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智库中国>

吴非:打击跨境电诈,未来可能难度更大

2023-09-12 14:02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文 | 吴非 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

近日,1207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成功移交我方,这是继前期抓获269名缅北涉诈犯罪嫌疑人之后,中缅联手打击电诈行动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类似的高压打击已初步遏制住了跨境电诈犯罪的猖獗态势,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电诈犯罪是比贩毒还暴利的犯罪,要将之彻底铲除,仍需时日。

据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消息,我国在2015年以前电诈案件每年增速在20%-30%,在2015年达32.5%,同年电诈案犯案量近60万起,受骗者损失高达222亿元。2017年之后,发案量首次出现下降——当年全国共立电诈案53.7万起,案件造成群众损失120.1亿元。此后,在我国明显加大打击力度后,电诈案件量总体下降,但仍对国家和民众持续造成较大伤害。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46.4万起。

在这些电诈案件中,缅北诈骗团伙数量及作案量极多。国务院联席办最新数据显示,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窝点作案量已占境外电诈案件的68.5%。缅北网络诈骗窝点则占缅甸电诈窝点总数九成。8月底的数据显示,缅北佤邦、缅东南部妙瓦底等地成为东南亚乃至全球电诈重灾区,妙瓦底有上百个诈骗园区(即窝点)。

电诈犯罪分子是利用互联网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从事跨国电信诈骗活动。无论是被“高薪”诱骗还是主动偷渡的人,只要会讲普通话、会用手机打字聊天,都可以在接受诈骗集团的诈骗话术培训之后“上岗”。我国公安机关发现的诈骗类型已经超过50种,其中网络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是5种主要的诈骗类型。每种诈骗类型都有对应的脚本,什么阶段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等,由不同人员进行掌控,并辅以诈骗软件的技术支持,大致形成流水线作业的模式。还需要注意到的是,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智能、GOIP、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升级犯罪工具,对其打击的难度在加大。

对于跨境电诈,一方面,我国多个部门联手打击。2021年,公安部会同国家移民局组织开展“断流”专案行动,打掉非法出境团伙1.2万个,抓获偷渡犯罪嫌疑人5.1万名。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人民银行和三大运营商持续推进“断卡”行动,打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4.2万个,查处犯罪嫌疑人44万名。自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4万起。截至今年5月,电信网络诈骗发案连续17个月同比下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年来持续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来,中国政法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明确发出“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的鲜明信号,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对其进行全链条纵深打击。

云南等地尤其处于打击跨境电诈的前沿。一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国人曾一度以为,中国人“受骗上当”是因为云南边防“不给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中缅边境线长达约2210公里,云南投入大量人力保障边防安全,近年来为防范电诈问题,加强出关管理。对于要出境的旅客,移民局的民警都会对其进行筛查工作,有些地方还设有专职民警跟进核验出境人员。云南在破案方面也屡建新功。云南玉溪市公安局日前成功打掉一个以“跑分”手段帮助境外电诈团伙“洗钱”的违法犯罪团伙,协破涉及全国28个省市的电信诈骗案件188起,涉案过账资金达13亿元。

另一方面,中国协调缅老泰等国联合打击跨境电诈犯罪的力度持续增大,今年力度空前。9月11日,164名从事虚假投资理财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河北、河南、重庆公安机关从老挝押解回国。中国外交部和驻缅甸大使馆也不断发布国人赴缅风险提示并公布打击诈骗案进展,提醒国人提高警惕。今年3月至8月,中方多次与缅甸方面就加大力度打击跨境电诈等犯罪活动进行沟通。8月28-29日,《中缅边境管理与合作协定》执行情况第17轮司局级会晤在北京举行,其中也就打击跨境电诈合作等达成重要共识。

可以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的联合执法对跨境电诈起到很大震慑作用,跨境电诈似已过高峰期,开始走下坡路。但要彻底肃清跨境电诈问题,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和时间。因为跨境电诈犯罪集团一般都在当地有着强大的庇护网络,诈骗犯罪又极端暴利,犯罪分子不会轻易放弃这棵摇钱树。此外,随着打击跨境电诈力度的加大,诈骗团伙还可能向南太岛国、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扩散,这将愈发加大打击难度。


【责任编辑:申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