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中外媒体聚焦供给侧改革

文章来源: 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3-13 责任编辑: 陈训迪
+|-

精准发力供给侧立足长远补短板

湖北日报讯人民日报记者:湖北将采取哪些措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北深化改革的最大优势和挑战是什么?如何迎接挑战?

王晓东(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年湖北将在去年良好基础上,更深入、更扎实、更有力推进这项改革,重点是“四深化一加强”。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有力有序去产能,因城施策去库存,统筹发力去杠杆,更大力度降成本,聚焦重点补短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目标引领、产品质量、产能建设、产业融合和规模经营,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农村稳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深化实体经济发展,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生产要素“脱虚向实”;深化关键性改革,更大力度推进放管服和国企、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强过硬作风建设,充分激发广大干部、企业家和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湖北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势突出,一是政治生态良好,全省上下思想统一、信心坚定,推进改革、干事创业氛围浓厚;二是发展条件优越,工业基础、人才资源、物流条件、发展态势很好;三是工作基础扎实,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经验,增添了底气。湖北深化这项改革也面临环境变化、结构矛盾、能力欠缺等挑战,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除,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进改革的能力有待提高。

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深化改革为根本路径,以增强领导干部推动能力为根本保障,敢于担当、善作善为,全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在湖北落实落地。

中央电视台记者:湖北从过去“围湖造田”到现在“退垸还湖”,其中有什么样的思考?未来将着重从哪些方面补短板?

王晓东:俗话说得好,人不给水出路,水就不给人活路。从“围湖造田”到“退垸还湖”,是我们对长期生态透支的补偿,是还生态历史欠账,就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下一步,湖北将强有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易涝地区排涝能力提升、五大湖泊湖堤加固、14条入江重要支流治理和1321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强有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抓好长江大保护、退垸还湖工程和“绿满荆楚”行动等工作,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强有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健全完善生态资源管理体制和考核体制,着力建设美丽湖北,更好造福人民。

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最先一公里”

湖北日报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湖北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有哪些突出优势?抢抓国家新产业布局的机遇中又应做好哪些工作?

辜胜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湖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科教资源优势,以及老工业基地产业优势。要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成果产业化。从区域经济角度讲,湖北还是长江经济带的龙腰,有望迎来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

抢抓机遇,湖北可从政策保障、企业培育、人才技术支持、金融服务、成果转化几个方面发力。完善创新链和产业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有效对接,培育一批懂科学的企业家和懂市场的科学家,壮大天使投资,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最先一公里”;推动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形成创新、创业和创投“铁三角”,激发股权类创新资本活力;推进创新人才的知识资本化和知识产权股份期权化,建立知识合法转化为财富的机制;推进创业创新主体多元化,既要有精英创新,也要有草根创业,不仅要有“洋海归”,还要有“农海归”,形成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共同发展的生态;要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完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