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主任:高考应有“平常心”

5月20日,中科院心理所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抗震救灾小组副组长高文斌做客新华网,就灾区孩子的心理重建和调试、如何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和救援等问题接受了专访,以下是内容要点和访谈实录。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中科院心理所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抗震救灾小组副组长高文斌做客新华网。新华网 张龙 摄

  符合心理需要的玩具对孩子很重要;心理重建要讲究科学性和方法

  那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青少年的救助是要有一个活动或者氛围,不同年龄开展的活动可能就不一样了。

  比如对于低幼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讲游戏很重要,儿童都是从游戏当中长大的,无论他现在多么难过,但是你如果让他短时间内找到伙伴,可以让他投入地去玩这也已经是帮助他了。

  现在我看到了很多捐助,物质上的东西很多,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讲,我们现在再去的同志多少要准备一些东西,因为对小孩来讲玩具很重要,不知道大家现在捐助的里面有多少东西是和玩具有关系的,小孩现在吃饭等方面是很重要,这是没错的,但是等他们安定下来之后可能就需要有东西玩了,要有一些更符合他们心理需要的玩具这是很重要的。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捐玩具(当然,最好是统一组织)什么类的会好一点呢?比如毛绒类的抱的玩具,还有木偶等偶形的人,还有像橡皮泥,或者说可以摔打、可以捏的东西,当然,要比较结实一点的,这些东西可能是小孩现在更适合玩的东西。

  因为游戏的过程当中可能就会对他们心理的重建会有一定的好处。当然,在后面的心理重建过程中当然要更讲究科学性,更讲究方法。

  主持人:

  确实,不知道你没有关注到这两天媒体上引用得很多的一篇文章“向我们坚强的孩子学习”,我们有很多图片也捕捉到了这样的镜头,有些孩子在很黑暗的角落里读书,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高文斌:

  对,其实很多成年人的信念以及支撑都是来自于孩子的。比如前两天,我都忘了星期几了,我们家小孩三岁半他就问我“爸爸,你这两天还上班吗?”我说上班,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两天上班啊?他说你是不是在救小孩啊?他这样的回答我很惊讶,但是他可能也看到了一些报道,我说你要不要救他们?他说等我长大了我就救他们。我觉得这些孩子很单纯,很直接,不会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反而给成年人带来了一些支撑。

  他很坚定,不就是救人吗?你去救,我也可以。但是儿童的语言可能是自己一时情绪化的反映,但是灾区的小孩很多时候都是有这种情绪上的反映的。

  成年人看到的一些残垣断壁但是和孩子们想象当中的可能是不太一样的,我们所谓的保护儿童并不是说把他们当成很脆弱的群体对他们进行保护,我们保护的时候往往是保护我们自己。

  主持人: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的救助方法是不是不一样的呢?

  高文斌:

  那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讲青少年的救助是要有一个活动或者氛围,不同年龄开展的活动可能就不一样了。

  比如对于低幼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讲游戏很重要,儿童都是从游戏当中长大的,无论他现在多么难过,但是你如果让他短时间内找到伙伴,可以让他投入地去玩这也已经是帮助他了。

  现在我看到了很多捐助,物质上的东西很多,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讲,我们现在再去的同志多少要准备一些东西,因为对小孩来讲玩具很重要,不知道大家现在捐助的里面有多少东西是和玩具有关系的,小孩现在吃饭等方面是很重要,这是没错的,但是等他们安定下来之后可能就需要有东西玩了,要有一些更符合他们心理需要的玩具这是很重要的。

  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有人捐玩具(当然,最好是统一组织)什么类的会好一点呢?比如毛绒类的抱的玩具,还有木偶等偶形的人,还有像橡皮泥,或者说可以摔打、可以捏的东西,当然,要比较结实一点的,这些东西可能是小孩现在更适合玩的东西。

  因为游戏的过程当中可能就会对他们心理的重建会有一定的好处。当然,在后面的心理重建过程中当然要更讲究科学性,更讲究方法。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