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访谈 | 外国使节看中国 | 专家学者 | 名人名家 | 商界精英 | 人物故事 | 网上直播 | 视频中国
 浏览中国网栏目

1961年一1963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

中国网 | 时间: 2009-01-09  | 文章来源: 《北大史学》第7辑


    在9月15日恢复会谈的第一次会议上,中方提出的协议草案是美军撤出台湾地区,中国政府收复金门、马祖和沿海岛屿后,将努力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澎湖,在一定时期内不使用武力。美国则要求中国政府放弃对金门、马祖使用武力,由美国说服台湾当局减少金马驻军,不再反攻大陆。


Z8 @
    中国警惕到美国有划海为界,搞“两个中国”的倾向,遂暂时放弃了收复金马的打算。周恩来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建议,“中美会谈以继续下去为有利,可以拖住美国人,力求避免美方或其他西方国家把台湾海峡问题提到联合国去”。

    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避免再度发生可能把美国卷入战争的台海危机,也要在谈判桌上拖住中国。尽管它对跨越鸿沟达成具体成果不抱多少希望,但还是要有一搭没一搭地继续同中国谈下去。

    显然,中国领导人为美国在谈判桌上的拖延态度所激怒,断定对方没有诚意改善关系。由此看来,想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着手渐进地推动谈判是行不通了。同时,伴随着中苏两党在“时代特征”与“帝国主义本性”等问题上的激烈论战,中共对国际问题反应过度的倾向抬头,认为美国政府敌视和遏制中国的立场绝难改变,对美谈判不能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必须立足于“斗争”和“针锋相对”。于是中国在1年上半年修改了对美谈判的方针,认为前一段会谈分别提出的种种问题难以分别解决,今后要确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原则,就是说台湾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谈不上。这样,谈判解决问题的次序就从“先易后难”转为“先难后易”,即索性搁置各项具体问题的谈判,迫使美国先解决根本问题。

    1960年5月26日,周恩来告诉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改善中美关系的先决问题是:(一)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二)美军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如果美国承认这两个原则,自然我们愿意同美国进行谈判。8月30日,周恩来又向美国记者斯诺表明:“中美谈判总要先达成原则协议才能解决具体问题”。
 ! l2 B
    9月13日,中方正式声明,今后不再同美方讨论“枝节问题”,只讨论“根本问题”,也就是要美国同意“从中国领土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全部武装力量”的问题。美国则坚持要中国先同意在这一地区放弃使用武力。由于双方都是以对方先做重大政治让步为改善关系的先决条件,于是谈判又陷于长期僵持的状态。


二、对话的好处

    肯尼迪上台后,重新考虑把中美会谈当作适当调整双方关系的探测渠道。留任的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帕森斯(Parsons,Graham J.)对此前的谈判进行了总结,认为双方在谈判目标上存在分歧。中方不是把大使会谈当作调整双方分歧的渠道,而是当作要求美方做重大政治让步的工具——先从台湾地区撤出全部美国军队,再对北京予以某种事实承认。而美方会谈的近期目标很有限,只是想让中方释放在押的美国人,达成在台湾海峡不使用武力的协定。虽然从表面上看,会谈费时费力,收效甚微,但在政治上和道义上可以认为对美国有一些好处:可以搪塞美国和世界舆论,表现自己正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同中共打交道;能够把被国人士、记者交流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责任推到中国身上;会谈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减震器”的作用,缓和了中共对台湾的军事行动;可以防止“第三者”插手而使美中关系复杂化;为双方提供了直接沟通和讨论各种问题的秘密渠道。尽管中方已经声明不愿讨论具体问题,但实际上仍继续同美方讨论各种具体问题。
 r& D( w" {5 N* u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396 (200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