当时去的时候没有任何计划性,只是在那里看,只是在那边看的时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这边反映比较快,他们5月13日已经组成救济小分队开往成都了,我们成都正好也有科学院的分院,所以科学院心理所相对反映比较及时。

  更重要的是中国心理学会在全国有他的网络,所以四川当地心理学专家很快就行动起来了,像比如华西医科大学里面有些专家学者都是我们学会在当地的重要力量,他们很快就开始动作起来了,包括四川心理学会等等。

  到现在来讲,前几天的这种自发性的工作已经起到了一些支撑的作用,再往下可能就需要有一些更系统的准备了。因为我们有一种打消耗战的意思,我们很难短期补充更多的心理救护人员,一个是靠培训了的人,一个是靠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但是因为受灾人员比较多,目前的人手可能不太够,所以只能分阶段按部就班地进行,灾区情况现在有一点点紧张,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也会有不断的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推进。

  主持人:

  您再出发的目的地是哪里?


  高文斌:

  先到成都,那里大概已经有一个上百人的心理工作者的队伍在聚集了,至于下一步怎么做大家还要协调一下。至少现在已经开展的工作我觉得还是很及时的,包括首先是群体这一层面的,我们所已经有几个专家到了绵阳以及安县等下面做了一些紧急的工作,而且更多的是让人群转移到集中的地区进行安置,这么多人进来以后首先要有一个团体的安抚,能让他们适应这个暂时性的新环境。

  接下来就是在这几天当中也有一些明确的受到创伤比较严重的人,尤其是儿童,在15、16日那两天,已经有十几个青少年做了即时的心理支持,比如有的孩子在地震当中身体上受到严重的伤害,比如有截肢的孩子;还有比如父母亲已经明确是双亡了;还有现在找不到家里人的。像这些孩子回到安置点心理会有有比较严重的反应,在现场的专家已及时做了一些安置工作。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