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岳西菖蒲镇使用机械拆除083县道周边的破旧旱厕、柴棚脚屋。通讯员王先国摄

建立“长效机制” 探索农村环卫改革新路

建立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模式,清理陈年垃圾,启动农村污水治理,实施池塘沟渠清淤,关闭对环境有污染的畜禽养殖场,改造农户卫生厕所……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三线三边”环境专项治理、农村“三大革命”等举措,我省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探索农村环卫改革新路,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自2016年以来,省住建厅、省文明办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实施意见》《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办法》《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内容和标准》等文件。目前,全省已有86个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验收,基本实现“四有目标”:有设施设备、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有监督管理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率达80%。

去年,宿州市出台了我省第一部规范农村垃圾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宿州市农村垃圾治理条例》,对垃圾清扫、收集、分类、运输与处置都做了具体规定,为美丽乡村建设立法,表明“这个活动不是一阵风”,也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椒、和县、无为、太和、临泉、六安市裕安区及叶集区、怀远、固镇等县区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行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模式,巢湖市、来安县等分片区实行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

经过多年探索,来安县农村垃圾治理形成了“来安模式”,并作为国家住建部推荐的三种模式之一在全国推广。“来安模式”即源头分类减量—“桶换桶保洁”—“桶装车载”收集—压缩转运—焚烧处理的模式,住建部认为这一模式“高效、经济、管用”,高效是垃圾不见天、不落地,经济是做到了政府少花钱、企业有合理利润、百姓得到实惠,管用是真正解决了农村垃圾清理难、收集难、转运难、处理难、长效保持难这“五大难题”。该县城管局胡志斌对记者说:“来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采用PPP模式。目前,全县通过公开招标,省内7家保洁公司中标进驻全县12个乡镇、130个行政村、2927个自然村,实现农村环卫保洁全覆盖。 ”

合肥市建委村镇处处长胡建龙告诉记者:“合肥市已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长效机制,即保洁、收运、处理一条龙。城区、开发区自然村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处理率达100%,四县一市自然村覆盖率达7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5%以上。下一步,合肥将加快推进北城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同时加快建设龙泉山、庐江县、肥西县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确保2020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已在巢湖市和长丰县部分乡镇推开。 ”

黄山市黄山区住建委章智辉科长告诉记者,黄山区坚持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收集车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收运和处理方式,逐步实现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通过“市场化运行、行政化考核”,已建立起一套运行机制,保证垃圾“能收上来、能处理好”。

7月6日,记者来到黄山区新丰乡,该乡有关负责人舒晔锋告诉记者:“新丰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工作,2016年初,全乡启动了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模式,每家每户将垃圾‘小桶倒入大桶’,然后由专门的保洁员负责每日清理,最后运到垃圾焚烧站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

7月13日,在宿州市灵璧县禅堂乡双李村,记者看见村民彭现军正将一袋垃圾扔进门口的垃圾桶。村书记李光杰对记者说,双李村辖4个村民小组、600余户,现在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垃圾桶,村里还有6名环卫工用保洁车运送垃圾。村头还有一个地埋式垃圾收集桶,一个星期集中运一次,将垃圾送到尹集发电厂焚烧发电。

在灵璧县尹集垃圾焚烧厂,记者看见一车车垃圾运送到这里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厂负责人杨建国告诉记者,尹集生活垃圾焚烧厂占地301亩,总投资人民币5.7亿元,是一座生物质发电与垃圾焚烧发电融为一体示范项目,预计年消耗秸秆及各类农林废弃物约30万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7万吨,年发电量2.7亿度。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