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智库中国>

人民大学智库报告:中国的增长故事远未画上句号

2024-04-03 17:1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3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举行。本期论坛聚焦“再出发--2024中国宏观经济”主题,来自国内政界、学界、企业界等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联合解读。论坛发布了题为《再出发--2024中国宏观经济》的CMF季度报告。

报告认为,2024年开年一季度数据可谓“见树木,亦见森林”。“见树木”是指从短期宏观指标和中期资产负债表修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都表现出了边际改善迹象。“见森林”是指在当前大的转型背景下——中国人均GDP接近1.3万美元,站在了中等发达国家的门口。旧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中国经济在迷雾中探索“去地产依赖”的发展新模式,新的力量、新的概念呼之欲出。转型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必经过程,但完成这项“成人礼”的国家屈指可数——2024年很关键,2024年不容易,但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增长故事远未画上句号。

报告指出,在“言必称日本”的当下,有观点认为日本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诚然,当下中日经济发展有着诸多相似表象,包括低生育率、老龄化问题严峻等。但外壳之下,中国与日本也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大部分都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报告举例,中国的人均GDP仅为美国1/6,中国目前城镇化率(以常住人口计)与发达国家仍有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大幅低于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与技术前沿国家还存在着显著差距。报告认为,以上这些差异,均意味着增长的潜力。即便抛开数据不谈,不同于日本早已步入发达国家的现实,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远未到止步阶段。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现今在中国很多大城市,无论你是凌晨几点点外卖,都能半小时内收到,这样的“中国速度”放眼全球,还在哪里能看到?这种“中国速度”背后是无数外卖小哥为了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努力,这样的社会怎么能称之为“低欲望社会”?

报告指出,差距亦是潜力,但差距和潜力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增长动力,还需要政策的协调。结构性改革既是长期良药,也兼具短期扩张效应,这一观点直击“改革远水解不了近渴”论调。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对于改革的长短期效果都有理由自信。除城市化外,一系列与收入分配、养老、医疗、生育等有关的改革也被予以厚望。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中国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相关制度发展还有所滞后,这也是激发中国消费的潜力所在。

报告强调,培育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问题是融资主体依靠谁?如果依靠企业自身,在AI、芯片等领域动辄需要几十亿美元巨额投资的大背景下,就要让企业敢冒此风险投资,至少要有稳定预期;如果依靠政府基金,又涉及到政府基金的风险厌恶属性,这与风险投资的内核有所矛盾。并且,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可能有产能过剩风险。如果依靠金融机构,则要求他们承担风险,但这里面又涉及到坏账追责机制等症结。激励的关键主体还有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制度企业家”角色,如何更好调动这个群体的积极性,需要从中央、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的分配机制和地方官员问责机制等多方面努力。

报告用一组数字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进行了展望:10.06→10.10→9.99→9.83,这组数字不是经济指标的增速,而是苏炳添的百米冲刺时间变化——他在比赛过程中“主动换脚”的故事和今天中国新旧动能的转换有诸多相似之处:2013年,苏炳添跑出过10秒06的好成绩,拿过全运会亚军。但2014年一整年,他遇到了瓶颈,最好成绩停留在10秒10。正是在这一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更换起跑脚,由之前熟悉、擅长的左脚改为右脚。这一改变是自发的,但极其艰难。刚开始的时候,各种不适应——原来的旧模式不能用了,新模式还在摸索,这个过程极其痛苦。最终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成功实现了突破,终于在2015年跑出了9秒99的好成绩,成为首位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此后,更是以9秒91、9秒83的成绩屡创佳绩。希望中国经济在经历此番转型后也可以带给世界更大的惊喜。


【责任编辑:蒋新宇】
返回顶部